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钴镍—水杨基荧光酮双波长光度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钴(Ⅱ)、镍(Ⅱ)的同时测定已有报道,如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在一般分光光度计上选择四个波长进行测定是不太方便的.本文研究了在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介质和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存在下,显色剂水杨基荧光酮(SAF)与钴、镍形成有色络合物.在721A型分光光度计上仅选择一组组合波长,顺利地完成了双波长测定钴存在下的镍,利用镍在测定波长处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通过计算即可同时测定钴.本法简便,运用于井水和河水中钴、镍的同时测定获得了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
DAM双波长光度法同时测定铁和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DAM双波长光度法同时测定铁和钛杨俊铭(沈阳轧钢总厂钢研所,沈阳,110026)二安替比林甲烷(DAM)是光度法测钛的良好试剂,铁常作为干扰元素需还原或络合掩蔽消除。用DAM直接显色双波长同时测定铁和钛,至今未见报导。研究表明,在稀盐酸介质中DAM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优良试剂SAF、CPB显色并形成胶束以增溶增敏,再与双峰双波长技术结合,既较大幅度地提高灵敏度,又不经分离同时测定混合物中性质相近之钴镍两组分,结果令人满意,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4.
魏琴  马荣 《冶金分析》1995,15(4):1-1
PAN-S光度法测定钢铁中微量镍魏琴,马荣(山东建材学院应化学系济南,250022)(国家建材局,北京100831)钢铁中微量镍的测定通用常采用丁二酮肟光度法,但该法的灵敏度不高。采用PAN与镍的显色反应,灵敏度虽优于二酮肟,但须用有机溶剂萃取,因此...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以5-Br-PADAP—OP同时测定铁、镍的方法。选择522.0—584.0nm作为测定镍的波长对,选择746.0nm直接测定铁,从而消除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本方法用于铝合金中铁和镍的同时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铌镍基合金中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铌镍基高温合金中钽的方法,在柠檬酸—硫酸介质中用S-Br-PADAP显色,于560和620nm波长对进行测量,消除了铌对钽的干扰,合金中大多数元素均不干扰,提高了方法的选择性。在25ml溶液中10~55μg钽符合线性关系。可用于直接测定镍基合金中0.5~3%钽。  相似文献   

7.
双显色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微量Sc,Al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令根  史慧明 《稀有金属》1991,15(2):146-148,150
双显色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是基于彼此完全独立的两个显色体系之间进行双波长光度测定,对化学性质接近的金属离子的同时测定是一种较满意的分析方法。本文利用该法对Sc、A1的同时测定进行了详细研究,选择了Sc(A1)-CAS-CTMAB-TritonX~-100四元体系,并用乙醇进行有机溶剂化;另一体系选择SC(A1)-SAF-O-PhenCTMAB四元体系。将上述两个体系结合起来,测杭时以CAS体系为测定体系,SAF体系为参比体系,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相似文献   

8.
7-〔6-甲氧基-(2-苯并噻唑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6-CH3O-BTAQS)与钴、镍有灵敏的显色反应,但两种络合物的光谱严重重叠,利用双波长标准加入法进行了同时测定,试样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姜诚惠  刘吉善 《江西冶金》1990,10(1):43-44,50
本文提出在乳化剂OP存在下,以硫氰酸盐显色,在同一份溶液中,利用双波长K系数法,同时测定W-Co硬质合金中钴和铁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PAR分光光度法测定钢中钴张宏斌(北京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北京,100081)文献 ̄[1]曾介绍PAR与Co(Ⅱ)可形成蓝紫色络合物。但PAR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区应,选择性很差。本文主要研究了络合物的形成条件及提高选择性的方法。本法操作简便,结果也令人...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新含氟显色剂4-硝基-4′-氟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与镍(Ⅱ)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pH 8.6 Na2B4O7-HCl缓冲溶液、Tween-85存在下,试剂与镍(Ⅱ)形成4∶1的稳定紫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正峰为504 nm,负峰为424 nm;且在25 mL显色液中镍(Ⅱ)的量在0~4μ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在两最大正负吸收波长处分别进行单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13×105,1.06×105L.mol-1.cm-1。再以424 nm为参比波长、504 nm为测量波长进行吸光度叠加的双波长光度法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17×105L.mol-1.cm-1。加入混合掩蔽剂NaF-硫脲,可消除常见共存离子的干扰。本法可用于测定多元素混合标准溶液和不锈钢中的镍(Ⅱ),回收率为96%~98%,混合标准溶液的测定值与认定值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邵红  夏心泉 《冶金分析》1998,18(4):9-11,14
7-(6-甲氧基-(2-苯并噻唑偶氮)-8-8羟基喹啉-5-磺酸(6-CH3O-BTAQS)与钴,镍有灵敏的显色反应,但两种络合物的光谱严重重叠,利用双波长标准加入法进行了同时测定了,试样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新叠氮试剂QTBAS与铜、钴、镍离子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叠氮试剂ATBAS在NaoH-Na_2B_4O_7(pH10.0)的缓冲溶液中,在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能与铜、钴、镍离了发生显色反应。QTBAS在此条件下最大吸收峰位于450NM,与铜离子形成紫红色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85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Cu=6.94×10~4;与钴、镍离子形成蓝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均为595nm,其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Co=6.33×10~4和εNi=5.22×10~4.研究了该显色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同时测定了两干扰组分的含量,考察了其它常见阴阳干扰离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详细研究用硫氰酸盐光度法测定高温合金中铁含量时,显色剂加入量对显色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的影响,显色的速度和稳定性,显色的酸度和酸的种类对显色的影响,钢中钴、铜、钒、钼、钛、铌、铬、钨和镍等元素的干扰及消除等问题,得出了一种新的测定高温合金中铁含量的硫氰酸盐光度法。  相似文献   

15.
卢圣军 《承钢技术》1995,(1):57-59,31
本文根据钛与双氧水络合显色反应的特点采用稀硝酸-氟化铵混合试剂分解试样,双波长光度法直接测定钒渣中的二氧化钛,方法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新试剂5-(4-胂酸基苯偶氮)-8-氨基喹啉(APAQ),其结构经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证实。探讨了试剂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和荧光反应,发现了APAQ不仅是铜和钴的灵敏荧光试剂,还是铜、钴、钯和金的优良显色剂。建立了APAQ光度法测定钴的新体系。在CTMAB存在下,弱碱性介质中,试剂与钴生成1:2的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84nm,摩尔吸光系数为7.7×10^4L.mol^-1.cm^-  相似文献   

17.
用Br-PADAP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铜基合金中的镍和铁A、C、Spinola等在tergitolNPX表面活化剂存在下,镍(Ⅱ)和Br-PADAP反应形成的络合物在560m、处有最大吸收峰。在相同条件下,Fe(Ⅱ)-PADAP体系形成的螫合物在660...  相似文献   

18.
多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钴精矿中钴和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在pH 7.8时,Co(和Ni(与二甲酚橙(XO)显色的反应条件,建立了K-矩阵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钴和镍的分析方法。钴和镍的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42×106L.mol-1.cm-1,1.63×105L.mol-1.cm-1;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8%,3.9%;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10.0%,94.1%。方法已用于不同比例合成样品和钴精矿中钴和镍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新试剂5─(4─胂酸基苯偶氮)─8─氨基喹啉(APAQ),其结构经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证实。探讨了试剂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和荧光反应,发现了APAQ不仅是铜和钴的灵敏荧光试剂,还是铜、钴、钯和金的优良显色剂。建立了APAQ光度法测定钴的新体系。在CTMAB存在下,弱碱性介质中,试剂与钴生成1:2的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84nm,摩尔吸光系数为7.7×10 ̄4L·mol ̄(-1)·cm ̄(-1)。钴量在0~18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简便、快速,可不经分离直接用于实际样品中微量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以试剂5-(5-碘-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 5-I-PADAT )做显色剂,建立了双波长叠加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钴和钯的新方法。研究发现,在0.6~2.4 mol/L HClO4介质中,钯(Ⅱ)与5-I-PADAT反应形成稳定络合物,而在此高酸度下,钴(Ⅱ)则完全不能显色;在pH 3.6~10的缓冲介质中,钴(Ⅱ)与5-I-PADAT反应形成稳定络合物,钴络合物形成后以强酸酸化,提高酸度至0.6~3.0 mol/L HClO4,可转变为另一种具有较高吸收特性质子化型体。研究还发现,钴(Ⅱ)、钯(Ⅱ)与5-I-PADAT形成的络合物,均呈现两个吸收峰,且吸收峰位置十分接近,强峰分别位于580和583 nm,弱峰分别位于532和543 nm。基于钴(Ⅱ)、钯(Ⅱ)与5-I-PADAT显色酸度的差异以及吸光度的加合性特点,采用双波长叠加,建立了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钴和钯的新方法。钴、钯质量浓度分别在0~0.4 μg/mL和0~1.0 μg/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17×105 L·mol-1·cm-1和1.10×105 L·mol-1·cm-1,灵敏度较单波长分别提高1.75和1.53 倍。方法应用于催化剂和矿样中钴和钯的同时测定,测定值与推荐值相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6)分别为0.50%~2.3%(钴)和1.0%~1.4%(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