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花流水鳜鱼肥”,春天来临,鳜鱼也长得肥美了。鳜鱼肉质细嫩,味极鲜美,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益气力、补虚劳、健脾胃的食疗功效,历来被视作宴席珍品。鳜鱼入馔,吃法颇多,这里仅向读者介绍几款各具特色的安徽风味鳜鱼佳肴。  相似文献   

2.
刘沛文 《美食》2004,(2):31-32
“桃花流水鳜鱼肥”,春天来临,正是品尝鳜鱼的大好时机。鳜鱼肉质细嫩,味极鲜美,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益气力、补虚劳、健脾胃的食疗功效,历来被视作宴席珍品。这里向读介绍六款各具特色的安徽鳜鱼佳肴。  相似文献   

3.
古人对香椿早有记述,且称谓颇多.《书经》名“屯”,《山海经》曰“重”,《唐本草》称“椿”,《本草纲目》叫“栲”.又因叶脱处留痕如虎之眼目,《本草拾遗》呼为“虎目”,亦名“虎眼”.另据李时珍云:“椿树易长而多寿考”,故有“椿考”之称.  相似文献   

4.
百合自古供食用,名医陶弘景曾说:“(百合)人亦蒸食之。”宋王安石《百合诗》:“冥搜到百合,真使重当肉。”明汪颖《食物本草》:“百合新者可蒸可煮,和肉更佳,干者作粉食,最益人。”汪士雄《随息居饮食谱》:“(百合)或蒸或煮而淡食之。专治虚火劳嗽;亦可煮粥、煨肉、澄粉食,并补虚赢,不止充饥也。”中医认为,百合性味甘寒,具有润肺清火调中之效,  相似文献   

5.
喝茶治百病     
我国盛产茶叶,根据记载,茶叶很可能是最早作为药用植物被人们发现的。汉代司马迁《史记》中《三皇本纪》中提到:“神农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这里提到的“赭鞭鞭草”,人们认为便是茶叶。可见茶叶在一开始便与医药联系在一起了。战国早期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东汉的《增广本草》进一步指出:“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充分说明了茶的医疗保健作用。唐代陈藏器在巨著《本草拾遗》中极力推崇茶是“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宋代淳照年间日本学者荣西禅师,在他的《养生记》中曾说:“茶乃养生之仙学也,延年之妙方也。” 《美国健康基金会》主席约翰·温斯伯格医生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多年研究后发现:茶内所含的成分  相似文献   

6.
我国醃渍蔬菜至少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先秦古籍《周礼》《毛诗》《仪礼》中早有记载。《周礼,天宫》载:“大羹不致五味,铡羹加盐菜”。所谓羹就是用肉或醃菜做成的汤。汉许慎在《说文》中有:“菹菜者、酸菜也”。菹菜就是利用乳酸发酵制成的酸菜。唐曹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有:“盐苜蓿,茭白”。苜蓿是古代的一种草。宋寇宗奭《本草衍义》有:“苜蓿陕西甚多,用饲牛马,嫩时人兼食之”的记载。  相似文献   

7.
刘冲 《烹调知识》2005,(11):25-26
鳜鱼亦称石桂鱼、桂鱼、鏊花鱼、鳜爪子、棉鳜鱼、季花鱼等。鳜鱼历来被视为“鱼申佳品”作为宴席上的佳肴,深受人们喜爱。唐代张志和诗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若芷,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边寿民《鳜鱼》诗云:“春江水,杨柳湾.鳜鱼泼剌绿波间。不知可是湘江种.也带湘妃泪竹斑。”  相似文献   

8.
百合不仅是一种深受人们喜欢、营养丰富的食物,还是一味润肺安神的良药.百合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功能,对肺阴不足、燥咳不已,或劳嗽吐血,疗效甚佳.《本草从新》说:“朱二允云,久嗽之人,肺气心虚,虚则宜敛.百合之  相似文献   

9.
慈菇别名甚多,如白地栗、剪刀草、燕尾草、水萍、搓牙、茨菇、茨菰、水慈菰、茈菇等。《本草纲目》注解:“慈菇,一根生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诸子,故以名之。”《尔雅翼》说慈菇“岁有闺则十三实”。 慈菇是我国所特有一种普通蔬菜。早在唐代以前就开始人工栽培。《唐本草》、《日华本草》、《图经本草》、《药性论》、《救荒本草》和《梦梁录》、《齐民要术》等书均有记载。慈菇甘甜酥软,带有一种淡淡的苦香和麻涩味,象煮熟的土豆。可煮、可炒、可烩、可油炸、可煎食,荤素皆宜。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傅仪在回忆录中谈到当年他在宫中…  相似文献   

10.
常见淡水鱼类下脚料的鱼头、鱼尾、鱼鳞、鱼子及鱼皮的烹调利用,在报刊上已屡有介绍。这里介绍的是几种一般不常用的下脚料。 一、鱼骨 鱼骨,系指一般常见淡水鱼的脊骨、肋骨等。《本草纲目》云:“鱼骨曰鲠,曰刺。”可用于熬胶和提取蛋白质,亦可用于食疗治病。对此,古代医书多有记载。如梁陶弘景《名医别录》:“(鲤鱼骨)主治女子赤白带下。”唐苏恭《唐本草》:“(鲤鱼骨)主治阴疮,鱼鲠不出。”宋大明《日华本草》:“(青  相似文献   

11.
杜士良 《酿酒科技》1993,(5):58-58,57
松花粉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传统药材,列入中国药典,自古以来为“食疗”中的珍品。《神农本草》、《本草纲目》、《本草从新》多种医籍中均有记载,有润心肺、益气、祛风止血、壮颜益志,强身健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紫菜苔,别名红菜苔、红油菜苔,它与广东菜心是属于同一变种,为十字花科芸苔属芸苔种白菜亚种的变种,原产中国,由芸苔演化而来。《名医别录》中记载:芸苔“乃人间所啖菜”,这里的“芸苔”就是紫菜苔。早在三国时,紫菜苔已是普遍食用的蔬菜。在《齐民要术》、《唐本草》、《唐本草注》等古书中,都有关于紫菜苔的记载。《本草纲目》(公元1578年)中也有关于紫菜苔的记载。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黄花菜是我国的干制蔬菜之一,近几年国内才开始出现酱金针新产品。黄花菜是属百合科草属植物,所以植物学上叫做“萱草”。由于它花冠细长,其色金黄,似针状,又称“金针菜”。也有称“鹿葱花”、“萱萼”、“合欢”、“川草”等。食用部分为花蕾。黄花菜原产于亚洲和欧洲温暖地区,在国外属于观赏植物,我国最早作为蔬菜栽培。据记载,自汉代开始种植黄花菜的渐渐增加。唐代的《日华本草》和宋代的《图经本草》中记载:“萱  相似文献   

14.
朱永喻 《美食》2008,(2):16-17
唐朝张志和《渔歌子》词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仲夏季节正是品尝鳜鱼的大好时光。 鳜鱼肉质细嫩,无小刺,适合各种烹调方法,现择几款,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桃花流水鳜鱼肥,春天来临,正是品尝鳜鱼的大好时机。鳜鱼肉质细嫩,味极鲜美,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益气力、补虚劳、健脾胃的食疗功效,历来被视作宴席珍品。这里仅向读者介绍几款各具特色的安徽鳜鱼佳肴。 青蛙鳜鱼 原料:新鲜鳜鱼2条(约重1000克),冬笋丁10克,青椒丁15克,水发香菇丁15克,葱末5克,姜末5克,酱油4克,料酒10克,精盐3克,白糖75克,香醋25克,干淀粉10克,水淀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饮茶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据说,饮茶是从发现它的药用价值开始的.《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萘而解之.”这里的“萘”,即指茶(因原无“茶”字).唐代陈藏器曾在《本草拾遗》中说:“止渴除疫,贵哉茶也……茶为万病之药.”《神农本草经》亦云:“苦萘久服,令人悦志.”东  相似文献   

17.
饮茶对人体的好处,在我国古书中早有很多记载.《神农本草》一书中载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即现在的茶)而解之”.东汉名医华陀的《食论》中也提到:“苦茶久食,益思意”.明代顾元庆的《茶谱》中更有详细的记载:“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尿道,明目益  相似文献   

18.
羊肉,自古被誉为食疗佳品.《本草拾遗》说:“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随息居饮食谱》曰:“肥大而软,易熟不膻者良,秋冬尤美.”  相似文献   

19.
李军 《饮食科学》2011,(1):17-17
我国核桃栽培历史悠久,为世界上生产核桃最多的国家。早在我国古代的《食疗本草羰开宝本草》《本草纲目》等着作中都对核桃有记载,人们把它称为“万岁子”“长寿果”。它的外壳和果仁像极了人的大脑,颜色严肃深沉,被当做大脑的“充电器”。  相似文献   

20.
正春夏之交,水暖鱼肥,此时不但是鱼类产量最高的时候也是营养最丰富的时候,口感也最为鲜嫩可口。中医认为,每种鱼都有自身侧重的养生功效,暮春时节不妨尝试以下三种鱼。鳜鱼——健脾养血鳜鱼数百年来独占"春令时鲜"的榜首,这是因为鳜鱼肉质细嫩丰满,无胆少刺,为春季淡水鱼之上品。《本草纲目》记载其肉"可补虚劳、健脾胃、益气力",适宜体质衰弱、饮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