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粉婵  张喜录  王仰仁 《人民黄河》2004,26(8):18-19,45
通过调查典型县现状灌溉定额,以当地灌溉水可利用量为控制条件,采取自下而上、层层平衡的方法,编制了山西省6个分区7种主要作物的灌溉用水定额。以小麦、玉米两种主要作物为例,将其编制定额与过去研究的充分灌溉、经济灌溉定额作了分析对比。如果按照编制的定额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进行灌溉,玉米在平水年份能够满足其需水要求,干旱年份则达不到充分灌溉要求和经济灌溉的目标;小麦编制的定额均偏小,不能满足小麦的需水要求,属于非充分灌溉。编制成果与典型县调杏汇总结果基本相符。满足了水利部《编制灌溉用水定额细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按照水利部下发的《编制灌溉用水定额细则》要求,在调查典型县现有灌溉条件下灌溉用水量的基础上,编制了全省6个分区7种主要作物的灌溉用水定额。文中介绍了编制结果,并进行了结果的评价和现状灌溉缺水程度分析。  相似文献   

3.
从2006—2008年中选择接近平水偏枯的2008年为调查基准年,对山西省4个区域19个典型县(区)的农业用水情况进行调研和资料分析,编制了全省主要作物灌溉用水定额、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牲畜用水定额、渔业用水定额,并制定了晋北、晋中、晋东南、晋南4个分区的农业用水定额。经与有关研究成果对比分析表明:各分区的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的灌溉用水定额调整幅度都不大,说明本次典型县现场调查结果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水源有限条件下作物合理灌溉定额的确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文兆 《水利学报》1998,29(9):0075-0080
给定农田腾发量ET与灌溉定额M间的关系时,分别以两者为自变量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在确定作物合理灌溉定额中的作用是等价的.作物产量与灌溉定额间的关系Y=Y(M)一般表现为二次抛物线型.本文揭示了在水源有限,整个灌区不能施行充分灌溉时,Y=Y(M)中的常数项a的正负性对作物合理灌溉定额的推求有决定性的影响.分别以整个灌区上的总净收益和总产量最大为目标,在假定仅种植单一作物,且地力及其它因素一致的条件下,给出了与Y=Y(M)中的常数项a大于或小于零以及灌溉水利用系数随灌溉面积变化与否相对应的作物合理灌溉定额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灌溉用水定额按照不同分区、作物种类和不同降水频率编制.降水频率为50%的灌溉定额采用典型调研的方式编制:以调查典型县现状灌溉用水定额为基础,以山西省农业供水量为控制条件,采取全省平衡,并结合多年灌溉试验成果,制定了全省4个分区、14种主要作物的灌溉用水定额.降水频率为75%的灌溉用水定额是在50%频率年的基础上,参照不同频率年降水量差值计算得出的.  相似文献   

6.
周振民 《人民黄河》1989,11(4):42-46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的灌溉用水计算,目前一般采用作物的灌溉定额与种植面积相乘的方法求得。这一方法的基本缺陷是对各种作物生长阶段的需水量按灌溉定额取固定数值,这与各种作物生长期内的实际需水量有很大矛盾。为了正确计算灌区内不同典型年各种作物的灌溉用水,从而制定合理引黄水量,本文以陈垓引黄灌区为例,将灌区内农作物概化为小麦、早秋、棉花和晚秋四种,以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并考虑到作物种植规划和引黄的工程技术条件,以及对引用黄河水资源与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计算出典型年全年的及年内各不同时段的合理引黄水量,为陈垓引黄灌区的科学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农业灌溉用水定额标准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云南省在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水平落后、灌溉试验资料缺乏条件下的农业灌溉用水定额标准编制技术方法,从理论计算和灌区实际调查两方面综合分析得到灌溉用水定额,并以全省宏观层面的水资源供需分析及与已审定的规划设计和研究成果相比较,最终得到反映云南现状生产力水平的农业灌溉用水定额标准。全省共划分出6个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分区,水稻还进一步细化至二级分区,反映出不同气候、土壤、水资源条件对水稻灌溉用水定额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实施灌溉用水定额管理是促进节水灌溉发展、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的有效手段。依据相关文件要求,将江苏省划分为6个省级分区,并确定了各省级分区的灌溉设计保证率以及灌溉用水定额的测定位置,按照剩余方差最小的原则,对各省级分区内测点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江苏省各省级分区的灌溉用水定额。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农业灌溉用水定额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吉林省农业灌溉用水定额的编制方法、要求,阐述了编制流程中定额调整方法,并以2000年作为调查现状年,对全省的4个分区进行了灌溉用水量平衡分析后,舍出了吉林省分区灌溉用水定额。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种植业以水稻为主,以往的灌区规划设计中灌溉用水多采用:水田用水按双季稻,单季稻种植比8:2计算水稻灌溉定额,旱土用水按水田用水的1/4计,文中通过对涔天河灌区扩建工程灌区范围内作物种植结构现状分析,从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角度出发,进行作物种植结构优化,并计算分析了除水稻外的10种主要旱作物的灌溉定额,为优化灌区设计,经济合理分配用水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11.
控制性作物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的理论与试验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3  
康绍忠  潘英华  石培泽  张建华 《水利学报》2001,32(11):0080-0087
本文对控制性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的概念及其理论依据进行了论述,并通过盆栽玉米、大田玉米、梨树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等试验对控制性作物根系分区交替灌溉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控制性根系分区交替灌溉,可以达到以不牺牲作物光合产物积累、减少棵间蒸发和作物蒸腾耗水而节水的目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它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灌水技术,可进一步在干旱缺水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主要是用于进行灌溉制度设计、推求灌溉定额和进行灌溉评价。如何更好地应用该图,正确确定作物需水量ET、降雨量R和灌溉定额Q三者的关系,是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吉林省水稻需水量成果图分析应用为例,较全面地介绍了应用该成果建立ET、R和Q三者关系的方法及不同系列排须的ET图的应用情况。为需水量研究成果图更加完善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确定农田灌溉定额的三种优化目标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针对灌水量与作物产量间所经常表现出的二次抛物线的情况,就分别以追求产量、生产效率和生产弹性系数的最大值为目标的农田灌溉定额的判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使灌水生产效率达到最大的灌溉定额只有当作物在雨养条件下无产量形成时才存在,而使生产弹性系数达到最大的灌溉定额只有当作物在雨养条件下有产量形成时才存在。考虑经济因素后的结果与此类似,区别在于此时不仅与雨养条件下能否形成产量有关,还与除灌水以外的单位面积固定费用、单位产量及单位灌水量的综合价格有关。文章同时认为,对于线性的产量与灌水量关系而论,在灌水量的取值区间内,三种优化目标的解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农业灌溉用水定额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自然地理及农业发展特点,分析了影响四川灌溉用水定额的因素及处理方法。结合四川省各地的地貌、气候、作物种植及水资源等差异将全省划分为5个区.采用典型调查方法确定了灌溉用水基准定额.并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了灌溉用水定额的计算方法和调节系数,重新修订了四川农业灌溉用水定额。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目前淮北地区几种主要节水灌溉技术,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和节水增产效果,并根据该地区土壤、气象、作物种植及水资源状况,探讨各分区发展节水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16.
宁夏灵武市针对节水灌溉实验区灌溉现状,根据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生产实际需要,在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地调整灌溉时间、灌溉定额、灌溉方式,有效控制了水量和作物营养生长。实践证明,采用先进的适宜当地条件的节水灌溉技术,能够获得十分显著的节水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17.
反季节储水灌溉土壤水分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敬平 《山西水利》2007,23(1):66-67
基于大田反季节灌溉试验,分析了在不同的灌水定额下,作物播种前和生育期内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以及土壤水分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反季节储水灌溉后,植物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率大大增加,有利于作物的正常生长;反季节灌溉灌水定额为3 000 m3/hm2时,土壤水分有效性最高。研究结果对于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解决来水与灌溉用水错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缺水灌区作物灌溉定额确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姚崇仁 《水利学报》1989,(12):54-62
本文应用数学分析方法,分别以缺水灌区的作物总产量和总净产值最大为目标,推导出了作物最优灌溉定额与该灌区控制面积中未灌溉面积上作物产量的关系,并介绍了利用这一关系确定缺水灌区作物最优灌溉定额的方法。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9.
张巨俭  吴焕文 《水利学报》1993,(9):37-41,54
本文以黑河地区灌溉试验资料为依据,分析了黑河地区各种作物产量与耗水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分配给某灌区灌溉用水量一定时,作物灌溉定额的最优决策模型,并对灌区农业开发潜力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水稻灌溉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俏俏 《东北水利水电》2013,31(5):55-56,72
水稻作为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在辽宁省内种植较为普遍,根据地形地势、河流水势、气候特点、土壤类型及灌区分布情况,辽宁省共划分为9个水稻灌溉分区。每个分区选择1~2个代表站,根据代表站的试验资料,包括育苗期用水、泡田、水层深度、生育期起止时间、田间渗漏等,分析计算各站的净灌溉定额,从而反映所在分区的水稻净灌溉定额水平,以满足水资源平衡分析及灌区改造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