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嵩县黄金矿山开采深度的加深 ,开采过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越来越突出 ,严重制约了黄金矿山的发展。黄金矿山应重视和加强岩石力学问题研究 ,本文就嵩县黄金矿山几个突出的岩石力学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一些综合治理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嵩县黄金矿山开采深度的加深,开采过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黄金矿山的开发。黄金矿山应重视和加强岩石力学问题研究,本文就嵩县黄金矿山几个突出的岩石力学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综合治理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外金属矿山深井开采的发展现状和迫切需求,在分析相关矿山深井开采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别从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尚待解决的技术难题等方面论述了当前金属矿山深井开采的相关力学问题。研究表明,深井开采及灾害控制与相关力学基础理论密切相关。综述了深井开采中的岩石力学、充填体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及材料力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技术和成果,可为国内外深井开采矿山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深井开采灾害应对决策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浅表有色金属矿床即将消耗殆尽,深井开采在我国今后的矿山开采所占比例将逐步加大,其岩石力学和深井灾害的研究对深井矿山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介绍深井开采的岩石力学问题及深井灾害的特点、灾害控制新思路、决策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利用矿产资源,王村耐火黏土矿需对S102省道下的资源进行扩界开发。为了不对该省道的安全运营产生负面影响,结合岩石力学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分析,计算出房柱采矿法合理的矿块结构参数,并提出矿山各个开采水平的矿块结构尺寸,对S102省道的安全运营、矿山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深部硬岩开采的岩石力学问题及其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岩石力学问题的研究直接关系到矿山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也是深部矿山开采工艺选取与变革的基础。综述了深部硬岩开采涉及的几个关键岩石力学问题的研究现状,分析并指出了其研究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郭金峰 《金属矿山》2005,(Z1):13-17
以国内锰矿床进行的岩石力学研究实践为基础,对我国锰矿床开采过程中岩石力学研究工作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这些锰矿床开采的成功经验可为类似矿山借鉴.最后对国内锰矿床深部地压控制方面开展科学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刁心宏 《中国矿业》2003,12(3):31-34
本文以在狮子山铜矿进行的岩石力学研究实践为基础,对狮子山铜矿西山矿段开采过程中所作的岩石力学研究工作和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回顾,狮子山铜矿西山矿段的开采的成功经验可为我国类似矿山借鉴.  相似文献   

9.
深井开采岩体破坏机理吸工程控制方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深井开采在我国今后矿山开采中所占的比例将逐步加大,其岩石力学和地压活动规律的研究对深井矿山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深井井岩石力学与地压显现的特点,以及国内外在深井开采岩体破坏机理和工程控制方法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某国有公路设计线路与某地下开采矿山相邻。为保证国道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对该公路与矿山开采的相互影响展开了研究和论证。以岩石力学、弹塑性力学、开采沉陷学等学科为理论依据,在参考相关研究报告及图纸资料等成果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矿山老采空区稳定性及采空区引起岩层移动的影响范围。对采空区与公路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然后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对矿山已有空区及后续开采是否对公路工程造成安全影响做出评估。结果证明:矿山开采对公路不会造成危害,为该公路的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如何通过室内岩石试验结果和现场地质背景调查来推算岩体综合变形和强度特性,一直是致力于寻求简便而实用的估算岩体变形和强度参数方法的学者所关注的焦点。确定岩体变形和强度参数最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原位试验法、经验关系法及数值分析法。该文采用几种基于室内岩块试验及工程地质调查资料的力学参数的确定方法,对黄麦岭磷矿采场边坡岩体的力学参数进行处理,将取得的力学参数用于稳定分析,取得较合理、满意的结果。为今后工程的岩体力学参数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裂隙分布对地下硐室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断裂力学和损伤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用岩体宏观损伤张量和岩体损伤应变分析了裂隙体对岩体应力,应变的影响。通过岩体宏观裂隙的断裂扩展研究,建立岩体损伤演化方程,对地下酮室稳定性进行有限数值计算,分析讨论了裂隙损伤对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兰翔  查文华  王昆 《金属矿山》2013,42(12):48-51
基于莫尔-库仑理论模型,结合裂隙岩体损伤力学方法,研究岩体中裂隙的出现、扩展从而实现岩体局部破坏的本构关系及演化方程,同时在FLAC3D提供的二次开发程序接口基础上,采用VC++程序语言实现了自定义本构模型,并将其编译成动态链接文件进行加载与调用。将此本构模型应用于一实际巷道的开挖围岩稳定分析中,得到塑性区、位移场、应力等值线分布与莫尔-库仑模型计算结果分布相符合,从而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这为工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岩石力学性质正交各向异性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岩石力学性质各向异性研究是岩石力学领域的一个经典问题.近年来,随着对地层特点的深入认识和测量仪器、手段的进一步改善,关于深层岩石力学性质各向异性的研究又开始活跃起来.系统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几种确定岩石力学性质正交各向异性的室内外实验方法,指出了每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了开展深层岩石力学真三轴实验以便更真实地获取相关力学参数的新思路.同时认为,现场应大力推广利用偶极声波测井评价地层各向异性的新技术,成本虽高,但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焦家金矿焦家矿区进行不同地质条件区域岩石取样,进行实验室岩石力学性质试验,分析岩石力学参数。通过采用Q系统分级法、RMR分级法和BQ分级法对矿岩体分级并进行对比,提交不同岩体分类分级,并提出在不同岩石条件下采场安全作业规格,对提高安全生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大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对其下部建筑物和工业场地的安全至关重要,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数值模拟分析岩质边坡破坏机制是一条对岩质边坡稳定性进行可靠分析的有效方法。文章结合强度折减理论的有限元应力分析法对柏泉选厂西边坡的开挖支护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能够科学分析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及演变过程。该方法把锚杆等支挡结构的共同作用和地下水的影响统一考虑,从而可以验证边坡加固措施的合理性,与其他方法相比实用性更强。边坡稳定模拟分析所依据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来自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数据真实可靠,分析结果切合实际。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直接指导边坡加固设计,根据边坡岩体应力情况调整锚杆规格和布局,从而使边坡加固措施更加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7.
煤巷锚杆支护设计中的围岩地质力学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原岩应力对巷道围岩的影响基础上,介绍了岩石力学参数的获取方法,在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和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巷道围岩岩体工程质量级别划分方案及参数确定,针对锚杆支护巷道特点,按一定方法将反映岩体整体特性相应的地质力学参数归结为一个统一指标,即“岩体工程质量指标”,并对其进行分级,并与地应力一起作为数值模拟分析的基本地质力学指标,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提供了比较科学的地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8.
基于FLAC及神经网络的岩体力学参数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冶铁矿高陡边坡为例, 应用差分法、正交设计和BP神经网络建立了边坡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反分析方法。按照正交设计要求选取不同物理力学参数, 用FLAC3D差分程序建立模型并计算得出相应的BP神经网络分析样本, 对样本进行了BP网络训练, 再将现场监测数据作为输入样本值, 对岩体力学参数进行了神经网络反分析, 分析结果满足工程要求, 表明该反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9.
浅孔留矿法适用于围岩中等稳固倾斜薄矿脉的开采。云南某金矿矿体赋存条件适合采用浅孔留矿法,但该矿回采指标极不理想。生产实践表明,采场围岩不稳固是造成回采指标不够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研究围岩稳固性对回采指标的影响程度,必须研究岩体力学参数取值。运用Flac3D建立多种采场结构参数模型,加载后进行应力应变数据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在保持原有结构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将采场长度由32m增加到40m、顶柱高度由3m增加到5m,采场上下盘围岩在回采和放矿过程中能保持相对稳固。为了进一步证明模拟计算结论的可靠性,该矿就新方案进行了工业试验,结果显示,试验采场回收率达到70.31%,贫化率达到9.80%,与原有方案相比,回采指标有明显改善。可见,采用数值分析法来研究浅孔留矿法围岩稳固性,可以有效提高回采指标。  相似文献   

20.
地下硐室的围岩分类与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岩体结构、构造及岩石力学性质对围岩稳定状态所起重要作用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因素多指标的综合分类法 ,综合分析、确定围岩类别 ,科学评价硐室围岩稳定性 ,以此作为确定岩体开挖和围岩加固支护方案、计算相应参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