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逊 《山西建筑》2010,36(7):21-22
通过建立城市交通承载力模型,分析成都交通承载力现状,深入研究了城市交通分别对城市人居环境核心组成部分的不同影响,以探寻较为合理的人居环境优化策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董洁  林吴国 《四川建筑》2009,39(2):19-19,21
以天津近几年CBD的发展为例,探讨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对城中心商务区发展的影响,探究地理因素、交通可达性及城市等级对CBD建设的干涉作用,并结合人居环境提出城市商业与地理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刘宏梅 《四川建筑》2006,26(1):52-54,56
从解析CBD的概念与基本特征入手,通过对新时代成都CBD的规划和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入探讨了网络信息时代“新经济”对CBD的影响,并分析了成都CBD在旧城改造的基础上规划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原则,以及成都的CBD建设对城市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公园城市研究与建设方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人居文明发展线索,阐明公园城市作为人居文明发展历史的必然性。从中国数千年人居环境发展和现代人居环境科学中寻找公园城市研究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来源。从所创立的人居环境认识论展开,提出公园城市人居环境认识论的生命观、时空观、分析与综合观;提出建设公园城市的目标与价值体系,给出了公园城市的9项综合目标与价值评价标准ECH9,论证了公园城市人居环境理论框架与国家发展战略5个统筹的同构关系,指出了实现公园城市提升多重城市"三力"的可能性。探讨建设公园城市的方法路径,倡导城、人、境、业的"三位一体"结构与实现路径,提出了一种以生态文化中心区ECD取代传统城市CBD、RBD的公园城市中心区空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吴炜 《建材与装饰》2007,(3X):66-67
CLD,注定改变成都地产格局。 随着CLD概念的提出和未来规划,一个全新的城市功能区在成都西北边呼之欲出。CLD的最终成型,无论是对于成都城市西北片区乃至整个成都城市形象的提升,还是对金牛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对骡马市商圈CBD的带动,对成都地产住宅市场,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居住小区环境和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现状,提出了对临汾市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动态设想,介绍了建设良好城市人居环境的方案,以期形成优美的人居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释了城市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内涵,阐述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人居环境的意义,指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最后提出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人居环境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成都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我国西部地区人居环境最佳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市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存在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与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我市将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工作列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大力抓紧、抓好、抓实,创建最佳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居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景伟 《山西建筑》2006,32(9):37-38
通过对城市人居环境内涵的分析,从城市用地、城市交通、资源与能源、城市生态方面分析了人居环境建设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内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的南京城市人居环境塑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和人居环境概念入手,研究了城市规划通过技术手段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人居环境主要方式,并着重从宏观人居环境层面,以南京为例。对如何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人居环境作了实践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中央商务区作为特定区域的五个方面的交通特点及中央商务区与城市交通之间的关系,指出两者的矛盾是必然存在的。城市交通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CBD 的区位,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要从根本上支持CBD的中心地位。最后说明了生态交通的含义,指出CBD新区应从交通网络、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交通对象与交通环境等几个方面来考虑CBD生态交通发展问题,并提出了六点对策。  相似文献   

12.
云南山地区域乡村人居环境状况落后,已影响城乡均衡发展,加快其建设是山地乡村发展的迫切要求。阐述了云南山地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传统模式的特点及现实影响,并从山地自然环境特点和当前山地乡村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变革与人居环境建设模式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以小城镇为依托的人居环境建设模式。最后对人居环境建设的实践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回族聚落建设,出现了彻底抛弃传统营建智慧、抛弃传统聚落优势、脱离地域资源条件约束、不顾民族地域文化传承的现象,进一步导致资源损毁与人居矛盾的加剧。宁夏西海固回族聚落营建体系研究,不但有助于缓解宁夏地区自身的人居环境矛盾,而且对于引导我国西北普遍存在的少数民族地区聚落建设具有启示意义。研究从四个方面建构了回族聚落营建模式的研究框架,并提出回族聚落的三种建设模式:传统聚落改造模式、城郊型聚落更新模式、生态移民新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从人居环境的历史发展与现代特点论述了人居环境开放性生态系统建设的必然趋势。从现代人居环境存在的生态危机到现代人居生活的改变,城市人需求的变化以及现代人居环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特点,都说明了人居环境开放性生态系统的建设在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是现代人居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从现代住区到城市空间的建设,现代人居环境无不体现着开放性生态系统的观念,因此,本文主张用生态学的观点与方法进行现代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提出农村人居环境体系的建设必须统筹城乡发展体系,并应纳入到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整体的规划。论文阐述了农村人居环境体系的构成和影响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各种要素,建构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层次及其主要内容,突出农村的村庄布点规划在农村人居环境规划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探究云南彝族传统聚落环境和建筑设计中,对于自然气候的被动适应情况和对于与微气候环境密切相关的风速、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等气象要素的主动调节情况。在现场实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提炼云南彝族传统聚落环境的选址、布局、内部空间及建筑设计的选址、形式、布局、细部构造等与微气候营造的关系,从而更加科学地解读云南彝族传统聚落营建过程中对于自然气候的适应能力和改善提升生存空间舒适性的具体营建方法,为西南地形复杂地区现代聚落环境的营建及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中国当前城市建设面临许多非人性化的人居环境忧患。对20世纪下半叶美国的边缘城市主义和其后的新城市主义思想从理论上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表明了城市设计理念从科技理性向自然和人性的转变,阐述了新城市主义本质内涵是人居环境思想。启迪人们应从人本主义角度探讨城市建设,用人本思想来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保持人、自然和人居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城市环境才能走上真正健康之路,对城市开发区建设具有学术价值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廖丹  罗谦 《山西建筑》2011,37(3):1-3
通过分析中央商务区的基本概念及特征,从国内外中央商务区的基本建设发展方面进行了论述,研究了成都市CBD建设发展情况,并借鉴国内外中央商务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成都市构建CBD的发展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卢斌 《山西建筑》2008,34(5):43-44
介绍了CBD的定义,概括了CBD的基本特征,阐述了国内外CBD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探讨了CBD的主要功能和国内CBD建设中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国内CBD建设的未来之路,以促进我国的CBD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