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近年来城市建设高潮时期所产生的“特色危机”,力图在结合西方现代生态学,景观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及审美情趣的基础上,探寻自然美与人文美并重的现代化山水城市的塑造方式,并着重阐释了山水景观的特征及其在城市场景中的表现手段,以期对现代山水城市的塑料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桂林环城水系是古今城市水系园林的典范, 是传统营城思想中“山-水-人-城”整体环境观的外 显。通过历史文献与图像资料分析, 梳理由唐至今的桂林环城水系形态演变与城水关系变化, 并从中提取 值得借鉴的建设思路和方法。结果表明: (1)古代桂林环城水系的形成源于城防需求下对区域水系资源的巧妙利用, 通过对周边风景要素的整合和基础设施的完善逐渐形成园林化的空间环境, 带动了城市景观建设; (2)当代“两江四湖”工程在修复古水系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历史的超越, 包括景观格局拓展、景观形式 创新、休闲活动丰富度增加以及文化、生态、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的提升; (3)在总结桂林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以水为脉, 整合城市空间”、“主客共享, 提升水域活力”、最终构建“城-产-游”复合系统的“城-水- 景”一体化路径。为传统城市水系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山水城市景观建设提供参考与启示。(2)当代“两江四湖”工程在修复古水系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历史的超越, 包括景观格局拓展、景观形式创新、休闲活动丰富度增加以及文化、生态、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的提升; (3)在总结桂林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以水为脉, 整合城市空间”、“主客共享, 提升水域活力”、最终构建“城-产-游”复合系统的“城-水- 景”一体化路径。为传统城市水系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山水城市景观建设提供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现阶段城市景观趋同化的现状,"城市景观网络化"方法结合了典型的景观都市杭州的城市建设,对其景观栅格网络进行实证研究.采用栅格分析方法,提出"自然山水网络"、"历史发展网络"、"道路交通网络"、"用地性质网络"4个子网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重回归分析,逐一分析各层网络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主观满意度求得景观网络的适宜性回归方程,并针对杭州景观规划的实践成果和质化要素进行了最优尺度分析.结果发现:各景观网络具有复合层次上的相关性,并影响着人的主观判断;不同的景观切片在节奏密度与空间尺度2个维度上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城市的快速发展不应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如何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是当前城市绿地建设中的首要问题。文章以苏州官渎里立交景观工程为例,通过在城市绿地中运用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设计手法,构筑自然山水、营造生态山林,在创造既有城市气息又有生态环境效益的城市生态景观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武汉民国建筑是城市独特的景观文化,在城市同质化的今天具有特殊的传承意义。民国建筑仅靠政府支持进行保护修缮方式过于单一,当务之急是找到适应时代发展的出路。从互联网视角出发,在梳理武汉民国建筑景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互联网+的发展和特性,探讨信息发展时代互联网+与历史建筑景观融合发展的可行性,提出相应的文化资源发掘策略,为民国建筑景观的可持续开发保护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城市建筑景观是一种人文景观,论述了城市建筑景观能够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经济价值、精神价值、伦理价值与美学价值.介绍了沈阳是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不同文化和经济影响下形成的建筑景观均以不同的方式留存至今,体现在城市建筑景观的发展更新过程之中.不仅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建筑文化特点,同时还反映出北方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笔者从社会文化、社会经济及地域气候条件等三方面总结分析了沈阳城市建筑景观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城市景观建设中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确立了什么是历史建筑的基础上,以沈阳等城市景观建设中对历史建筑的处理为实例,探讨了城市景观设计中对历史建筑保护和开发的四种模式,即:'拆 露'的模式、'历史建筑 广场'模式、'整旧如旧'模式和'恢复重建'模式.并结合城市历史环境保护的原则、方法和城市景观设计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确立了历史建筑保护在城市设计中的地位,为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城市快速路的景观特性及其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城市快速路是城市化运动的产物,是现代大城市中重要的交通设施.它的出现赋予了城市景观全新的特色,给城市景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首先从人的动视力角度出发,对城市快速路景观进行研究,总结出快速路景观的三个景观特性;然后从城市规划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快速路对城市景观各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城市森林已成为城市生态环境研究和城市规划的热点问题之一,数字化森林景观是行业信息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应用数字化技术可以从多方位展现城市森林景观的价值和作用,勾绘城市森林景观的空间格局并进行景观资源的空间分析,对重新认识城市森林景观的开发利用和游览价值,提高城市森林景观的美学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阐述了城市森林景观数字化的相关概念、内容和意义,探讨了基于多重高新技术的城市森林景观数字化的关键技术体系框架,从而为城市森林景观数字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八景作为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的重要样本, 一直是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领域重点研究对象之一。桂林八景是喀斯特特色的地域性文化生态系统, 也是诗意山水与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外显内容, 在地方八景文化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结合景观语言体系, 采用类型学和图底分析法, 从“景名+诗+画”对桂林元、清两代八景进行全景式解构, 分析八景景观语言的构建方式与语言特色, 得出结论如下: (1)由包含7 类景观元素的字、13 种不同元素组合形式的词、16 组反映景观空间特征的句与2 种不同时空背景的段依次耦合嵌套构成的八景景观语汇诠释了山水意境的组构过程; (2)八景景观语汇中蕴含了点面相称、虚实结合、文景相应、时空交错的语法规则; (3)桂林八景景观语言以山水自然为基本词汇, 以人文历史为时空坐标, 以诗画意境为审美要义, 是“山-川-物-人”的统一体。本文系统分析了地方八景的建构方法、 过程及营景特色,有利于推动地域性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 对山水人居环境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