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碳酸盐岩鲕滩储层作为地层中的特殊岩性,是岩相及岩性变化形成的岩性圈闭,地层不仅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而且具有层薄、横向变化快及穿时迁移等特点,使得长期以来,有关鲕滩储层分布的预测及其气水关系识别仍然没有建立一种比较有效的地震预测方法.文章利用测井资料对鲕滩储层含气、含水及非储层的各种地球物理参数做综合分析和对比,确定鲕滩气藏主要的敏感参数,分析不同敏感性参数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工区储层地质特点,进行地震反演预测方法研究,提出适合于该区鲕滩储层和气水关系预测的地震反演方法,并根据气层AVO特征,对储层含气性进行综合预测解释.通过研究表明,速度是鲕滩储层含气性预测最为敏感参数之一,通过精细的速度反演可以有效地识别鲕滩储层气藏和水层的分布,此外通过AVO模型分析、实际资料AVO属性参数处理、解释,总结出该区鲕滩气藏主要以两种AVO特征为主,一种是裂缝型气藏,其AVO特征为P·G强波峰,道集上振幅随炮检距增大明显增强;另一种是裂缝不发育型气藏,其AVO特征为P·G值近似于零,道集上振幅随炮检距增加几乎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Russell流体识别因子的理论基础上,构建了新的气-水识别因子。利用气-水识别因子判断鲕滩储层含气性的步骤是:首先确定目标,即寻找含气鲕滩储层和含水围岩的地震属性差异;然后通过叠前纵、横波阻抗同时反演获得ρ,Z_P和Z_S等参数,利用这些参数计算全工区的气-水识别因子;最后,利用得到的识别因子和其它参数的交会分析,获得鲕滩储层的含气性显示。结合川东北鲕滩储层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和测井数据对构建的各种流体识别因子的识别能力进行分析,其中流体识别因子ρf/Z_S~2和纵波阻抗的交会结果与井资料的吻合程度较好,可很好地刻画出鲕滩储层的有利含气区域,且较好地去掉了背景值,减少了识别误差。  相似文献   

3.
依据钻探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总结了鲕滩储层的沉积特征,利用模型正演方法分析其地震反射特征,在岩性模型正演的地震记录中提取各类属性进行分析,发现对于孔渗性鲕粒滩,最大振幅异常偏大,地震剖面上、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内中强振幅的“亮点“反射是该区鲕滩储层存在的重要标志。对地震资料进行振幅归一化标定处理后,拾取并计算与储层相对敏感的地震属性,并建立有关厚度—振幅、孔隙度—波阻抗的量板关系。利用鲕滩储层地震反射的强振幅特征圈定其分布范围并估算其厚度,利用鲕滩储层低波阻抗特征预测其孔隙性。应用该方法研究TNB构造区的鲕滩储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AVO属性作为地震属性的一种特殊形式,反映的是地下反射界面的弹性参数的差异,这种差异既可能缘于岩性的变化,也可能是缘于孔隙所充填流体的不同。从众多的AVO属性中找到最有利于含油砂体识别的属性,作为预测储层和描述油藏特征的重要依据。在新疆中部1区块含油砂体解释的基础上,利用AVO正演技术对AVO属性进行含油敏感性判识,拟泊松比属性与含油砂岩具有较高的相关度,从而建立了测井成果与地震AVO数据的关联,实现了AVO属性更严谨的解释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岩石孔隙流体交会技术最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各种AVO属性反映的储层或含油特征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含油气砂岩的AVO属性千差万别。 因此,应用AVO属性预测储层和描述油藏特征时,必须有足够的认识。提高AVO属性置信度,最常见的分析手段就是AVO交会图。在综合分析λρμρ交会和孔隙流体交会图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孔隙流体交会图技术,使得利用AVO交会分析定量估算流体性质成为可能。基于孔隙流体交会,既可以运用交会的方法进行流体的定性识别,也可以利用其提取孔隙流体数据定量判识岩石中流体的性质。这一方法为AVO属性资料的精细解释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6.
松辽盆地汪家屯地区营城组含气火成岩的地球物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辽盆地汪家屯地区营城组火成岩极为发育,在综合分析营城组火成岩的地质、测井、地震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汪深101井基于井资料的AVO正演模型研究和叠前地震资料及相关AVO属性参数的交会分析,揭示该区火成岩含气储层的地震反射振幅随偏移距的增大而负向加大的变化规律,以及第Ⅲ类AVO异常响应特征。最后通过这些来识别岩性及预测油气。  相似文献   

7.
川西丰谷地区三维AVO油气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川西丰谷三维宽方位地震资料,采用基于Fred.J.Hillterman简化方程的AVO技术,进行了三维AVO反演,得到垂向入射反射系数(NI)和泊松反射系数(PR)两个主要AVO属性体。通过测井数据岩石物理特征分析、已知井的AVO模型正演、流体替换和交绘图分析,可以实现从测井岩石物理属性到地震AVO属性的定量标定,进而对三维AVO属性剖面进行解释。在川西丰谷三维地震资料偏移距范围内,含气砂岩与含水砂岩的测井岩石物理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储层砂体中气、水流体的变化可以导致不同的AVO异常。从交绘属性体中提取的须四段储层AVO属性异常分布表明,无论AVO属性剖面或属性平面展布均与实际钻井结果吻合,证实AVO反演属性对储层中含流体性质具有更直接、更准确的区分能力,在丰谷地区须家河组储层含气性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实效。  相似文献   

8.
川东北通南巴构造带飞仙关组鲕滩储层预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武丽  董宁  朱生旺 《石油物探》2009,48(3):277-284
川东北通南巴构造带位于造山带前陆,强烈的构造活动导致其结构和构造非常复杂,储层特征难以确定。针对这一问题,在对通南巴构造带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和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正演模型;基于正演模拟结果,提取了20多种地震属性,并对其敏感性逐一进行分析,优选出瞬时相位、瞬时振幅、瞬时频率、相干及波形等多种对鲕滩储层比较敏感的属性,从而预测了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分布特征。其中,河坝场构造为Ⅰ类鲕滩储层,马路背构造和狮子坪构造为Ⅱ类鲕滩储层,而母家梁构造和黑池梁构造为Ⅲ类。这套鲕滩储层预测技术方法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研究区储层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Gassmann方程的鲕滩储层流体替换模拟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单井资料的储层地震响应模拟和流体识别大多采用褶积模型,但对于复杂地质模型,采用褶积模型模拟的波场动力学特征不明显。提出了基于Gassmann方程的流体替换波动方程模拟技术,从波动方程角度刻画了复杂鲕滩储层模型的地震响应。该方法利用Gassmann等效介质理论,对鲕滩储层实现由干岩石到有效孔隙饱和岩石的替换,由已知预测未知;之后通过建立鲕滩薄互层模型和薄互层楔形体模型,正演模拟了鲕滩储层含气后的地震响应,地震响应表现为“亮点”特征。  相似文献   

10.
李阳兵  张筠  徐炳高  何会 《测井技术》2009,33(3):243-248
在对鲕滩储层基本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纵横波速度比和电成像资料结合的方法对鲕滩储层岩性进行识别.实际运用中纵横波速度比值不仅与储层含流体性质有关,还受岩性、孔隙度、岩石所承受的有效应力、裂缝等因素的影响.对鲕滩储层流体性质的识别是利用泊松比与体积压缩系数重叠和纵横波时差比与纵波交会识别流体性质;对鲕滩储层的孔隙型、裂缝型、裂缝一溶洞型等典型储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储层类型划分.通过对实例的剖析研究,在应用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同类储层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川东北地区鲕滩储层主要是飞仙关组鲕粒坝(滩)经云化及溶蚀作用改造后形成的残余鲕粒云岩类孔隙性储集体,具有高孔、高渗的特征,储层分布明显受沉积相控制。早期通过"亮点"预测技术的应用发现了渡口河、铁山坡和罗家寨气田。近年来,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结合国内多家单位的技术优势,从构造落实、储层预测、流体识别等方面开展了进一步的攻关研究。通过加强叠前资料处理,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努力做好地震资料的叠加成像以及偏移成像工作,地震资料品质明显提高;应用速度、密度、孔隙度、吸收参数等多种反演技术,进一步深化鲕滩储层分布预测,实践证明方法可靠;通过AVO、压力梯度、动态流体等技术的应用,在储层流体识别方面取得进展。这些成果认识对深化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亚明 《中国海上油气》2005,17(2):92-93,97
以川东建南气田区为例,在综合测井和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从AVO正演模拟入手,分析了含气碳酸盐岩储层的AVO异常响应特征。在AVO截距与斜率交会图上,含气碳酸盐岩样点位于第4象限;AVO技术能够分辨的含气碳酸盐岩储层的最小厚度为10m。这些认识对应用AVO方法检测碳酸盐岩地层的含气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地仪陇地区飞仙关组鲕粒滩型储层埋藏深度较大,沉积地质背景较为复杂,钻至深层的探井较少,难以准确预测鮞粒滩型储层的空间分布,制约了飞仙关组的油气勘探。飞仙关组储层主要为该组的一段、二段鲕粒滩,岩性以亮晶鲕粒灰岩和残余鲕粒灰岩为主,大多分布于台缘带上。地震正演模拟结果显示,鲕粒滩在地震剖面上外形呈现为透镜状,具有较强振幅和较低频率。采用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在鲕粒滩发育的台缘带上,利用地震振幅属性有效地预测仪陇—平昌地区飞仙关组鲕粒滩储层的空间展布。鲕粒滩型储层的识别及其分布特征与实际钻探结果匹配度较高,证明通过地震属性分析对鲕粒滩型储层的识别及分布进行预测是切实可行的,为下步对该类储层进行勘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沉积相分析、地震正演模拟与地震属性分析有机结合能有效进行深层鲕粒滩储层识别与勘探。  相似文献   

14.
普光气田为长兴组一飞仙关组礁滩相白云岩储层为主的构造-岩性复合圈闭特大型气田,储层综合预测技术为气田勘探关键之一.基于叠前时间偏移资料进行AVO属性处理,较好地解决了AVO异常的归位问题,使AVO响应更清晰,提高了AVO资料的分析质量.在测井和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正演模拟,建立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储气层AVO异常的识别模式,开展AVO属性分析,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在四川盆地川东北区油气勘探寻找到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地质统计分析方法在鲕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质统计分析方法实现了地震属性到储层岩石物性参数的转换,可以获得可靠的预测结果。针对LJZ构造鲕滩储层层多、层薄、纵横向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利用地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定量预测。提取了均方根振幅和平均振幅等6种地震属性参数,选取相关性高的属性参数与井数据建立统计关系,经过内插外推得到井间物性参数平面图。地质统计分析方法预测的鲕滩储层厚度及孔隙度与井资料吻合程度较高,储层的平面分布与速度反演方法预测的鲕滩储层横向分布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16.
川西北九龙山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二段在天然气勘探中取得重大突破,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井下钻探资料显示飞仙关组二段(简称飞二段)发育多套储层且主要集中于飞二上亚段,整体非均质性较强,岩性、物性复杂多变,储层厚度较薄、钻井较少,难以明确鲕滩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制约着该区天然气勘探进程。针对川西北九龙山地区飞二上亚段鲕滩储集层,利用井下储层特征及三维地震资料,分析鲕滩储层反射特征,再利用正演模拟,建立鲕滩储层地震响应模式,明确该区鲕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为弱振幅—断续反射;通过采用层拉平印模法恢复飞二段古地貌,结合地震相分析及地震振幅属性特征,确定了鲕滩体发育有利相带分布特征。在有利相带分布的基础上,利用以相对阻抗为主的调谐振幅反演及波形差异反演方法对储集层空间展布进行精细预测,明确了储集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同时对鲕滩储层厚度及裂缝发育进行了预测,其储层厚度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较为吻合,证实了该预测方法在该地区具有适用性,并根据裂缝发育、波阻抗值小于1.6×106 g/(cm2·s)、储层厚度大等指标进一步圈定鲕滩储层有利发育区,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7.
SQW区块与苏里格气田总体构造特征相似,主要表现为地层平缓,构造圈闭不发育,以岩性气藏为主。由于区内各类岩石速度和密度等参数相互接近,应用传统的波阻抗反演方法难以识别盒8段气层,因此本文选用基于泊松比分析的AVO技术进行储层预测。参考Verm等提出的基于泊松比反射率的AVO技术,在区内利用岩石物理分析建立NI-PR彩色标定图板,通过彩色交会图解释技术分析实际地震道集AVO反演的NI和PR属性,可以获得较准确的含气储层空间展布信息。AVO储层预测结果与研究区内各井盒8段实际情况吻合率达80.5%。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是鲕粒灰岩云化后的碳酸盐岩储集体,孔洞缝发育,储层段中含有泥质、膏盐夹层,储层具有低速、低伽马、低阻抗的特征;泥质层具有低速、高伽马、低阻抗特征;而膏盐岩具有低速、低伽马、高阻抗特征。更重要的是,要如何通过地震预测的方法从复杂的围岩中检测鲕滩储层,进而指出天然气的高产区带。通过多年的攻关研究,终于寻找到了一套预测飞仙关组鲕滩储层行之有效的技术。即采用速度反演、辅以波阻抗和伽马反演有效地预测储层的有无;利用孔隙度反演和量化技术计算出储能系数,查明储层的厚薄和好坏;在储层段利用AVO技术得到的碳氢剖面可以判识储层是否含气。这套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方兴  孙夕平  张明  周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3):469-472,358,518
AVO流体反演技术是将统计学与AVO理论结合,统计判别实际地震数据与测井数据正演的AVO响应,定量预测目标储层的含油气概率分布。针对低孔、低渗碎屑岩储层,为求取孔隙度参数,本文将AVO流体反演技术进行了改进,充分利用其统计学分析优势,通过贝叶斯和柯西等概率理论对异常信息进行统计判别,并从中提取出储层的孔隙度信息,实现了X69井区储层的定量预测,减小了预测的多解性。孔隙度预测结果与实际测井值吻合率最高可达到79%,较好刻画出高产井区有效储层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