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产充油顺丁橡胶需要高门尼粘度的基础胶,本实验采用调节聚合催化剂铝硼比的方法,在不改变生产厂原有的工艺、设备、操作方法及原料的条件下,直接制取高门尼值基础胶。实验表明,采用本方法可按需要制备出具有一定门尼值(如65±5和80±5)的基础胶。分别充入20份和37.5份的填充油,所制得的顺丁充油胶的物理性能,基本上达到了日本BR—31充油顺丁橡胶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研究了聚合温度对Ni—Al—B—D体系的影响,并与Ni—Al—B体系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50~90℃范围内,Ni—Al—B—D体系活性高、聚合物门尼粘度低、凝胶含量少.90℃高温聚合时,Ni—Al—B—D体系比Ni—Al—B体系稳定.采用Ni—Al—B—D体系合成高门尼胶时,链增长速度变慢,但转化率仍保持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挂胶、凝胶、胶团生成的一些因素,根据初步试验结果认为,催化剂组份是主要因素,溶剂是次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在连续生产过程中哪一催化剂组份过浓会导致生成凝胶。在聚合过程中,分别添加 Ni,Al,B,Ni—Al,Ni—BAl—B 等组分,在本试验条件范围内,除添加 Al—B 陈化液,凝胶含量有明显提高外,其余组份尚未发现有明显的差异,并观察到胶团形成过程是由小凝胶块逐渐集结形成大胶团。  相似文献   

4.
李迎 《齐鲁石油化工》1991,19(2):106-110
在目前国内镍系顺丁胶生产配方和设备基本不变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向催化体系中添加第四组分(D)的方法,改善了硼在碳六油中的溶解性和分散性,拓宽了 Al/B 比的适用范围和对顺丁胶分子量的调节范围,提高了硼的利用率,并能在合成优质顺丁中门尼胶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硼用量,这对减轻设备腐蚀和挂胶以及延长聚合生产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 Ni(naph)_2—Al(i—Bu)_3—BF_3·OEt_2即 Ni—Al—B 为催化剂体系,抽余油为溶剂的丁二烯聚合生产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简称 NiBR)是我国自行研究开发成功的技术。工业化以来的20年,经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对丁二烯的聚合规律,催化剂相比,陈化方式,杂质(包括水)对聚合的影响等都有较深入的研究和报导。本文浅析了丁二烯  相似文献   

6.
<正> 引言我厂丁二烯聚合使用的溶剂油(67~90℃),系炼油厂铂重整抽余油。该油中含有微量烯烃杂质,其碘值一般在0.2~0.5(克/100克)左右,最高可达1.0以上。它可以影响聚合催化剂活性,使聚合转化率下降;同时也是导致胶团生成、凝胶增高等影响橡胶质量稳定的不利因素之一。但不同产地的溶剂油,其烯烃杂质对聚合的影响程度亦不同,因此,有必要对其具体杂质组分进行  相似文献   

7.
在丁二烯的聚合过程中,采用 Ni—B—AI 催化剂进行三元老化聚合试验,经过20立升小釜及12M~3单釜连续以及大装置连续聚合试验,可以看出催化剂的老化液是透明无沉淀的,比较稳定。催化剂沉淀堵管问题可以解决。在聚合过程中反应平稳,容易操作。胶液中胶团比较少,门尼合格率此较高,质量比较稳定。挂胶比较轻。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厂以*(一印)中卜1(~民)什M<二一一M」一BFI·o巨b十l-oHI对比(简称NI-AL田为催化剂、加氢汽油为溶剂的丁二烯聚合动力学.在本实验条件下,聚合速率方程式可表示为: -d [Bd]/dt=k [Ni]~0 [Al]~(-1)[B] [Bd] Al/B>I (1) -d [Bd]/dt=k’[Ni]~0 [Al]~(-1)[B] [Bd] Al/B>I (2)即聚合速率与主催化剂浓度[Ni]呈零级关系,与助催化剂浓度[Al]呈负一级关系.Al/B<1时,与助催化剂浓度[B]呈零级关系;Al/B>1时,与助催化剂浓度[B]呈一级关系。此结果与前人工作的结论不同.同时也求出了有关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9.
<正> 充油顺丁橡胶是顺丁橡胶主要品种之一。充油后的顺丁橡胶可以改善顺丁橡胶加工工艺性能,提高橡胶的抗湿滑能力,并且可大幅度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制备高门尼基础顺丁橡胶是生产充油顺丁橡胶的前题。在用镍—铝—硼催化体系生产顺丁橡胶的过程中,提高顺丁橡胶门尼值可以用调节催化剂配比的方法。实验表明,在目前工业生产的条件下,生产装置不改动,生产工艺条件不变,单体、加氢汽油和催化剂等不用任何处理,仅用调节催化剂铝硼配比的方法,可以使基础胶门尼值提高到要求值。用基础胶门尼值为80±5顺丁橡胶,在聚合反应终止后,以每100份基础胶加入37.5份填充油,经充分搅拌后,进行凝聚后  相似文献   

10.
生产充油顺丁橡胶时 ,对高门尼顺丁胶胶液中胶含量的准确分析有更高要求。经实验 ,用已加入酒精的扎口塑料袋采取样品 ,经挤压、烘烤、称重 ,计算得的结果 ,可较好地满足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 生产充油顺丁橡胶,首先可以增加合成橡胶的产量,降低成本。同时,充油顺丁橡胶有改善橡胶加工性能,提高抗湿滑性能等优点。为生产充油顺丁橡胶,必须首先提高顺丁基础胶的门尼粘度值,提高基础胶门尼值的方法有多种,本试验是采用加跃升剂的方法来达到提高以加氢汽油为溶剂的镍催化体系顺丁橡胶门尼值的。  相似文献   

12.
顺丁橡胶聚合挂胶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顺丁橡胶生产中挂胶严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减轻聚合挂胶的对策,在原材料质量合格并控制合适聚合加水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活性种制备技术,进一步降低催化剂用量和降低Al、B碰撞概率,就能减少凝胶生成量,减轻系统的挂胶,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前报已报导,用胶态镍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催化活性很高。古谷进等人曾用Al、Fe、Ti等金属微粒子作载体,聚合2—烯烃,得到良好的结果。目前定向聚合的第二代高效催化剂在合成塑料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而在合成橡胶方面尚未取得关键性的突破,本文将报导用三乙酰基丙酮铁与三异丁基铝先进行反应,使其先生成Fe°胶体,然后加入环烷酸镍,BF_3·OEt_2(下面分别简称为Fe、Al、Ni、B)。企图以Fe°胶体为载体,Ni°胶体附着在它的上面,形成新生态双过渡金属,然后载在Al—B反应产物上提高镍系催化的活性,降低Ni用量,并得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裂解乙烯副产C9馏分制备芳烃溶剂油及石油树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沸程在100~200 ℃裂解乙烯的副产C9馏分为原料,研究了以Lewis酸为催化剂的两段聚合法制备芳烃溶剂油的工艺条件。主要考察催化剂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对产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段聚合法,在催化剂三氟化硼乙醚络合质量分数1.0%、三氯化铝质量分数1.5%、聚合温度60℃、聚合时间6 h的条件下,芳烃溶剂油收率为71.1%,石油树脂收率最高可达20%;同时所得的芳烃溶剂油切割为120号和200号,指标达到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5.
以Ni—Al—B为催化剂的丁二烯定向聚合,对原材料的质量有很严格的要求。为了制定原材料的质量标准,从原材料中杂质的分析方法和各类杂质对聚合的影响做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工作。但一般认为实验室和工业生产的条件不同。这些研究结果只能作为工业生产制定原材料质量标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芳烃抽余油系统进行了流程模拟。通过蒸馏切割工艺,对芳烃抽余油中的烯烃进行加氢饱和,蒸馏生产6号溶剂油及120号溶剂油产物,有效收率分别达到66%和23%。选取NCG型苯加氢催化剂,对6号溶剂油进行加氢脱芳烃精馏可生产出异己烷油(w>95%)和工业正己烷(w>60%)。而利用特殊的精制精馏(如分子筛吸附分离法等),通过对6号溶剂油、120号溶剂油进行加工,可以获得优质的正己烷(w>95%)、正庚烷(w>98%)。  相似文献   

17.
以环烷酸镍、三异丁基铝和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以下分别简写为Ni、Al和B)为催化剂的丁二烯聚合,已有较多的研究。在应化所曾进行过有关聚合的最适条件与聚合物的性能的研究。后来又报导过催化剂各组分的用量对聚合速度影响等有关工作。但以往的研究都是在催化剂用量较多的情况下,即在(Al/丁)×10~3为0.8~3或0.25~2.2范围内进行的,这是现在生产中采用的催化剂用量的大约10倍。在催化剂用量较  相似文献   

18.
在顺丁橡胶生产工艺中,使用填充油作为填充剂代替丁二烯;用调节剂法生产基础胶,即在Ni-AL-B三元催化剂体系中添加第4组分(羟基物),调节催化剂配比合成高门尼粘度基础胶.结果表明,该工艺能够有效地调节基础胶的相对分子质量,使高门尼基础胶生产简便易行、控制灵活、门尼粘度高、充油性好、性能稳定.并且在一次充油工艺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Ni(naph)_2-Al(i-Bu)_2(n-OC_8H_(17))-BF_3·OEt_2[简称Ni-Al-B];[Ni(naph)_2+Bd]-Al(i-Bu)_2(n-OC_8H_(17))-BF_3·OEt_2[简称(Ni+Bd)-Al-B]和[Ni(naph)_2+Bd]-Al(i-Bu)_2(n-OC_8H_(17))-(BF_3·OEt_2+乙酸异戊酯)[简称(Ni+Bd)-Al-(B+EI)]三种催化体系的三元陈化液的配制及其在加氢汽油中对丁二烯的聚合行为。分别考察了Al/Ni、Al/B、Ni/Bd比等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小丁油(即在所用的油溶剂中加入微量的丁二烯)于三无陈化液中,可使陈化液稳定而不影响聚合活性;B-EI预混,在高Al/B比时增溶效果显著;Ni-Bd预混、B-EI预混均可大大加宽Al/B比的适宜范围;B-NMR谱表明,B、EI间存在交换反应。  相似文献   

20.
1 前言以环烷酸镍—三异丁基铝—三氟化硼乙醚(简称Ni—Al—B)为催化体系,加氢汽油为溶剂,采用Al—Ni陈化,稀B单加的陈化方式生产顺丁橡胶,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成功的重大科研项目。20年来,生产技术不断发展,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但进一步研究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仍然是NiBR研究中的一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