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H2SO4为掺杂酸,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聚苯胺,用扫描电镜和数字万用表对其形态和导电性能进行测试;以H2SO4为掺杂酸,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涤纶复合导电织物。对聚苯胺涤纶复合导电织物的导电性能、力学性能及耐洗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制备聚苯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过硫酸铵与苯胺单体摩尔比为1:1,硫酸浓度为1 mol/L,反应时间为6 h,反应温度为15~25 ℃。制备聚苯胺涤纶复合导电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过硫酸铵与苯胺单体摩尔比为1:1,硫酸浓度为1 mol/L,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15~25 ℃。  相似文献   

2.
制备条件对聚吡咯/纸浆纤维导电纸导电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原位吸附聚合法使吡咯在纸浆纤维中吸附聚合制备了导电纸,研究了制备条件如投料比和投料顺序、反应条件及干燥方式等对导电纸导电性的影响。导电纸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吡咯用量50%,FeCl3与吡咯摩尔比为2:1,对甲苯磺酸与吡咯摩尔比为2:1,投料顺序为纸浆→FeCl3→对甲苯磺酸→吡咯,反应温度0~5℃(冰浴),充氮气保护,搅拌速度500r/min,反应时间2h,浆浓1%,高温干燥。导电纸的表面电阻率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呈近似线性增大。  相似文献   

3.
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原位吸附聚合法,将苯胺聚合于纸浆纤维的微孔壁中以制造导电纸。系统地研究了掺杂酸种类、掺杂酸浓度、二次掺杂温度、二次掺杂时间及共掺杂等掺杂条件对导电纸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有机磺酸(对甲苯磺酸和磺基水杨酸)和硫酸的掺杂效果较好,掺杂酸浓度为0.6 mol/L,二次掺杂温度低于35℃和时间少于7.5 h时导电纸的表面电阻率较低。将对甲苯磺酸和硫酸共掺杂,二者的物质的量比为2∶1时,可获得最佳的掺杂效应。  相似文献   

4.
气相聚合法制备聚吡咯导电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聚合法制备了导电纸,探讨了聚合反应中氧化剂浓度、处理时间、干燥时间、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吡咯导电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原纸在浓度为1.5mol/L的氧化剂溶液中处理1min、50℃下烘干1min后置于真空度为0.06MPa的封闭器皿中与毗咯单体进行聚合反应10min,然后在室内自然晾干,所得导电纸的导电性能良好,表面电阻率可低至20Ω/cm2.同时发现此方法不宜采用对甲苯磺酸进行掺杂.通过强度测定表明,该方法制得导电纸的定量和抗张强度均有增加,纤维零距抗张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5.
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硫酸为掺杂酸,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聚苯胺粉末;以同样的氧化剂和掺杂酸,采用原位聚合法(现场吸附聚合法)制备聚苯胺/涤纶复合导电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万用表对聚苯胺粉末以及聚苯胺/涤纶复合导电纤维的结构和导电性能进行测试。研究过硫酸铵与苯胺单体摩尔比和硫酸浓度对复合导电纤维导电性能和结构的影响。得到制备聚苯胺和聚苯胺/涤纶复合导电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过硫酸铵/苯胺单体摩尔比1∶1,硫酸浓度1.0 mol/L,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15~25℃。  相似文献   

6.
探讨导电性较好的聚苯胺复合棉织物的制备工艺。以棉织物为基布,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盐酸为掺杂剂,通过原位聚合的方式制备了聚苯胺复合棉织物。研究了苯胺、过硫酸铵和盐酸用量及浸液时间对复合棉织物表面电阻和K/S值的影响。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棉织物表面沉积有聚苯胺;在所研究范围内,用2 mmol苯胺、3.5 mmol过硫酸铵、2 mol/L盐酸溶液、浸液18 h所得聚苯胺复合棉织物的导电性能最佳。认为:优化工艺制备出的复合棉织物具备较好的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碳纸的导电、导热性,采用电阻小且导热系数高的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为原料,部分替代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以制备碳纸;研究了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不同添加比例对碳纸的微观形貌、结晶结构及导电、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添加比例的提高,碳纸的石墨化度明显提升,导电、导热性能显著增加。当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与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质量比为3∶7时,经过石墨化的碳纸石墨化度为97.4%,与石墨化后纯聚丙烯腈基碳纸相比,电阻率由6.80 mΩ·cm降低至4.37 mΩ·cm,降低了35.7%;垂直表面的导热系数由0.084 W/(m·K)提高到0.159 W/(m·K),提高了88.8%。  相似文献   

8.
导电纸问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中国包装新技术开发公司开发成功一种导电纸,此种纸的表面电阻率可控制在10~1~10~4Ω-Cm~(-1),可广泛用于加热、防静电等包装上。用此种纸与塑料薄膜复合制成的包装袋可用于计算机、电子线路板、火药、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苯胺原位聚合在开发导电棉织物方面的研究。采用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盐酸作为掺杂剂,采用苯胺单体原位聚合生成原位聚苯胺并处理棉平纹机织物。聚苯胺/棉基布的该聚合方式在循环水浴中进行,以保持所需的聚合温度。研究了影响导电织物性能的合成参数,如单体浓度、氧化剂浓度、单体与氧化剂摩尔比、聚合时间及聚合温度等。从导电性、表面形态、物理与力学性能方面对涂覆聚苯胺的棉织物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所得棉织物的电导率为10~(-5)~10~(-3)S/cm;最优聚合条件为聚合温度5℃、聚合时间4 h。  相似文献   

10.
钱学仁 《中华纸业》2010,31(23):58-61
近年来,由苯胺和吡咯在水溶液电解质中原位化学聚合制备的导电纸,因其过程简单性、高成本效益和环境友好性,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原位化学聚合过程是单体如苯胺或吡咯在纸浆纤维的存在下聚合的过程。这种方法不但能赋予纸特定的功能,而且还能为导电聚合物的加工利用提供新的可能。本文概述了近几年来聚苯胺包覆导电纸、聚吡咯包覆导电纸、吡咯气相聚合导电纸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聚合物包覆型导电纸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涤纶的导电性能,以涤纶长丝纱为基材,采用基于苯胺原位聚合的连续导电方法,制备涤纶/聚苯胺(PET/PANI)复合导电纱。探讨了导电处理工艺氧化剂浓度、处理掺杂酸和苯胺的浓度及处理速度对导电纱导电性能的影响,并测定与分析了纤维的表面形貌、化学结构、热学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导电处理后,PET纱线表面及内部包覆并填充了导电态PANI;反应液浓度及处理速度对PET/PANI复合导电纱的电导率有较大影响,制得的导电纱电导率最高可达1.5 S/cm以上;PANI的存在降低了PET的热稳定性;相比PET纱,PET/PANI复合导电纱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小幅增长,但初始模量却有较大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李俊  林俊雄  汪澜 《印染》2010,36(14)
在棉纤维表面氧化聚合吡咯(C4H5N),同时进行氯化铁(FeCl3)掺杂制备电棉织物。分析了C4H5N与FeCl3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浴比对聚吡咯棉导电织物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eCl3与C4H5N摩尔分数比为1∶2,室温反应1.5~2 h,浴比为1∶40时,导电织物表面电阻为0.23 kΩ/cm,导电性能最佳。导电织物的耐磨性和耐洗性较佳,可经受20次摩擦和8次水洗,导电性能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用回收废纸制备碳纳米管(CNT)导电纸的工艺,在添加分散剂的条件下,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与磨碎的A4纸混合放入水中,然后将混合物经过机械搅拌、过滤制得CNT导电纸,CNT导电纸的厚度通过改变MWCNT和废纸的加入量来控制。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碳纳米管均匀地粘在纤维表面。拉曼光谱表明,MWCNT的侧壁结构在混合过程中受到了纤维素的影响。此外,C NT导电纸的热稳定性随着MWCNT用量的增加而增加。MWCNT的存在也使得CNT导电纸的弹性性能得到改善。受MWCNT用量和纸的厚度的影响,CNT导电纸的表面电阻率在49.1~3365.6Ω.s/q变动。这种CNT导电纸可以应用在电子设备和储能设备上,成本低且易实现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4.
李敏  洪剑寒  刘兵  潘志娟 《丝绸》2012,(12):34-38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芳纶/聚苯胺(PPTA/PANI)复合导电纤维,探讨了氧化剂种类与质量浓度、掺杂剂种类与浓度、苯胺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复合纤维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过硫酸铵为氧化剂,以盐酸和硫酸为掺杂剂时,复合纤维的电导率最高,掺杂剂浓度、苯胺单体含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影响纤维电导率。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盐酸做掺杂剂,当过硫酸铵质量浓度25 g/L、盐酸浓度0.6 mol/L、苯胺单体质量浓度16 g/L、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20℃时,能制得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复合纤维,纤维的电导率达0.47 s/cm。  相似文献   

15.
对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导电纤维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探讨了聚苯胺的结构、合成、导电机理等内容.论述了国内外研究者以不同纤维为基质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导电纤维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苯胺单体含量、掺杂酸和氧化剂的种类及浓度、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纤维导电性能的影响.指出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导电纤维与现有其他制备导电纤维的方法相比具有诸多优势,但仍存在部分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聚吡咯导电纸的阻燃性能,探讨了聚吡咯沉积量、氧化剂种类及制备条件等对导电纸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吡咯的沉积量越大,导电纸的阻燃性越好;在氯化铁、硫酸铁和过硫酸铵3种氧化剂中,使用氯化铁作氧化剂制备的导电纸的导电性能最佳,而使用过硫酸铵作氧化剂制备的导电纸的阻燃性能最优。聚吡咯导电纸的导电稳定性稍差,其中使用过硫酸铵作氧化剂的导电纸的导电稳定性相对较好。聚吡咯导电纸的阻燃稳定性较好,OI值50天内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7.
以涤纶织物为基底材料,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通过吸附-原位聚合的方式制备了聚苯胺/涤纶导电织物。探讨了碱减量工艺条件,氧化聚合过程中氧化剂种类、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织物导电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了聚苯胺/涤纶导电织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氢氧化钠用量20 g/L,95℃碱减量处理90 min;氧化剂浓度0.17 mol/L,10~20℃氧化聚合时间90 min。所得织物导电性能优异,电导率为0.273 S/cm。  相似文献   

18.
以涤纶织物为基底材料,FeCl3为氧化剂,通过原位聚合吸附法制备聚吡咯/涤纶导电复合织物。探讨了氧化剂浓度、吡咯单体浓度、掺杂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各因素对织物导电性的影响,并通过SEM观察导电聚合物织物的表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制备性能良好的导电高聚物织物。  相似文献   

19.
导电纸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概述了导电纸的制造方法和应用领域。导电纸的主要制造方法有:导电材料与纸浆纤维混抄(湿法)、导电纤维用胶黏剂黏合或与热熔性纤维熔合(干法)、纸基用导电涂料涂布、化学镀和导电聚合物/纸浆纤维现场吸附聚合等。导电纸可广泛应用于防静电包装、电磁屏蔽、面状发热体、新能源和电化学材料、传感和致动材料等领域。  相似文献   

20.
研究原位聚合法制备苯胺邻苯二胺棉复合导电织物的制备工艺.以经纬密度相同的棉平纹机织物作为基体材料,苯胺与邻苯二胺共聚为导电成分,采用化学原位聚合法制备苯胺邻苯二胺棉复合导电织物.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别研究了苯胺/邻苯二胺浓度、盐酸浓度、过硫酸铵浓度、反应温度、超声波功率对导电织物表面电阻的影响.试验得到的较优工艺为苯胺/邻苯二胺浓度1 mol/L,盐酸浓度1 mol/L,过硫酸铵浓度0.5 mol/L,反应温度5℃,超声波额定电流3.5A.认为通过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可制得表面电阻值在100 Ω以下的苯胺邻苯二胺棉复合导电织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