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受污染水体的技术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生物膜、活性污泥技术,生物操纵技术,生态浮床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等处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生态组合技术净化景观水体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浮床和生物接触氧化组合技术是依据陆生植物的养分吸收特性,利用无土栽培技术,通过植物根系的吸附和吸收作用,富集污染水体中的N、P等营养元素,同时利用在生物填料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对水体进行净化.从而实现改善水质,美化水域环境和保护水生态环境的目的.通过对公园水体的静态试验,结果表明,组合技术对水体中N、P等的去除率要高于单一的生态浮床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中国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技术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主要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紧缺。全国大部分湖泊、河流都有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甚至出现了许多黑臭水体,严重影响城市生态景观,也对人民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人们日益重视景观水体的污染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技术按照治理手段划分又可分为化学处理、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方法等。化学方法处理污染水体主要是添加化学药剂和吸附剂改变水体中氧化还原电位、pH、吸附沉淀水体中悬浮物质和有机质。物理修复措施包括人工曝气、截污、调水冲污、河道疏浚等措施。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包括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微生物制剂技术、人工浮岛技术、人工湿地处理、生物栅修复等。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方便管理、修复效果好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强化生物膜技术处理城市河道污染水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行设计的生物接触氧化装置,以城市河道污染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水体中土著微生物的富集过程,进行动态挂膜试验研究。讨论了挂膜过程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生物膜及其生物相的变化;分析了影响填料挂膜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判断生物膜成熟的依据。同时在挂膜成功后,投加特效菌种构建复合的生物净化法来处理水体污染物,并对污染物去除进行分析讨论,正常运行后,对COD、BOD5去除率可达70.45%、85.57%。  相似文献   

5.
采用陶粒-沸石-活性炭组合填料曝气生物滤池,对受污地表水体的处理效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6h,气水比为1:1,温度为16~24℃的条件下,陶粒-沸石-活性炭组合填料曝气生物滤池对受污地表水体的处理效果较好,出水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浓度分别降至2mg/L左右和0.1mg/L以下,陶粒层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和沸石层氨氮去除率分别稳定在50%和85%左右。  相似文献   

6.
提出污水物理处理与生态修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源头引水增水量-沿线建立多机制生物处理-曝气-沉淀-消毒等方法,降低了三湘江水排放对九龙江水质的污染,改善内河水体水质及景观生态。  相似文献   

7.
现代人类已继第一污染期——煤烟污染和第二污染期——光化学烟雾污染后,进入第三污染时期——室内化学污染。甲醛为室内污染三大隐形杀手之一,也已成为室内头号化学污染物,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文章阐述了室内生态环境和植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内涵,从植物对甲醛生态修复的机理机制、植物对甲醛生态修复的净化功能、植物生态修复与其他技术的联合应用三方面对植物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综述,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技术研究和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修复技术成本低、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广泛应用于土壤和天然水体的污染治理.本文介绍了生物修复技术的概念、方法、特点及应用实例,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原位生态修复技术遵循自然规律,能强化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恢复水体中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运行维护成本低、二次污染小等优点,是当前富营养水体修复技术研发和应用的热点和重点。其主要包括人工湿地、稳定塘、沉水植物、生态浮床等技术。通过研究以上技术的原理及进展,认为人工湿地技术和生态浮床技术是我国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技术应用的主要方向,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原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处理效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由水体污染造成的环境恶化和水资源危机,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湿地污水生态处理技术作为我国污水处理技术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实现污水资源化,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湿地植物修复技术作为污水生态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重构技术的前沿与热点.文章阐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和内涵,综述了国内外污染水体湿地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污染水体湿地植物修复技术的机理和机制,并对其应用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水资源状况越来越严峻,可利用地表水量越来越少,为改善这一状况,加强地表水水质安全监测已刻不容缓.结合我国地表水水质安全现状,对我国地表水水质安全的监测方法、技术、指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参考国外的地表水水质监测的相关研究,展望我国在水质安全监测的技术提升和指标选取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可视观察的方法研究了水模拟充型过程的二维流动状态,以DPIV技术为基础,运用数字视频处理中的运动补偿技术,选用NCCF准则和三步搜索法建立水模拟充型过程的内部二维流场;运用边缘检测及提取技术,选用Roberts边缘检测算子建立水模拟充型过程的二维表面流场,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算法具有较好的耦合性.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节水灌溉的推广目标与研究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北省属于极度贫水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是缓解河北省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河北省在节水灌溉推广与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节水灌溉的推广目标与研究方向。作者认为,应该切实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的原则,按灌区的具体特点制定出不同的推广目标,对于先进的地面灌溉、喷灌、微灌应遵照各自的适用条件进行推广;今后的研究重点是地面灌水技术、覆膜灌溉综合技术体系、灌溉决策及非充分灌溉技术的持续与深入,作为技术储备的渗灌技术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4.
结合水性凹版塑料薄膜表印油墨印刷性能要求,进行配方和工艺设计,选择原材料进行加工,并对研制的水性凹版塑料薄膜表印油墨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水性凹版塑料薄膜表印油墨的抗水性、抗磨擦性、初干性、附着牢度等性能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国家轻工行业标准指标,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及重金属等有害元素含量也都达到或超过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因此,所研制的环保型水性凹版塑料薄膜表印油墨完全可以取代沿用多年的溶剂型凹版塑料薄膜表印油墨.  相似文献   

15.
以调查实例强调了保持传热面清洁的重要性 ,通过水垢对对汽轮机冷凝器传热系数影响的计算 ,论证了即使只有 0 .2 5mm的水垢就可以使其下降 3 1.2 %。介绍了自转塑料纽带的自动清洗防垢和传热强化的原理及其试验结果 ,并且进一步计算分析了应用该技术可以为电厂汽轮机带来的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16.
汽车涉水时轮辐结构对车表水相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汽车涉水时车身表面的水污染问题,将传统的汽车空气动力学知识和多相流理论相结合,运用图像处理技术给出车身表面水膜分布情况.通过对车轮辐板进行改型,建立不同开孔数目和开孔面积的车轮辐板模型,分析对比不同开孔数目和开孔面积对水膜分布情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种不同开孔数的辐板中,T7的涉水性能最优越,水膜覆盖率较原始值降低了20.67%.车轮辐板开孔有助于提高车辆的涉水性能,开孔数目越少车身表面的水相附着面积也越小.车轮辐板开孔数目相同时,车表水相附着面积随着开孔面积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基于背景分割技术提出了一种复杂背景下水面运动目标提取算法。在算法的第1阶段,采用统计差分图像方法分割出无运动的岸上背景区域,同时获得场景中的运动区域,包括水面及水面运动目标。在算法的第2阶段,根据水面区域在HSI色彩空间中的统计信息,运用基于Mahalanobis距离的决策方法,分析得到运动区域中的水面部分.图像中最后留下的部分即是运动目标。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稳定地实现对水面目标的提取及跟踪。  相似文献   

18.
银川市水资源利用探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琦  何彤慧 《宁夏工程技术》2005,4(2):123-125,129
通过时银川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现有的水资源总量进行了分析,对城市用水系统中的生态用水、工业用水、城镇生活用水等进行了预测.结合银川市“塞上湖城”的建设目标,提出了银川市未来生态用水量将会明显增加;城市生活用水随着人口的增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将逐渐增加;伴随工业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未来城市工业用水也会小幅度攀升.从城市水资源供给分析,目前,银川市水资源主要由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共同构成.地表水资源主要用于农业灌溉,而地下水资源则几乎全部用于城市生活、工业用水等;而农业用水量占目前银川市城市用水的90%以上,因此,实行农业节水灌溉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长期面临干旱、半干旱和区域水源地环境安全的双重威胁,且存在环境安全管理 技术手段严重落后的问题。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包括地表形态、水文、水质、污染源、断面等属性和空间水源环境信 息的基础数据库。鉴于水源地环境信息具有极强的空间特征,利用C++语言、B/S架构,在ArcGIS网络平台上开 发构建了内蒙古自治区水源地环境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水源地空间信息大数据的可视化计算机管理,结合水 源地与环境监察、污染源等数据进行环境安全分析,为水源地的划分和水源保护区的管理提供指导性支持。系统在 内蒙古部分盟市投入使用后的结果表明,系统实用性强,信息显示直观,具有较好的普适性,为自治区水源地环境安 全、高效管理和预警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以实验方法研究微波膨化谷物食品的主原料、添加物及制做工艺,以膨化率为指标考察膨化效果。最终确定糯米粉为微波膨化谷物食品的主原料,玉米蛋白、盐、水分为添加物,棕榈油为涂在坯料外表面的添加物。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糯米粉50g,盐2.4g,玉米蛋白添加量为5g,水分含量50%,500W下加热2min,坯料外表面涂棕榈油量占坯料重量的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