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豆瓣焖鸡头     
鸡年吃鸡头,肯定会有不一般的感受,下面就请看看我的一款辣味鸡头菜——豆瓣焖鸡头。  相似文献   

2.
两吃鸡头 江苏 刘文广 我对烹调非常感兴趣。在做菜的过程中,我常常把一些别人认为是废弃了的食物加工烹调,做出的“美味”总是受到家人称赞。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天.不管大人和小孩一日三餐总是离不开吃.可是人们是否曾想到,在我们日常饮食中却有不少假冒伪劣的食品、饮料和营养无时无刻不在伤害着各类人群的肌体、人们在愤怒、疾呼:“快来保护大人和儿童的健康.”笔者  相似文献   

4.
鱼从头吃起     
中外饮食区别最有趣的地方莫过于:中国人酷爱动物的“首级”,鸡头、鸭头、鱼头,啃得津津有味,吮指之乐欲罢不能;西方人别说不会吃,就是在餐桌上看到也会吓得半死。  相似文献   

5.
赵霞 《美食》2007,(2):42-42
如今.嚼食鸡头鸭头、品尝鱼头汤羹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食客青睐。原因就在于它们不仅味道鲜美.肉质滑嫩,还含有十分丰富的营养成分。那么.怎样吃“头”才能吃出健康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中外食品工业》2004,(10):27-27
小孩的营养需要和大人不一样,和大人吃一样的食物长期下来可容易营养不良哦,为了下一代,给孩子做特殊的可口早餐吧。  相似文献   

7.
芡实药膳     
芡实,又称鸡头、鸡头米、鸡头实、鸡嘴莲、鸡头果、水中丹等,为睡莲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的成熟种仁.  相似文献   

8.
正有一位小姐姐,每次我们一起吃拉条子时,她都会对着满桌子新鲜时蔬叹一句,"要是有碗腌韭菜就好了。"她说,以前每到秋天,家里的大人便去地里割韭菜回来。经过霜打的韭菜,色泽浓绿,叶片细长肥厚,特别有味。大人将这种韭菜用井水洗净,成把地搁进五斗橱旁边的咸菜缸里,与别的蔬菜一  相似文献   

9.
正你家宝宝爱吃甜食、糖果、巧克力,爱喝饮料吗?相信很多爸爸妈妈的回答是肯定的。当然啦,咱们大人都抵挡不住的"甜蜜诱惑",何况是孩子!不过营养的世界凡事都讲一个量,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一天究竟能吃多少糖,如何让孩子健康吃"甜"。要回答这些问题,让我们首先来看看权威机构的推荐:2016版《中国居膳食指南》  相似文献   

10.
正清明节是扫墓祭祖的日子。记得小时候,我很喜欢清明节,因为那是一年当中除农历新年外,唯一一次可以回外婆家的日子。倒不是喜欢扫墓,而是喜欢大人们在祭拜完之后,把一些好吃的东西留给我们吃。清明时刚好盛产一些水果,比方说西瓜、桑椹,许多"好心"的大人,就会把冰冰凉凉的西瓜切块,硬塞进我  相似文献   

11.
正月十五元宵节古称上元节,传统习俗是观灯和吃元宵.谁不记得小时候我们提着个五颜六色的彩灯笼,穿着过年的新衣,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嬉戏,回家后大人们会盛来一碗新煮好的元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关于"营养师绝不吃的8种肉类"说:鸡头;鸡、鸭脖皮及气管;禽类"尖翅";猪脖子肉疙瘩;鱼体腹腔两侧黑膜;羊"蹄白珠";畜三腺:甲状腺、肾上腺、病变淋巴腺;兔"臭腺"不能吃,而且营养师自己也从来都不吃。想问一下是这样吗?因为我很喜欢吃翅尖和鸡头。黑龙江密山:柳萌  相似文献   

13.
云南“十八怪”当中,有一怪与食虫有关——蚂蚱当作下酒菜。在我们大理宾川老家,不光是大人们爱用蚂蚱来做下酒菜,就是小孩子们也对它情有独钟,爱拿在手里当零食来吃。  相似文献   

14.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之悠久、内容之宏富、技术之精湛.堪称世界典范。关于饮食.著名作家柏杨有一番妙论.在吃的文化上.无论他是东洋之大人,或是西洋之大人,全都差劲,其中关键,在于我们中国人把烹饪当作一种艺术.而洋人则当作一种科学和一种救命学。他还认为.世界上只有中国饮食是不靠国力而纯靠艺术造诣侵入各国社会的。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  相似文献   

15.
我的家乡在川南宜宾永兴镇,那里因种植莲藕多而出名。夏日骄阳下,白莲花点缀在或浓翠或淡绿的荷叶间,一株株亭亭玉立,飘出缕缕清香,叫人眼迷心醉。小时候,我和小伙伴常去藕田摘回莲蓬,取出莲子洗干净,剥去外皮让母亲熬汤喝。那时候还经常听大人讲,多吃莲藕会变得聪明。于是我们总是抢着吃……  相似文献   

16.
正在陕西关中地区,几乎没有人不爱吃辣椒的,城里有爱吃,乡里有爱吃,男人爱吃,女人爱吃,大人爱吃,小孩亦爱吃。就连刚学会走路的幼儿,手里拿半个热蒸馍,也要用辣子抹得红彤彤的。关中人吃辣椒,不是可吃可不吃,而是经常要吃。上顿饭吃,下顿饭吃,见天吃,一年四季吃。  相似文献   

17.
用东北话说,犇犇一直很“上食”。可是最近他对几样食物的兴趣明显不如从前。比如以前每天早上起来就寻觅的面包.再比如以前堪称最爱的苹果.还有香蕉。虽然他现在也吃这些东西.但喜爱之情已不那么强烈了。正餐更是很难掂量,犇犇喜欢吃大人的饭菜,像土豆什么的.可是大人的饭菜太成。  相似文献   

18.
正"福州扁肉燕,人人吃不厌",此说在福州街头巷尾流传。相传,早在明朝嘉靖年间,福建浦城县有位告老还乡的御史大人,家居山区,吃多了山珍便觉流于平淡。于是,他家厨师取猪脚的瘦肉,用木棒打成肉泥,掺上适量的番薯粉,擀成纸片般薄,切成三寸见方的小块,包上肉馅,做成扁食,煮熟配汤吃。御史大人吃在嘴里只觉滑嫩清脆,醇香沁人,连呼"大妙",忙问是什么点心,那厨师因其形如飞燕而信口说"扁肉燕"。后来,扁肉燕与鸭蛋共煮,  相似文献   

19.
黄晶 《食品指南》2012,(12):30-33
水果色泽鲜亮,口味酸甜.加之含有丰富营养,因此大人经常让宝宝可着劲儿地吃,只要宝宝喜欢!水果固然好吃,却并非多吃易善,因为其中蕴藏着很多学问。  相似文献   

20.
我长期生活在鄂西山区农村,吃惯了那里的农家饭菜及野菜野果。那些乡土食品不仅土色土香而且连名字也土得有味:1、鸡脑壳:用清水将面粉调成稠糊状,再用筷子一坨一坨地挑到开水锅中煮熟,佐以生姜、食盐、葱花等调料即食。因煮熟后的面坨坨像一个个鸡头,故名鸡脑壳。制作简单,节省时间,且美味可口,这是农民们夏天常吃的饭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