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尼龙商品名 Nyion 的音译。又译作耐纶。常指聚酰胺纤维,是合成纤维的一类,这类纤维很多,已工业生产的有尼龙6(聚己内酰胺)、尼龙9(聚壬酰胺)、尼龙11(聚ω—氨基+一酰胺)、尼龙66(聚己二酰己二胺)、尼龙410(聚癸二酰丁二胺)、尼龙1010(聚癸二酰癸二胺)。其中大量生产的是尼龙6和尼龙66。各种合成纤维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耐光、耐水、耐高温、强度高、弹性好,应用广泛。用尼龙66制成的轮胎帘子线,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化学氧化法和紫外引发接枝法分别对聚丙烯纤维进行了表面改性,接枝单体为丙烯酸。对改性后的聚丙烯纤维的化学结构、表面润湿性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经接枝改性后的聚丙烯纤维表面引入了极性基团,亲水性能明显变好。  相似文献   

3.
^60Co辐照对PTFE表面结构和表面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军  薛群基 《中国塑料》1997,11(5):37-41
为了改善氟聚合物加工性和二次加工性,研究了PTFE聚合物的加工技术。以不同剂量辐照PTFE,PTFE粉末辐照后表面晶相没有发生变化。模压辐照的PTFE,其密实性较好,表面光滑。同时,辐照PTFE后表面有大量的极性亲水基团出现,使表面极性分量增加;而色散分量变化较小。辐照产生的表面极性基团减小了由于不同模压产生的表面所引起的接触角变化。  相似文献   

4.
通过毛细管上升法测定了经过不同温度处理的杨木木粉的表面接触角,依据Washburn方程和Owens-wendt-Kaelble法,求解了经过不同温度处理的杨木木粉的表面自由能及其极性分量和非极性分量。结果表明,杨木木粉的表面自由能为23.43 mN/m,体现分子色散力的非极性分量为4.64 mN/m,在处理时间为2 h的条件下,随着处理温度的上升,杨木木粉的总表面自由能略有下降,体现其分子色散力的非极性表面自由能上升,体现其表面极性值的极性表面自由能下降,并分析了上述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炭纤维增强聚己二酰己二胺(CFRPA66)的力学性能,研究了炭纤维的长度分布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用MM200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尼龙的磨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炭纤维增强尼龙66及聚癸二酰己二胺(CFRPA610)的力学性质显著提高,其中CFRPA66的力学性能提高更为显著;合适的螺杆组合可以使炭纤维在树脂中的长纤维比例增大,增强效果较好;CFRPA66的耐磨性提高,摩擦系数下降  相似文献   

6.
用一系列非极性的正烷烃和极性溶剂为探针分子,以多种硅烷处理的玻璃纤维为固定相,进行了反相色谱实验,并以无限稀浓度下的保留体积理论处理实验结果,求得了各种硅烷处理玻纤的表面自由能色散分量,并对探针分子与纤维表面的特异相互作用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提出用表面自由能W。来判断高聚物膜层与成膜基板间的剥离性能。以聚4-乙烯吡啶(PVP)膜层为实例,其剥离性的实验结果与理论估算呈现良好的一致性;并发现PVP与基板的理想粘附功同基板材质的表面自由能的极性分量γ_s~p之间呈很好的直线关系,而与表面自由能的色散分量γ_s~d无明显规律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反相气相色谱法(IGC)研究了缩水甘油叠氮聚醚(GAP)黏合剂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GAP的色散分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总表面能表现出与色散分量相一致的规律.与聚乙烯相比,GAP的总表面的自由能较高,这主要是因为GAP表面含有羟基和叠氮基团.而极性分量以及酸、碱分量,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酸性分量相对碱性分量对温度更敏感、增大更快,这表明GAP显示更强的布伦斯特酸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接枝苯乙烯对秸秆粉表面进行改性,采用毛细管上升法测定了秸秆粉、改性秸秆粉的表面接触角,依据Washburn方程和Owens法,求解2种秸秆粉的表面自由能及其极性和非极性分量,并通过电子拉伸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秸秆粉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秸秆粉的表面自由能为24.77 mN/m,体现分子色散力的非极性分量为19.79 mN/m;而秸秆粉的表面自由能为18.90 mN/m,其非极性分量为3.75 mN/m,说明接枝共聚可有效地改善秸秆粉的表面极性;与聚合物复合时,改性秸秆粉比秸秆粉具有更好的界面融合性,改性秸秆粉在基体中的分散性优于秸秆粉。  相似文献   

10.
多元丙烯酸低聚物是一种具有一定粘度的表面活性剂,能均匀分散在木粉表面,分子链两端分别为双键和羧酸。在高速混合过程中,其羧酸基团能与木粉纤维中的羟基反应,有效封闭极性羟基,降低木粉的表面极性,在同向平行双螺杆造粒时,多元丙烯酸低聚物的双键可与聚丙烯接枝,作为木粉与聚丙烯的桥梁,使木粉能在熔融聚丙烯基体中均匀分散。  相似文献   

11.
本文自行设计并合成了分子量在1000以上,以多个-NH和-OH作为锚固基团的梳型大分子分散剂AAFC(烷基酚-烷基胺甲醛缩合物)。研究了用AAFC对酞菁绿颜料进行表面处理的方法。考察了AAFC的不同加量对酞菁绿颜料的粒径分布、润湿性的影响。对经AAFC处理后的酞菁绿颜料的表面自由能、表面自由能的色散和极性成分进行了估算。经50%AAFC处理后的酞菁绿颜料以正辛醇为分散介质,粒径在0 ̄1μm区间的粒  相似文献   

12.
《化纤文摘》2012,(3):19-25
20123130主链含有羟基极性基团的表面改性PBO纤维的XPS研究Zhang Tao…;Applied Surface Science,256(7),p.2073(英)4,6-二氨间苯二酚盐酸盐(DAR)、纯对苯二甲酸(TA)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DHTA)共聚合成主链上有两个羟基基团的二羟基聚对苯撑苯并二口恶唑(DHPBO),即改性聚对苯撑苯并三口恶唑(PBO)。用干喷湿纺法生产DHPBO纤维。用XPS研究羟基极性基团对PBO纤维表面元素的影响。结果显示,DHPBO纤维表面的氧-碳之比要比PBO纤维表面的氧-碳之比高,说明DHPBO纤维表面极性基  相似文献   

13.
RDX表面能及其分量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Washburn薄层毛细渗透技术测定了RDX粉体的接触角和表面能及其色散、极化、电子受供体分量.选用非极性的二碘甲烷和1-溴萘作为测定RDX表面能色散分量的探针液体,极性的乙二醇和甲酰胺作为测定RDX表面能极性分量和酸、碱分量的探针液体.通过测定不同探针液体的渗透曲线,发现基于不同探针液体分子的接触角获得的RDX粉体的表面能成分彼此一致,RDX的总表面能(40.20 mJ · m-2)与理论计算结果(40.60 mJ · m-2)基本一致.测得的色散分量为23.71 mJ · m-2,极性分量为16.49 mJ · m-2,电子受体分量为1.149 mJ · m-2,电子供体分量为51.87 mJ · m-2.结果表明,在RDX的表面能中,色散分量占主要部分,而且在极性分量中电子供体碱性分量明显大于电子受体酸性分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自行设计并合成了分子量在1000以上,以多个-NH-和-OH作为锚固基团的梳型大分子分散剂AAFC(烷基酚-烷基胺甲醛缩合物)。研究了用AAFC对酞菁绿颜料进行表面处理的方法。考察了AAFC的不同加量对酞菁绿颜料的粒径分布、润湿性的影响。对经AAFC处理后的酞菁绿颜料的表面自由能、表面自由能的色散和极性成分进行了估算。经5%AAFC处理后的酞菁绿颜料以正辛醇为分散介质,粒径在0~1μm区间的粒子达98%以上。与十八胺相比经AAFC处理后的酞菁绿颜料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加量以5~7%为宜。  相似文献   

15.
氧化钙的机械力化学活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研究了振动磨中粉磨氧化钙(于1450℃分解碳酸钙得到)时发生的机械力化学变化及对氧化钙活性的影响。用反气相色谱技术测定了粉磨试样表面自由能的变化。发现表面自由能极性分量随粉磨的进行,开始时增大,继而减小,直至消失;表面自由能伦敦色散分量则一直增加。 将经1450℃煅烧、后经200h粉磨的氧化钙再于不同温度下加热,由于晶格应变的恢复和无定形物的再结晶,氧化钙反应活性降低。氧化钙的表面自由能下降,但表面自由能的极性分量又出现。  相似文献   

16.
以咪唑和溴代十二烷为原料、1,2-二溴乙烷(1,4-二溴丁烷、对二溴苄)为联接基团,经两步反应合成标题化合物。利用IR、1HNMR对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测定了目标产物的CMC、润湿性和泡沫稳定性。结果表明,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CMC值,不同联接基团对CMC值影响不大,柔性联接基团的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润湿性和泡沫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固体表面能、液体静/动态表面张力、接触角、铺展等测试,研究了添加聚醚改性三硅氧烷(SE-90)的20%苯醚甲环唑·10%吡唑醚菌酯、整理剂、聚丙烯酸乳液在不同基材上的润湿性能。结果显示,SE-90临界胶束浓度为1. 29×10-4mol/L,饱和吸附量为2. 4×10-12mol/mm2,能大幅降低应用体系表面张力;当SE-90质量分数为0. 1%时,即能使20%苯醚甲环唑·10%吡唑醚菌酯在柑橘叶面几乎完全润湿,使整理后的棉布亲水性小于5 s; SE-90用量为0. 2%时即能使聚丙烯酸乳液在大部分基材表面具有优良的润湿性和延展性。SE-90的润湿效果受基材表面能、表面组成、润湿剂动/静态表面张力、润湿剂与基材极性匹配等多因素综合影响,在具有一定极性分量的表面润湿性优于非极性表面。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可通过改变接枝聚醚结构,调节与基材表面的亲和力,在涂料中,泡沫易消,不影响基材重涂性,具有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8.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氨酯纳米纤维层以及聚氨酯/聚己二酰己二胺纳米纤维层,针对两种不同材质组成的纳米纤维层作为防水透气层进行分析,研究了其抗拉强度、压痕力、透气性、透水性等。结果表明:静电纺丝时间越长,其抗拉强度、压痕力以及防酸能力越强,同时透气性不断下降;聚氨酯/聚己二酰己二胺纳米纤维层的压痕力以及强度明显小于聚氨酯纳米纤维层;虽然聚氨酯/聚己二酰己二胺纳米纤维层透气性高于聚氨酯纳米纤维层,但由于其透湿性非常低,因此透气性仍然不高。  相似文献   

19.
杨斌武  常青  何超 《化工学报》2007,58(2):269-275
基于Washburn方程用亲油亲水比(LHR)比较了0.9~1.2 mm无烟煤、锰砂和石英砂滤料的润湿性; 同时以正己烷、1-溴萘、甲酰胺和去离子水为探针液, 用Washburn方程和van Oss-Chaudhurry-Good(vCG)理论对滤料表面自由能成分进行了估算。实验测得无烟煤、锰砂和石英砂的LHR值依次为1.93、0.75和0.69, 说明无烟煤的亲油性较好而锰砂和石英砂表现出了亲水性; 估得无烟煤、锰砂和石英砂滤料的表面自由能非极性成分和极性成分依次为38.8、38.0、37.7 mJ·m-2和0.73、6.8、8.7 mJ·m-2,初步说明水处理滤料的表面润湿性与其表面自由能极性成分γABs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而后者归因于滤料的表面化学组成。  相似文献   

20.
<正> 聚丙烯填料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塔填料。由于聚丙烯为非极性高分子,具有较低的比表面自由能,而所处理的液体表面自由能相对又较高,所以聚丙烯填料对水或极性液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