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VLAN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局域网中的站点被束缚在所处网络物理位置上,不能按需划分逻辑子网、共享传输信道冲突和广播风暴等,故提出虚拟局域网(Virtual LAN)概念.VLAN的基础是LAN的帧交换和信元交换,每个LAN段通过VLAN网络管理软件与其它LAN段建立连接并可动态地组成新VLAN.VLAN的节点设备可连接到不同交换机的多台集线器上,物理位置的变动不影响其所属的VLAN.VLAN技术包括VLAN的划分、VLAN的信息传递、VLAN的配置、VLAN间的通信及其标准.该技术能充分满足用户对网络灵活性和扩展性的要求,对隔离网络故障、高效率分配网络骨干带宽和降低网络成本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靶场军事综合信息网经过去年软硬件的升级和改造,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以前的指挥网用户全部接入了全军军事综合信息网。由于用户数目激增,网络上大量的广播信息导致网络传输效率低下,为解决这个问题,采用虚拟局域网技术(VLAN)。文章介绍了虚拟局域网的概念、优点和它们之间的通信,并详细介绍了虚拟局域网技术在军事综合信息网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试验任务指挥所网络系统的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了VLAN(虚拟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同时对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试验任务指挥所网络的总体结构在利用现有资源的前提下,使用VLAN技术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对新设计网络结构交换机的配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刘平 《兵工自动化》2004,23(4):34-35
在分析陷阱网络密钥不足和黑客隐藏IP的手段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陷阱网络模型的方法.在陷阱网络系统中增加入侵定位模块、置入入侵定位程序.该程序先检测入侵黑客,定向到陷阱系统,并自动加载IP定位程序到黑客电脑,将黑客IP地址等信息直接发送到日志代理服务器,解决密钥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企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结合长安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的实际情况,从网络平台设计的原则、Intranet部分、Extranet、Internet部分、网络路由规划、VLAN规划、VLAN划分、IP地址规划、网管系统、网络安全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如何构建公司的信息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6.
网络安全技术有:防火墙、入侵检测和漏洞扫描等。防火墙能根据安全策略控制出入网络信息流,且本身具有抗攻击能力。入侵检测技术检测网络或系统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攻击的迹象,监控、分析用户和系统的活动,识别攻击的活动模式,分析异常活动。网络漏洞扫描方法分为:直接测试、推断、认证测试。  相似文献   

7.
信息发送主机向以太网目的机发送含目的机IP的数据帧,将得到目的机回复的mac.再向网络接口发出I/O控制命令并置其为监听模式,可捕获或监听网络中传播的信息.监听检测,可发送正确IP和错误物理地址引诱监听机响应,或使用反监听工具.监听防范,可采用逻辑或物理网络分段、交换式集线器、加密、划分VLAN和身份验证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军工单位涉密网络的安全保密要求,对涉密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网络信息安全的安全防范措施及其实现方法,将入侵检测技术与防火墙技术、身份鉴别技术等增强协作,以增加其自身的动态灵活反应及免疫能力,保障涉密网络的信息安全。网络信息保密技术的发展趋势表明,必须要不断追踪新的信息技术,及时升级更新、完善信息系统的安全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9.
入侵检测系统(IDS)的任务是监视计算机系统或网络中的事件,分析、反映隐藏的安全问题.基于数据挖掘的IDS由数据收集、数据挖掘、模式匹配及决策等模块组成.通过挖掘算法、关联规则、规则匹配等确定入侵.该系统可检测新型攻击和已知攻击的变种;自动处理数据,抽取有用成分;剔除重复攻击数据;自动提取肉眼难以发现的网络行为模式等.  相似文献   

10.
刘平 《兵工自动化》2007,26(8):37-38
在分析黑客隐藏IP方法的基础上,利用部分现有程序,构建了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陷阱系统.同时根据入侵定位模块思想,设计其网络黑客定位系统.即通过搭建基本测试的蜜罐网络实现Winpot平台的搭建,并以触发程序和信息发送程序实现入侵定位程序设计,最后采用延时发送等完善其信息发送程序.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PID参数的在线调整问题,针对龙门刨床的主拖动系统,提出将神经网络的模糊PID自适应控制器用于直流调速系统的方法。分析龙门刨床电气设备的组成,综合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的长处,将神经网络、模糊逻辑和PID控制相融合,构成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并通过MATALAB对系统进行仿真。设计时,将模糊规则融于神经网络中,通过对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在线调整模糊规则和隶属函数参数,对PID控制器实现在线实时调整。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比普通控制器具有更好的动、静态特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2.4 m跨声速风洞很难用精确的机理模型表示系统的动态特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风洞马赫数预测控制策略.综合了模型预测控制和神经网络建模的优点,对于控制参数未知、非线性和时变系统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利用基于径向基函数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系统的动态响应、非线性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在训练过程中捕获系统的动态特性等措施,实现了将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到MPC结构中.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很好的跟踪性能和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导弹获得更高的机动性、敏捷性和导引精度,大多采用推力矢量控制方案.本文讨论了新型推力矢量控制导弹的动力学建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推力矢量导弹的神经网络控制与制导方案,其中的导弹控制方案包括双网络逆动态学习控制和混合神经网络控制两种.神经网络制导采用基于线性二次型的最优制导的有教师学习方案.神经网络学习算法中因引入了基于经验的模糊规则,具有较好的学习性能.仿真表明神经网络控制与制导方案具有较好的末制导导引精度.  相似文献   

14.
计量供热采暖系统以流量调节控制室温,方案包括一级和二级管网控制,方法分供回水定压差控制和供水定压力控制。即根据室外温度调节二级管网侧的供水温度,通过调节一级管网侧流量控制二级管网侧水温。  相似文献   

15.
常用温度控制法的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用温度控制包括常规PID、模糊、神经网络、Fuzzy-PID、神经网络PID、模糊神经网络、遗传PID及广义预测等控制方法.常规PID控制易于建立线性温度控制系统被控对象模型.模糊控制基于规则库,并以绝对或增量形式给出控制决策.神经网络控制采用数理模型模拟生物神经细胞结构,并用简单处理单元连接成复杂网络;Fuzzy-PID为线性控制,且结合模糊与PID控制优点.并给出了各方法的控制特性、功能及主要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弱网络条件给无人机维修质量控制系统带来的数据传输受阻和质量控制滞后的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任务控制指令表的弱网络工作模式.从减少网络数据传输量入手,采用强弱网络条件下控制模式自动切换的方式对无人机的维修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任务控制指令表,定义指令触发判断公式,优化移动端缓存的数据表设计,并引入基于XML文件的数据交换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弱网络工作模式下能够对任务进行有效控制,数据存储和传输准确,能解决数据传输受阻导致的质量控制滞后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晓凯  侯朝桢 《兵工学报》2005,26(2):236-240
呼叫接纳控制是通信网络业务量控制中的一种预防式策略。针对战术互联网的特殊性,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战术互联网呼。1接纳控制模型和相应的算法。该方法用信元丢失率和时延来描述服务质量,符合军事通信网络的要求;体现了基于测量的接纳控制的基本思想,使模糊神经网络预测器能够及时地反映网络的当前状态,保证了呼叫接纳控制算法结果的准确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白宁  黄维  石宇 《兵工自动化》2014,33(11):56-58
为了保证航天系统内时间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设计一种基于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NTP)的航天测控网络对时系统。针对各系统设备对时间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要求,在分析NTP基本原理和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航天测控网络上的NTP对时系统架构,根据具体应用编程实现了NTP网络对时系统,并对该系统是否满足航天测控网络对时间精度的要求进行验证。实践结果证明:该系统能把全网中的用户设备时间偏差精度控制在1 ms以内,实现高精度的对时。  相似文献   

19.
应用神经网络的飞行器动力学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具有未知参数的飞行器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策略.目的是通过一个优化程序以自适应控制律来稳定未知系统.由于能够描述动态函数关系的特性和具有反馈处理结构,回归神经网络以一个期望状态值的自适应估计器得到应用.神经网络的训练是通过动态顺序递归反向传播学习算法来执行的.这表明所提出的神经网络学习算法拥有设计飞行控制系统的潜在能力,所设计的飞行系统能在大范围飞行条件下和其它不确定因素下补偿飞行器动力学不可预测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在转速PID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并将其应用于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转速控制系统而设计出优化的转速PID控制器。该算法首先利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进行优化,再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PID参数进行在线调节,解决网络的初始权值对控制效果的不利影响,仿真证明该算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