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通过在应力作用下的光氧加速老化的方式,对聚丙(烯PP)的光氧降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利用GPC、XPS、SEM、WAXD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考察了应力对PP光氧降解过程中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应力低于临界应力时,随着应力的增加,PP的光氧老化随之加速;高于临界应力时,随着应力的增加,PP的光氧老化反而得到抑制;当在更高的温度时,以上现象更为明显。在PP的老化过程中,力学性能都是逐渐降低的。  相似文献   

2.
对含有不同间距凹坑缺陷的发酵罐进行应力计算与分析,得到轴向排列的多凹坑区域应力值分布情况和应力集中系数与相邻凹坑间距L和凹坑数量的关系。经过分析可知,当相邻凹坑间距与X方向宽度比值L/X<3时,其应力值随着凹坑间距的增加而减小,当L/X≥3时,相邻凹坑之间间距对应力分布几乎无影响。应力集中系数随着两凹坑中心距离增加而减小,当L/X<3时,应力集中系数的变化幅度较大,当L/X≥3时其变化趋于恒定。最大应力值和应力集中系数与凹坑缺陷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相邻的凹坑间距成反比。  相似文献   

3.
对常用的熟料库屋面系统进行总结,分别介绍压型钢板、铝合金板和花纹钢板三种屋面系统的特点。对常用的840压型钢板和5mm厚花纹钢板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别对两者在压力与吸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和挠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压力与吸力作用下,840压型钢板在支座自攻螺钉处应力最大,跨中波谷应力最小,跨中波峰应力较大。花纹钢板应力最大处分布在支座焊缝处,花纹钢板跨中应力分布较大,在1/4板跨处应力最小。在压力与吸力作用下,840压型钢板与花纹钢板最大挠度均发生在跨中位置,花纹钢板的挠度均小于840压型钢板。压力作用时,约小52.8%,吸力作用时,约小37.3%。最后对压型钢板与花纹钢板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荷载损伤及荷载作用形式对混凝土内部毛细吸收作用的影响,本文研究在0%、30%、65%、75%四种应力水平下,分别持载10 min和3h,后卸载、切割,通过毛细吸收实验,测定毛细吸水量及氯离子含量分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荷载作用形式下,混凝土毛细吸水量随应力水平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混凝土毛细吸收系数随应力水平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混凝土内部各深度处的氯离子含量随应力水平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当应力水平较低时(小于75%时),混凝土的毛细吸收表现为各向同性,当应力达到一定水平时(75%),混凝土的毛细吸收表现为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5.
在单向晶须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轴对称模型和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该类复合材料中晶须长径比的变化对材料整体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晶须长径比对晶须应力作用明显大于对基体的影响;2)晶须的长径比h/r≤30时,随着晶须长径比的增大,发生在晶须端部处的集中应力急剧增加;但当长径比h/r≥30时,长径比的进一步增加对集中应力影响不大;3)随着晶须长径比的增大,界面剪切应力减小,分布曲线下移;但当长径比h/r≥30时,长径比的进一步增加对剪切应力影响不大;4)随着晶须长径比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胶粘修复裂纹钢板并进行了拉伸测试,探讨了表面处理方式(粗糙度)和胶粘剂对修复钢板拉伸性能和破坏方式的影响,比较了采用两种胶粘剂修复的试件补片上的应变分布。结果表明:去除钢板表面氧化皮可有效提高修复钢板的拉伸性能;喷砂的表面处理效果好于砂轮打磨的,而且60目喷砂将钢板表面粗糙度处理至3μm左右时,胶粘修复钢板的拉伸性能最好;降低胶层的剪切刚度、增加胶层的韧性可增大参与传递载荷的胶层长度、降低胶层上的应力和应力集中,有利于提高修复钢板的拉伸性能。  相似文献   

7.
玻璃钢板加固混凝土梁界面应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玻璃钢板加固混凝土梁界面应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不同玻璃钢板长度、厚度对界面应力的影响,得到了界面应力随玻璃钢板长度、厚度变化的规律.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按照桥梁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三组不同的粘贴钢板的方法,利用ANSYS分别对三组实验构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各个加固梁的位移和应力,绘制出相应的图表,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和比较,研究了在不同粘贴钢板条件下结构的变形和受力情况。从模拟分析:粘贴钢板的厚度对加固效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增加粘贴钢板厚度比增加粘贴钢板宽度效果明显;在梁柱节点附近粘贴钢板加固,加固材料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加固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正>水泥熟料在窑内煅烧的过程中,火焰、烟气和熟料、窑料的热量经窑皮和耐火砖传达至金属筒体。随着金属筒体的温度增高,钢板的许用应力逐步下降(见表1)。当筒体温度增至460℃时,钢板的许用应力仅为316℃时的一半。为避免筒体因温度过高而损坏,预分解窑系统均设置红外线测温装置,并配置空气冷却。熟料煅烧过程中,为使窑安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压力容器所采用的复合钢板卷制时的结合面强度,避免复合钢板卷制过程中结合面发生破坏。根据塑性力学基本原理的下限法则分析了复合钢板卷弯时结合面的应力水平。并以某项目复合钢板卷弯为例,估算了结合面上出现的塑性应力下限值。提出一种简单易行的压力容器用复合钢板卷弯强度下限值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试样类型、应力比对有机玻璃YB-DM-11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疲劳裂纹扩展平均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类型对有机玻璃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影响很小,但紧凑拉伸试样的寿命大于中心裂纹拉伸试样;对于中心裂纹拉伸试样,当应力比为正时,应力比增大,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增加,疲劳裂纹扩展平均寿命减小;应力比为负时,裂纹闭合效应导致裂纹扩展加速;负应力比时的裂纹扩展速率大于正应力比,但疲劳裂纹扩展平均寿命明显小于正应力比。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内筒外壁需经机加工结构多层包扎容器的设计,制造进行分析,提出当内筒设计图样厚度处于临界值时,许用应力应以工艺下料厚度范围来确定,并认为内筒钢板负偏差C_(1(?))=0。  相似文献   

13.
在对钢结构进行胶接修复时,不同的胶接方案对修复结果有显著影响。为更好制定胶接修复方案,在ABAQUS中建立有限元模型,侧重探究补片尺寸和胶层参数对应力强度因子(SIF)和胶层应力的综合影响。分析表明,增加补片厚度和胶层剪切刚度都可以有效降低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同时会增大胶层端部应力。增加补片厚度比增加胶层剪切刚度能得到更好的修复效果。补片厚度选在1.5 mm左右最佳,胶层剪切刚度选在5 GPa左右最佳。补片等宽修复对钢板有更好的补强效果,不建议对较厚的结构进行胶接修复。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镀层-活塞的三维几何模型,采用顺序热力耦合的有限元分析法,系统研究了镀层厚度、弹性模量和导热系数对活塞-镀层界面峰值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镀层厚度在100~200μm时,活塞-镀层界面峰值应力随镀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加,从163 MPa增加至212 MPa,增大了30.06%;当镀层弹性模量在200~600 GPa时,活塞-镀层界面峰值应力随镀层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增加,从104 MPa增加至175 MPa,增大了68.27%;当涂层导热系数在50~400 W·m-1·K-1时,活塞-镀层界面峰值应力随镀层导热系数的增大而基本保持不变,约为171 MPa。综合考虑活塞顶面的性能需求,依据界面峰值应力与镀层结合状态的演变机理并结合实际电镀工艺:镀层厚度以150μm左右为宜,弹性模量以SiC类复合镀层材料的400~600 GPa为宜。导热系数对薄涂层活塞应力场的影响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5.
通过熔融共混、注射成型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不锈钢纤维(SSFs)与尼龙(PA)6复合制成PA6/MWCNTs/SSFs导电复合材料,在万能试验机上对其进行单轴压缩蠕变和阶梯回复实验,对材料的电阻率、应力、应变进行同步测量,研究不同应力及SSFs含量下复合材料的电阻率变化。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在阶梯应力加载瞬间发生普弹形变,维持恒定应力后,发生高弹形变和粘流形变,阶梯应力卸载后,应变会有所回复。压缩蠕变状态下,当应力为10,20 MPa时,加载瞬间复合材料电阻率会发生突变下降;当应力维持在10 MPa时,电阻率随应变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即发生电阻蠕变现象,SSFs质量分数为10%的复合材料电阻蠕变现象最为明显;随着应力水平增大,电阻蠕变现象消失,电阻率趋于稳定,但当SSFs质量分数为8%时,电阻率存在较大波动;阶梯回复状态下,复合材料电阻率基本稳定,但当应力卸载到10 MPa时,电阻率存在波动,随着SSFs含量增加,波动趋于平缓。根据Burgers蠕变模型以及聚合物荷载响应特点,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聚合物分子链的运动对导电通路的影响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镀层应力,硬度及镀层形貌分析,研究了对甲苯磺酸钠作为添加剂对氨基磺酸镍镀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当镀液中不含添加剂时,镀层应力表现为拉应力,随着对甲苯磺酸钠添加量的增加,镀层内应力先表现为压应力,又逐渐变为拉应力。镀镍层的硬度也随着对甲苯磺酸钠添加剂含量的增多而增大,并且镀层表面结晶趋于细腻平滑。  相似文献   

17.
针对板式橡胶支座,在不同的转动角度下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发现:随着转动角度的增加,板式橡胶支座的橡胶及加劲钢板的局部应力急剧升高,进而对支座的使用寿命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综放开采覆岩运动及采动应力动态演化规律,以王家岭煤矿121309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及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不同推进距离下工作面覆岩的应力分布特征、采动应力演化特征、覆岩运移特征及覆岩垮落特征。结果表明,当工作面开切眼完成时,回采工作面覆岩应力变化较小,应力集中程度呈现稳定趋势。当工作面的开采距离增加,工作面覆岩的应力恢复能力逐渐增强,直至覆岩的最大主应力大于最小主应力的恢复程度,当开采距离推进至650m时,应力达到峰值,且王家岭煤矿的黄土沟壑地貌对采煤121309工作面覆岩的应力、变形、位移均有明显的影响,同样对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集中程度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天然岩体中常含有孔洞和软弱夹层等缺陷,为研究含1条软弱夹层与中心孔洞的大理岩在单轴压缩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和力学特性,采用数值模拟软件RFPA2D对试样破裂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软弱夹层的存在改变了大理岩试样的破坏模式,当软弱夹层强度比较低,厚度比较大时,软弱夹层下部的大理岩基本不出现破坏;当软弱夹层强度不变时,大理岩试样的峰值应力随着软弱夹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峰值应力对应的应变随着软弱夹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软弱夹层厚度不变时,大理岩试样的峰值应力随着软弱夹层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峰值应力对应的应变随着软弱夹层强度的增加而减小。研究结果对比揭示了不同厚度和强度软弱夹层含孔洞大理岩的破坏模式和力学特性,可为软弱夹层上部建设的岩体工程失稳破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原位生成甲基丙烯酸钠(NaMAA)和DCP对NR/BR/TPI并用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CP用量一定时,随着NaMAA理论生成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先增加后减小,硬度、定伸应力和拉伸永久变形增加,拉断伸长率减小;当NaMAA的理论生成量为30份时,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最好。SEM显示,NaMAA与胶料有良好的相容性,对胶料起到较好的补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