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针对微表处路面车内噪声较大的问题,利用驻波管装置分别测试了不同级配、拌和工艺、橡胶粉目数和含量共12种混合料的吸声系数.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的微表处路面相比,低噪声微表处具有较大的吸声系数和良好的抗磨耗能力.通过在普通级配设计上增加7.1 mm筛严格控制集料粒径分布、添加60目橡胶粉1.5%经湿法工艺成型,可以使混合料在有效频段的吸声系数提高到0.34.  相似文献   

2.
低噪声放大器在低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压噪声和电流噪声对放大器的影响分析,对三种型式芯片低噪声放大器(双载子、JFET和CMOS)进行比较.分析了这些放大器的优点和不足,以寻求低噪声放大器在低频中的最佳选择.针对三种放大器的噪声输入实际检测数据的分析,以提供低频模拟应用最佳的噪声效能组合.  相似文献   

3.
针对汽车噪声中汽车发动机薄壁类零部件的辐射噪声所占的能量比重较大的问题,作者开发了薄壁类零件低噪声分析系统.并用此系统进行了6105 QA柴油机油底壳的低噪声结构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对某纯电动客车加速和匀速工况下的振动噪声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LMS声振信号采集系统采集车内的振动噪声数据,并采用频谱分析、阶次追踪等方法对振动噪声激励源进行分析,总结出电动车振动噪声特性。结果表明,匀速行驶时车内振动主要是悬架传来的路面激励;加速行驶时电机的激励较明显,尤其是在电机开关频率附近的高频激励。本文研究可为下一步电动车振动噪声的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汽车高速行驶在淤泥路面上时,轮胎附着力会随着车速的增加而下降,对于车辆牵引力、操纵性及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建立轮胎、淤泥和土壤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M SC.D ytran采用流固耦合算法,计算模拟了越野车在泥泞路面行驶过程,分析了轮胎对地面附着力随车速的变化,为设计适应淤泥路面行驶的轮胎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在对机床主传动系统进行噪声试验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低噪声主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提出了万能铣床主传动系统的低噪声设计方案,并简述了该方案的设计特点。新设计方案与现有铣床相比,在最高转速时可降低噪声6dB(A)左右.  相似文献   

7.
为了揭示沥青混合料表面构造对路面抗滑降噪性能的影响机理,运用频谱分析法计算得到各级倍频程中心频率对应波长处的沥青混合料(HMA)表面构造水平;通过室内试验(二维表面构造测试法(2D-ITAM),动态旋转摩擦系数测试仪法(DFT)及室内轮胎加速下滚噪声测试法),分析表面构造水平及分布特性表征指标和沥青混合料表面摩擦系数及轮胎/路面噪声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表面构造特征波水平可以表征沥青混合料表面宏观构造和短波段大构造水平及分布特性;且与安装有ABS防抱死系统车辆在沥青混合料表面行驶时的抗滑性能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与轮胎/路面噪声水平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实际产品中ESD保护产生的寄生效应对低噪声放大器噪声性能的影响,通过详细的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具有ESD保护的低噪声放大器的噪声优化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公式。采用该优化方法设计的低噪声放大器可以接近或等于单个晶体管的最小噪声系数。在0.25μm CMOS工艺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低噪声放大器可以在不同的功耗下接近最小噪声系数,从而验证了提出的噪声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轮胎/路面噪声是道路交通噪声的重要噪声源.为了评价其影响,根据轮胎/路面噪声近场测量方法(close-proximity method,CPX),研发了一种测量拖车测试系统,从设计上保证系统能精确且简洁地完成轮胎噪声等相关参数的测量分析和处理工作,为轮胎/路面噪声产生机理的分析提供了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10.
影响齿轮传动噪声的因素很多.本文探求采用冲击加速度理论计算方法,着重研究齿轮基节误差对传动噪声的影响.利用本文提出的理论计算方法,可为低噪声齿轮传动设计合理选择方案提供理论判据.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改善射频低噪声放大器性能的设计方法。分析了射频低噪声放大器的特性,给出了匹配网络的结构和提高综合性能的设计方法。基于ADS对射频放大器SP模型和封装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输入和输出匹配网络有等效增益,所提出的设计方法能有效分配性能指标,可为射频低噪声放大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永久性沥青路面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永久性沥青路面的设计理念代表了国外高等公路路面结构、材料选择和设计新趋势,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本文评述了永久性沥青路面的概念及结构特点,总结了目前基于力学的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介绍了永久性沥青路面各结构层材料设计的特点,以及永久性沥青路面的施工、养护维修特色和寿命经济分析。揭示了永久性沥青路面具有区别于传统路面的结构特性,以及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建议修建高等级公路时能借鉴国外永久性沥青路面实践经验,提出基于永久性沥青路面设计理念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以提高我国高等级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提出了基于我国的特点,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基于路面破损检测的困难性,利用路面使用性能的4个评价指标——路面破损状况、路面结构强度、路面平整度和路面抗滑能力之间复杂的内在联系,建立了一种路面破损状况的混合GANN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可以利用快速检测到的IRI、SSI和SFC数据对路面状况指数PCI进行预测,减轻了路面破损调查的工作量,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B737-800机型,建立道面单向约束的飞机六自由度模型,分别进行单个和随机不平整激励道面上飞机滑跑仿真计算. 结果表明:单个不平整激励输入下,机体振动响应与道面变形模式相关,不再随道面变形波长、幅值及飞机滑跑速度单调变化,与不考虑道面单向约束作用时有显著差异,且不同滑跑速度的敏感波段不相同. 在随机不平整激励输入下,机轮脱离道面时间随道面平整度劣化而增加. 当跑道国际平整指数为3 m/km时,飞机以超过70 m/s的速度滑跑,机轮可能脱离道面的滑跑距离占比超过1/4. 飞机振动响应主频变低、高频振动大幅衰减,振动能量向更低频集中. 在评价机场跑道平整度的2个指标中,机体质心竖向最大加速度相较于不考虑单向约束作用时有所增大,竖向加速度均方根因机轮脱离道面削弱负向加速度响应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5.
行车舒适性路面不平度评价标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从舒适性的角度对路面不平度进行重新的分级,以十自由度整车模型为分析基础,以ISO2631-1:1997(E)《人体承受全身振动的评价标准》为依据,建立了行车舒适性评价系统.评价了在A、B、C三种等级的路面不平度下,丹东黄海DD-680大客车的行车舒适性情况.计算数据表明:路面不平度、车速和车辆自身性能对行车舒适性影响显著.通过已经建立的路面不平度与行车舒适性的关系,以人体全身振动的舒适性界限为基准,反算出路面不平度的界限值.初步地从行车舒适性的角度探讨了路面不平度的分级,克服了原路面分级与人体舒适性分级不一致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道路沥青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 ,影响道路沥青性质的因素有很多 ,对国内道路沥青而言 ,较高的含蜡量严重影响国产高等道路沥青的性能 ,蜡对道路沥青性能的影响 ,国内外都有不同的观点。采用超临界流体精密分离技术研究了两种国内道路沥青和一种国外道路沥青的蜡分布 ,对蜡分布及其对道路沥青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 ,两种国内道路沥青的蜡主要为蜡含量分析时生成的“二次蜡” ,两种国内道路沥青的主要性能指标与国外道路沥青相当 ,在某些指标上还要优于国外沥青。两种国内道路沥青的蜡含量要高于国外道路沥青 ,表明沥青中蜡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不仅与蜡的含量有关 ,还与蜡的形式有关 ,对于蜡的存在与道路沥青的性能的影响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沥青路面病害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促进沥青路面病害力学的研究发展,通过概括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工作,阐述路面几种主要病害的力学模型和力学机理。 针对道路条件复杂、超载现象严重的现状,梳理沥青路面永久性变形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目前主要的车辙预测方法;针对沥青路面在反复荷载作用下出现的断裂损伤,研究沥青材料的开裂及损伤力学模型;针对沥青路面水损坏问题,从微观角度分析水损坏机理,并基于流固耦合动力学探究水对沥青路面的影响;针对车辆反复作用下路面抗滑性能下降的问题,研究了路面磨损机理,以及不同因素对道路抗滑性能衰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室内试验确定的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主曲线和时间-温度转化因子,结合实测的冬天和夏天沥青路面结构的典型温度场,定量分析了行车速度对沥青路面材料性能及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行车速度从10 km/h增加到130 km/h时,路面结构内动态模量可增加3倍以上,路表弯沉、沥青层底拉应变和土基顶面压应变等关键力学响应可减少20%以上.在冬天和夏天,材料性质及路面响应随车速的变化幅度有所不同.研究表明,为了得到更客观的结果,在路面结构分析和设计中应考虑行车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沥青路面结构具有明显的粘弹性力学行为,并可以将其视为位于自然界中的一个系统。为了分析周围环境子系统对沥青路面结构力学行为的影响,本文着眼于沥青路面低温缩裂的发生机理,在建立路面结构温度场理论模式的基础上,依据沥青混合料松弛本构关系的数值逼近结果,建立了沥青面层温度应力松弛过程中温度应力场依时变化的数值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20.

The surface deflection of asphalt pavement reflects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the entire structure, which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rutting life of asphalt pavements. However, it is influenced by various stochastic variables including traffic loads,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al thickness of each pavement course. The uncertainty of above stochastic variables is of significance for accurately predicting the rutting life of asphalt pavement. In this study,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ochastic variables of asphalt pavement were assessed based on the field data collected from asphalt pavement projects. A unique formula with a fairly good accuracy was found us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to ease the calculation of pavement deflection during 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It is shown that the stochastic variables of asphalt pavement can be well characterized by normal distribution or logarithmic normal distribution. The regressed formula to calculate the surface deflection of pavement has a fairly good accuracy with an error of less than 6.0% compared to the numerical method. The proposed surface deflection-based reliability analysis can be used easily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input parameters on the rutting life and to guide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asphalt pavement with required reli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