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研究了阳离子化改性棉织物用活性墨水染色的上染性能,以求探索一条提高棉织物喷印得色深度的途径。研究发现棉织物经过阳离子改性剂改性后,能提高活性墨水的上染率和固色率,但摩擦牢度有所降低,盐在染色过程中没有明显的促染作用,有时反而使上染率下降。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改性棉织物的茜草染色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天然壳聚糖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提高了茜草染料的染色性能。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讨了壳聚糖阳离子改性对棉织物手感的影响和改性后棉织物对天然染料茜草上染能力、上染率和染色牢度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壳聚糖阳离子改性棉织物茜草染色的最佳工艺:壳聚糖改性液质量分数为25%,茜草染液浓度15 g/L,染色40 min。在此工艺下,其上染率可提高96%。  相似文献   

3.
利用天然壳聚糖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提高了茜草染料的染色性能。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讨了壳聚糖阳离子改性对棉织物手感的影响和改性后棉织物对天然染料茜草上染能力、上染率和染色牢度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壳聚糖阳离子改性棉织物茜草染色的最佳工艺:壳聚糖改性液质量分数为25%,茜草染液浓度15 g/L,染色40 min。在此工艺下,其上染率可提高96%。  相似文献   

4.
针对天然染料在棉纤维上染色存在上染率低和色牢度差的问题,研究棉纤维的阳离子化改性技术。探讨改性剂浓度、匀染剂和碱剂的种类与用量、改性温度及时间对改性棉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分析测试染色织物的匀染性、色牢度和紫外防护性能。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棉织物的改性工艺,天然染料在改性棉织物上的上染速率得到提高,染色产品具有较高的表观色深,较好的色牢度和匀染性,并获得优异的紫外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5.
活性红BES对棉染色的过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中性盐、温度和pH值对活性红BES上染棉织物的影响以及对染色进行过程控制时的上染/固着率、牢度等与常规染色工艺的差别,为活性染料染色的自动化做了一些探索工作。  相似文献   

6.
纯棉织物的化学改性及其染色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对棉织物阳离子改性及染色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得出了较好的改性和染色工艺。前者工艺为:改性剂质量浓度40 g/L,NaOH质量浓度4.0 g/L,改性时间30 min,改性温度95℃,浴比20∶1;后者工艺为:pH为7,染色时间60 min,染色温度60℃,浴比30∶1。结果表明,棉纤维织物经阳离子改性后用活性染料进行染色,染料上染率、利用率和鲜艳度高于传统染色,改性染色废水可以回用,染色后织物各项性能指标不低于常规染色织物指标。  相似文献   

7.
以活性黄3RE上染棉织物为例,首先利用灰色系统GM(1,1)和Verhulst建立起上染率-染色工艺单因素模型,再将其输出直接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最终建立灰色-BP神经网络上染率-染色工艺多因素模型,其拟合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3%,并通过实验验证,预测值的误差均在1.0%以内。验证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精确度较高,能较准确地反映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后的上染率,并可以满足预测上染率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以活性黄3RE上染棉织物为例,首先利用灰色系统GM(1,1)和Verhulst建立起上染率-染色工艺单因素模型,再将其输出直接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最终建立灰色-BP神经网络上染率-染色工艺多因素模型,其拟合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3%,并通过实验验证,预测值的误差均在1.0%以内。验证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精确度较高,能较准确地反映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后的上染率,并可以满足预测上染率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棉织物靛蓝染料的上染率,缩短染色工艺流程,对阳离子改性剂聚环氧氯丙烷胺化物(PECH-amine)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FTIR、1 HNMR对PECH-amine的结构进行了表征,GPC测定其分子量分布,并对经PECH-amine改性棉织物的染色深度K/S值和色牢度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合成PECH-amine的最佳反应条件为:m(聚环氧氯丙烷)∶m(二甲胺)=1∶2,温度90℃,时间8h.PECH-amine改性棉织物K/S值高达25.06,而相同染色条件下未改性棉织物的K/S值仅为16.60.染色织物的耐洗牢度、干摩擦牢度和湿摩擦牢度良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无盐染色剂BEBA对棉织物改性后的染色性能,比较了织物改性前后的吸附等温线、染色速率曲线和K/S值。研究发现,改性后棉织物的吸附等温线为朗缪尔型,而未改性织物的为弗莱因德利胥型;改性后织物的上染速率比未改性的快,上染百分率、固色率和K/S值也比未改性织物大,摩擦和耐皂洗牢度提高0.5级,分别达到4级和4~5级。  相似文献   

11.
用阳离子改性剂ECO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化改性,然后采用活性染料无盐染色。确定了阳离子改性剂ECO改性棉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染色工艺条件,评价了改性织物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改性棉织物采用活性染料无盐染色,可获得比未改性棉织物常规加盐染色更高的K/S值和染色牢度。阳离子改性剂ECO改性的棉织物可实现活性染料深色无盐染色。  相似文献   

12.
天然染料在改性棉织物上的染色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棉纤维进行阳离子化改性,改善天然染料在棉纤维的染色性能.应用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改性前后棉织物的结构变化,探讨了棉纤维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棉织物改性工艺及天然染料对改性棉织物的染色工艺,天然染料在改性棉织物上的耐洗色牢度达到4级.耐摩擦牢度基本达到3级,同时经天然染料染色后的棉织物具有很好的紫外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从中药虎杖中提取天然染料,并对其酸碱、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为了提高其对棉织物的上染率,实验对棉织物进行了阳离子化改性。研究发现虎杖天然染料具有好的热稳定性;染料颜色在酸性条件下为黄色,在碱性介质下为红棕色;同时确定了虎杖天然染料的最佳提取工艺为:5g/L提取促进剂ZS-1、温度100℃、物料比1:30、时间2h;棉织物最佳改性工艺为:改性剂浓度10/0/0(owf)、NaOH用量10g/L、温度80℃、时间30min;虎杖天然染料对改性棉织物最佳染色工艺:pH值4.0~6.0、温度100℃、时间60min、NaCl用量5~10g/L。  相似文献   

14.
针对棉织物黑豆皮色素直接染色表面色深度(K/S值)低、染色牢度差的问题,利用酸性改性剂对棉织物进行改性研究,并将改性的棉织物用黑豆皮色素进行染色。讨论了改性剂用量、改性p H值、改性温度、改性时间等因素对棉织物黑豆皮色素染色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黑豆皮色素上染棉织物的改性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改性剂用量8%(o.m.f)、改性温度80℃、p H值=5、改性时间20min。经改性后的棉织物黑豆皮色素染色与未改性棉织物相比,不仅提高了染色深度,而且织物的皂洗牢度、摩擦牢度也普遍提高了0.5~1.0级。  相似文献   

15.
甲壳胺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对甲壳胺纤维的染色性能,测定了甲壳胺/棉混纺织物的染色牢度.结果表明该种染料对甲壳胺纤维的上染率接近100%;织物的摩擦牢度、皂洗牢度和耐水浸牢度均与纯棉织物相当,且高于Oko-Tex标准100对纺织品染色牢度的规定极限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比研究常规条件和超声波条件下活性染料染棉织物上染百分率的差异,得出2种条件下活性艳蓝KN-R染棉织物的优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对染色过程有促进作用,可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K/S值,达到降低染色温度、缩短染色时间、提高染色织物皂洗牢度和固色率的目的;超声波染色优化工艺为:染料2%(owf),元明粉50 g/L,磷酸三钠8 g/L,染色温度50℃,染色时间105 min.  相似文献   

17.
WLS助剂改性CVC织物硫化染料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制的反应性阳离子改性剂WLS改性CVC织物,优化出有利于提高硫化染料吸附上染的改性工艺条件以及改性织物硫化染料染色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经阳离子助剂WLS改性的CVC织物染色性能显著提高,不仅提高硫化染料染色织物的染色深度,而且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木棉纤维的成分及形态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木棉纤维染色性能差的原因,并就木棉纤维的染色现状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分析表明:通过盐效应的作用,直接染料对木棉纤维的上染率可达80%以上;活性染料对木棉纤维的上染率为50%左右,通过盐的促染作用,可提高至70%;活性染料对阳离子改性后木棉纤维的上染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9.
论述经过碱处理或烷基化变性处理的苎麻纤维阳离子化的工艺及阳离子化苎麻织物应用活性、酸性染料染色的优点。阳离子化苎麻经活性、酸性染料染色后与普通麻比较,提高了上染率,达到了省时、省料、降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对废弃羽毛进行回收利用,提取羽毛蛋白作为改性剂对棉织物进行改性,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改性前后的棉织物进行了表征。利用萘醌型天然染料对改性后的棉织物进行染色,对羽毛蛋白质量分数、交联剂质量浓度、改性温度、改性时间几个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到优化工艺:羽毛蛋白质量分数0.4%,交联剂质量浓度20g/L,改性温度70℃,改性时间60min。蛋白改性后,萘醌型天然染料对棉织物的染色性能明显提升,上染率从19%提升到46%,染品表观色深从1.24提高到4.86,色牢度提升了2~3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