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分析深部矸石充填采场顶板下沉控制因素的基础上,首先确定了深部矸石充填采场煤体非弹性区范围,并基于深部充填采场充填采煤液压支架-煤体-充填体的耦合作用关系,引入非线性Winkler地基模型,构建了矸石材料控制深部充填采场顶板力学模型,求解得到了深部矸石充填采场顶板挠度方程,然后结合深部充填开采具体工程算例,计算得到了深...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三山岛金矿深部采场充填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分次充填、分区充填、多点下料及强制充填等方法解决充填接顶率低的问题。根据理论计算,对深部矿区一步采采场及二步采采场支护设计参数进行优化,以确保采场回采安全。  相似文献   

3.
随着地下矿山开采向深部发展,对充填体稳定性的研究越来越必要。振弦式传感器具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安装简单等优点,对于深部开采复杂的采场环境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介绍了振弦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根据新城金矿深部采场充填体监测的工程应用实例分析,得到了深部采场充填体受力及沉降的规律。最后总结了振弦式传感器在深部采场充填体监测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影响冬瓜山铜矿充填质量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冬瓜山铜矿为生产能力1万t/d的大型深部开采铜矿,其开采过程中存在地压大、岩温高、有岩爆倾向等问题,采场充填质量直接影响矿山经济效益.着重分析了充填材料性质、充填材料制备及采场充填工艺对充填质量的影响,相应地提出了保证充填体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安庆铜矿深部特大型采场充填体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论证安庆铜矿深部特大型矿柱开采过程中充填体的自立高度、可暴露面积,开展了安庆铜矿深部采场充填体稳定性研究,在充填体现场调查、充填体力学性质的现场测试和室内实验的基础上,采用3种理论计算方法分析了充填体的稳定性,为特大型矿柱回采方案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障安庆铜矿产量的要求,加快矿山深部矿体的开采进度,对1^#矿体深部残矿的回采区域进行了工程调查与安全性评估。结合深部采场底部胶结充填体原位取芯,获得了采场充填强度的分布规律,进而提出了残矿回采布置方案。通过FLAC三维数值软件,对-618m水平以下新规划的采充时序进行模拟分析,从最大主应力云图可知,在残矿采场回采过程中下向揭露的胶结充填体能够保持稳定,表明不留设-618^-640m水平矿柱的回采方案安全可行。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残矿回采布置方案进一步优化,实现1^#深部残矿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7.
获各琦铜矿已经成功使用了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通过近两年的采矿实践,发现获各琦铜矿深部中段CuI矿体中,矿岩较破碎,若继续采用原有的充填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参数,已经很难满足正常生产的需求,鉴于此,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调整,完善了采场结构参数。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对比点柱式的采场结构参数方案和调整后的采场结构参数方案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出使用调整后采场结构参数的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来回采深部中段矿岩较破碎的富铜矿地段的矿体更优化的结论,从而为其它矿山回采类似矿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深部高大采场全尾砂胶结充填理论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冬瓜山铜矿深部矿体距地表约1000 m,矿区构造应力复杂,属高地应力分布区域,采用空场嗣后全尾砂胶结充填法开采。在实验室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Terzaghi法和Thomas法对其高大型采场充填体受力状况进行了理论分析,用有限元法对采场围岩和充填体的应力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开采扰动条件下在采场周围形成的不同程度破坏区域。  相似文献   

9.
深部开采与浅部开采存在较大的不同,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高地应力。以某高地应力金矿深部开采为工程背景,基于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比分析留矿采矿法与使用三种不同强度充填材料的充填采矿法,研究采场在高地应力条件下的地压显现规律。通过研究发现随着采矿深度的加大,充填采矿法中采场顶部和底部的应力集中区、两帮围岩拉应力区范围及最大值均小于留矿采矿法,同时,围岩中产生的塑性区较小,说明充填采矿法较好地控制深部采场地压显现。  相似文献   

10.
谦比希铜矿深部矿体采用大直径深孔分段空场嗣后废石充填法开采,存在凿岩巷道稳定性差、上盘垮冒严重等问题,导致采场回采效率低、安全性差,制约矿山生产能力,同时上部采用嗣后分级尾砂充填,隔离保安矿柱仅厚21 m。为保证深部嗣后采场的安全回采,选用FLAC3D对保安矿柱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条件下,21 m保安矿柱能有效隔离上下采区,防止上部充填尾砂涌入下部采场,保证采场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1.
深井充填管道输送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矿井充填中,充填系统的主要问题不再是堵塞问题,而是管道磨损问题,尤其是充填钻孔的保护至关重要。分析了深井充填管道输送存在的问题,结合深井充填系统的特点,提出了3条优化途径,即多台阶管道布置方式、垂直与水平管段直径优化和垂直钻孔的结构形式优化。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深井矿山高浓度充填料浆自流输送管道磨损情况,从速度、动量和能量守恒角度分析了深井矿山自流输送充填料浆运动机理、管道破坏机理和管道磨损机理,得出了充填料浆特性、充填钻孔、管道材质、充填倍线与自流充填管道磨损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ANSYS FLUENT三维数值模拟结果和矿山实际管壁监测结果,研究了水平管和弯管的管道易磨损位置,提出了深井矿山自流充填管道降低磨损的技术方法,为矿山深井高浓度自流充填系统的持续、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阶段充填采矿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一种新的采矿方法——阶段充填采矿法。从地压管理和生产工艺过程方面分析了阶段充填采矿法的产生背景和划分依据。矿山的应用实践表明,阶段充填采矿法融合了传统的空场法和充填法的特点,与原有的充填采矿法形成完整的充填采矿法体系,对开采中等稳固以上的厚大连续矿体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尤其对防治深部矿体开采中的岩爆灾害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该方法对高效回收矿产资源、实现矿山无废开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东升 《矿业快报》2007,26(2):25-28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深井矿山越来越多,充填采矿法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深井充填管道输送由于充填倍线小,料浆流速大对管道形成了很大的冲击磨损。文中从研究影响充填管道磨损的因素出发,总结归纳出了国内外7种深井充填系统减压技术,并分别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和实现途径,为深井矿山充填系统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所属地下矿山在高地应力区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坚持以胶结充填采矿为基础,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地探索新的采矿方法和回采方案,提高采矿效率;试验研究充填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完善充填系统;深入研究充填体力学作用机理,强化岩石力学与工程的研讨;发展机械化胶结充填的相关技术;建立现代化的矿山管理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十分有效的、标准化的开采模式,实现了不留矿柱大面积下向连续回采,并且达到了高产高效和低损失、低贫化的目标。但是,对未来的深部开采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6.
王志方 《金属矿山》1997,(12):20-22
红透山铜矿进入深部千米以下开采后,原用的浅孔留矿法和水平分层充填法,聘采场失稳引起贫化,损失,安全事故“三高”现象。为此,开展了深部采矿方法的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的两步开采法的围怪稳定性及经济指标均居国内领先。对我国地下矿深部开采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金灵 《山西煤炭》2011,31(8):45-47
深井采矿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充填采矿法成为深井开采首选的、最安全的、回采率最高的采矿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了干式充填技术的研究现状、作用机理以及干式充填工艺在深井开采中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膏体充填工艺具有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的优势,是充填工艺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全尾砂浆的沉降浓缩技术对膏体工艺的效率、膏体料浆的质量和生产成本具有直接影响。本文在概述深锥浓密机工艺特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深锥浓密膏体充填工艺在国内某铜矿的应用与改进,针对矿山尾砂浆给料参数(尾砂粒径和质量浓度)不稳定和采场充填不连续等问题,提出了增加旋流器调控给料参数,生产中采取“一控二调三稳”的深锥浓密机进料法则,并借助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技术,实现了深锥浓密膏体充填工艺在国内某铜矿的顺利运行,深锥浓密机底流浓度达到72%~76%,充填料浆浓度控制在74%~76%,灰砂比1:4充填体28d单轴抗压强度达到5MPa以上。  相似文献   

19.
针对邢东矿12212工作面赋存较深、煤层厚度较大,且位于村庄下难以开采的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法对工作面开采难点、矸石充填开采液压支架与围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基于相关研究,确定了自夯式矸石充填液压支架的选型原则与要求,同时通过理论计算得出液压支架的支护强度、工作阻力等参数,并进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自夯式矸石充填液压支架应用成功,深部矸石充填技术实现了对地表沉降的有效控制,且开采过后地表破坏等级属于1级程度,基本无破坏。  相似文献   

20.
云南某铅锌矿一直采用嗣后干式充填的房柱法回采,由于接顶不理想,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对深部矿体的回采和矿柱的回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另外地表尾砂堆置对环境影响较大,为满足采空区对充填体不同的强度要求和实现绿色开采,需开展全尾砂膏体胶结充填料配比实验研究。从全尾砂充填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入手,测量充填料浆的坍落度并分析其流变性能以确定实验重量浓度范围,制备充填体试块,测量其3、7、14、28 d强度,分析膏体充填料的初凝强度、长期强度和固结性能。通过对充填料流变性能和强度性能的分析,得到了不同用途的灰砂比和充填料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