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环境模拟试验测控系统,本文讨论了串口通信及TCP/IP网络通信在其中的作用和具体实现,并参照串口通信有关协议设计了网络通信的具体规则。在其中还运用了多线程技术以解决实时性问题和人机界面操作问题。目前利用本文开发的测控系统已投入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基于MODBUS协议的串口控件的实现.MODBUS协议是当今工业控制领域广为流行的协议.在该协议的RTU传输模式下,数据帧的起始和结束是以时间间隔来决定的,该时间间隔非常的短.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在控件的实现过程中利用了多线程和API函数.串口是计算机的标准接口之一,MODBUS协议常在串行链路上实现.  相似文献   

3.
串口已成为计算机的标准接口,这种通信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单片机与PC间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以及在Delphi开发环境下如何利用SPComm控件实现PC与单片机之间的串口通信.  相似文献   

4.
SPCOMM控件在Delphi7.0串口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Delphi开发工业控制系统软件成为越来越多的开发人员的选择,而串口通信是这个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在对几种常用串口通信方法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Delphi开发环境下利用Spcomm控件实现PC机与单片机之间串口通信的方法,研究了Spcomm串口通信的关键技术问题,并通过一个实例给出了Spcomm控件在Delphi7.0串口通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ARM的串口/以太网协议转换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ARM7系列微处理器S3C4510B为核心部件开发的串口转以太网协议的转换器.该转换器移植了VxWorks嵌入式操作系统,并嵌入了UDP/IP协议栈,能方便地实现串口设备的连网功能,从而实现了串口设备的网络化,便于通过以太网远程控制和管理串口设备.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下的无纸记录仪串口通信设计方案,利用Linux的多线程编程技术,实现了基于MODBUS协议RTU和ASCII两种通信格式共存的传输模式.在数据交换方面,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数据转换算法,提高了串口通信的实时性.本文给出了串口通信设计的整体流程及具体的编程实现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串口通信技术在Visua 1C++中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分析和研究了串口通信在Visualc++开发环境下的实现方法,并对各种实现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借鉴I/O完成端口模型(IOCP)的核心思想,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协议性串口通信的新模型.提出了一个协议性串口通信的最小单位——“通信元”,并将其提交到事件队列线程中自动处理,简化了处理过程并提高了运行效率.同时,基于该模型用C#设计出了一个协议性串口通信模块,以封装通信底层的细节,从而提供方便的通信接口.  相似文献   

9.
Microsoft提供的MSComm控件为用户实现串口通信提供了简便、快捷的方法.本文介绍了Visual Basic环境下利用MSComm控件来实现PC机与单片机的串口通信,并给出了应用于自动化药物分析仪的实例及部分应用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蓝牙技术中主控制器接口HCI协议及其在蓝牙串口通信系统中的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蓝牙技术在无人机地面半实物仿真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设计方案,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李沁  曾庆凯 《软件学报》2009,20(10):2822-2833
提出一种基于类型推理的移动Ad-Hoc网络安全路由协议的形式化验证方法.定义了一种邻域限制通信演算NCCC(neighborhood-constrained communication calculus),包括演算的语法和基于规约的操作语义,在类型系统中描述了移动Ad-Hoc网络路由协议的安全属性,定义了近似攻击消息集用以精简Dolev-Yao攻击模型.还给出了该方法的一个协议验证实例.基于类型推理,该方法不仅能够验证协议的安全性,也可以得出针对协议的攻击手段.因为攻击集的精简,有效地缩减了推理空间.  相似文献   

12.
集成了微机电系统、无线通信和现代网络等多项技术而形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模式,其通信协议研究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描述了WSN的性能特征;提出了可能的WSN通信协议分层模型;并在新的通信协议模型下,对协议中的各个层次功能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为进一步研究WSN通信协议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密码协议的形式化正在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通过形式化分析密码协议来判断密码协议是否安全可靠。BAN逻辑是最早提出、最为重要的一种安全协议分析方法,被广泛地用于密码协议的安全性证明。文章介绍了BAN逻辑和TLS协议,用BAN逻辑分析TLS协议,从而证明TLS协议的双方认证协议是完整的、没有漏洞的。  相似文献   

14.
陈建辉  徐涛 《计算机工程》2008,34(6):140-142
认证协议存在的一定的拒绝服务(DoS)攻击隐患。该文在cookie机制和工作量证明方法思想的基础上,采用弱认证和强认证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双主体认证协议抵御DoS攻击的安全方案,给出了方案的实现细节和部分实验数据,分析了该方案的安全性。应用该方案对Lowe的NSPK协议进行改进,并分析了改进后协议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水下传感器网络多址接入(MAC)协议的能量损耗,在集中式拓扑结构下,对ALOHA和MACAW两种协议的能量效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Matlab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改进的MA-CAW协议在网络节点数较多,数据到达率较高,数据包较大的网络中比ALOHA协议具有更高的能量效率。  相似文献   

16.
IC-PCA(protocol converter A)是一个协议转换器,主要实现中国七号信令和IP协议的转换。设计目标是把16条PCM(2M/S)的中国七号信令转换为1条(10/100 M/S)自适应IP信令协议的以支网接口,把电话交换设备通过IP-PCA连到IP网上去,使电用户能够通过IP网进行长途电话业务。  相似文献   

17.
用BAN逻辑方法分析SSL3.0协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惠芳  郭金庚 《计算机工程》2001,27(11):147-149
形式化分析密码协议渐渐成为密码学中一个发展的新方向,因为形式化方法的确能检测出密码协议中的漏洞。BAN逻辑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文章介绍了BAN逻辑和SSL3.0协议,并给出了用BAN逻辑分析SSL3.0协议的详细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数据业务已经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区别于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显著标志。而无线传输环境的不稳定性则使得数据的传输不能像有线网络那样得到可靠的保障。因此,在三代通信系统的无线接入网部分设定了一系列的机制来尽量减少丢包的发生。文中重点研究的是无线链路层数据包的最大重传次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不同的场景来找出不同的最大重传次数对系统的影响规律,从而配置合理的参数,优化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9.
张娟  李平安 《微机发展》2007,17(9):146-148
数据业务已经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区别于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显著标志。而无线传输环境的不稳定性则使得数据的传输不能像有线网络那样得到可靠的保障。因此,在三代通信系统的无线接入网部分设定了一系列的机制来尽量减少丢包的发生。文中重点研究的是无线链路层数据包的最大重传次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不同的场景来找出不同的最大重传次数对系统的影响规律,从而配置合理的参数,优化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20.
该文详细介绍了基于PROFIBUS-DP总线与MODBUS-RTU总线的PLC通讯控制,设计了单变量PID通讯控制系统,两种总线通过网关进行数据交换,共同完成液位调节,得到理想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通讯控制系统可行,同时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