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重熔对高铬白口铸铁遗传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重熔的工艺措施并在第二次重熔时进行保温处理,研究高铬白口铸铁中碳化物的遗传性并对高铬白口铸铁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高铬白口铸铁中的碳化物经过重熔仍存在明显的遗传现象;随着重熔次数的增加,碳化物组织遗传效应减弱,力学性能下降;保温处理可以改善碳化物的组织遗传性;过长的保温时间导致碳化物变得粗大,高铬白口铸铁的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稀土变质处理对普通白口铸铁、低铬白口铸铁和高铬白口铸铁凝固过程、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经稀土变质处理后的白口铸铁在凝固过程中的过冷度增大,细化了初生奥氏体枝晶和改善了碳化物的形态,同时白口铸铁性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铸态及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高铬白口铸铁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高铬白口铸铁铸态组织中共晶碳化物呈宫续和断续网状分布,对材料的韧性损害较大,通过热处理后可改善共晶碳化物的形态及分布,同时使基体组织到强韧化配合。  相似文献   

4.
用HM-100型高温金相显微镜,通过模拟热疲劳的实验方法,动态观察了高铬镍合金白口铸铁热疲劳裂纹的萌生及扩展过程。实验表明:组织为奥氏体加M23C6型碳化物的高铬镍合金白口铸铁热疲劳裂纹主要沿晶界萌生扩展,热疲劳断口为混合型断口。增加含碳量则降低高铬镍合金白口铸铁的热疲劳抗力。  相似文献   

5.
高铬白口铸铁的强化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对高铬白口铸铁碳化物形貌与分布,以及基体组织的影响,介绍了根据不同铸件进行化学成分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实验室不同工艺方案的试验,探讨了悬浮铸造对低铬白口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铸造能细化低铬白口铸铁组织,改善碳化物的形态和分布特征,使冲击韧性提高87%。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实验室不同工艺方案的试验,探讨了悬浮铸造对低铬白口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铸造能细化低铬白口铸铁组织,改善碳化物的形态和分布特征,使冲击韧性提高87%。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的退火工艺对高铬铸铁进行处理,用金相显微镜和TEM观察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金相组织,并与高铬铸铁的铸态组织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高铬铸铁的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高铬铸铁经退火后沿晶界分布的共晶碳化物减少,基体中的碳化物增多,呈颗粒状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9.
添加铬合金化和复合变质处理对白口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熔炼过程中通过对熔体进行复合变质处理,制备普通白口铸铁和含铬白口铸铁试样及其在相同铸造条件下的变质试样;对试样进行金相显微组织观察、碳化物定量分析和宏观硬度测量,研究添加铬合金化和复合变质处理对普通白口铸铁碳化物类型、形态、分布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铸铁铬含量较低时,碳化物类型为(Fe,Cr)3C或(Fe,Cr)3C+(Cr,Fe)7C3,呈粗大网状结构:经复合变质处理后,碳化物变得孤立、分散,网状结构被消除;随着铬含量增加,碳化物全部转变为(Cr,Fe),C3,共晶团中碳化物呈菊花状分布,并在共晶团心部附近出现近似六方形的块状(Cr,Fe)7C3碳化物;经复合变质处理后,共晶碳化物变的细小分散、分布均匀,菊花状形态消失,但六方形(Cr,Fe)7C,碳化物仍然存在;白口铸铁经复合变质处理后,其洛氏(HRC)硬度比变质前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Cr20高铬白口铸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铬白口铸铁具有耐磨性高、抗冲击疲劳性能好的特点。但在实际生产中,其工艺参数受多方面的影响,导致了生产质量不易控制。本文仅就高铬白口铸铁的奥氏体化温度、淬透性及回火温度参数的选择等等做一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低铬白口铸铁碳化物的团球化可以通过适当的球化热处理达到。本文研究了球化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对碳化物团球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球化热处理的加热温度或延长其保温时间,均有利于碳化物的团球化;经球化热处理后的低铬白口铸铁,其组织中的碳化物由连续网状、粗大的板块状(莱氏体)转变为孤立细小的团、块、球状;冲击韧性提高117%;抗磨性提高10%~15%  相似文献   

12.
高铬白口铸铁具有耐磨性高、抗冲击疲劳性能好的特点。但在实际生产中,其工艺参数受多方面的影响,导致生产质量不易控制。本文仅就高铬白口铸铁的奥氏体化温度、淬透性及回火温度参数的选择等等做一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针对钨合金白口铸铁脆性大,使用范围窄,研究了碱金属元素K、Na对其组织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钨合金白口铸铁经K、Na变质处理后,共晶碳化物由网状分布变成团球状分布,碳化物明显细化和分布均匀分布,分析了碳化物团球化机理,碳化物形态的改善导致钨合金铸针的冲击韧工和抗击磨损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托氏体稀土高铬白口铸铁磨球该项成果是由我院材料系和包头市哈德门金矿合作完成的。所研制的托氏体稀土高铬白口铸铁磨球,在成份设计上省去了传统高铬白口铸铁磨球所加的贵金属元素Mo和Cu,加入微量的V和Ti,并用稀土进行变质处理,使组织细化,耐磨性增加,应用...  相似文献   

15.
氮对铬白口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了氮对含铬0.5-15%白口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向铁水中增氮能改善碳化物形态与分布,在低铬白口铸铁中,加氮能促使其共晶碳化物断网;在闹铬白口铸铁咖氮能促进其共晶碳化物由长条状向转告愉状转变在中铬白口铁中,加氮能促使其共晶碳化物由断网状分布向蠕虫状和团块状分布转化,且加氮还能强化铬白口铸铁基体,提高其冲击韧性和硬度,其韧性增幅最高可达5J/cm^2以上,从加氮对铬白口铁的强韧化效果来看  相似文献   

16.
采用液态金属冷却的定向凝固技术,获得了在不同凝固速度下的高铬铸铁(Fe-3.35C-27.5Cr),并研究了凝固速度对高铬铸铁共晶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温度梯度为150K/cm,凝固速度为1~10μm/s时,固液界面均可维持平直状,可获得M7C3型碳化物呈定向排列的高铬铸铁,碳化物与基体结合牢固,具有原位生长复合材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鉴于钨系合金白口铸铁组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本文对各种成分的试样进行了金相、扫描电镜观察,并通过X光衍射、电子探针、显微硬度以及染色腐蚀等分析方法,对钨系铸铁的相组成,碳化物的结构类型及形态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钨系合金白口铸铁在铸造条件下获得的组织为介稳定组织,其碳化物的相结构类型与钨碳比(W/C)有关。当W/C在2以下时,合金中碳化物为M_3C;W/C为2~6时,虽然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风扇磨煤粉碎机锤头的磨损特征,应用含15%Cr及3.2~3.6%C的高铬白口铸铁取代普通白口铸铁,使锤头的抗磨能力提高了6.4倍,从而降低了磨煤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磨煤质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在模拟实际件冷度速度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四种典型合金白口铸铁的强度、组织、耐磨性及磨损形貌。试验结果表明:以M7C3型加VC型碳化物的M2合金,其硬度高,碳化物分析均匀,耐磨性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退火,阶梯升温退火,循环退火和沸水淬火加高温回火等热处理工艺对改善锰硼白口铸铁碳化物形态与分布及机械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可改变锰硼白口铸铁碳化物的形态与分布,其效果与热处理工艺参数及碳化物形态等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