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蜂产品的检验标准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产品是一种传统天然保健食品,也可作为其它保健品生产的原料。蜂蜜也是我国的一种大宗出口商品。为促进产品质量稳定,提高卫生质量,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对蜂产品我国制定  相似文献   

2.
加强绿色食品基地建设 夯实绿色食品产业基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行的全程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夯实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绿色食品监管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必须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绿色食品工作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发挥着它的示范带动作用,绿色食品品牌已经成为代表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一个精品形象。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不仅是入世以后带动我国农产品大规模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高以后发展的重要方向。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是绿色食品的生命线,绿色食品发展规模越大,品牌知名度越高,越是需要加强监管,因此,依法完善绿色食品监管体系,实现绿色食品监管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已经成为绿色食品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国民对于食品的选择不再仅仅停留于其多样性,而是开始追求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绿色食品在我国的发展问题亟需重视。本文将对我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出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相应的对策。绿色食品概述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并且按照食品生产相关标准,严格按食品质量生产的无污染、优质营养类产品。其涉及产品种类多样,范围广泛。按照其检测标准、生产  相似文献   

5.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人民生活目前正处于从温饱向小康过渡的重要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生活质量将加速改善,消费水平将有更大提高,消费观念也将不断发生新的变化。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满足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需要,应是我国绿色食品未来发展的根本目标。由此也决定了绿色食品发展要不断适应新形势,开创新局面。近几年来,绿色食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绿色食品发展已由单纯的产品开发转向综合配套开发,但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不适应绿色食品持续稳定加快发展的需要。这一新形势,一方面反映出绿色食品产业…  相似文献   

6.
绿色食品的分级标准是什么?自1996年开始,在绿色食品申报审批过程中将区分A级和AA级绿色食品。A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  相似文献   

7.
文可 《食品安全导刊》2023,(26):74-76+81
在当今社会,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绿色食品领域。绿色食品代表着一种健康、环保的生产理念,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增加,绿色食品的市场需求持续上升,但同时给其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控制带来了严峻挑战。绿色食品的生产不仅要考虑环境的可持续性,还要确保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环节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因此,探讨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点及相应的对策,对于保障消费者健康、提升食品质量和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深入探讨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质量安全控制点,分析现有的管理策略,并提出确保绿色食品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的对策,以期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绿色食品认证的运作方式为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质量认证与商标转让相结合。认证方式为,依据《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的标准,强调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检查检测并重,注重产品质量。 绿色食品标志是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企业如需在其生产的产品上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必须按一定程序提出申报。  相似文献   

9.
绿色食品标准是绿色食品认证和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是整个绿色食品事业的重要技术支撑。绿色食品标准是应用科学技术原理,结合绿色食品生产实践,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所制定的,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遵循,在绿色食品质量认证时必须依据的技术性文 件。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蜂蜜产品产销出口大国。文章梳理比较了国内外蜂产品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法规,分析了相关兽药使用政策的调整修订变化发展对蜂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使养蜂业者知道可以做什么,监管者了解该做什么。这对提高我国蜂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和顺畅出口贸易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QS认证审核现场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QS)认证主要针对食品企业的食品卫生状况,食品是否进行强制性检验以及食品进入市场前的管理是否规范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整改。本文是结合QS现场审核标准对A食品厂提出该食品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Bee pollen is a source of nutrients that are important for humans. There is growing interest in bee pollen, mainly due to consumers wishing to use natural products for a healthy diet or for their therapeutic effects. The composition of bee pollen varies according to botanical and geographical origin. The aim was to defin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arbohydrate composition of bee pollen from Slovenia. A total of twenty‐eight samples of bee pollens were analysed for botanical origins and contents of water, sugars and soluble and insoluble dietary fibre. From the bee pollen samples analysed, ten were recognised as monofloral. Monosaccharides represented 96% of the sugar fraction, with ranges 13.2–27.8 g per 100 g dry weight for fructose and 10.6–28.5 g per 100 g dry weight for glucose. Levels of sucrose, maltose and melezitose were low. Total dietary fibre was 10.0–21.4 g per 100 g dry weight bee pollen, with 73–82% insoluble fibre. Bee pollen can thus provide a good source of dietary fibre. This study supports further nutritional proposals for Slovenian bee pollen.  相似文献   

13.
蜂粮是蜜蜂蜂群中大幼虫、工蜂和雄性蜂的主要食物来源,也是蜂群生存、发展和繁殖的营养保证。目前由于天然蜂粮生产成本较高,而人工蜂粮生产技术中各阶段的发酵条件尚未明确,蜜蜂利用蜂花粉酿制蜂粮的全过程尚无法完全模拟,导致蜂粮的开发利用仍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该文针对蜂粮的营养成分、发酵过程、微生物组成及研究现状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蜂粮产品的研发和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蜂花粉是蜜蜂从显花植物上采集的花粉粒,并向其中加入花蜜及唾液腺分泌物而形成的团状物。蜂花粉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十分丰富,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然而,部分易敏人群因食用蜂花粉产生临床过敏症状,限制了蜂花粉食用安全。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蜂花粉的致敏机制研究尚不完善,制约了蜂花粉进一步开发利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蜂花粉致敏性及其过敏原识别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微生物发酵法降解过敏原的潜在应用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后续开发高效的蜂花粉脱敏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绿色食品通过营销渠道实现其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建设受到绿色食品构成的支撑和影响。本文就绿色食品产品的品种、产量、出口额等具体指标及对营销渠道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建设绿色食品营销渠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食品检验机构实验室取得资质认定的过程中不仅要有硬件投入和人员队伍,还要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国家认可的目的为有效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使其检验检测数据被政府和社会广泛认可。现以榆林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CNAS)评审专家认可工作为例,作者全程参与实验室资质认定准备工作,对其取得国家认可的过程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现根据经验及其个人总结首先介绍了食品检验机构CNAS认证的必要性,重点探讨了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工作中实验室项目建设、资质认定准备、现场评审以及评审后整改工作等4个方面,旨在探讨如何做好资质认定准备工作,并为相关机构取得国家认可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proximate composition, nutritional properties, amino acid profile and anti-amylase activity of royal jelly, propolis and bee bread. Royal jelly, bee bread and propolis have lower protein and lipid and more sugar than soybeans and eggs. Soybeans have the highest energy, followed by bee bread, propolis, royal jelly and eggs. Eggs have the highest protein digestibility, followed by royal jelly, bee bread, soybeans and propolis. The primary amino acids in bee bread, royal jelly and propolis are proline, glycine, lysine, alanine, aspartic acid, serine, glutamic acid, threonine, arginine, leucine, tyrosine, phenylalanine, histidine, β-aminobutyric acid, valine, asparagine and methionine. Amino acids from royal jelly, propolis and bee bread inhibited amylase by increasing Km/Vmax and decreasing Vmax and Km through un-competitive or non-competitive strategies. Molecular docking, ultraviolet absorption and fluorescence quenching analysis showed that amino acids interact with amylase structure at the allosteric site through van der Waals interactions and hydrogen bonds. Bee products can be used as food supplements, ingredients and medications to manage diabetes by inhibiting amylase.  相似文献   

18.
能力验证是管理部门对质检机构能力状况和管理状况进行客观考核的一种方法,是对质检机构资质认定的有效性和保持状态的后续监督检查。通过开展能力验证,可以发现质检机构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提高质检机构的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简要介绍了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其委托的定点监测机构进行能力验证的必要性、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绿色食品形象识别系统用于表达绿色食品基本理念。本文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为例分析了绿色食品形象识别系统的实施情况,建议全国绿色食品工作者在开发和管理工作中做到正确理解、准确应用,为树立绿色食品事业形象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德国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质量安全是我国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总结借鉴发达国家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对构建和完善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从管理机构、法律法规、质量认证、包装标识、追溯制度、市场准入、质量安全标准和监测检验八个方面对德国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