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模具工业》2016,(8):19-22
介绍了弹性轴节的成形工艺与成形模结构,结合零件材料特性、力学性能及零件的圆度、同轴度公差尺寸要求,通过制订合理的成形工艺,设计了相应的模具结构,经生产验证,成形的零件满足设计要求,提高了零件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高强钢在汽车车身中的应用现状,阐述了高强钢零件在冲压成形过程中的典型缺陷与形成机理。针对高强钢零件在成形过程中的典型缺陷,从零件设计、工艺设计、模具技术、现场调试等4个方面,对其成形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探讨高强钢零件的成形质量控制技术,对车身高强钢零件的设计与模具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夹子零件的成形工艺,介绍了零件的排样设计及弯曲成形的方式,确定多工位级进模的总体结构;还介绍了模具关键部位与技术难点以及主要成形零件设计与制造。模具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实践证明该模具结构稳定、可靠,能保证零件的成形质量,对此类零件的模具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TC4钛合金大深腔反向变曲率复杂蒙皮零件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两种成形工艺方案,分别为超塑成形工艺方案、热成形+超塑成形工艺方案,采用PAM-STAMP软件进行了工艺仿真分析,得到了零件成形过程中厚度的变化,预测了零件的成形质量,确定了采用热成形+超塑成形工艺方案,并设计了相应的成形模具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热成形+超塑成形组合工艺可成功制备出合格的TC4钛合金大深腔反向变曲率复杂零件,成形后零件最薄处厚度约为1.24 mm,减薄率约为22.5%,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同时成形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接插件端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接插件端子零件的冲压工艺,阐述了采用多工位级进模生产的可能性,介绍了零件的排样设计、模具结构特点及关键零件设计.接插件端子零件成形时,经多次弯曲后成形应力较大且回弹量不易控制.着重论述了接插件端子零件与配套插头及塑料护套接触部位的方框成形方法,即分步进行,逐渐成形,从而减小零件的成形应力及回弹.同时,在成形凸模上采取相应结构,既保证了零件的顺利成形又使其本身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以及根据试模情况更改成形部位的尺寸.模具投入生产后一直使用正常,零件质量符合图纸要求.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镁合金开关面板的成形要求与等温挤压成形工艺,介绍了模具总体结构及关键成形零件设计与选材。通过试验验证等温挤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成功地挤压出制品。该等温挤压成形方法与模具设计对类似零件的成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钛合金零件热成形后的型面回弹是钛合金钣金成形工艺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针对典型的钛合金弯曲类零件,采用数值解析法与几何修正法确定零件回弹前的型面尺寸,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带有回弹补偿的热成形模具。结合工艺试验确认并优化了相关热成形工艺参数,有效控制了钛合金零件热成形过程的外形精度,实现了零件的精确成形。  相似文献   

8.
利用PAM-STAMP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对1.8 mm厚TA15钛合金板料深腔形零件在945℃下的超塑成形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优化了的时间-压力曲线与零件的厚度分布图,并设计了相应的成形模具。根据仿真优化得到的时间-压力曲线对该零件进行超塑成形试验,用三维扫描设备扫描零件的外形得到点云数据,并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零件的厚度分布。将仿真结果与实际零件的三维外形和厚度进行对比发现,试验成形零件与仿真成形零件的外形误差在0.6 mm以内,而且厚度分布趋势一致,最大误差为17.98%;试验成形零件的最大减薄率为64.3%,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汽车端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邹栋林  葛俊峰  缪霞 《模具工业》2009,35(10):15-19
分析了汽车端子零件的冲压工艺,介绍了排样设计、模具结构特点及关键零件设计。着重介绍了汽车端子零件与配套插头及塑料护套接触部位的舌部和方框的成形方法,同时,采取相应的成形结构,既保证了零件顺利成形又使其本身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并可根据试模情况及时更改成形部位尺寸。模具现已投入生产,零件质量符合图纸要求,对同类零件的模具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毅 《模具工业》2012,38(12):38-39
分析了扣板零件的成形工艺,设计了成形扣板的切边、冲孔复合模,介绍了模具结构与工作过程。生产证明:设计的复合模提高了扣板的成形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批量生产的需求,可供同类零件的模具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汽车覆盖件冷冲模具的三维实体设计技术进行初步的探讨,介绍基于UG环境下的模具三维实体设计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模具三维实体参数化建模与三维设计并行理念,阐述模具结构实体设计各种类型的资源库及其应用,并结合汽车覆盖件冲模设计中的关键和常见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旨在提高模具设计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接地板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特点和设计要点,分析了模具设计中的技术问题,得出了排样设计和解决内凹弯曲件的卸料问题的方法,对同类零件的模具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铜导条零件的冲压工艺及设计制造难点,介绍了排样设计、模具结构特点及关键零件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有效解决弯曲扭转现象的方法,对同类零件的模具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汽车覆盖件的成形特点和覆盖件拉伸模型面参数化设计的方法,包括冲压方向、工艺补充面、压料面、拉伸筋等设计。介绍了基于DYNAFORM软件以汽车横梁为例如何实现汽车覆盖件的型面参数化设计,以仿真模拟判断模面的优劣,再根据模拟结果对模面进行快速修改。这种模面设计和分析方法为类似零件成形工艺的制定提供一定了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薄壁件冲裁模的设计方法及模具特点,对薄壁件冲裁模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阐述了采用复合模进行冲裁的合理性,对设计各种薄壁件冲裁模的设计者和模具生产厂家可起到一个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37工位插针级进模设计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插针零件的冲压工艺及设计制造难点 ,阐述了排样设计过程 ,并介绍了模具结构特点及关键零件设计 ,提出了一种较新颖的弯曲成形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G3帽多工位模具设计 ,介绍了多工位传递模设计程序 ,各工位的模具特点。该模具包括冲裁、拉伸、成形、切边、冲孔、整形、翻边等多道工序,该模具为类似零件的模具设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邹华伟 《模具技术》2007,(4):30-32,36
通过对便携式电子产品连接端口的关键零件USB级进模的设计,介绍了精密冷冲压模具的主要设计流程,以及弯曲、天桥抽芯机构、压印胀形铆合等在级进模中的应用.经过实践的检验,模具运行状态平稳,生产的零件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19.
余平 《模具工业》2006,32(5):26-29
介绍了膨胀套筒的级进模设计,分析了圆筒状冲压件的成形工艺,阐述了载体设计、卷圆成形设计、不同长度零件的共模设计、排样设计等,重点说明了级进模结构设计中的卷圆成形结构和搭料切断结构。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铜导条零件的冲压工艺及设计制造难点,阐述了排样设计、模具结构特点及关键零件设计,提出了一种解决弯曲扭转现象的有效方法,对同类零件的模具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