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9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5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页岩气资源量分类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资源量通常采用容积法进行评价,但由于页岩气的赋存方式与常规天然气有很大不同,则需采用分类的方法进行评价。页岩气的赋存方式分为吸附态和游离态两大类型,通过兰格缪尔等温吸附模拟试验,对实测样品的吸附气含量与压力值进行拟合,建立起两者关系的计算模型来实现对吸附气量的估算;利用游离气量与有效含气孔隙度之间的密切关系,拟合有效含气孔隙度和地层体积密度的关系来估算页岩的游离气量;最后通过将两者相加来得到页岩气的总量。采用该方法对四川盆地南部某页岩气井区的资源量进行了评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苏里格气田盒8砂岩的实际井统计资料为基础建立致密砂岩气层的岩石物理模型,通过流体替代进行弹性阻抗正演模拟,分析弹性阻抗对致密砂岩气层识别的流体敏感性特征及其正演模型的响应趋势。研究表明,四类致密砂岩气层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弹性阻抗特征,即Ⅰ类气层表现为随入射角增大而减小的正高弹性阻抗差特征,Ⅱ类气层表现为随入射角增大而减小且由正到负转换的近零弹性阻抗差特征,Ⅲ类气层表现为随入射角增大而减小的负高弹性阻抗差特征,Ⅳ类气层表现为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的负高弹性阻抗差特征;Ⅰ、Ⅱ、Ⅲ类气层的弹性阻抗都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盖层的弹性阻抗都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以致反射系数都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而Ⅳ类气层和盖层的弹性阻抗随入射角的增大分别呈增大和减小趋势,以致反射系数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四类致密砂岩气层的弹性阻抗和反射系数都随含气饱和度的增大呈减小趋势,其中在含气饱和度为0~0.1之间的减小幅度较大。此外,弹性阻抗正演模型的振幅响应特征能较好地反映出弹性阻抗随入射角和含气饱和度的变化关系,这种响应特征可为弹性阻抗反演结果的含气性解释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桂中坳陷上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中坳陷上古生界中、下泥盆统以及下石炭统页岩具有良好的生烃及储集条件,但受多期构造运动改造,页岩气保存条件复杂。从宏观和微观分析入手,对该区上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进行综合评价,预测其勘探潜力及有利勘探区。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钻井资料、镜质体反射率、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泥页岩物性分析数据以及构造演化史和埋藏史-热史恢复,从盖层封闭性、断裂和抬升剥蚀作用影响等方面评价了桂中坳陷上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结果表明:桂中坳陷中泥盆统泥页岩沉积厚度大(暗色泥页岩厚250~650 m)、分布连续且韧性和微观封闭性较好,可作为页岩气直接和区域盖层;下石炭统虽然分布局限,但韧性和封闭性好,可作为局部盖层;燕山期为研究区主要变形期,大量叠瓦状逆冲断裂和高角度逆冲断层在此时发育,对现今残存的页岩气藏分布格局起着决定性影响,坳陷中、西部遭受的构造改造相对较弱;强烈的剥蚀作用破坏了页岩气的保存,但坳陷中、西部地区剥蚀程度较小。总之,桂中坳陷中、西部的柳江低凸起内天山背斜及西部、马山断凸中部和红渡浅凹中部一带页岩盖层分布稳定且韧性和封闭性较好、遭受的构造破坏较弱、剥蚀厚度较小,为页岩气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4.
应用Bower法对不同超压成因的地层压力进行预测,通过对黄河口地区单井地层压力纵向和平面展布特征分析认为,区内中深层普遍存在超压现象,在纵向上超压一般在2600m左右开始出现;在平面上,始新统沙河街组三段超压现象分布最为广泛。利用速度-垂直有效应力及密度-垂直有效应力交会图对超压成因进行识别认为,黄河口地区东营组超压成因机制主要为欠压实和生烃作用,以欠压实为主;沙河街组超压成因机制以生烃作用为主,但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沉积速率相对于浅部加大,其超压成因机制常为多种因素的叠加。  相似文献   
5.
利用Hampson—Russell/Geoview/AVO软件,在三维AVO资料上研究含气砂岩的地震反射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关系及AVO属性的特征。并将AVO技术应用于大港油田黄骅坳陷港186井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寻找天然气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条件复杂地区,三维AVO分析可区分真假天然气响应,准确确定已知气藏及异常区的空间展布范围。  相似文献   
6.
AVO的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AVO从早先所认识到的一种现象已发展成一种完善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油气勘探领域。详细叙述了AVO的理论基础,并由此导出对Zoeprritz方程的简化程序和相应的异常属性提取方法,分析了相关属性的地质意义;在此基础上,介绍了AVO在岩性预测、油气检测和裂缝检测方面的应用方法和实例。最后,对基于AVO技术过程所带来的资料品质改进,应用过程所存在的观点、重点环节和本身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黄骅坳陷白水头—唐家河地区东营组钻井资料的统计分析,设计了3种不同地质模型.用于分析不同厚度、不同孔隙度和不同流体性质的储层所表现出的地层速度和密度特性,进而通过地震正演模拟研究,得到不同储层参数状况下的响应曲线。分析响应曲线发现,在该地区,当含水砂岩厚度为20m时.其地震反射振幅最大;而含油帮岩在厚度为18m时达到最大。当孔隙度达到22%时.含油砂岩的地震反射振幅会发生极性反转;而含水砂岩在孔隙度为28%时极性反转。这就为该地区的地震储层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用地震层速度预测地层压力的关键是获取准确的层速度资料,本文介绍了Fillippone法进行压力预测的基本原理,阐述了获取地震层速度的方法,并简述了其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AVO正演模拟研究是采用AVO方法进行烃类检测的基础。研究了含气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反射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关系和各种AVO属性参数的特征,为以后应用AVO技术检测碳酸盐岩的含气性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AVO技术是研究含气储层的地震反射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关系,通过对AVO异常属性特征分析,将AVO技术应用于涟源凹陷地区碳酸岩盐储层天然气藏研究,预测出该区的含气性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