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表层带喀斯特水的概念、内涵、特征入手,介绍了贵州省表层带岩溶水的形成条件、主要类型及水资源特征,分析了表层岩溶水的开发利用方式及其供水意义,对促进西南岩溶缺水地区的表层带岩溶水开发利用及解决水资源缺乏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各因素对覆盖型岩溶稳定性的影响程度,通过对8个影响因素在不同参数下的正交试验,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多因素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各影响因素敏感性顺序。结果表明:土洞直径、覆盖层土体粘聚力以及覆盖层厚度是影响岩溶覆盖层稳定性的3个最主要因素,其他因素影响程度相对较低,为岩溶塌陷预警防治措施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肃北县公婆泉铜矿虽然一直在开发中,但是对于公婆泉铜矿的地质特征及地质环境的勘查工作不到位,为此提出甘肃省肃北县公婆泉铜矿的地质特征及地质环境预测这一课题。研究甘肃省肃北县公婆泉铜矿地质特征,通过研究公婆泉铜矿的地层、岩浆岩和构造,查明控矿构造因素及铜矿化富集的构造条件。研究甘肃省肃北县公婆泉铜矿地质环境预测,判断开采公婆泉铜矿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并对其进行控制,避免公婆泉铜矿的开采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和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基于主成分分析理论,以西南岩溶石漠化地区西林县自然条件相近的12个流域为例,选取9个反映该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效益的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石漠化治理指标在该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中不可或缺,在选取的9个指标中权重大小排序第三。根据模型,岩溶石漠化地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效益大小与减少侵蚀、蓄水保土作用相关度最高,其次是土壤指标。并通过对比研究得到了选取的12个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态效益排序,并结合分析过程讨论了指标较少时对评价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对西南岩溶地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及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在我国频发,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成为研究的热点。山东济南是一个重要的岩溶地质灾害发育的地区,本文以济南汉峪片区为例,利用现场勘查和以往资料,对该区域主要灾害因子进行了讨论并评价,提出了防治建议,并对该地区工程地质提供建设选址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田元山矿区岩溶较为发育,且大部分深埋地下,岩溶形态特征以溶洞为主,岩溶多为不规则状,且大多见有充填物;岩溶分布在平面上、垂向上均无规律可循;通过对钻孔揭露资料分析,结合岩溶发育特征及影响岩溶发育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岩溶发育特征不仅与可溶性岩性、构造作用有关,还与地貌、地下水循环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部,为隐伏岩溶发育区,为掌握区内岩溶发育的规律,对区内岩溶水动态变化特征开展相关研究。本文主要从岩溶水水位动态变化及水化学动态化两个方面开展工作。结果表明区内岩溶水位自然波动幅度较小,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变幅较大,且恢复缓慢;表征岩溶水化学特征的重碳酸根、总矿化度多年保持稳定,变幅较小。  相似文献   

8.
岩溶地面塌陷已经成为可溶岩发育地段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岩溶地面塌陷的物质基础是具有可溶岩,而其上覆岩层也对岩溶性地面塌陷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本次利用《广东省广州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1:50000)》项目平台,以广州市花都区岩溶地面塌陷与地层的关系方面进行研究,阐述岩溶地面塌陷与其孕育地层、上覆地层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可溶岩是岩溶性地面塌陷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上覆岩层是岩溶性地面塌陷形成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包头混合稀土矿开发利用过程系统考察,以放射性核素Th作为特征因子,按照采选、钢铁冶炼、稀土冶炼三大流程研究Th的走向与分布,形成包头混合稀土矿开发利用Th平衡图。  相似文献   

10.
铸坯表层异常长大的奥氏体晶粒是产生横裂纹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冷却过程对其生长行为的影响对科学制定连铸工艺、降低铸坯裂纹敏感性有重要意义。采用原创连铸坯凝固过程热模拟方法,再现了EH40低碳船板钢板坯的凝固过程,观察在传统板坯连铸条件下,2种结晶器冷却强度对铸坯表层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结晶器冷却阶段,热模拟坯表层5 mm的绝大多数奥氏体晶粒短轴尺寸均不超过0.5 mm,但已出现粗大晶粒,且强冷条件下奥氏体晶粒尺寸平均值和极大值均更大,分别为弱冷条件下的2.5倍和2.0倍。在足辊区到矫直点区间,表层奥氏体晶粒生长非常缓慢,平均尺寸仍未超过0.5 mm。矫直点处,结晶器强冷热模拟坯表层20 mm的晶粒短轴最大尺寸为2.2 mm,为弱冷条件下的1.7倍。综上,奥氏体晶粒在连铸不同阶段表现为不同的生长行为,且采用结晶器弱冷更有利于EH40钢板坯获得相对细小的表层奥氏体晶粒。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岩溶地区利用峰丛、峰林间溶洼或溶盆建尾矿库的综合技术研究和实践。多项新技术的综合应用确保了岩溶库的成功。相对于非岩溶库节约了大量耕地和资金。其社会、经济效益非常显著,若为南方、西南各省广大岩溶地区的矿山所推广,则影响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12.
岩溶塌陷是矿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极大的影响矿区的生产建设活动.本文通过对塌陷区的自然因素、地质条件、地下水特征等进行分析,研究岩溶塌陷形成的机理,确定了岩溶塌陷的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并对地表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种有代表性的岩溶塌陷治理方法,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使用条件及优缺点,为矿山有针对性的治...  相似文献   

13.
济南市区轨道交通建设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南是著名的泉城,轨道交通建设必须避免影响泉水的正常喷涌。在轨道交通建设可能对泉水产生影响的中心城区,采用多种勘查手段,查明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埋藏的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之间的水力联系,结果表明,泉水出露区孔隙水与裂隙水的水力联系较密切,而岩溶水与孔隙水和裂隙水的水力联系不明显。为此,选取有效隔水层厚度、碳酸盐岩顶板埋深、岩溶水的水位埋深三因子构建评价体系,综合分析得出轨道交通建设按影响深度下限12 m,中心城区的泺源大街一线不适宜地下布置修建地铁;文化路一线地铁建设适宜性中等;明湖路及其以北区域,适宜性较好;经十路、泉城路和南北向的历山路,采取适当措施也不会对泉水产生明显影响。适宜性结果对济南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提供了重要水文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刷镀技术在油墨刮刀刀口制备Al2O3-13%TiO2复合陶瓷(AT13)涂层,借助系统分析中的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建立无量纲形式的敏感度函数,计算敏感度因子,对影响涂层厚度的工艺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找出影响厚度的最大敏感因素,并与中心组合设计实验的方差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镀头运动速度对涂层厚度影响最大(敏感因子SV*=4.352 8),电流次之(S I*=0.289 3),电压的影响程度最小(SV*=0.249 2)。敏感性分析的结果与方差分析结果一致,可以作为优化电刷镀制备复合陶瓷涂层参数的1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勘察工作是岩土工程的重要基础。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针对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典型作用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影响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因素;最后提出运用灵活更新勘察方法、强化勘察人员团队建设、改进现场勘查方案等策略,逐步提升岩溶地区工程的勘察质量,以期为岩溶地区勘察工作的管理及优化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6.
以废弃铬渣厂及其周边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5个区域土壤样品,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揭示了表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质(SOM)、总磷(TP)、速效磷(AP)、速效氮(AN)和铵态氮(NH4+-N)含量均在下游最高、车间最低。门水平上,Actinobacteria、Proteobacteria、Acidobacteria和Chloroflexi为优势菌种;纲水平上,Alpha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Vicinamibacteria、Gemmaproteobacteria和Chloroflexi为优势菌种。总体来看,在重金属与土壤环境因子共同作用下,微生物丰度更倾向于受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TP、硝态氮(NO3+-N)和大多数重金属元素是微生物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Actinobacteria与大多数重金属具有趋同性,对重金属耐受能力最强;金属元素Pb对细菌的生长繁衍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即金属元素的不同对土壤细菌类群的影响有差异。综上,废弃厂区修复治理过程中应考虑营养元素的投入与优势菌种的选择。本文研究加深了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的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的了解,为废弃铬渣厂受污染的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个旧老厂木登硐村岩溶发育,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调查成果,通过对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岩溶地下水等岩溶发育控制因素的分析,对云南省岩溶发育特征、岩溶地基稳定性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韶关市为研究区,通过选择有区域代表性的生态因子,采用GIS因子叠加分析法,进行了韶关市土地生态敏感性分区研究.该分区方案旨在为当地政府及相似地区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合理布局提供决策支持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选择描述因子与因子叠加相结合的方法,从坡度、郁闭度、敏感性、可达性、景观利用条件5个单项因子进行分析,根据因子对生态影响的权重关系分别打分,最后叠加得出景观环境优劣情况及景观环境容量.根据分析结果划分保护区内需要恢复、保护、改造及开发的区域,以期供进一步规划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吴慧群  张兵  淮筱斌 《黄金》2016,(3):77-81
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区域地质资料、实际地质勘探资料、实际物理勘探资料等,通过对大沙地尾矿库所在区域的岩溶地貌形态、岩溶发育条件、岩溶发育规律、岩溶发育强度、岩溶稳定性等分析,总结了区域岩溶发育特征,并对北衙盆地岩溶按其密集程度进行了分区;其结果表明,北衙地区岩溶发育程度属于中等偏强烈,尾矿库库区岩溶发育程度为中等偏微弱。该研究结果为预防尾矿库渗漏,确保尾矿库安全运行,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