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MIMO协同中继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线协同中继技术可以提供更高数据速率,扩大覆盖面积,提高频谱效率,对抗衰落,增强系统的鲁棒性。文中研究了协同中继技术产生的背景,探讨了现有的各种协同中继方案,并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着重介绍了MIMO协同中继的发展情况,并指出发展趋势和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预编码技术在协同中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协同中继系统中的多个通信实体问通过协作协议共享有限资源,使得系统具有较高的容量.本文提出了将预编码技术应用到协同中继系统来有效地提高频谱效率.首先,简要介绍了协同中继通信的发展,并指出半双工协同中继系统蕴含着较大的容量潜力;然后分析和总结了各类现有的预编码技术;最后,给出了预编码技术在协同中继系统中的几种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3.
协同分集中的中继选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瀚 《信息技术》2007,31(11):84-86
协同分集是一种新颖的分集技术。在协同通信中合理地选择中继能给系统带来更大的增益。在介绍协同分集原理和模型的基础上,引出了基于协作区域与基于及时信道状况和计时策略的两种中继选择方法,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4.
协同通信技术能够有效抵抗信道衰落、提高系统容量、扩大系统覆盖范围,广泛应用于蜂窝移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及车到车通信等。特别是协同中继传输协议,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虽说目前有关协同中继传输协议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很多中继传输协议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因此,对协同中继传输处理技术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对现有的各种中继传输协议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其优缺点以及中继传输协议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机会中继能够在多中继节点的情况下灵活方便地实现协同分集,与采用分布式空时编码(DSTC)实现协同分集相比大大简化了物理层的复杂度,并且能够获得相同的分集增益。鉴于OFDM技术可以有效地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在机会中继的基础上结合OFDM技术,研究多用户协同分集系统性能。提出了机会OFDMA中继的方法,理论上推导了此方法能够带来完全分集增益,并仿真验证了结论。  相似文献   

6.
多中继协同分集技术在慢衰落无线环境下可以提供巨大的性能增益。该文从接收端平均误符号率的角度,分析了独立的瑞利衰落信道下,采用放大转发的多中继协同最大比合并检测方案和多节点侦听,单中继转发的机会中继方案的性能;并基于矩生成函数推导出两种方案下M-PSK和M-QAM调制信号平均误符号率的闭合表达式。经蒙特卡罗仿真验证,该表达式在中高信噪比下与仿真的实际结果非常吻合。同时也可以看出机会中继的分集增益与协同侦听的节点数成正比,误符号率性能优于使用最大比合并检测的多中继协同方案。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单无线接入网和异构多无线接入网的协同技术基本原理,提出了相应的网络结构和通信机制。介绍了其中的核心关键技术,即协同中继节点选择算法,就其中的节点驻留、粗选择、细选择等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给出了协同节点精确确定的算法。  相似文献   

8.
对于多节点的协同网络,机会编码协同总是选择最佳中继参与协同,能够取得优越的中断概率性能。为了进一步提高中断概率性能,提出了基于冗余前置的机会编码协同中继策略,并对其在瑞利平坦慢衰落信道条件下的中断概率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的中断概率性能明显优于机会编码协同中继策略,若所要求的中断概率为10-3,当潜在协同中继数目为7,协同等级为0.5,目标信息速率为1 bit/s/Hz的条件下,所提策略较机会编码协同中继策略可以获得1.9 dB的信噪比增益。  相似文献   

9.
协作通信作为一种新型的通信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中继节点选择技术是其关键技术之一,决定了协作能否带来性能增益。文章基于协同节点选择技术的性能评价标准给出了相应的分类方法,对近年来典型的协同节点选择算法并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结论:只有根据系统需求合理地选择、配置中继节点才能更好地优化协同通信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基于中继择优选择,分析选择多个中继情况下系统的中断概率;考虑系统延时,仅仅对双中继协同系统、单中继协同ARQ系统和双中继协同ARQ系统的吞吐量进行比较。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说明,协同系统最优中继选择个数越多,系统中断概率就越小;选择单个中继和两个中继的协同ARQ系统的吞吐量,无论高信噪比还是低信噪比情况下,都明显优于非ARQ协同系统。  相似文献   

11.
张媛  郭爱煌 《通信技术》2011,(10):13-15
为提高机会协同通信系统的中继选择公平性,提出了以不影响系统中断性能为目标的协同方案。在建立了协同通信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机会协同方案,并引入比例公平算法对机会协同方案进行改进;分别对2种方案下的中继选择概率与系统中断概率进行了分析,根据定义的公平因子表征中继公平性与理想公平上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比例公平的机会协同方案,显著改善了中继选择的公平性,在大信噪比条件下趋近理想公平上限,同时保持了系统中断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钟超逸 《信息通信》2014,(2):214-214
多点协同中继的无线传输技术作为LTE-Advanced系统中主要的新技术,对于扩大网络边缘覆盖、保证边缘用户服务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介绍了多址接入、多用户协作通信、无线衰落信道和IDMA这几个多点协同中继无线传输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异构无线通信系统的融合机制和协同功率分配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协同通信和无线中继技术的融合机制,以实现异构无线接入网的互联互通和融合。为了最大化所提异构协同网络方案的协同容量,从理论上给出了协同功率分配优化理论模型,并介绍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注水理论的基于效用函数的协同功率分配算法,该算法在合理设置发射功率保证第1跳和第2跳链路的传输速率匹配的前提下能够优化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协同功率分配算法有显著的性能增益。  相似文献   

14.
无线Adhoc网络中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协同MAC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通信中,中继节点通常用来转发源节点的数据分组.但是从中继节点的角度出发,帮助其它节点转发数据会降低其自身的性能,导致中继低效率问题的出现.针对此问题,该文基于网络编码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无线Ad hoc网络的协同MAC协议.该协议将网络编码和协同机制相结合,在需要协同传输时,利用网络编码让中继节点在发送源节点数据的同时也发送自身的数据,利用网络编码来解决协同传输中中继低效率问题,进一步提升协同传输的性能.该文还在2维Markov退避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网络编码和协同机制,对所提协议在多跳网络中进行了吞吐量性能分析,并探讨了网络节点数、多跳和信道质量对吞吐量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一般的协同MAC协议,采用网络编码的协同MAC协议可以显著的改善系统性能,是解决协同传输中的中继低效率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几种主要的协同中继选择策略;通过仿真对比了在放大转发方式(Amplifier-and-forward AF)下全部协同、部分协同、机会中继的中断概率性能;最后归纳总结了中继节点数目、信噪比及目标信息速率对上述中继选择策略中断概率性能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中继不可信的多中继协同传输模型,主要针对如何构建协同安全系统,即利用人工干扰实现系统安全时的协同策略问题.协同系统构建完成后,又考虑了各中继节点间如何进行功率分配来提高系统安全性问题.分别采用等功率分配与最佳功率分配的方式,分析了不同中继节点分布场景下,最佳中继节点选择.结果表明,采用人工干扰的方式能够保证系统的安全传输,最佳中继的选择能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7.
公超  周海洋 《有线电视技术》2012,19(12):106-110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适用于EoC同轴宽带接入网的中继技术。该中继技术是对现有的ECAN(EPON over Coaxial Access Network)技术的进一步补充发展。简述了ECAN系统的结构组成,并重点阐述该有源中继技术的基础概念、实施体系和关键技术,并给出了中继器性能测试的系统测试结果。最后分析得出,ECAN有源中继技术在现有宽带同轴接入网中存在的必要性和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战场环境和作战任务日益复杂,单机型作战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为实现直升机和无人机混合编队作战,需开展直升机和无人机协同试验技术研究,以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数据支撑。以直升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任务为牵引,以验证直升机与无人机Ⅱ级协同能力为目标,构建直升机和无人机中继通信试飞剖面,自顶向下对试飞剖面进行任务分解和试验点分解,分析中继通信试验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最后选取典型试验场景对直升机和无人机中继通信进行试飞验证。直升机和地面指挥所通过无人机中继实现了信息交换,通信中继功能性能满足作战使用要求。完成了直升机和无人机Ⅱ级协同试飞演示验证,对后续Ⅲ级协同试飞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协同中继系统中,多个用户采用相同时频资源传输信息时,采用预编码技术可以有效消除用户间干扰。本文对多用户预编码技术在中继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从下行与上行链路两个方面分析了不同网络拓扑结构下预编码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激光中继镜技术将激光源与光束控制部分离,降低了大气等因素对激光性能的影响.介绍了激光中继镜的概念及工作过程,分析了战术激光中继镜系统的优势与面临的技术挑战,最后介绍了美国中继镜技术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