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采用天然色素黄连素对细度为0.9dtex的Dralon超细腈纶纤维进行染色,研究黄连素对腈纶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探讨了染色pH值、温度、时间、染料质量分数、缓染剂种类及用量对腈纶上染百分率和表观色深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连素染色Dralon超细腈纶纤维的半染时间随染色温度升高而降低,平衡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其吸附类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染色pH值对Dralon超细腈纶的染色性能影响不大,适宜的染色温度为95~100℃,染色腈纶的K/S随着染料用量的增加而增加,NaCl和1227的加入可起到缓染作用,且缓染剂用量越高,缓染作用越强。NaCl最佳用量为10g/L左右,1227最佳用量为0.07~0.14g/L。  相似文献   

2.
采用阳离子红X-GRL、阳离子黄X-5GL、阳离子蓝X-BL对Dralon异形腈纶纤维的染色工艺进行探讨.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染色工艺的p H、温度及1227匀染剂用量.若浴比定为1∶40,最佳工艺分别为:阳离子红X-GRL染色p H=5,染色温度95℃,匀染剂1227用量为1%(omf);阳离子黄X-5GL染色p H=5,染色温度100℃,匀染剂1227用量为2%(omf);阳离子蓝X-BL染色p H=5,染色温度95℃,匀染剂1227用量为1.5%(omf).  相似文献   

3.
为开发腈纶染色用环保型缓染剂,采用3只咪唑类离子液体作为亚甲基蓝上染腈纶纤维的缓染剂,并与常规缓染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比较,探究上述离子液体对亚甲基蓝上染腈纶纤维的影响。通过对缓染剂用量、染色温度和升温上染曲线的研究,以及染色转变温度的比较,探究出不同结构离子液体的缓染性能规律。结果表明,不对称烷基咪唑类离子液体对腈纶亚甲基蓝染色具有一定的缓染作用,随离子液体烷基碳链的增长,缓染作用不断增加,离子液体对染料最终上染率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与常规缓染剂CTAB相近,可作为腈纶染色时优良的缓染剂。  相似文献   

4.
安刚  曹机良  赵军岑 《毛纺科技》2013,41(10):35-38
采用盐酸羟胺对腈纶纤维进行改性,对改性腈纶用亚甲基蓝阳离子染料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温度、pH值、氯化钠用量、染色时间和染料用量对未改性和改性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牢度。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改性腈纶相比,改性腈纶的亲水性增强、抗静电性性能提高,亚甲基蓝染色改性腈纶织物的表观色深值略低,且染色改性腈纶织物的彩度有所下降,红绿指数a*、黄蓝指数b*和色相角H也有较大变化,染液pH值对改性腈纶的影响较大,改性腈纶的升温上染速率降低,但染色改性腈纶织物的牢度与未改性腈纶一致。  相似文献   

5.
周月宏  沈勇  李勇等 《印染》2014,40(20):10-14
Dralon纤维系干法纺制的超细腈纶纤维,用阳离子染料Maxilon红GRL,Maxilon黄GL和Maxilon蓝GRL对Dralon纤维进行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通过试验,绘制了上染速率曲线和吸附等温线并求出纤维的饱和吸附量;计算了扩散系数、平衡吸附量、染色速率常数和半染时间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Maxilon三原色对Dralon纤维染色,其平衡吸附量、染色速率常数和扩散系数均随温度的提高而提高,而半染时间则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Maxilon系列染料上染Dralon纤维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型,属于定位吸附。  相似文献   

6.
腈纶织物染色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以下五种: 1.染花2.色深3.色浅4.条花5.阳离子染料的变色 下面介绍的几种补救方法,效果较好。 造成色花的原因很多,如染料“C”值的改变;所用缓染剂/匀染剂的型号;升温速率;最高温度及固色时间;纤维的染色速度和纤维单位面积的染色位置数目;使用的染色设备;染浴的pH值;织物装车技术以及金属离子或氯离子等。 一般修整染花的方法如下: 1.压力喷染或卷装染色(循环压力只是1—0) 2—4%BTMAC(氯化苯甲基-三甲基季铵60%) 醋酸 pH ’~’.p 元明粉10~20% 置备120oF染浴,加助剂后运转 5分钟;一直加热至 230oF,…  相似文献   

7.
《印染》2015,(5)
采用分散彩蓝B对涤纶超细纤维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温度、保温时间、p H值、匀染剂类型及用量对染料上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彩蓝B的优化染色工艺为:超细纤维匀染剂TF-212K 0.4 g/L,螯合分散剂TF-510C 0.5 g/L,p H调节剂AB-45 1 g/L,分散匀染剂TF-212M 1 g/L,p H值4.0左右,染色温度130℃,保温50 min。染料质量分数小于8.00%(omf)时,色光纯正,提升性好,得色率佳。  相似文献   

8.
黄连素对腈纶纤维的染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天然染料黄连素对腈纶纤维进行染色,研究了黄连素在腈纶纤维上的升温上染速率曲线,黄连素用量对腈纶表观色深和荧光效果的影响,探讨了黄连素在腈纶纤维上的吸附机理,以及染色织物的牢度.研究表明,当染料用量为0.3%(owf)时,黄连素在腈纶纤维上吸附较快,加入适量缓染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可以降低染料的上染速率;在一定的染料用量范围内,黄连素在腈纶纤维上具有很好的提升性能,染料在腈纶纤维上具有一定的荧光效率;腈纶纤维黄连素染色中深色织物的水洗和摩擦牢度均在4~5级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腈纶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采用三乙烯四胺对腈纶纤维进行接枝改性,探究了氯化钠、染料和碳酸钠用量,染色p H值、温度和时间对改性腈纶活性红B-3BF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染色腈纶的上染百分率和表观色深K/S值。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红B-3BF对改性腈纶的上染百分率和K/S值随染色p H值的降低而增加,随染色温度的升高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氯化钠对染料的染色影响不大,染料用量超过2%(owf)后提升性能较差;当染料活性红B-3BF为2%(owf)时,最佳染色工艺为:p H值5,升温至100℃加入碳酸钠0~2 g/L,保温染色40 min,该工艺条件下改性腈纶活性红B-3BF染色的上染百分率可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采用阳离子染料染Outlast纤维(腈纶)的染色性能,通过控制不同助剂的用量,对Outlast纤维(腈纶)进行染色,对纤维上染的色泽结果进行测色对比,分析探讨,反映颜色之间的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用阳离子染料对Outlast纤维(腈纶)染色时,匀染剂和电解质加入对染色浓度、鲜艳度、色偏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酸性染料对羽绒纤维进行染色,研究染色温度、染色时间、pH值、硫酸钠、染料用量和助剂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羽绒纤维采用酸性染料染色,上染百分率高,提升性好,表观色深不足。羽绒表面的残脂具有疏水性,因此染色工艺中需要添加润湿剂,残脂延缓了染色时间,所以染色过程中不需使用缓染剂。随着羽绒残脂含量与硫酸钠用量的增加,染料上染百分率下降。确定的染色最优条件为:温度70℃,时间60 min,染料用量4.0%~5.5%(owf),pH值为3,用渗透剂JFC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将阳离子型的溴化1-烷基-3-甲基咪唑类离子液体(CnMImBr,n=4,8,12,14,16)用作腈纶染色的缓染剂,测定了在离子液体存在下腈纶的染色速率曲线及其染色动力学行为.研究表明,咪唑类离子液体对亚甲基蓝在腈纶上的染色速率、上染量的影响及其缓染能力与疏水性的烷基长度有关.疏水性相对较强的C12 MImBr、CC14MImBr、CC16MInBr对腈纶染色具有很好的缓染作用,能明显地降低腈纶的平均染色速率,提高腈纶的染色转变温度.在合适的用量范围内,咪唑类离子液体对最终上染量影响较小.在加和不加咪唑类离子液体情况下,亚甲基蓝在腈纶上的恒温染色速率曲线更加符合Chrastil动力学模型;随着咪唑类离子液体烷基长度的增加,染色速率常数逐渐降低,染料的扩散活化能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毛腈混纺针织物染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介绍了毛腈混纺针织物只染腈纶、只染羊毛及毛腈一浴法染色工艺.腈纶纤维可采用阳离子染料、分散染料及分散型阳离子染料染色.羊毛纤维采用酸性染料染色.由于阳离子染料对腈纶的亲和力大,在染色过程中应加入阳离子型缓染剂,并应控制染色温度、降温速度、浴比和pH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酸性荧光黄73对锦纶6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p H、染色温度、染色时间、Na Cl用量、染料用量对表观色深K/S值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荧光效果和色牢度.研究结果表明:染色织物的K/S值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和染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随着染色p H和Na Cl用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染色织物具有一定的荧光强度,可满足警示服外的其他服饰的荧光要求.锦纶6的最佳染色工艺为:酸性荧光黄73用量2%(omf),染色p H=5,染色温度高于80℃,染色时间60 min.该工艺下染色的织物具有较好的耐皂洗和耐摩擦色牢度.  相似文献   

15.
阳离子染料是染色腈纶的专用染料,但欲增加其染深性较为困难,实际生产中经常遇到匀染性差、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在阳离子染料染浴里添加有机溶剂苯甲醇,可以有效改善腈纶纤维的结构性能,增加其染深性.同时,通过调节染液pH值,采用适当的红外线染色程序,可探求得到经济可行的工艺条件.实验表明,经苯甲醇作用后的染色腈纶,其织物表观色深明显增加,并获得了较好的匀染性和水洗牢度,相比匀染剂AN具有更为经济实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问与答     
问:为什么染腈纶时表面活性剂1227使用过量会产生阻染?出现了这种情况怎么办? 答:腈纶染色应用阳离子染料(碱性染料),染色时普遍使用表面活性剂1227(季铵盐结构)作缓染剂。它是一种阳离子活化作用强大的化合物,对腈纶有显著的亲和力,在染浴中不仅能和染料产生竞染,抑制染料瞬间成盐,同时也占据一定“染  相似文献   

17.
阳离子染料是腈纶专用染料,在实际生产中经常碰到阳离子染料匀染性差、价格较高等问题,欲增加其染深性常有困难.若在染浴中混合一些有机溶剂,可以改进纤维的结构,增加其染深性.采用正丙醇作为溶剂,通过调节染液pH值,经适当的红外线染色程序(不同种类阳离子染料染腈纶时正丙醇用量和染浴pH值是不同的),可以明显提高染色腈纶织物的表观色深,但在匀染性和水洗色牢度方面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快速测定1227表面活性剂含量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佳 《印染》1992,18(6):50-51
1227表面活性剂,又称匀染剂或缓染剂TAN,国外同类商品称奥斯宾TAN(OspinTAN),在纺织印染生产上应用范围较广,可用作合成纤维抗静电剂、织物柔软剂、以及用于阳离子染料染腈纶纤维或腈纶针织物时匀染剂等。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腈纶纤维的匀染性能,利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殊结构,比较不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腈纶纤维匀染性能的影响。研究二溴化N,N-二(十四烷基二甲基)-3-氧杂-1,5-戊二铵作为阳离子染料的染色助剂对腈纶纤维的匀染性能.结果发现经该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处理后, 腈纶织物的匀染性能优于传统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227和1631处理的试样,当其浓度在1.5×10-5~2 ×10-5 mol /L 范围时,匀染性较好。这3种匀染剂对K/S值的影响排序为双季铵盐>匀染剂1631>匀染剂1227,对腈纶纤维染色匀染性影响的排序也为双季铵盐>匀染剂1631>匀染剂1227。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染料结构及工艺与Coolmax纤维染深色性之间的关系,分别采用3种分散染料(分散红3B、分散红玉P2G、分散西洋红G)做了试验,研究在Coolmax纤维上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在工艺条件中,温度对色深K/S值的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增加,色深K/S值逐渐变大,在120℃时达到最大;p H值的影响次之;分散剂的用量和时间的变化对纤维的色深K/S值的影响较小。获得的最优工艺为:温度120℃,p H为6,分散剂的含量1%,染色时间75min,染深性最好。在这3种染料中,分散红玉P2G的染色提升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