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半导体气敏元件的温度漂移问题,以TGS2611型半导体气敏元件为代表,分析其温度特性,给出了温度补偿的热敏电阻网络结构及其补偿方法,通过分析与实验表明:所给出的温度补偿方法在0~30℃之间几乎实现了完全补偿,而在高温区补偿效果也较好,可以有效地抑制气体报警浓度随温度的漂移,补偿误差不超过0.5%LEL,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探测器的温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曲率补偿的电流基准源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利用分支电流的正负温度系数进行温度补偿的新型设计方法。在传统的电流温度补偿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一条分支电流对温度特性进行曲率补偿(二阶温度补偿),并且详细地分析了补偿原理。使用XFAB公司的0.6μm CMOS工艺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得到了较好的仿真结果:在-40℃~135℃温度范围内,其温度系数达到39.8ppm/℃。  相似文献   

3.
电涡流传感器采用双路差动调频电路.在各个环节进行温度补偿,实现在较大温度范围内综合补偿,达到比较明显的温度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光纤电流传感器存在温度稳定性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的光纤传感器温度补偿的设计方案。该方案根据光纤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偏差值,结合Matlab的曲线拟合功能,进行最小二乘法四次多项式拟合,找出温度补偿因子,从而建立温度补偿方程。实验结果表明,该光纤电流传感器测得的电流值的最大误差由温度补偿前的13.35%降低到温度补偿后的0.3%,大大提高了光纤电流传感器的精度和温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环境温度对加速度计测量输出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加速度计温度补偿方法,即三维拟合曲面和计算的补偿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温度补偿方法的具体原理和实现方法,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加速度计最大零位漂移由温度补偿前的500 mV缩小为温度补偿后的50 mV,即温漂缩小了一个数量级,补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电化学氧气探头的温度影响特性及补偿方法,介绍了具有温度补偿的高精度矿用氧气传感器的软硬件设计及实验测试过程。该传感器采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进行温度补偿,在10℃和40℃时的测量误差仅为0.1%,表明温度补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电阻应变计式称重测力传感器的温度补偿技术。文中除介绍一般的灵敏度温度补偿方法外,还着重说明了如何改善温度补偿电阻所引起的非线性误差,提出了最佳补偿电阻值和并联电阻值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电涡流传感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温度漂移产生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种温度漂移补偿的新方法,即利用负反馈组成闭环系统实现对温度漂移的综合补偿。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温度漂移综合补偿准确度可达0.41%,明显优于一般方法的补偿准确度。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压阻式传感器的灵敏度温度补偿原理 ,给出了一种在宽温度范围内采用了分段补偿方式进行灵敏度温度补偿的方法 ,实现了宽温度范围内较高的补偿准确度。这里介绍的方案是通过数 -模组合硬件电路实现分段补偿 ,具体方案是基于目前国内外OEM硅压力传感器厂商采用的固定电阻器并联补偿法。技术途径是设计一组温控开关电路来控制并联电阻器是否接入 ,温度信号来源于恒流源供电下的传感器桥压信号。此方法硬件电路及补偿计算均较简单 ,适用于较宽的温度环境 ,性能价格比合理。同时便于扩展为多段补偿以实现高补偿准确度 ,并且传感器在快速温变环境下工作时温度跟踪误差小。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化学CO气体传感器的输出精度易受环境温度影响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温度补偿方法,并借助所设计的气体采集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未进行温度补偿时传感器输出最大误差为20.0%,基于BP神经网络温度补偿方法的误差为1.44%,而采用RBF神经网络进行温度补偿后最大误差可达到0.12%,故该方法可有效的用于电化学CO气体传感器的温度补偿,令传感器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和温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AVR单片机和LabVIEW的水温控制系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在分析水族箱加热棒HA168的基础上设计了温度实时控制系统.该系统以水温为主要控制目标,下位机系统核心为高档8位AVR单片机ATmega128,采用PID算法更加合理地调控水温.单片机控制系统自动运行,以曲线方式显示温度信息,并且能够与PC机进行通信和状态设定;上位机程序采用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经过实际运行表明,系统能够较好地控制水温,该模块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的温度控制场合.  相似文献   

12.
A physical model of split-window and multi-angle algorithms for the retrieval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has been obtained. It is shown that optical thickness in the thermal infrared window region is approximately represented by a separable function of wavelength and atmospheric variables which greatly simplify the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In modelling the temperature retrieval algorithms we exploit the correlation that exists between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the atmosphere. It is shown that, to the extent this correlation is maintained, there is a simpl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the brightness temperatures measured in two split-window or multi-angle channels. The different atmospheric conditions which cause spread in this relationship are briefly discussed. It is shown that measurements at three optical thicknesses instead of two as in the case of the split-window method improve the SST retrieval accuracy since it can take care of non-equilibrium conditions such as inversions, surface instabilities, etc., prevailing in the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13.
The problem of determining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a thin rod and thin rectangular plate from temperature readings at interior points is investigated. It is shown that this problem can be solved by an infinite differentiation operator acting on the known temperature readings. Examples are also obtained which show that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cannot be determined by a discrete set of temperature readings; this is in contrast to the recent discrete observability results obtain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initial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4.
基于热敏电阻的新型温度检测装置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温度传感器采集得到的信号经A/D转换器转换,然后送往单片机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相应的温度值是目前温度检测的常用方法。本设计一改传统的设计模式,利用单片机P1口的电路特殊性,设计出一种温度检测装置,并对此进行了误差分析。此电路设计结构简单,测量精度较高,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黄河二桥健康监测系统—温度监测子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掌握桥梁结构各部分温度在空间上分布和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对于校核设计取值、计算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变形和应力具有重要意义。采用DS1820数字式温度传感器芯片与单片机构成桥梁温度监测系统,实现对桥梁的16个测点进行实时监测。由DS1820构成的测温系统电路简单、应用方便灵活,在常温测量中有较大优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测温方法不能对高温物体进行测量,但是不同温度下物体的热辐射特性不一样,因此可以根据测量辐射光线来计算物体的温度。比色测温通过两个不同波长光的辐射强度来计算物体的温度,减小了发射率以及信号传输等因素造成的误差。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测量系统可以大大缩减开发周期,同时也可以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在虚拟仪器技术平台上开发的比色测温系统不仅能对温度实行实时监控,还能够通过以太网接口接入网络,传输温度数据和控制信号。  相似文献   

17.
记忆型膨胀式温度调节器是一种无源温度调节器。其采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作成螺旋状弹簧作为感温元件和动作执行部件。适用于无源状态和无人控制状态下控制空调系统风道出风窗和各种阀门开或闭的自动控制装置中。具有防水、耐热、抗振动、耐盐雾等良好的抗环境性能,是一种新型的温度调节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提高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OTDA)的测温精度,基于BOTDA的原理,构建了温度传感测量系统。测温实验发现,测温光纤的保护层厚度影响了其测温的精度;裸纤直接测温的精度较高,但也易受外界影响,且易断,故改进光纤的保护层可以提高其测温精度。提出一种将导热硅脂涂敷在光纤上进行测温试验的方法,提高了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