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试析生态旅游对苏州生态城市建设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分析生态旅游对苏州的生态城市建设做出的贡献,指出生态旅游为苏州的生态旅游带动并促进政府合理规划建设城市,加快了生态城市建设步伐;传承了生态文化,利于形成苏州创建生态城市的特点和优势;塑造了城市旅游品牌,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了生态旅游产业,带动了苏州经济的发展等。这些分析旨在强调说明生态旅游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能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活动,是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如何构建生态城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很多城市结合省情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和设想,促进了城市生态化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华东师范大学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结构合理性、功能高效性和关系协调性等三方面对武汉市的目前现状进行了专项评价,找出目前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生态综合评价结论,旨在更好地推动武汉城市的生态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银川市城市化进程中生态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景观破碎、资源短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位的提高.对银川市城市化水平状况、城市生态位的指标体系以及生态位调控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构建出银川市生态位调控模式和基于生态化的城市三大空间构造模式,并在基于生态城市的建构理念上,提出把银川市建设成为“塞上湖城、园林城市”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5.
生态城市及其建设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文章通过对其内涵、特点及建设策略、步骤进行了阐述,使人们对之有一定认识。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城市的各种非生态化发展,使城市的生态胁迫日趋严重。文章介绍了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目标趋向和阻抗,指出了城市生态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加强产业的生态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提高城市生态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7.
当前,没有其它任何一种城市发展战略像低碳、生态化城市发展战略这样存在如此普遍的共识,因为低碳、生态化是中国乃至世界城市未来必然的发展模式。但是,与普遍共识相比,目前尚缺乏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生态城市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方法论、指标体系、规划设计原理、政策体系,以及相关的建设技术和实践经验,中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原有城市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今天,大力发展低碳生态城市,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文明本底的"C模式"城市发展道路,是我国当前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标志,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重要生态保护功能。在此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苏州为例,探讨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9.
按照《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第4版)确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苏州、吴江、平望三个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阶段和验收与运营管理阶段进行了生态化评价,发现存在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并指出这些问题制约了苏州地区住宅小区生态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生态城市--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市、人类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  相似文献   

11.
桂林市岩溶石山发育、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耕地、煤炭、石油、铁矿等重要资源匮乏,使得区域人口、经济与资源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主成分分析和生态足迹计算显示:目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协调,万元GDP生态足迹逐年降低,生态系统发展能力有较大幅度增长,但综合环境系统滞后综合经济系统的发展,人均生态足迹超过生态承载力1.55倍,人均生态赤字逐年增加,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分布不均。因此,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发展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对人类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引起全球"城市病"危机,生态城市建设是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结合国家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关规定和西宁市的现状及其经济、地域特征,建立西宁市生态城市建设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揭示出西宁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矛盾和资源环境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3.
2007年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动工,有效地引导苏州步入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发展。借此契机,结合苏州城市中心——古城区再活化以及完善城市步行系统的发展要求,促成了苏州古城区地下街建设的思考模型,对苏州古城区地下街建设的必要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当今普遍存在的城市问题的现实出发,追溯和分析了田园城市的理论要点和它广泛、深远的影响,以及对我们的教益与启迪。为缓解城市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者通过对乐山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实践,并认真吸取包括田园城市、有机疏散、系统协调等先进的规划思想,提出了乐山绿心环形城市布局结构的新构想。目的旨在把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结合起来,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与改进城市总体布局结构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城市处于几重自然生态圈的包围之中,从而创造了更高质量的城市生活大环境。为了追求现代城市更高发展阶段的环境质量要求,应努力实现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文章对生态城市的含义与基本要求提出了初步的看法,并强调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正确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效益统一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生态足迹理论应用于宜居城市建设,扩展了宜居城市建设的视野,并为生态城市和宜居目标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许昌市2008年生态足迹的计算,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评估对宜居城市建设的影响.结合对宜居城市内涵的最新认识,提出许昌市生态空间体系构建以及提高城市宜居性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阐述在当代生态景观规划建设中,城市形态与色彩设计上的功能、价值取向;分析了苏州市现代城市环境景观规划建设的现状,指明了生态化时代景观形体与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实现途径,对我国未来生态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作了有价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从创新要素角度出发,建立可供国内外工业城市借鉴参考的柳州城市创新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统计学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加权算术平均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的得分作为城市创新指数.选取苏州、德阳的相关数据指标与柳州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出各城市创新指数,结果表明,在城市创新发展中柳州与苏州差距较大,但在某些方面较德阳具有优势,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柳州在发展中的优劣势,对柳州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构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城市生态位的评估方法,从城市环境生态位、城市经济生态位、城市人口生态位等3个方面确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的生态位及其特征,从而发现当前限制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进一步发展的诸多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发展战略调整的整体思路,并从生态位分离与错位竞争策略、潜在生态位与选择性变异策略、生态位扩充与互惠共生策略等方面提出了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发展战略调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林业发展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徐州城市林业现状不能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徐州城市林业要在总量与结构上有新的跨越,一方面不但要有科学规划,另一方面还要继续在荒山废岭、采煤塌陷地及河滩荒地上进行林业生态建设,达到增量林业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哈尔滨市城市绿化现状分析,指出哈尔滨市在城市绿化方面存在绿地布局不合理、绿化树种单调、植物配置水平不高、城郊防护林建设不足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哈尔滨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