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在武陵山中,步入湘西神界,无论在州府吉首、边城凤凰,还是古镇王村,无不让人感受到湘西的正宗滋味——酸辣,仿佛金秋时节湘西大山里一座座吊脚楼檐前悬挂的一串串火红的辣椒,饱含着武陵秘境千百年来充满辛酸的历史,又展示了湘西苗疆一代代土著的火辣性格。  相似文献   

2.
湘西三吃     
解黎晴 《四川烹饪》2006,(10):20-21
走进武陵山中,步入湘西神界,无论是在州府吉首,边城凤凰,还是古镇王村.都能让人感受到湘西的正宗滋——酸辣。 由于职业的原因.这几年我几乎尝遍了湘西的著名美食,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回味不已的,却是湘西的酸鱼、腊肉、牛肝菌。  相似文献   

3.
雨,一路阴疆。在仿佛时光机器般的绿皮火车里,我带着无数对于凤凰古城的憧憬,踏上了这次湘西之旅。凤凰是湘西的一座古城,相传古城西南有一座山,酷似即将展翅高飞的凤凰.故因此得名。  相似文献   

4.
湘西武陵山区野生的黄葛、绞股蓝、刺梨被称为乌龙山三宝,是慷慨的大自然对人类的无私馈赠。黄葛也叫葛,属豆科多年生蔓藤植物。茎和汁可作牧草,茎皮纤维可  相似文献   

5.
湘西自治州地处我国西南云贵高原余脉的武陵山区,湖南省的西北部,地理环境相对封闭、自然环境优美,再加上独特的民族风情,使得湘西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笼罩上了一层绿色原生态的面纱。因此,研究湘西原生态的饮食文化有很大的开发价值。本文从阐述湘西少数民族的特色节日饮食文化、地域特色及礼仪等出发,从而对湘西可开发饮食旅游项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对旅游开发中应注重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6.
为保护和传承湘西苗族非遗资源,探索并总结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湘西苗绣数字化创新发展路径,文章围绕湘西苗绣的艺术特点、发展现状展开论述,分析湘西苗绣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重点阐述数字媒体技术在湘西苗绣活态传承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应用途径,通过建立湘西苗绣数据库、设计湘西苗绣虚拟体验项目、利用互联网移动端等方式共同推动湘西苗绣在保护、开发、传播等方面的进步,实现湘西苗绣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使科技赋能传统文化,让古老的湘西苗绣重焕生机。  相似文献   

7.
湘情 乡情     
是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和《湘行散记》让我爱上了凤凰、湘西、湖南,记忆中的湖南是带有十二分神秘色彩的《湘西剿匪记》和其中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土匪“钻山豹”。而真正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湘味的,当然就是湘菜。 这是一家过路客决不会主动进门的小饭店,坐落在番禺路的一条支弄里——岳阳楼湘菜馆。朋友第一次把我领进门,我也吓了一跳,出于对朋友的信任,终于落座。店堂很小,是沿街面的几间公房改成的小饭馆,因此布局也显得有点怪怪的。  相似文献   

8.
文多 《新食品》2012,(21):171-171
2012年9月27日。以“名酒武陵,传奇60年”为主题的武陵酒建厂60周年庆典,在湖南省常德举行。2012武陵元帅酒封藏大典、武陵元帅酒慈善拍卖会、武陵上酱大讲堂等系列活动.让这场庆典活动变成了武陵酒继往开来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9.
湘西的年味     
正湘西的山水是世界上最美最好的,湘西的民风民情是世界上最醇最酽的。当然,湘西的人是最帅最靓的。可是,湘西的年味,又该是一种怎样的风韵?杀年猪湘西的年,是最有味道的。湘西的年味,从冬月就开始了。冬月,当寒风开始飕飕劲吹时,一声声猪的尖叫声就会从湘西的一座座青山绿水间钻出来,飘在山谷和云空。顺着山,顺着云,顺着一阵阵猪的尖叫声,你就会看见一个个村庄,看见村庄里的一丛丛翠竹和一栋栋木楼,看见木楼里的平场上有一头猪被几个男人扯出来。猪尖叫着拼命地往后奔,人七手八脚地拼命地往前扯。人和猪,在冬月的某年某月某日开始了一场战争。  相似文献   

10.
曾祥斐 《新食品》2012,(9):150-153
作为国内十七大名酒之一,武陵在酱酒领域曾一度与茅台、郎酒齐名,被誉为“茅武郎”。2003年,泸州老窖股份公司以资产置换的形式控股经营了武陵。而后,基于武陵酒幽雅醇和的品质,公司在原有“酒中君子、酱酒将军”的文化积淀基础上,于2007年全新推出幽雅酱香武陵酒系列,分为武陵上酱、武陵中酱、武陵少酱三个品种,市场价格分别为2700元左右、800元左右和500元左右。根植于湖南独特的地域文化、浓厚的政治文化与军事文化,武陵酒业为这个系列提炼出了“军衔等级”的概念,将武陵三酱定位为以政务、商务为主的高端产品。其中的武陵上酱酒作为武陵酒最高端的产品,成功地树立了武陵品牌形象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11.
柯云 《烹调知识》2004,(10):45-45
一次陪广州一位女编辑去湘西泸溪采风组稿,本土作家侯自佳说,有朋自远方来,让你们吃泸溪特产——斋粉。没想女编辑高兴地说:“早闻其名,今日一饱口福,三生有幸也。”  相似文献   

12.
向宁 《新食品》2010,(17):36-37
8月21日,距徐可强辞职风波起时已经5天。成都,连日暴雨迎接着从湘西归来的徐可强。他就在这座城市里穿梭着,一次次推迟着记者的约访。  相似文献   

13.
吃鲟鱼     
以前我只在电视上看到过鲟鱼,从来没有亲眼见过鲟鱼,更没有吃过鲟鱼。想不到前几天应邀去远安县洋坪镇大红岩游览武陵峡“一峡连四洞”的奇景时,却意外地在那里第一次目睹了鲟鱼游弋的优美姿态,热情的主人还请我们品尝了鲟鱼。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鲟鱼养殖基地就座落在大红岩武陵峡口下,利用峡中的温泉水建池一万平方米,放养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齿吻鲟等八种鲟鱼6万多尾。在回镇上午餐时,主人现从池中捞起两尾1.5公斤重的鲟鱼带到酒楼烹制了一锅鲟鱼汤。这道珍馔叫清汤鲟鱼片。我先观其色,鱼片皮黑肉白,看上去像黑鱼片,汤…  相似文献   

14.
乾元茶     
叶梓  ;郑莉画 《中国烹饪》2014,(10):124-124
出宜兴城,向西南行,望不到边的远处就是皖南山区。那里藏着一座座安静的古镇,微派建筑粉墙黛瓦,令人迷恋。然而,此行我去的不是皖南,而是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太华镇,这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小镇。车行路上,四周群山环绕,层峦叠嶂,飘进车窗里的空气清新如怡。透过车窗玻璃,亦能看到一望无际的毛竹倚山抱石,千姿百态。半道停车,路边有潺潺小溪流过,晶莹清澈的流水让同行者不禁惊叹,在这雾霾的时代里,江南竟然还有这样的小镇。  相似文献   

15.
说起“盐水提子”,洪江的老辈厨师们没有哪个不知晓。但近几年来,在这座俗称湘西明珠小上海的山城洪江市大大小小的饭店酒楼里,却很少见到这道菜肴登上大雅之堂了。记得还是一九九三年秋天,洪江市百乐门大酒店开张营业的那天,我的启蒙师傅蒋公邀我一起下厨,师徒俩合作做了这道洪江山城地地道道的传统名菜——盐水提子,一上席就吸引了众多男女老幼,食客们对此菜的色香味形倍感兴趣。吃后都赞不绝口,个  相似文献   

16.
解黎晴 《烹调知识》2011,(31):28-30
自陶渊明千古绝唱《桃花源记》问世以来,就有了千百年来让世人魂牵梦绕的传奇——世外桃源,那是一方寄托了人们浪漫而奇妙的憧憬和梦想的秘境,一处善卷施德、屈子行吟、囊萤夜读、禹锡谪居、李闯归隐的胜地,这就是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风光旖旎、物华天宝的——常德。常德古称武陵,地跨滚滚沅江、悠悠澧水,兼有汤汤洞庭、莽莽武陵、巍巍雪峰的  相似文献   

17.
湘西木雕艺术在民族家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民俗风情,在这个文化生态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木雕艺术,有着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本文通过对湘西传统雕刻艺术在建筑家具、室内家具、习俗礼仪家具中的应用分析,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湘西传统木雕艺术,使它得到健康的延续与传承。  相似文献   

18.
“宝庆狮与东安塔,武冈城墙盖天下。”我的家乡武冈市是湘西南地区的旅游胜地和美食世界。湘西南人说:“玩在武冈,食在武冈。”武冈集湘西南各市、县美食之大集,其中最负盛名的首推传统名菜──血酱鸭。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八子朱梗,在京城里拉帮结派,寻衅闹事,胡作非为,危害朝政。朱元璋为此极为生气,遂将朱梗封为岷王,逐出京都,安置到湘西南的重镇武冈为王。武冈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水秀丽,地势险要,云山如黄山之秀,极水似长江之险,此外还有同保仙院、法相洞天、屈子祠庙、兄妹双塔、千年银杏、威溪风光等诸般胜景…  相似文献   

19.
王舸 《现代家电》2011,(6):27-27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是一座1100万人口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商业市场.当时国内的健康水市场方兴未艾,在南阳以美的、安吉尔为代表的老牌饮水机企业的净水电器已经先入为主,市场上还有几十个杂牌军,甚至是几十元钱一个的伪劣假冒净水器鱼龙混杂,如何在这样一场混战中异军突起、后来居上,的确让我的团队大费了一番脑筋。  相似文献   

20.
侯宇靖 《中国宝石》2003,12(2):64-65
十年前,我便有了最初的投藏品——银八仙和三位银寿星。十年后的我成了湘西的媳妇,又开始了我的银饰收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