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介绍了RS2485接口芯片SN65HVD3082E和单片机8051F310芯片的结构和性能特点。给出了利用RS-485总线实现远距离多点起爆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同时给出了用RS-485总线串行口进行通信的硬件电路和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2.
基于RS485总线的面粉厂集散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面粉厂的基本状况及技术要求,详细介绍了面粉厂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及设计方法。给出了基于RS485总线集散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和软件设计。系统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为实现低成本的网络控制系统提供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RS485接口标准、RS485总线的信号定义,SN75LBC184接口芯片的结构、性能特点及RS485总线在大型冷库温度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给出了以RS485总线为核心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PIC18单片机的RS 485/CAN智能转换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AN总线因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实时性、灵活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而目前国内采用RS 485系统的还比较多。因此RS 485和CAN的转换器设计就具有现实意义。设计了一种基于PIC18单片机的RS 485/CAN智能转换器,并对其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写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设计的转换器可实现RS 485和CAN的双向通信,可用于RS 485系统到CAN系统的升级。  相似文献   

5.
《现代电子技术》2017,(16):177-179
为了解决普通RS 485总线中多个节点容易引发总线竞争、数据冲突和长期独占总线的问题,设计了具有总线仲裁机制的RS 485总线。在普通RS 485总线基础上增加了硬件握手和总线控制相关硬件,各个从节点能否占有总线需请求主节点给予授权;从节点按硬件连接的自然优先级排序;采用软、硬件结合方式控制各个从节点对总线的占有时间,即通信结束、软件计时或硬件定时时间到均控制硬件释放总线,避免了因某个从节点自身故障导致长期独占总线的通信错误,提高了RS 485总线的通信效率,增加了整个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RS 485总线的温度、湿度测控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RS 485总线构成的分布式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具有设备简单,价格低廉,能进行较长距离的通信。在简要介绍RS 485总线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RS 485总线的特点,指出其在实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结合一种实用的分布式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来具体分析RS 485总线在实际应用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干扰和通信效率较低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最后给出了RS 485芯片74LBC184的总线匹配电路。  相似文献   

7.
基于RS 485总线自动清洗控制器串口通讯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以VC^ 6.0 MSComm控件为开发工具,使用自定义的通讯协议实现PC机与80C552单片机基于RS 485总线的多机串口通讯系统的设计。给出了RS 485串行通讯系统的硬件构成、下位机的程序流程图以及上住机通讯程序的部分源代码,并通过具体应用证明了本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分布式系统的数据通信性能,采用以太网和RS485总线的集成使用,在不改变原有网络结构的情况下,将RS485总线控制系统改造为以太网分布式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低成本的基于W5100和STC单片机的RS485-以太网协议转换器。在介绍转化器的作用环境基础上,对其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做了简要介绍。经使用证明,设计的转换器可实现RS485和以太网2个网络的透明通信,实现远距离、快速和可靠的数据传输,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孔令彬  黄敏 《电子技术》2009,(10):15-17
在采用嵌入式微处理器S3C2440X芯片为核心的基础上,扩展外围硬件,裁剪移植WinCE操作系统,利用S3C2440X芯片的多串口特性设计了基于Modbus协议的ARM9核心板与多单片机及西门子PLC主控机串行通信的多机通信系统,介绍了基于RS-485总线技术的多机通讯的原理,提供了多机通信系统的硬件电路图和软件设计方案,将此多机通信系统应用到电梯的控制系统中,提高了电梯控制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RS485总线的单片机多机通信软件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一种基于RS485总线的单片机多机通信系统,重点介绍了其通信协议和通信软件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在110kV变电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分析了110kV变电站站用电源系统的现状及不足,然后详细介绍了基于交直流一体化的变电站电源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实现方案,分析了其现场应用的优越性,并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直线阵列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直线阵列天线体制,介绍了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m Forming,DBF)技术的原理、系统组成和实现方法,给出了详细的公式推导,对数字波束形成的正交校正、通道一致性校正和波束形成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描述,并说明了关键技术的有效解决方法。结合工程实践,提出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相结合的架构来完成数字波束形成板的实现方式,并对数字波束形成板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做出了详细说明。所给出的理论和方法都是通过实践检验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机载光电瞄准系统在惯导系统校正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用机械光电瞄准系统校正飞机惯导系统的方案,讨论了校正实施可能遇到的难点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教学实验平台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并开发了一种应用MSP430微控制器芯片和CC2420无线收发模块架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教学实验平台,设计并实现了系统的总体架构、硬件电路、软件接口与数据汇聚模式,根据实践教学要求,设计了基于该平台系统的基本实验要求与操作步骤,给出了对不同层次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最后给出教学实践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面向21世纪电工学内容体系与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电工学新内容和体系,对电工学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深入的研究和改革,给出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16.
弹载SAR实时信号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针对SAR成像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用于弹载SAR的时域子孔径算法实现,给出了算法的流程,最后根据实际系统需要,设计了采用高性能的DSP芯片TS203的信号处理系统并用于实际的数字信号处理并给出了该系统的成像处理结果。结果表明采用时域子孔径算法和该文所设计的硬件平台,能够正确对弹载SAR回波进行实时成像计算。  相似文献   

17.
张海霞  高士忠 《电子质量》2010,(8):32-34,43
提出了一个由ARM系列微处理器S3C2410与GR47 GPRS模块构成的家庭远程医疗监护系统。介绍了S3C2410及GR47的性能特点、系统的组成原理,以及主要外围接口电路的设计和软件设计架构,给出了GPRS模块的软件配置方法。实验测试表明,系统在实际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TD-LTE技术在世博场馆内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TD-LTE技术在上海世博园场馆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探讨室内建设TD-LTE系统的关键问题,并研究TD-LTE在室内场景下的性能,同时分析了TD-LTE与2G/3G以及WLAN室内分布系统间的干扰及规避方式。  相似文献   

19.
燕莎 《电子测试》2016,(10):66-67
针对未来电子系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自主研发MCU+模数混合应用电路的硬件创新平台为载体的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通过让学生人手一套硬件创新平台,教师可以根据时间灵活的准备实践教学内容和设计创新性的实践教学项目,学生可以将实践场所从实训室扩展到任何安全的场所,即可以解决实训场地问题,又可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工程实践中经常需要对快速移动小目标进行监视。在某些特定的场合,视频监视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但常用的高速摄像由于成本较高,所以不适合在消耗性环境中应用。在本设计中,利用非高速CCD(电荷耦合器件)摄像,通过实时网络传输以及视频记录黑匣子设计,实现了对特定环境中快速移动小目标的监视。方案还对系统指标及参数进行了估算,对摄像机的布局进行了论证,并分析了实时数字图像的记录与保护方法,介绍了数据恢复与处理的方法。实际应用效果证明,此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