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电子式互感器数字接口使用常规以太网组播/广播模式进行通信,存在载波冲突、网络负载过重和广播风暴等问题.在分析了电子式互感器数字通信和VLAN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对变电站网络建设和电子式互感器数字传输帧做了一定的改进,并设计了一套基于VLAN技术的电子式互感器数字接口,使其利于互感器与二次设备利用组播/广播模式进行实时数据传输,从而提高了电子式互感器和二次设备之间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变电站GOOSE、采样值传输对变电站网络传输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共享式的组播传输方式会造成网络冲突加剧,终端设备组播误收增加,已经不能满足数字化网络传输的工程化要求。对支持IEEE802.1Q的虚拟局域网(VLAN)划分技术、组播注册协议(GMRP)组网技术进行了探讨,指出支持IEEE802.1Q的VLAN划分技术通过隔离广播域的方法和GMRP通过动态组播注册技术都能从理论上解决数字化变电站存在的组播流量问题。相比支持IEEE802.1Q的VLAN划分技术,GMRP具有工程实施维护简单、流量控制精确等优点,在工程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电子式互感器现场误差校准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光电式互感器为代表的新一代电子式互感器正逐步投放市场.电子式互感器的二次输出与传统互感器的二次输出不同,分为数字输出和模拟输出两种.对数字输出的电子式互感器,国际电工委员会做出了相应的标准化工作.本文所实现的装置能兼顾对数字输出和模拟输出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和电子式电压互感器进行校准;采用频谱泄漏补偿算法,对被测信号的频率波动不敏感.  相似文献   

4.
电子式互感器与继电保护接口的实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了使继电保护装置尽可能应用能解决长期困扰继电保护的互感器饱和及暂态准确度不高等难题的电子式互感器,以光学电流互感器(OCT)为例,根据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标准IEC60044 8 及变电站通讯网络和系统协议IEC61850,设计了OCT与继电保护装置的接口方案,介绍了硬件结构及软件流程,并利用测试软件对该接口方案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接口能很好地完成电子式互感器与继电保护装置之间的通讯功能。  相似文献   

5.
提出以微型电流互感器检测耦合电容器电流,再将电流信号传输至控制室,转换为与一次电压成正比变化的二次信号的方法构成中高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技术方案.详细论述了新型中高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传感原理及结构,并对耦合电容器、微型电流互感器、功率放大器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对所研制的新型中高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进行了精度试验、二次短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6.
电子式互感器数字输出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6 0 0 4 4 8《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中规定的电子式互感器数字输出标准化的要求 ,并对实现数字输出的两种通讯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传统电子式互感器校验方法一般采用电磁式互感器作为标准源,该校验方法不仅存在电磁互感器的铁磁谐振及铁磁饱和缺陷、增容困难、二次接线繁琐以及二次开路高压危险等客观困难,而且面临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直接对比的问题,易导致电子式互感器稳态校验的效果差和准确性低,为此,提出了一种采用改进数字滤波算法的电子式互感器稳态校验方法。首先,简述了电子式互感器的校验流程,分析了传统电子式互感器稳态校验的不足;其次,详细阐述了改进的数字滤波算法,并提出了改进的数字滤波算法电子式互感器稳态校验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对所提稳态校验方法进行了验证,以期为电子式互感器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电子式互感器使用率也逐渐增多。但是电子式互感器本身不稳定及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会带来计量误差。文中主要研究内容是设计电子式互感器误差在线比对系统,其中包括一次系统、二次系统建立和在线比对软件联合调试及运行,以此系统研究各方面因素对互感器比差的影响。结果表明现场互感器在低温下误差变化较小,在高温时误差变化较大。该研究对电子式互感器技术的研究积累试验数据,为电子式互感器的技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李冬芳 《电器工业》2013,(11):69-71
电子式互感器是一种装置,由连接到传输系统和二次转换器的一个或多个电流或电压传感器组成,用以孽输正比于被测撼的量,供给测量仪器、仪表和继电保护或控制装置。电子式互感器的二次输出与传统互感器的二次输出不同,分为数字输出和模拟输出两种。数字输出的电子式互感器,国际电工委员会做了相应的标准化工作,并对误差作了新的定义。对模拟量输出:二次电压输出(Usr)的fr分量有效值,为电子式互感器性能的依据。对数字量输出:数字侧用16进制数代表一次电流或电压。所以电子式互感器校验可分为模拟量校验和数字量校验。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电磁式互感器和电子式互感器的对比,分析讨论了变电站内采用电子式互感器对二次系统,包括二次接线、继电保护、计量系统等方面的影响,为广大电力二系统设计人员和运行维护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方子璐  杨俊杰  刘娟 《电测与仪表》2017,54(24):62-67,93
利用动态建模技术对IEC 61850-5中D2-1型变电站层次化建模。应用准确的数学模型对变电站内智能电子设备间传输的综合数据流进行全面时域建模。在基于端口的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划分基础上,运用优先级标签技术划分站内数据流传输优先级,分别对星型,环形拓扑结构变电站自动系统进行有无VLAN的跨间隔,跨层研究。OPNET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星型,环形组网与VLAN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变电站通信网络实时性,较好地抑制广播信息泛滥问题。  相似文献   

12.
局域网在电力企业生产和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提高网络性能 ,便于网络管理 ,出现了虚拟局域网技术 ,即VLAN。虚拟网技术把传统的广播域按需要分割成各个独立的子广播域 ,从而限制了广播风暴的形成。介绍了VLAN的相关技术 ,并用CISCO的 2 92 4及 2 94 8交换机实现了VLAN的划分  相似文献   

13.
电子式高压互感器数字接口的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介绍了IEC60044-8和IEC61850中规定的电子式互感器数字输出接口的特性,并设计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通信模块以实现此功能。该方案采用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硬件平台,利用RTL8029AS实现以太网物理层和链路层的大部分功能,并采用TCP/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和系统维护,具有设计简单、维护方便、传输速率快等优点,能够满足变电站自动化、网络化发展对电子式互感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河南电力调度交换网需要传输视频和网管信息,因此,加入了网络交换机组网的视频网络。视频网络起初未划分VLAN,容易产生广播风暴。为消除隐患,对其进行了VLAN改造。文章介绍了VLAN原理及划分规则,并结合业务类型和网络现状提出了适合三层交换机端口划分和网络VLAN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变电站保护系统可靠性新措施及仿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传统的微机继电保护系统通过设备双重化配置来提高可靠性,这种方案并没有充分利用变电站内的各种保护信息,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投资浪费.文章以基于IEC 61850标准以及电子式互感器的新型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为基础,提出了解决保护装置失效和数字互感器失效的新型可靠性技术方案,分别是共享备用保护单元和软后备信号流切换;并依据IEC61850标准确立了两种方案的逻辑节点和逻辑结构.通过分析多播应用关联(multicast application association,MCAA)模型与双边应用关联(two party application association,TPAA)模型的优缺点,确立了逻辑节点间的天联模型,并选择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s,GOOSE)快速报文作为主要通信格式.通过OPNET网络仿真得到了两种可靠性方案的投切时间,证明了两种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变电站保护系统新型可靠性措施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军  熊小伏  张媛 《电网技术》2009,33(4):28-33
传统的微机继电保护系统通过设备双重化配置来提高可靠性,这种方案并没有充分利用变电站内的各种保护信息,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投资浪费。文章以基于IEC 61850标准以及电子式互感器的新型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为基础,提出了解决保护装置失效和数字互感器失效的新型可靠性技术方案,分别是共享备用保护单元和软后备信号流切换;并依据IEC 61850标准确立了两种方案的逻辑节点和逻辑结构。通过分析多播应用关联(multicast application association,MCAA)模型与双边应用关联(two party application association,TPAA)模型的优缺点,确立了逻辑节点间的关联模型,并选择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s,GOOSE)快速报文作为主要通信格式。通过OPNET网络仿真得到了两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主要数据SMV、GOOSE、PTP1588报文共网传输的可行性基础上,指出过程层组网最佳方案是星形拓扑;对比VLAN与GMRP 2种报文过滤技术,以IEC 61850标准中的D2-1典型变电站为例,提出了一套基于间隔的VLAN局域网逻辑结构划分方案,对其中存在的各种数据流流量、通信时延及时延抖动进行了详细说明和计算,最后利用OPNET仿真软件对共网传输时数据流时延进行仿真,论证了采用VLAN技术共网传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