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全尾矿单管路自流输送胶固充填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袁积余  曾早祥 《黄金》1996,17(11):16-21
本文介绍了一种岩金矿山全尾矿单管路自流输送胶固充填新工艺,该工艺使用一种“全不 固材料”作固化剂,与全尾砂制成浓度60%~72%的充填料浆,经单管路自流到井下采场,不用脱水便可以凝结为固态充填体,经12h后可以承载新工艺的试验成功地解决了尾砂胶结充填作业中充填体井下脱水和强度不均等一系列难题,工艺简单,效益好。  相似文献   

2.
活化搅拌技术及其在矿山充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哲祥  谢开维 《黄金》2000,21(9):18-20
阐述活化搅拌技术制备细颗粒骨料与水泥等材料组成的高浓度胶结充填料的原理、搅拌工艺及其设备,介绍了活化搅拌技术在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空场采矿法嗣后全尾砂胶结充填和下向进路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永平铜矿现有充填系统存在的问题,减少尾矿排放,降低尾矿库安全风险,开展全尾砂结构流体胶结充填实验室试验,确定充填参数。试验测定了全尾砂物理化学性质、充填料浆配比试验、全尾砂料浆流动性能试验和实验室L管自流输送试验,计算和分析了流变参数、沿程输送阻力及充填备线等充填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全尾砂性质满足结构流体胶结充填自流输送的工艺要求,应用此工艺技术上可行。  相似文献   

4.
为防止或限制某白钨矿山采空区大面积塌方和地表沉陷,矿山对采空区进行了全尾砂胶结充填。该矿山根据尾砂粒级组成和胶结充填材料强度的试验结果,设计了全尾砂胶结充填系统的工艺流程,采用立式砂仓对低浓度全尾砂浆进行沉淀脱水形成高浓度全尾砂浆,将高浓度全尾砂浆、散装水泥及适量调浓水混合连续搅拌均匀后制备成充填料浆,经充填钻孔及井下充填管路自流或者加压输送至采场空区进行充填,并解决了一些胶结充填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5.
康建华 《山东冶金》2001,23(2):39-41
张马屯铁矿全尾砂胶结充填系统采用选矿厂两段脱水后的尾矿,通过搅拌将全尾砂与水泥、水混合制成高浓度均质胶结充填料,以管道全自流输送方式充入采空区,形成整体性强的大体积低标号胶体。试验证明,全尾矿胶结充填体的整体性较好,其强度能满足胶结充填需要;采用全尾矿胶结充填封堵效果好,脱水能满足要求,且易实现接顶充填。  相似文献   

6.
王平 《黄金》2014,(10):50-53
以金山金矿采空区处理、高品位残矿回收和富矿囊回采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尾砂充填和胶结充填系统,以及选矿尾砂化学成分和分级尾砂胶结充填室内试验情况;着重分析了高品位富矿囊回采应用胶结充填工艺的相关技术环节,可为金山金矿胶结充填技术推广应用中参考。  相似文献   

7.
闻奎武 《有色矿冶》1993,9(1):13-19
推广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的新工艺、新理论,因地制宜地对在红矿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探求不同的矿山环境下,适合自身情况的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的工艺系统。  相似文献   

8.
全尾砂单管路自流输送胶固充填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岩金矿山全尾砂单管路自流输送胶固充填新工艺。该工艺使用一种“全水胶固材料”作固化剂,与全尾砂制成浓度60%~72%的充填料浆,经单管路自流输送到井下采场,不用脱水便可以凝结为固态充填体,经12h后可以承载。新工艺的试验成功地解决了尾砂胶结充填作业中充填体井下脱水和强度不均等一系列难题,工艺简单、效益好。  相似文献   

9.
高浓度全尾砂自流输送在金属矿山的应用日趋广泛。通过对某铁矿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管道输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确定高浓度全尾砂料浆相关物理参数,构建适合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的数值模型。利用ANSYS/FLOTRAN模拟高浓度全尾砂料浆在充填管道内流动的动态特征,并将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进行料浆输送过程的数值解算,分析结果显示:(1)料浆浓度在68%~78%范围内以1.5,2.0,2.5 m/s进口流速完全能实现自流输送;(2)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对比分析得出二者阻力损失相对比较一致;(3)随着料浆进口流速的增大,料浆浓度对弯管处的冲击影响越不明显。研究表明该数值模型建立合理,研究结果对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管道自流输送试验和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济钢张马屯铁矿基本概况及全尾砂胶结充填系统的基本工艺流程以及在该矿的初步应用情况。应用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后。矿石回采率由63%提高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金山金矿不同灰砂比的尾砂胶结充填体破坏规律,运用损伤力学理论,建立了不同灰砂比的尾砂胶结充填体压缩损伤本构模型。采用采场采矿后的岩体释放能量逼近胶结充填体峰值变形能原则,结合金山金矿条带式充填采矿法试验采场的具体位置、地应力、采场结构参数,确定了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强度,为尾砂胶结充填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采矿充填成本是影响我国矿山采矿单耗的一大因素。本文介绍了新型尾砂固结材料替代水泥在矿山胶结充填的应用。在充填体强度相同的条件下,尾砂固结剂的使用量只需普通水泥的1/2或更少。尾砂固结剂的充填工艺与矿山普遍使用的水泥胶结充填系统相同。在满足矿山对充填体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可降低充填成本,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在焦家金矿使用全尾砂代替分级粗尾砂进行胶结充填,可以满足矿石回采时对胶结充填体强度的要来.影响充填作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灰砂比和料浆浓度.试验研究获得了胶结试块28天单轴抗压强度对灰砂比和料浆重量浓度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4.
尾砂充填体沉缩变形量较大且难于确定。基于大尹格庄金矿水砂充填生产实践,在室内试验测定分级尾砂粒级组成、孔隙率、载荷作用下沉缩变形量的基础上,通过采场内尾砂充填体厚度计算、回采作业前后充填面标高等参数的计算,推算出尾砂充填体最终沉缩率为11.6%。试验结果可为尾砂充填采场的清底标准提供依据,并根据生产需要适当采用胶结充填方式减少采矿贫化损失。  相似文献   

15.
林卫星 《黄金》2016,(7):44-46
为解决夏甸金矿分级尾砂胶结充填系统分级尾砂供应不足、采场采充失调的问题,开展了全尾砂旋流器分级试验研究。根据矿山全尾砂产率、井下充填分级尾砂需求量,确定出满足充填需求的分级尾砂最低产率。设定不同的工作压力及沉砂管管径进行全尾砂旋流器分级试验,根据分级尾砂最低产率确定出旋流器工作压力及沉砂嘴管径。根据试验结果对矿山充填系统旋流器组进行了选型改造,实现了夏甸金矿采充作业的持续平衡。  相似文献   

16.
金山店铁矿全尾砂胶结充填体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  宋卫东  鲁炳强  王水平 《黄金》2011,32(12):31-35
采用普通水泥和其他两种固结剂为胶结材料对金山店铁矿全尾矿进行了胶结对比试验.对不同的养护龄期、料浆浓度及灰砂比下胶结体的单轴抗压强度进行测定,由此分析养护龄期、料浆浓度及灰砂比对胶结体抗压强度影响.最后,通过对不同龄期、料浆浓度及灰砂比的充填试样进行SEM扫描试验,分析各因素对生成水化物的影响,对充填体反应机理进行了探...  相似文献   

17.
某新建矿山计划采用全尾砂膏体嗣后充填采矿法进行地下开采。为了提供经济合理、满足强度要求且有利于管道输送的全尾砂膏体充填最优配比方案,以料浆流动性能和充填体强度性能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组合配比试验。运用MATLAB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获得了灰砂比和料浆浓度对充填体强度影响的敏感性以及各力学参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料浆质量浓度对塌落度的影响起主要作用,灰砂比次之;(2)充填体强度的敏感性随着灰砂比和料浆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充填体强度对灰砂比更敏感,而对料浆浓度的敏感性较弱;(3)确定了全尾砂膏体最优配比:水泥用量为13%,充填料浆质量浓度为77%,此时全尾砂、水泥和水的用量分别占制备全尾砂膏体质量的68.14%、8.86%和23.00%。在该配比条件下,经28 d养护龄期后的抗压强度为2.6279 MPa、弹性模量为205.2 MPa、塌落度为23.7 cm,以较少的水泥用量满足了矿山充填强度指标和自流输送要求。  相似文献   

18.
马庄铁矿采用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实现了采矿无害化,污染物零排放的企业发展目标。将全尾砂和胶凝材料经搅拌筒搅拌后,形成均质的流动性好的浆体,采用全重力自流输送方式,经充填管道,对采空区进行充填,对相邻矿体进行回采。回填塌陷区和采空区,保护了原有的地质环境,矿石回采率达到了96%以上。  相似文献   

19.
黄璐  乔登攀 《黄金》2016,(4):30-33
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料,固体废料堆积会对地表及地下水产生严重的污染,从而诱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同时也不符合当前绿色矿山建设及节能减排之趋势。在尾砂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泥再充填入井下的采空区既能缓解固体废料排放问题,又能增加开采作业的安全性。目前对于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力学研究才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深入研究充填体强度参数的演化规律,该文选用大红山铜矿的分级尾矿制作了不同的配合比条件下的圆柱体试件,测试其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应力-应变曲线,并分析各参数与配合比之间的关系,研究了胶结充填体的变形特征,从而探究分级尾砂胶结充填体力学参数的成因并为调节力学参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矿业公司近几年已对各个矿山的开采、选矿工艺、尾矿处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打造出矿山超贫钒钛磁铁矿高效回采、节约资源示范工程,在超贫钒钛磁铁矿的开采利用方面走在行业前列;对选厂干式抛尾渣再回收利用,实现矿石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采用尾砂充填技术来解决长期制约矿山安全生产的尾矿排放、抛尾渣堆放、地灾频发的难点。公司发展矿山循环发展、实现了矿山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