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沈鹃 《石油沥青》2008,22(1):57-60
构造深度是评价路面抗滑性能的重要指标,测定构造深度的方法很多。由于受到试验奈件的限制,采用了激光测距仪测定构造深度,分析了激光测距仪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数据采集方法。得出了激光测距仪测定构造深度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供相关工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研究探索用积分球光电浊度仪测定工业用苯乙烯中的聚合物含量的方法。用积分球光电浊度仪测定苯乙烯中的PS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测定结果可靠,特别是与现行的分光光度法相比,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不受苯乙烯色度的影响,因而是值得推荐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CPA-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轧钢废水中的微量油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CPA-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冷轧废液中油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能准确地测定水样中的微量油含量,且能同时测定乳化剂含量。避免了常规紫外分光光度法中乳化剂对油含量测定的干扰。由于该方法采用了多波长方法,降低了个别点的偶然测量误差引起较大计算误差的可能。对合成水样进行分析,结果相对误差小于±6%。该方法操作简便,测量迅速,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4.
王德岩  刘志强 《润滑油》2007,22(1):53-55
介绍了润滑油总碱值的一种测定新技术——循环伏安法。研究表明,用该方法测定润滑油总碱值是可行的,具有测定结果准确、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测定时间短等优点,适合进行现场润滑油测定。  相似文献   

5.
采用近红外分析方法测定原油馏程性质,比较了人工神经网络,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法的校正结果,认为对于组成变化比较复杂的原油,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能够得到较好的建模效果,对验证集的测定结果表明,近红外分析方法与所用参考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模拟蒸馏)测定的原油馏程结果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别,二者测定结果的差值在参考方法ASTM D5307的再现性范围内,说明以人工神经网络为校正方法的近红外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原油馏程性质的快速测定,其单次测定只需大约10min.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4种测定石油馏分油中芳香分含量方法的考察与测定结果等全面分析对比认为:由于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约束条件及分析过程各不相同,测定结果自然不同,并且差异较大。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建议采用《石油沥青组分测定法》对作为沥青调和组分的芳烃油进行芳香分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用Tenax.TA吸附管采集挥发性有机物。并以GC—FID进行测定的方法,对该方法标准曲线,精密度和回收率的试验研究,方法适合测定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子筛4次吸附的方法测定微晶蜡的正、异构烷烃含量,并与气相色谱法的结果对比,其一致性较好。本方法所用仪器简单,操作简便,数据重复性较好,相对标准偏差在±5.9%以内,实用性较强,具有推广价值。结合前文所建立的分子筛吸附测定石蜡中正、异构烷烃含量的方法,可实现石蜡、混晶蜡和微晶蜡中正、异构烷烃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在标准方法测定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加氢焦化汽油的烯烃和溴价的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并用常规分析样品测定验正模型的准确性。实验表明,近红外光谱测定准确性达到标准方法对测定结果的要求。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在5min内快速、准确、简便地测定加氢焦化汽油的烯烃和溴价。  相似文献   

10.
微波消解-ICP-AES测定石油焦中的铁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石油焦中铁元素的方法。该方法测定铁的检出限为0.021μg/mL,线性范围为0.1~100μg/mL。采用微波消解的方法处理石油焦样品,详细考察得出了微波消解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微波消解具有处理速度快、样品损失量小、准确度高、无污染等优点。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2.05%,加标回收率为97.9%~103.1%,该法测定结果与行业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相比,其相对误差均不大于2.75%。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自动化程度高,用于测定石油焦中的铁含量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石油抚顺石油一厂生产的58号全精炼蜡为主要原料,SP-60、TW-80等为乳化剂,采用剂在油中法制得了乳化蜡。首次采用浊度比法对乳化蜡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将其结果与室温静置法相比较。结果表明,用浊度比法判定乳化蜡的稳定性简单快捷、准确性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通过浊度比方法考察了乳化温度、乳化时间、HLB值和乳化水用量四种工艺条件对石蜡乳液制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乳化蜡的优化配方及工艺条件为:乳化温度70 ℃,乳化时间为50 min,复配乳化剂的HLB值为10,乳化水用量为75%。  相似文献   

12.
近红外分析方法快速测定沥青蜡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沥青蜡含量的分析方法。选择适当的近工外光谱范围,得到了沥青的近红外吸收谱图。对谱图作相应的处理后,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模型,并选择了最佳主因子数。实验结果表明,近红外分析方法与标准分析方法(SH/T0425)的测定结果一致,该方法具有重现性好、分析速度快、使用样品量少等特点,是一种好的沥青蜡含量快速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输油管道蜡沉积试验的一些新技术和装备。在析蜡点测量方面,主要介绍了旋转黏度计法、偏光显微镜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在蜡沉积量测定方面,主要介绍了清管法、拆管法、压降法、传热法、液体置换与检测法、超声波法和激光测厚法;在蜡沉积物组分测定方面,主要介绍了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这些新技术和装备为解决蜡沉积试验和工程中的问题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针对依靠现场经验确定的清蜡周期不准确而导致蜡卡躺井的问题,开展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抽油机井结蜡预警方法研究。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方法,分析了17项油井自动采集参数与结蜡程度的关联性,确定了7项主控参数,创建了结蜡预警规则模型;将7项主控参数的合并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结蜡综合特征指标(WPSC),并利用结蜡预警规则模型产生的样本数据建立了结蜡井WPSC样本集,选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对样本集进行训练,得到了WPSC机器学习模型,用其可以定量预测抽油机井的结蜡程度。该方法在胜利油田桩23区块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油井清蜡周期得到延长,且有效避免了蜡卡躺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人工智能的抽油机井结蜡预警方法实现了油井结蜡程度的定量化预测与预警,对精准确定清蜡时机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ʯ������ʵ���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针对某高温高压含蜡凝析气井在开采过程中是否存在石蜡沉积展开实验评价研究,利用自行开发的固溶物沉积实验激光测试系统,测试了脱气油在不同压力下的析蜡温度和溶蜡温度。结果表明,脱气油的析蜡温度和溶蜡温度随压力降低基本呈直线下降,析蜡温度比溶蜡温度低10~20 ℃,升温溶蜡曲线滞后于降温析蜡曲线,说明蜡一旦析出,更难溶化。该井压力在0.10~60 MPa,脱气油的析蜡温度在38~49 ℃,溶蜡温度在52~63 ℃,因此在地层中不会出现石蜡沉积,同时,只要井口温度不低于38℃,井筒中也不会出现石蜡沉积。一旦有蜡析出,采用热清蜡技术的加热或热油温度必须高于70~80 ℃。在常压下,粘温曲线法和密度温度曲线法测试的析蜡点与激光法接近。实验还发现,脱气油石蜡结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触变性,表观粘度呈现出无规律的变化,这是因为结晶石蜡所形成的网状结构较弱,持续剪切使结晶石蜡网状结构容易被破坏。  相似文献   

16.
王敉邦  杨胜来  郑祖号  温静  王鸿博  钱坤 《石油学报》2019,40(12):1511-1518
目前脱气含蜡油研究成果对析蜡带来的影响认识不够清楚,在油藏开发或管道加气输送设计中过于保守;在高压条件下析蜡特征研究也存在测试手段单一、测试压力低以及测试温差间距大的不足。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法的含气高含蜡原油析蜡特征预测新方法,该方法采用激光法获得含气原油与脱气原油激光衰减测试曲线,基于Beer-Lambert定律将不同条件下激光衰减曲线的标度进行统一,然后在脱气原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对高压含气条件下析蜡特征的研究与分析;同时设计了一套高压取样装置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激光法测试结果准确度高;溶解气的存在能有效降低高含蜡原油析蜡点、凝固点,地层条件比地面条件下平均析蜡速率下降19%;饱和压力之上,随着压力下降,析蜡点在12~18 MPa区间降幅较大,凝固点在15 MPa以下近乎不变,蜡晶颗粒平均等积圆直径和宽度系数在波动中分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压力低于15.8 MPa后沥青质以分散态的形式析出并影响原油析蜡特征,在抑制蜡晶析出的同时加速原油胶凝过程。  相似文献   

17.
高压条件下含气高凝油析蜡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敉邦  杨胜来  郑祖号  温静  王鸿博  钱坤 《石油学报》1980,40(12):1511-1518
目前脱气含蜡油研究成果对析蜡带来的影响认识不够清楚,在油藏开发或管道加气输送设计中过于保守;在高压条件下析蜡特征研究也存在测试手段单一、测试压力低以及测试温差间距大的不足。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法的含气高含蜡原油析蜡特征预测新方法,该方法采用激光法获得含气原油与脱气原油激光衰减测试曲线,基于Beer-Lambert定律将不同条件下激光衰减曲线的标度进行统一,然后在脱气原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对高压含气条件下析蜡特征的研究与分析;同时设计了一套高压取样装置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激光法测试结果准确度高;溶解气的存在能有效降低高含蜡原油析蜡点、凝固点,地层条件比地面条件下平均析蜡速率下降19%;饱和压力之上,随着压力下降,析蜡点在12~18 MPa区间降幅较大,凝固点在15 MPa以下近乎不变,蜡晶颗粒平均等积圆直径和宽度系数在波动中分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压力低于15.8 MPa后沥青质以分散态的形式析出并影响原油析蜡特征,在抑制蜡晶析出的同时加速原油胶凝过程。  相似文献   

18.
普适性结蜡模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根据原油在管道内流动特性及析蜡规律,提出了有效析蜡量的计算方法.利用F检验法筛选了原油结蜡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原油黏度、管壁处剪切应力、温度梯度及管壁处蜡晶溶解度系数.利用9种原油室内环道结蜡实验数据,按照逐步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到了含蜡原油的普适性结蜡模型.该模型不需进行结蜡模拟实验,只需根据原油的黏度、析蜡特性及密度等物性参数就可预测原油的结蜡规律.在未进行室内结蜡模拟实验的情况下,利用普适性结蜡模型预测了中宁-银川输油管道不同工况下沿线结蜡分布,并和现场运行参数进行了对比,平均误差为6.32%,最大误差为20%,预测结果为现场清管作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压含蜡凝析气在气相状态下析蜡点测试准确率低的问题,在优选黏温曲线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偏光显微镜法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基于偏光显微镜法的高压可视化流体相变观测装置,对不同压力下含蜡凝析气井流物与含气油的析蜡点规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偏光显微镜法测得的析蜡点较黏温曲线法与差示扫描量热法更准确;新研制的高压可视化流体相变观测装置可准确测试含蜡凝析气井流物与含气油的析蜡点;含蜡凝析气井流物的析蜡点随压力增加,先降低再升高,经过露点后又降低,且析蜡线将井流物析蜡相图分为单一气相、气-液两相、气-固两相以及气-液-固三相4个部分;含气油的析蜡点随压力增加先降低,当压力增加至饱和压力后析蜡点开始呈线性上升趋势。该研究结果为高压含蜡凝析气析蜡点准确测试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非离子型石蜡乳液的覆盖性,先采用非离子型乳化剂吐温-60、司潘-60为主乳化剂乳化58#石蜡制备非离子型石蜡乳液,然后添加助乳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制备阳-非离子型石蜡乳液。利用单因素法考察了配方组成、乳化时间、乳化温度和搅拌速度对乳液的粒径大小及分布、分散性和稳定性等的影响,确定了水、58#石蜡、吐温-60、司潘-6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最佳用量分别为乳液质量的69.8%,20.9%,6.3%,2.7%,0.3%,得到了最佳制备条件:乳化时间为20 min,乳化温度为95℃,搅拌速度为1300 r/min。该条件下制得的阳-非离子型石蜡乳液的平均粒径0.199μm、固含量31.86%等满足造纸用石蜡乳液的基本要求,可用于造纸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