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乳化液膜法对含H2S的乙二醇溶液进行脱硫研究.膜相由膜溶剂煤油、表面活性剂、流动载体乙二胺、膜稳定剂液体石蜡组成;内相试剂为NaOH.考察了传质时间、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浓度、流动载体浓度、内相NaOH浓度、膜溶剂与内相试剂之比、乳化液与外相溶液之比、乙二醇溶液的初始硫含量以及传质搅拌速率对H2S脱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乳化液膜法用于含硫乙二醇溶液的脱硫是可行的,H2S脱除率可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2.
在较低的转速下(720 r/min),将磁力搅拌和超声方法结合,制备煤油-Span80-NaOH乳化液膜,在较温和条件下制备了稳定性较高的乳化液膜.将制备的乳化液膜应用于1-萘酚废水溶液的处理.系统考察了液膜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如NaOH浓度、超声时间、油内比等;废水处理的操作条件:外水相pH、接触时间和乳水体积比等因素对1-萘酚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NaOH浓度为2%、超声时间为5 min、油内比为1∶2、无需调节pH、接触时间为15min、乳水比为1∶5时,1-萘酚去除率可高达94%.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制的磺化聚丁二烯(LYF)作表面活性剂,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为萃取剂,以4mol/L HCl为内相,液体石蜡为膜稳定剂,制成乳状液膜,从模拟湿法磷酸中萃取稀土镧.在膜内比为1.2∶1,制乳搅拌,搅拌速度为2 000r/min,时间为20min,提取搅拌速度为250r/min,时间为10min,水乳体积比为2∶1,磷酸质量分数为10%P2O5,La3+含量为300mg/L时,镧离子的迁移率达到86.67%.同时利用液液萃取通过斜率分析法讨论P204从磷酸中提取镧离子的反应机理.对P204萃取镧离子进行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萃取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热为-7.697 1kJ/mol.  相似文献   

4.
乳状液膜法提取赖氨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用乳状液膜法提取赖氨酸的液膜配方及一些重要操作参数 ,初步得出了既能相对减少溶胀 ,又能保持较高分离效率的膜组成及最佳工艺条件 .赖氨酸提取的液膜组成为 :载体二 - (2 -乙基己基 )磷酸脂 7% (质量分数 ) ,表面活性剂 (Span - 80 ) 5 % (质量分数 ) ,膜溶剂 5 0 % (体积分数 )液体石蜡和 5 0 %煤油 .内相选用 0 .5mol/L的HCl溶液 ,处理比为 3.75 ,提取率可达 72 .6 %  相似文献   

5.
乳状液膜法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以磷酸三丁酯(TBP)为载体、T152为表面活性剂、磺化煤油为膜溶剂、液体石蜡为膜增强剂、NaOH为内相试剂的乳状液膜体系提取分离废水中的铬(Ⅵ).在探明料液pH值、内水相NaOH浓度、T152浓度、载体用量以及乳水比和油内比对提取效率影响的基础上,确立了最适分离条件.结果表明,含铬(Ⅵ)废水经处理后,去除率达99%以上,铬(Ⅵ)残留量<0.5mg/L,能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以NaOH作为内水相沉淀剂、Span80为表面活性剂、磷酸三丁酯(TBP)为流动载体、液体石蜡为膜增强剂、煤油为膜溶剂,采用乳状液膜技术提取溶液中的镍。采用微分研究Span80-TBP-NaOH体系乳状液膜传输镍的反应动力学过程,采用拉曼光谱研究Span80-TBP-NaOH体系乳状液膜膜内反应。结果表明,Span80-TBP-NaOH体系为一级扩散控制过程;比较提取镍前、后乳液的光谱图,证明了膜内反应的发生,比较破乳后油相与原始油相的拉曼光谱,表明油相可以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三辛胺(TOA)为流动载体的乳状液膜法提取对氨基苯磺酸(PASA)的最优膜配方及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3%聚胺型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4%TOA(体积分数),10%NaOH(质量分数),油内比Roi为2∶1的乳状液膜体系,处理初始浓度为5 000 mg/LPASA废水,在pH值为3,乳水比Rew为1∶5的传质条件下,提取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以磷酸三丁酯(TBP)为流动载体,液体石蜡为膜相添加剂,煤油为膜溶剂与表面活性剂组成的W/O型乳状液膜体系提取模拟发酵液中的青霉素,考察了单一表面活性剂、混合表面活性剂对青霉素传质和液膜溶胀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胺类表面活性剂(兰113B、N205、ECA4360)对青霉素的提取率优于酯类表面活性剂(span80),且用量少、液膜溶胀率低;酯类表面活性剂与聚胺类表面活性剂不能配伍使用,聚胺类表面活性剂混合性能优于单一表面活性剂,有利于提高青霉素的传质,降低液膜溶胀.表面活性剂在液膜分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液膜的稳定性、溶胀性能及液膜的破乳.选择性能优良的表面活性剂,适宜的液膜配方和操作条件,有利于控制液膜溶胀,提高青霉素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9.
乳状液膜法处理H酸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Span-80、FSN-100为复合表面活性剂,TOA为流动载体,研究了乳状液膜处理H酸废水时TOA浓度、内相NaOH浓度、油内比Roi、外相pH、乳水比Rew及搅拌强度等因素对废水COD去除率指标的影响,分析了其内在影响因素的规律性.同时,实验结果表明乳状液膜法处理H酸废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液膜接触法处理含铜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以P204为流动载体的液体表面活性剂膜从酸性水溶液中分离二价铜离子的过程,并对影响二价铜离子透过液膜的重要变量进行分析,这些变量主要是外部水相中的起始铜浓度、外相溶液中的起始pH值、液膜流动载体浓度、乳水比、内相峻浓度等.实验结果表明:较佳膜相组成的液膜能把废水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从100mg/L降到0.9mg/L;铜萃取率大于99%.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Span-80、Tween-80和四氯化碳为主要原料制备的乳化液膜处理焦化废水,与以Span-80为单一表面活性剂制备的乳化液膜处理焦化废水进行比较.考察了乳化剂的类型、亲水-亲油平衡值、乳化剂用量、硫酸浓度等各种影响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得出最佳条件: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为5.19,乳化剂用量为0.8g,内相硫酸浓度为0.25mol/L,乳化液膜对于焦化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9.9%.同时,通过两种乳化液膜对焦化废水处理的比较说明,混合型乳化液膜对氨氮去除率要比单一型更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以PVP(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和保护剂,TW80(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用抗坏血酸还原银氨溶液制备超细银粉。通过调节银氨溶液的浓度、PVP、TW80、抗坏血酸的加入量和滴加速度,设计正交实验,制备不同粒径的超细银粉,找出控制粒径的关键因素和粒径最小的优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银离子浓度为0.125mol/L,TW80与硝酸银的重量比为1:1,抗坏血酸与硝酸银的重量比为1:2,滴加速度为1.25ml/min,PVP与硝酸银的重量比为1:1.5时得到的银粉的粒径最小。通过所制得的银粉,利用马尔文粒度仪测试银粉的平均粒径。通过改变超声波的强度、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泵速和超声时间得到一套较为准确的表征方案即超声波强度为20W/cm2,外置超声时间3min,内置超声时间3min,每次加入表面活性剂量为3滴,泵速为2650r/min。并用该方案对银粉的粒径进行表征,同时样品进行了透射电镜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银粉的形貌为球形或类球形,一次粒径约为100nm。  相似文献   

13.
膜表面的疏水化是减缓膜蒸馏过程中膜润湿问题的有效策略.采用表面涂覆-固化法,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交联剂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和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L)在膜表面的反应,形成致密的甲基嵌段PDMS-MTES疏水层,制备了PVDF/PDMS疏水复合膜.探究了PDMS/MTES/DBTL质量比、PDMS质量分数和涂覆时间等对复合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利用该方法,复合膜接触角达到130°,膜的疏水性和膜蒸馏过程中的抗润湿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该膜在360 min的表面活性剂溶液膜蒸馏实验中性能稳定,而未改性膜在30 min内即完全亲水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液涂覆-固化法制备了硅橡胶/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复合膜,实验研究了涂覆次数、硅橡胶溶液浓度、涂覆温度和固化温度等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复合膜在处理包含表面活性剂水体过程中膜蒸馏(MD)性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利用溶液涂覆-固化的方法,涂覆3次可制得均匀、稳定的复合膜,膜表面的纯水接触角由78°(PVDF膜)提升到149°。在针对含有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料液的膜蒸馏处理过程中,原始PVDF膜在实验进行约20min发生亲水化泄漏;该复合膜在连续2h持续运行实验内,膜蒸馏通量保持在约36.6kg/(m~2·h),产水电导率约为16.0μS/cm。  相似文献   

15.
传统纳滤膜主要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其分离层与基膜之间的结合力为分子间作用力,较为薄弱.通过在分离层与基膜之间引入配位键,采用金属-有机配位技术在聚酰亚胺基膜上制备了具有纳滤性能的分离层.首先通过考察NaOH溶液的浓度和反应时间对于基膜形貌和基团的影响,优化基膜的修饰程度,确定最佳的NaOH溶液浓度为0.01 mol/L,修饰时间为9 min.然后通过Fe~(3+)与Na~+之间的置换将配位中心Fe~(3+)引入基膜表面.最后考察不同金属配位中心与有机配体的比例对膜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优植酸与Fe~(3+)的摩尔比为3∶7.制得的配位纳滤膜表面负电性与亲水性都得到增强.制得的膜对1 000 mg/L Na_2SO_4的截留率为85.6%,通量为53 L/(m~2·h·MPa),对多种染料的截留率在99%以上,且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以磺化杂萘联苯聚芳醚酮离子交换膜为电渗析阳膜,考察初始溶液体积比、流速和操作电流等条件对低浓度溶液脱盐和高浓度溶液浓缩的影响.结果表明,浓淡室初始溶液体积比从1∶1增大到3∶1时,对于低浓度溶液的脱盐效果以及能耗无明显影响;而高浓度溶液浓缩实验中,浓淡室初始溶液体积比从1∶1调节为1∶3,最终浓缩率可以从94%提高到201%.流速从20 mL/min提高到60 mL/min,对低浓度溶液的脱盐过程造成不利影响,105 min时的脱盐率从76%降低到71%;而高浓度溶液的最终浓缩率却从191%增加到223%.随着操作电流的增加,低浓度溶液脱盐率增大、高浓度溶液浓缩效率提高,但会导致操作电压和能耗增大.  相似文献   

17.
微乳液膜法萃取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油酸/丁醇/碳酸钠水溶液组成的微乳体系对水相中Ni2 进行萃取研究,考察了微乳体系组成,水相的pH值、膜水比、搅拌时间等实验参数对萃取率的影响,以及水相中NaCl盐度对微乳体系乳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油酸∶丁醇∶碳酸钠(1.0 mol/L)=5∶5∶4(体积比),油内比Roi为2.5,废水pH值在5.1~5.8间,膜水比Rew为1∶7,搅拌时间为6 min时,Ni2 萃取率达99.91%,由初始浓度0.5 g/L降至0.7 mg/L,水相中NaCl含量1.5 g/L,萃取过程中不存在溶胀现象.用盐酸调节pH值破乳,油相回用,实验结果证明5次回用后液膜萃取效果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8.
N263为载体的乳状液膜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N263为载体的乳状液膜稳定性问题,研究了单一表面活性剂、混合表面活性剂、载体、膜相添加剂、外水相酸度及实验操作温度因素对液膜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了表面活性剂B值与液膜稳定 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一些影响乳状液膜稳定性规律的有效结论。  相似文献   

19.
将AAO模板分别在体积比为1:9(约15%(质量分数))的H_3PO_4溶液和10%(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中进行蚀刻处理,结果显示,AAO模板经过一个扩孔过程,最终孔间壁较薄部分被彻底蚀刻掉,孔间壁较厚部分留下形成氧化铝纳米线状结构.在2种蚀刻溶液中.NaOH溶液对模板的蚀刻比H_3PO_4溶液的快.这些结果对于AAO扩孔、氧化铝纳米结构的合成以及模板的去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包覆表面活性剂的TiO2电流变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W/O微乳液法,分别由水/SPan80或DBS/正戊醇/环己烷形成W/O微乳液,将钛醇盐在微乳中以水核为中心水解,制得包覆表面活性剂的TiO2粒子,包覆表面活性剂可显著提高TiO2的电流变活性,且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效果远好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一种典型的颗粒/硅油体积比为31%的电流变液在3kV/mm直流电场下的剪切 应力为1.4KPa,约为纯TiO2的3倍,漏电流密度小于25uA./cm2,当Span80与TiO2的质量比为7-13%,时有最佳电流变效应,包覆适量的非郭子表面活性剂明显优化电流变液的温度效应,改善颗粒的悬浮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