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赵博 《广东化纤》2009,(2):10-12
介绍了铜氨纤维和竹纤维的性能和特点,结合生产实践,通过工艺试验,分析了竹纤维与铜氨纤维环锭纱的一些工艺参数等,为提高混纺针织纱产品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蒸氨法氨回收工艺及装置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厂IDAN法草甘磷在碱解反应中产生大量的含氨气体,采用中压蒸氨工艺回收氨。介绍了低压解吸蒸氨工艺和中压蒸氨工艺各自的特点,阐述了中压蒸氨工艺流程、产品质量、消耗指标、工艺指标、主要设备,介绍了生产成本、收益情况,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联合制碱生产碳化尾气的氨回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全 《纯碱工业》1999,(3):44-51,54
本文对联合制碱生产四种碳化过程的碳化尾气带出氨和现行的回收方法作了简要评述,提出母液Ⅱ是变换气加压碳化和浓气常压碳化理想的回收剂,介绍了母液Ⅱ回收碳化尾气中氨的原则工艺技术方案。“附议”对母液Ⅱ吸氨过程中生成钙镁碳酸盐沉淀的副反应作了否定,建议改变传统的氨母液Ⅱ澄清工艺,认为母液Ⅱ澄清和精制是联合制碱法生产提高纯碱产品质量和总体生产水平,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技术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4.
贾荣宝  时思源 《化学世界》1990,31(10):469-472
《自冷法》生产试利氨水是利用液氨气化时要吸热来平衡气氨溶于水时所放出的热量。本文从吸热和放热两个过程的热力学计算结果和试验与生产的实践都证实了这一工艺过程是合理可行的。产品质量稳定、氨的总回收率高达98%以上,大大改善了操作环境,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陕化集团氮肥和磷复肥装置的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了大型燃煤锅炉烟气氨法脱硫装置副产的硫酸铵溶液用以调整磷复肥(包括磷酸二铵、磷酸一铵、复混肥)产品质量的可行性,提出了相应的试验方案、技改方案、工艺指标调整、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并对调试效果进行了预评价。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硫酸法和磷酸法处理氨废气的工艺过程和原理,从原料(吸氨剂)、产品、工艺、设备、消耗等五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二者的生产状况,综合评价认为,磷酸法处理氨废气比硫酸法具有以下优势:(1)原料磷酸性质温和,对设备的腐蚀性小;(2)工艺运行平稳,产品质量可控,设备故障率低、运转率高;(3)生产氨水基本上不消耗磷酸,运行费用低、经济效益好等,并提出了将硫酸法改为磷酸法处理氨废气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目前磷酸二氢钾的主要生产方法进行了评述,提出了使用萃取剂S与热法磷酸和氯化钾反应制备KH2PO4,再用气氨再生萃取剂副产NH4Cl的工艺路线;通过实验确定了萃取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经年产1000t中间试验,证明本工艺流程简单,投资省,生产成本比中和法低,磷酸二氢钾产品质量指标完全达到GB1963—80工业一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8.
净化专利     
《气体净化》2010,10(2):19-20
发明名称:氨碱联用焦炉气脱硫工艺 编号:QTJH20100201 申请人:孙启玉;吕迎智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氨碱联用焦炉气脱硫工艺,该工艺采用氨法碱法二级串联脱硫和两套氨液碱液再生工艺,在氨法脱硫工艺中采用湍球塔作为吸收设备,焦炉气与氨水在湍流塔中吸收反应生成硫泡沫,送人工作液再生系统,工作液再生系统是由富液槽、氧化再生槽、硫泡沫槽、融硫釜、真空干燥剂和贫液槽组成,  相似文献   

9.
在冶金工业中,一般多采用湿冶法处理钼精矿,氨浸出法则是最常用的湿冶法之一。由于具有工业价值的辉钼矿(MoS_2)常与辉铜矿共生,当用一定浓度的氨溶液处理辉钼矿焙砂时,往往伴随着钼酸铵浸出的同时,也有铜氨络离子生成。因此在氨浸出法的工艺中,不论国内、国外,一般都是通过加沉淀剂的方法除去氨浸出液中Cu~( )等有害杂质。在本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美国的Skarbo.Reald.R提出了以生成钥酸铜氨络合物(Cu(NH3)4·MOO'·nH:O)结晶的方法来除铜(I)〔"〕,可见如何有效、合理地除铜(l),不仅是氨浸出工艺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而且也是人们所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氨法HPF焦炉煤气脱硫工艺的开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氨法HPF工艺的脱硫脱氰机理和工艺流程,通过对双塔串联和单塔工艺生产试验结果的比较和对煤气含氨量等诸因素对脱硫脱氰效率影响的讨论,指出新开发的氨法HPF工艺是理想的脱硫脱氰技术。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六氨氯化镁的理化性质和制备方法。六氨氯化镁可通过高沸点溶剂体系合成法、水氨体系合成法、低沸点溶剂体系合成法、硅化镁制硅烷合成法等方法制取。重点综述了六氨氯化镁的应用。以六氨氯化镁为原料采取热解法可制取无水氯化镁,无水氯化镁是电解法制金属镁的原料,用途十分广泛;利用六氨氯化镁还可制取高纯氢氧化镁、阻燃级氢氧化镁、碱式碳酸镁、工业氧化镁、活性氧化镁等系列镁化合物产品。  相似文献   

12.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技术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论述了氢氧化镁阻燃剂所需的特殊结构及相应的制备技术。其特点在于分两步反应,先合成碱式氯化镁,经陈化、水热处理、表面改性处理后才可制得具有特殊结构的氢氧化镁阻燃剂。  相似文献   

13.
以工业活性轻烧氧化镁粉和盐酸为原料,采用水溶液法制备了碱式氯化镁晶须,继而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碱式氯化镁晶须进行改性,然后将其与丁苯橡胶混炼得到改性碱式氯化镁晶须/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改性碱式氯化镁晶须对丁苯橡胶力学性能及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溶液法制备得到的碱式氯化镁晶须结构为Mg2(OH)3Cl·4H2O,呈微细纤维状,分布较均匀,长径比大于20;改性碱式氯化镁晶须的加入,可以改善丁苯橡胶的机械强度和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4.
李健  付争兵 《山东化工》2009,38(11):8-9,12
以氯化镁和氨水为原料,用反向沉淀法合成了阻燃剂氢氧化镁,并用硬脂酸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将改性氢氧化镁与高密度聚乙烯以不同比例共混。测定改性氢氧化镁对聚乙烯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影响原因。结果表明:含此阻燃剂20%的聚乙烯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阻燃性能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轻烧氧化镁为原料,通过“一锅法”合成了一种具有氢氧化镁(MH)和碱式碳酸镁(MC)双组分多级结构的一体化高效无卤复合阻燃剂(MCMH)。将MCMH和MH分别与聚丙烯(PP)密炼共混,经模压成型制备了PP/MCMH和PP/MH复合材料,并对比研究了MCMH与MH应用于PP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MCMH是氧化镁先水化转变为氢氧化镁,然后部分氢氧化镁与碳酸氢铵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镁,呈现花状多级结构。当阻燃剂质量分数占复合材料的50%时,PP/MCMH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HRR)峰值和烟雾产生率(SPR)峰值较PP/MH复合材料大幅降低,分别为299 kW/m2和0.038 m2/s。该方法原料来源广泛,工艺简单易行,具有规模化生产和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以硫酸镁与氨水为原料,采用硬脂酸/硬脂酸钙作为复合改性剂,合成改性氢氧化镁阻燃剂。将制备的改性氢氧化镁与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添加到尼龙(PA6)中,通过挤出造粒制备复合阻燃(PA6)。分别研究不同阻燃剂配比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热性能、阻燃性能及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CA/改性氢氧化镁比例的增大,复合阻燃PA6的拉伸性能与冲击性能均先上升后下降,当两者比例为1:1时,力学性能达到最优。同时,两阻燃剂协同作用,使尼龙6阻燃机理由解聚分解转化为直接炭化分解,有效抑制燃烧流滴现象,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综合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以氨水为沉淀剂与氯化镁反应,直接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探讨了反应温度、氯化镁浓度、氨水浓度、氨水加入流量、氨镁比、反应时间对制备超细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影响程度。通过正交实验,选用L25(56)正交试验表,进行了25次实验,其中有9次实验均生产出了D(50)1.00μm的氢氧化镁产品。得出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依次为:镁离子浓度氨镁比反应温度氨水加入速度氨水浓度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8.
阻燃剂的发展概况及氢氧化镁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阻燃剂的发展、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特点和表面改性的现状以及氢氧化镁与偶联剂的相互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硅烷表面处理的碱式碳酸镁纳米片和氢氧化镁以及氢氧化铝为复合阻燃剂,通过密炼模压法制备了一系列复配阻燃剂协效阻燃EVA的复合材料。利用拉伸性能测试仪、熔融指数仪、垂直燃烧测试仪和锥形量热仪分别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工流动性能和阻燃性能,利用热重分析仪测试了复配阻燃剂的热分解行为。结果表明,复配阻燃剂以适当比例协效阻燃EVA在更宽的燃烧温度范围内发生分解,能够起到更好的阻燃效果。并且复配阻燃剂/EVA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和烟释放率大幅度降低,分别为181.06 kW/m2和0.032 m2/s。另外,复配阻燃剂/EV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9.73 MPa,断裂伸长率为155.07%,每10 min熔融指数为1.00 g,符合电线电缆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20.
采用石灰乳法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对混合碱用量、溶剂总量、水/醇比和反应时间进行考察,并采用三种典型的改性剂———磷酸三苯酯、双咪唑啉、双子磺酸钠对氢氧化镁阻燃剂进行改性。结果表明,Mg(OH)2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氯化镁与混合碱的摩尔比为1∶2.2,溶剂的总量为2 100 mL,水/醇的体积比为4∶1,反应时间为30 min。采用晶须改性剂磷酸三苯酯时,温度在80℃,改性时间4 h,添加量2%(质量百分比)时,活化指数较好;采用双咪唑啉、双子磺酸钠时,温度在40℃,改性时间2 h,添加量4%(质量百分比)时,活化指数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