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新型机载飞行数据记录器Mini700在飞行试验中的广泛应用,总线数据的记录格式发生变化,数据处理通用软件对1553B数据处理不仅流程复杂而且效率低下。为解决这一问题,针对Mini700记录器的数据格式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其数据绝对时间的计算及数据格式的解析算法,设计开发了基于Mini700记录格式的1553B总线数据处理软件。测试结果表明,新软件不仅改进简化了当前的数据处理流程,而且大幅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非结构化海量网络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为实现网络化测试系统下非结构化海量网络数据的快速分析处理,在关键的算法和系统化集成处理方面提出解决方法。采用内存映射文件方式快速读取海量数据,并设计了时间矩阵算法,用以快速进行同步分析处理;应用分布式中间件方式实现海量数据的并发处理和数据分发,对飞行试验采集的网络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使用这些算法的数据处理软件,可以使处理效率满足飞行试验海量网络数据处理的需求。这些都为新一代机载采集系统应用于飞行试验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胡常礼  邵剑飞 《电视技术》2021,45(11):115-118,123
针对机器学习对大数据处理的消耗大量存储空间和时间的问题,提出利用对数据分区存储和机器学习对分区数据并行处理的方法,对分布式计算框架的机器学习系统框架和矩阵运算对数据处理进行研究,并分析机器学习的模型和数据集分布式处理的方法,实验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大数据集进行分布式存储和并行计算,提高了机器学习的效率和对大数据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首先分析了当前海量高并发小文件数据处理的缺陷,文章阐述了通过在节点中设置临时虚拟空间的方式、改变文件系统锁机制、将多个节点中的多个并发操作合并为一次磁盘回写操作处理方法。提高了海量高并发小文件数据的并行处理效率,降低了海量高并发小文件数据磁盘的读写压力,减轻了底层存储的磁盘读写压力,有效延长了底层存储的使用寿命。该方法进行的海量高并发小文件处理相关研究工作,对于后期提升海量并发小文件的处理能力和效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海量文本数据处理,为实现快速文本处理响应,缩短海量数据为辅助决策提供服务的时间,基于Hadoop云计算平台,建立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存储海量文本数据集,通过文本词频利用MapReduce原理建立分布式索引,以分布式数据库HBase存储关键词索引,并提供实时检索,实现对海量文本数据的分布式并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Hadoop框架为大规模数据的分布式并行处理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对于大量数据的处理,一般的计算机很难达到及时高效的要求.设计一种网络化处理系统,它是基于Windows和Linux两个操作平台的分布式系统,系统通过消息传输中间件在不同平台的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多台服务器能够对数据进行并行处理,不但解决了数据处理速度的问题,而且由于异构系统的设计能够有效地防范病毒攻击,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Web服务的Ajax中间件,该中间件结合Web服务制定的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Ajax的异步性、实时性的特征封装成一套Web Services JavaScript库。采用该中间件可以方便地使分布式软件系统跨平台、跨语言、异步的、实时刷新页面的处理数据。使基于Web服务的系统直接调用Web Services JavaScript库提供的API接口进行开发,就不必再关心开发过程中的数据如何处理的细节,从而可以将精力全部放到具体功能的开发上。  相似文献   

8.
在此详细分析了将电子表格导入到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解决了大量工程实验数据散落在多个文件中、主要靠手工组合、处理的原始方法,减轻了工程技术人员的负担,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杜绝了数据处理差错。在此采用先进的VS 2010.NET开发工具,动态选择导入文件,在可靠的数据库连接上,构造导入数据中间件Dataset,采用数据库中数据字段与Excel表中列的对应关系,以中间件为桥梁逐行自动读入库外数据并统一保存。该论述方法具有通用性,程序代码稍做修改可适用与其他类型规则数据文件的导入。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样例无人机飞行仿真计算机的1553B总线接口单元,完成了详细的硬件电路设计。接口单元采用CycloneIII系列FPGA为处理器,接收外部1553B传感器输入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后将数据转换为FlexRay数据格式,发送给飞行仿真计算机的CPU单元,实现外部1553B设备与飞行仿真计算机的实时通信。实验测试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可为新型分布式无人机飞行仿真计算机提供1553B通信接口。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样例无人机飞行控制计算机1553B总线单元,完成了详细的硬件电路设计。接口单元采用Vitrex-4系列FPGA为处理器,接收外部1553B传感器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后将数据转换为FlexRay数据格式,发送给飞行控制计算机的CPU单元,实现外部1553B设备与飞行仿真计算机的实时通信。实验测试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可为新型分布式无人机飞行控制计算机提供1553B通信接口。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机载火控数据采集的效率,本文以1553B数据总线协议为依据,提出一种以DSP为处理核心实现1553B数据接收的接口电路设计方法。信息交流部分由软、硬件两部分完成。其中DSP选用TI公司的TMS320C6713为处理核心,1553B协议芯片选用DDC公司生产的BU-61864,外接逻辑电路用FPGA实现。本文设计的电路所选器件应用广泛,通过机载火控数据采集实验,该设计方案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得CAN总线网络通信更加便捷,提高CAN总线设备检测效率,基于ARM和FPGA设计了一种CAN总线检测系统。在设计硬件电路时采用了功能模块化方法,对ARM模块、FPGA模块和CAN总线接口电路分别进行具体的设计。在FPGA内部采用了自顶向下的方法进行逻辑设计。在设计中针对多接口集成问题,采用ARM微控制器设计了USB和以太网两种接口,且两个接口可独立工作并完成数据交互。完成设计后,进行了仿真验证和硬件调试,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可有效实现CAN总线数据的检测和相关测试。  相似文献   

13.
1553总线测试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1553总线的测试和故障排查问题,以AEC1553-PCI-FBC31RT-2-S2型1553B信号解调板为基础,设计、构建了1553总线测试仿真系统,完成了系统软件的设计、研制、调试和测试工作。系统软件包括1553总线信号实时采集、实时分析处理、实时显示和总线仿真等多个软件模块,采用多线程软件设计技术保证了信号采集和数据转换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缩短了排故周期,提高了效率试飞。  相似文献   

14.
基于PCI局部总线的1553B总线接口卡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1553B数据总线协议及其接口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PCI局部总线的1553B总线接口卡。系统使用PLX公司的PCI9052和DDC公司的1553B协议芯片BU-61580,通过FPGA芯片EP1C12B进行PCI协议和1553B协议的转换,使用DSP控制器TMS320F2812作为下位机的主控单元,并编制了接口卡驱动程序,实现了1553B总线和PCI总线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
MIL-STD-1553B标准是一种时分制,命令/响应,集中控制式多路传输的半双工串行数据总线标准,是一种国际公认的总线标准,已经被世界性的采用在陆海空装备上。本设计结合1553B总线特点,采用了现代流行的FPGA(现场可编程器件)和DSP(数字信号处理)相结合的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TI公司的DSPTMS320F206进行数字信号处理,采用可编程器件实现曼彻斯特码编、解码的方法,给出了各组成模块的软、硬件的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6.
张小红 《现代导航》2021,12(4):276-279
Zynq-7000 系列是由 Xilinx 公司研发制造的处理平台结构,具有可编程、可拓展的特征,归属于 SoC 芯片,将 FPGA 和 Cortex-A9 双核 ARM 有机融为一体。我们在利用 Vivado 对 Zynq-7000 系列芯片进行开发的过程当中,可以同时使用自己创建的 IP 核以及 IP Catalog 中的 IP 核,具备个性化、机动灵活的特性。文章简要论述了 Zynq-7000 系列芯片的功能,浅谈了 1553B 接口总线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以及根据 1553B 总线的特征及协议如何在 Vivado 中利用 Zynq-7000 提供的自定义 IP 核实现 1553B 总线接口方案的设计,提升接口性能,简化应用,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7.
1553B总线应用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553B总线以其传输的高可靠性、使用简单灵活的特点,已经逐步从飞行控制等系统扩展到坦克、舰船、航天等领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海、陆、空三军,具有一网盖三军之称。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1553B总线的技术研究,近年来,1553B总线已经成为中国现役空中力量最主要的先进航空电子系统数据总线,并且在舰载和车载领域,为提高坦克和军舰等武器的技术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基于1553B标准的总线核心技术长期由欧美公司所垄断,因此自主研发1553B总线的协议芯片及产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中介绍了1553B总线技术的产生及特点,简要说明了1553B总线通信系统的组成,详细介绍了1553B总线的应用及国产化情况,分析了1553B总线系统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航电系统维护过程中,为解决定位故障的效率和降低维修成本等问题,提出了基于ICD(Interface ControlDocument,接口控制文件)的1553B总线的信息监控系统模型。该系统运用数据采集卡对总线中传输的信号有无失真、偏差等电气特性进行检测,并使用1553B通讯卡通过测控软件LabWindows/CVI编程与ICD数据库的动态链接,实现总线信息的解析和故障的判断。与传统的维护过程相比,这种模型能够从信号的电气特性以及信息的解析等全方位的去检测判断故障的来源,并且能够广泛在其他1553B总线系统内扩展应用。验证表明该监控系统可以对总线信息进行快速有效地监测分析,能满足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