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朱春阳 《华中建筑》2014,(7):187-191
城市园林绿地对于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风景、形态、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然而目前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更重视园林绿地的生态、游憩功能,绿地系统中景观、文化、避灾功能规划意识淡薄。该文从城市园林绿地的发展历程入手,结合国内外案例探讨了功能型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明确了目前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性需要回归,回归绿地生态、绿地文化、绿地景观、绿地游憩、绿地避灾,使得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承载的生态改善、文化创造、环境美化、休憩娱乐、防灾避险五方面充分体现,让园林绿地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体系亟需绿地功能结构的构建:"景观结构+游憩结构+文化结构+生态结构+避灾结构",以期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体系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吴晓敏 《华中建筑》2014,(8):102-106
当前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脆弱,国外绿色基础设施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建构城市绿色生态功能空间的理论,该文研究了英国伦敦绿带、公园系统、绿色通道、绿链以及绿网等典型实践案例,对比分析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以"区域绿地"代替"其他绿地",这为城市非建设用地下绿地的保护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解读新标准指导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建设发展要求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响应当前城市绿色发展新形势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求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聚焦从"其他绿地"到"区域绿地"的分类调整,分析新标准下区域绿地的内涵和特征。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结合城乡发展需求,阐述区域绿地规划的核心转型思路。并从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论述区域绿地设定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绿地规划的具体内容和方向。最后从空间政策、发展引导、部门合作和大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优化的策略。以"区域绿地"的解读为源,聚焦当前城市建设用地内外绿地规划建设割裂的现状问题,提出区域绿地规划的转型优化措施和实践经验,以期为新时代中国城市绿色空间的拓展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绿色建筑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关联性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大伟  袁镔 《华中建筑》2009,27(3):45-47
该文将建筑置于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之中,从水资源、能源、大气环境、建材资源以及噪音、绿化等多角度详细论述了绿色建筑与城市生态环境的相关性特征,给出了更加深入的绿色建筑定义,阐明了绿色建筑与城市生态建设与管理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指出了我国城市生态建设与绿色建筑建设的薄弱环节,倡导绿色建筑评价的地域化。  相似文献   

5.
日本都道府县广域绿地规划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芸 《中国园林》2007,23(5):42-46
城市大环境绿化建设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形成合理城市结构形态、满足城市居民现代生活需求、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区域的角度来探讨城市绿地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必然。日本建设省在1994年对原有的《都市绿地保全法》进行了部分修正之后,将编制“都道府县广域绿地规划”的工作形成制度,并掀起了新一轮绿地系统规划的高潮。试图通过对日本广域绿地系统规划的背景、概要与内容的介绍,分析其主要特征,探究其在广域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目前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微观尺度绿色基础设施为城市建成区提供在地雨水管理技术手段,活化并强化土地多用途,创造宜人的公共环境。研究概括了微观尺度绿色基础设施的5个主要工程技术要点,提出通过材料选择和微地形处理等景观设计途径优化微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就微观绿色基础设施实施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风景园林行业基础性标准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应势修订。通过对新旧标准的总则、绿地分类、绿地的计算原则与方法等内容的对比分析,认为新标准具有突出城乡统筹思想、强调多规合一理念、落实以人为本原则、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留出弹性控制空间等革新亮点。对耕地是否属于广义绿地、城乡绿地率的统计意义等内容提出疑问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四种整治现代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方法,全面系统地重点阐述了其中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工程的措施,指出了现代城市化城市的某些建筑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居住区规划和建筑高度必须改革。全面系统论述了园林与绿地的含义、功能、境界、定额、网络结构、布局,并详尽阐明了该生态系统工程必须达到的生态、美学、社会和经济四大效应。本文还对学科的发展,“地球表层规划”,以及风景园林行业的人才培养,展开了讨论,提出了创见;并否定了用“景观设计学”的中文译名翻译英文原名“LandscapeArchitecture”。结论是现代城市如果不进行上述绿色生态系统工程的整治,则城市生态环境将不断恶化,城市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吴榛  张凯云  王浩 《中国园林》2022,38(4):56-61
绿地生态网络对维护城市生态结构稳定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网络结构与城市发展、扩张及结构演化在时空层面有动态的耦合关系。现阶段绿地生态网络构建多处于一种静态的构建与优化思路中,忽视了城市化过程中自然与城市间的动态变化。从风景园林学视角出发,以南京市部分区域为例,通过多期遥感数据,基于CA-Markov模型模拟城市未来发展情景,并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各时期用地分类基础上,对城市动态扩张演变下的绿地空间与其所形成的生态网络进行研究,以期构建适用现在、面向未来的绿地生态网络,将丰富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研究新思路,并为中国风景园林建设和绿地系统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王思元 《中国园林》2012,28(6):118-121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位于城乡之间的地域实体,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承担着城市边缘区的形态建构、社会空间融合、可持续发展维护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对城市边缘区及绿色空间进行了释义,总结出目前我国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格局的3种类型:"绿环/绿楔""镶嵌式绿块""绿色补丁",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所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的规划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规范城市绿地规划,国标《城市绿地规划标准》即时实施。基于规划用地视角,在对《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 51346—2019)创新点的解读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析市域绿地系统的三大主导功能及子系统(生态保育子系统、风景游憩子系统和安全防护子系统)的规划内容和编制方法,以及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的三大主导功能及子系统(游憩型绿地子系统、防护型绿地子系统和景观型绿地子系统)的规划内容和编制方法,最后基于休闲游憩的迫切需求提出公园体系规划的分类、分级配置思路。  相似文献   

12.
绿地是城市生态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目前城区绿地景观系统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清醒地面对存在问题,并找出对策,研究各种景观形式,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要点及景观形式等方面谈谈自己的初浅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伴随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空间拓展的快速进程,城市绿色空间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问题的研究对象已从城市公园绿地等狭义内涵扩展至更广泛的范围。在现行管理机制之下,由于各责任部门缺乏协调和明确分工,城市绿色空间的建设和管理效果难以与城市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相适应。集成管理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对多要素公共空间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先进理念。本文将在介绍集成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分析我国城市绿色空间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以广州的实践为例讨论对城市绿色空间实施集成管理的方式与效果,进而提出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平台完善城市绿色空间集成管理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绿地系统规划 创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同时将包括"绿色发展"在内的"五大发展理念"提升到了国家治理的战略高度。继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也延续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明确要求"保护生态屏障,构建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在此背景下,与以上工作内容密切相关的绿地系统规划,必须及时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进行重新审视,自身地位和作用是否发生了变化?并以此为出发点,思考绿地系统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如何支撑国土空间规划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如何通过绿地布局以实现游憩、生态等产品有效供给,如何协同其他专项规划以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从解读2019年颁布的《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51346-2019)的角度,就管控思维、体系地位和编制创新3个方面对全新规划体系下的绿地系统规划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5.
李俊峰  刘佳 《华中建筑》2010,28(3):27-29
为实现精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该文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前沿理念,对城市河道景观规划一体化发展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方式由灰色向绿色的转型,为我国建构及完善绿色基础设施系统添砖加瓦,达到"水、绿、人、城"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实践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现行的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诸如绿地划分依据不统一、统计计算重复、校核和评价困难、管理不便等,以安徽省六安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结合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和管理控制的实践需求,在建立城市绿地属性表和绿色空间数据库的有益尝试的基础上,对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进行实践修正,以期对此标准进行优化和补充,从而更好地指导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生态城市”与“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解析开始,分析生态园林城市的特征及衡量指标,提出建构生态园林城市的策略。最后以东兴市绿地系统规划实践为例,阐述东兴市迈向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的措施,为今后其他生态城市提供一份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丹丹  李雄 《华中建筑》2012,(7):109-112
“绿地”是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空间体具有综合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面对不同类型的城市灾害.绿地可在不同层面发挥避灾作用,从而完善整个城市的综合防灾体系。该文通过相关文献回顾,指出目前城市综合防灾体系规划中绿地避灾功能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从规划和建设两个层面探讨城市绿地避灾作用的实现途径,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协调。实践以承德市营子区绿地系统规划的避灾建设作为实例.从而达到理论对实践的综合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田保生 《城市建筑》2014,(12):196-196
低碳经济可以节省资源,缓解生态环境的形势。绿色建筑是属于低碳经济的一部分,不但可以转变我国城市建筑的形式,而且对调节生态环境也有重要作用。本文浅谈了绿色建筑,希望对建筑行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城市生态绿地构建对于营建城市生态系统及提高公众福祉具有促进作用。探讨、厘清影响城市绿地生态审美的关键因素,对于健康、稳定的绿地生态景观营造及公众生态价值观引导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探讨生态审美的概念和内涵,总结符合生态审美的绿地特征,提出符合生态审美的城市生态绿地构建原则与对策:基于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绿地基础条件及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将城市绿地划分为生态保育型、生态功能型及生态景观型3类生态绿地,构建生态绿地网络;基于绿地植物群落物种构成、空间布局及绿地功能需求,提出6类自然式植物群落配植模式。旨在为营建高生态效益、高景观质量的绿地景观提供规划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