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英买-牙哈地区14口井以及轮探1井寒武系地层水的化学成分和离子比例系数的分析,以及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明确了研究区塔北隆起寒武系地层水化学特征和成因与演化.结果 表明:塔北隆起寒武系地层水是以Na++K+和Cl-为主的高矿化度CaCl2型地层水.地层水中Na++K+和Cl-浓度与矿化度的相关性好,...  相似文献   

2.
镇泾地区中生界区地层水化学组成主要以(K++Na+)、Cl-离子为主,总矿化度为14442~61243mg/L,属于盐水和卤水的范畴,pH值在5.15~7.01,属偏酸性-弱碱性,地层水水型基本为CaCl2型水。地层水中Cl-和Ca2+、Mg2+的浓度与(K++Na+)和Ca2+的浓度的关系表明,研究区地层水受沉积环境、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流体混合作用及蒸发浓缩作用共同控制,而含钙矿物的溶蚀及钠长石化作用等导致了Ca2+离子的富集、Mg2+离子和Na+离子的亏损。地层水特征系数与油气特征的关系显示有利于油气聚集和保存。  相似文献   

3.
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保存和散失都是在地层水的环境里或是在地层水的参与下进行的。地层水运动是油气运移聚散的动力和载体,其化学成分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油气赋存的环境与条件。地层水与油气在地质历史进程中的活动是相互依存、制约的因果关系。文中从水文地质观点和角度研究出发,利用地层水化学特征的各种参数,如变质系数、脱硫系数、碳酸盐平衡系数、氯镁系数等组合特征,分析油气的保存条件、地层的封闭程度及油气的运移条件,旨在通过水化学的变化特征来掌握地层水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作用,寻找有利的油气聚集带。研究表明: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卡拉岗组地层水具有矿化度高和氯镁系数越大,变质系数、脱硫系数和碳酸盐平衡系数就越小的特点,矿化度、水性系数及水型的变化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该区存在有利于油气保存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认为,斜坡区地层水地质环境稳定,封闭条件好,利于油气聚集保存。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地层水与油气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塔中地区地层水矿化度、水型及水化学指数分析认为,塔中地区封闭保存条件良好。除志留系外,石炭系和奥陶系高矿化度中心和正、负向地层水化学指数中心与油气分布匹配良好。石炭系,塔中东南部保存条件较好;奥陶系,塔中北坡Ⅰ号断裂带保存条件较好。石炭系和奥陶系油气运移与水动力有关,分别受重力流和压实流影响。前者由北西向南东运移,后者由北东向南西运移。地层水总矿化度和水化学指数变化与含油气性关系密切,就塔中地区而言,有利于油气保存的地层水化学指标分别为:地层水矿化度大于35g/L,变质系数大于0,钙镁系数大于1,钠氯系数小于0.9,脱硫系数小于3,碳酸盐平衡系数小于0.2。   相似文献   

5.
湘中坳陷XY-1井地层水化学特征及水型变化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Y-1井是湘中坳陷涟源凹陷的一口页岩气井,在该井排采过程中,地层水水型由氯化钙型转变成了碳酸氢钠型。为了找出水型变化原因、判断油气的保存条件,通过分析地层水化学特征,认为XY-1井地层水矿化度、氯镁系数大,钠氯系数、脱硫系数、碳酸盐平衡系数小,油气保存条件较好。地层水的水型变化可能主要受注入CO2影响,而不是沟通地表淡水所引起。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寨科地区长2油层组油水分布关系复杂,地层水化学组分及其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基于此,对寨科地区长2油层组地层水矿化度、离子特征参数分布及其与致密油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层的水型为CaCl2型,地层水的矿化度、钠氯系数、脱硫系数、变质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39 805 mg/L、0.32、2.68、58.80,表明目的层整体封闭性较好,有利于油藏的保存。地层水化学特征参数与沉积相及砂地比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分流河道地层水矿化度、变质系数值大于分流间湾,脱硫系数和钠氯系数值小于分流间湾,表明研究区长2油层组分流河道封闭性好于分流间湾,更有利于油气的聚集;地层水矿化度值随砂地比的增加具有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变质系数随砂地比的增加具有先增加再减小的趋势;脱硫系数和钠氯系数随砂地比的增加整体呈现出递减的趋势,总体而言,砂地比值越大的区域,其地层封闭条件越好,越有利于油气的聚集。综合研究认为,长2段低渗透致密油藏的聚集受多个地层水特征参数共同影响,地层水矿化度、变质系数、钠氯系数、脱硫系数可以作为延长组低渗透致密油藏甜点评价指标。其中,地层水矿化度和钠氯系数对油气聚集的指示作用好于脱硫系数,而变质系数对油气聚集的指示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7.
川中北部磨溪—高石梯地区是四川盆地天然气的主要产区,但该区地层水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基于油气运移聚集理论,在分析地层水的离子组成、化学参数、氢氧同位素等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地层水特征与油气聚集的关系。结果表明:龙王庙组、长兴组、雷一1亚段和须家河组的地层水均以CaCl_2型为主,嘉二段以CaCl_2,MgCl_2,Na_2SO_4等3种水型为主。雷一1亚段和须家河组地层水的矿化度高,龙王庙组次之,嘉二段和长兴组的矿化度低。5个产层地层水的钠氯系数为0.3~0.8,镁钙系数为0.1~0.5,其中嘉二段脱硫系数最大(大于2),龙王庙组脱硫系数为0.2~0.5,长兴组和雷一1亚段脱硫系数相当,为0.1~0.8,须家河组脱硫系数为0。川中北部地区天然气保存条件较好,须家河组封闭性最好,岩-水作用强,嘉二段封闭性最差,岩-水作用弱。  相似文献   

8.
利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319个实际测试的长6油层组地层水分析资料,研究了地层水类型、化学成分、离子比例系数、矿化度特征及其平面分布规律,揭示了地层水特征与油藏聚集保存的关系。长6油层组地层水矿化度在中生界中整体偏高,为以Cl~-和K~++Na~+为主的CaCl_2Ⅴ型和Ⅳ型地层水,地层水钠氯系数平均值分布在0.49~0.53,脱硫酸系数平均值分布在5.8~7.2,变质系数平均值分布在40~51,地层总体封闭环境很好。姬塬地区长6油层组现今地层水总体处于封闭的流体动力环境,但在纵向和平面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长6油层组顶部的长61段中,西部区域和东部区域地层水矿化度和变质系数总体较中部区域高、地层水钠氯系数和脱硫酸系数较中部区域低,总体反映了西部区域和东部区域流体动力环境的封闭性要好于中部区域。这与在西部区域和东部区域已发现的油藏比中部区域多有很好的吻合性,地层水所反映的现今流体动力环境条件较好地代表了油藏的富集保存程度,现今流体动力环境更弱的区域更有利于油藏的保存。  相似文献   

9.
作为含油气盆地中与油气共存的重要流体,地层水化学特征对油气保存条件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西湖凹陷中部古近系平湖组和花港组可靠的地层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发现古近系地层水具有矿化度较低,平均值为21 657.37mg/L,Na~++K~+、Cl~-、HCO_3~- 占优势,以NaHCO_3水型为主,钠氯系数、脱硫系数、镁钙系数较大,变质系数较小等特征,反映出古近系地层水浓缩变质程度较弱,处于半开启—半封闭的区域水动力缓慢交替区。地层水的来源除湖盆的淡水—微咸水蒸发浓缩作用外,还存在海水沿开放型构造向下伏地层渗入造成与同沉积水混合而咸化的作用。盐岩的溶解是Na~+、Cl~-的主要成因,钠长石的高岭石化对HCO_3~-的形成有重要贡献。对地层水化学组成变化与天然气藏分布关系研究表明,地层水矿化度低值区(25 000mg/L)、NaHCO_3型水分布区,钠氯系数为1~1.6分布区、脱硫系数低值区(8)、变质系数为-80~-0.5分布区、镁钙系数低值区(1.5)等区域更有利于天然气的保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东胜气田锦66井区盒2+3段地层水主要化学特征参数分析,揭示了锦66井区盒2+3段地层水的化学性质与气藏储层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东胜气田锦66井区盒2+3段正常地层水的判断标准为矿化度≥25000 mg/L、钠氯系数﹤0.4、钠钙系数﹤2.3、压裂液返排率≥55%;盒2+3段地层水为氯化钙水型,整体为高矿化度弱酸性盐水–卤水;储层封闭性良好,非常有利于天然气的富集保存;储层以次生孔隙为主,物性差异较大、连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
考虑温度时碳酸盐岩地层破裂压力的确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地层破裂压力(梯度)是确定地层压力检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钻井、完井和压裂等施工都相当重要。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为岩溶-缝洞型的特殊性油藏,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储渗空间形态各异,大小悬殊,分布不均,油气储集空间多为裂缝-孔洞型,压裂作业时,储层易受伤害。对于碳酸盐岩储层,裂缝越发育,地层破裂压力越低。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上覆岩层压力、孔隙压力、井壁应力集中、构造应力、岩石抗拉强度和温度对碳酸盐岩地层破裂压力的影响,得到了新型破裂压力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地层破裂压力的影响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12.
八面河地区孔店组油气成藏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面河地区沙河街组油气勘探已进入高勘探程度阶段,孔店组是八面河地区潜在勘探目标层系。从孔店组构造特征、油源条件、沉积体系分析出发。对孔店组油气成藏模式和勘探远景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指出了下步勘探地区,对孔店组勘探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场气田沙溪庙组气藏地层应力场测井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金光  李涛  何传亮 《测井技术》2002,26(6):496-499
川西致密碎屑岩沙溪庙组气藏是中石化集团主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针对该气藏低渗低产的特点,介绍了利用声波、密度、全波列以及地层倾角测井资料计算地层应力参数的方法,选择Js2^1,Js2^3-2,Js2^4等主要储层做了地层应力参数三维空间展布,分析了其应力场空间变化规律,基本弄清了沙溪组气藏的地层应力场分布状态为沿北东-南西向为最小主应力方向的特征,为合理开发该气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致密天然气的分布具有层系多、面积广、规模大、丰度低,受控于岩性的特点,已经形成了万亿立方米的大气区.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天然气在如此大范围内叠合连片分布,从而形成大气区.分析认为,烃源岩大面积分布形成广覆式生烃、储集岩大面积不连续分布形成广覆式储烃、盖层的大面积分布形成广覆式封烃以及生储盖层“千层糕”式的广互式组合是形成大气区的基本条件.而烃源岩的连续性生烃造成的持续性供烃,以及构造的稳定性造成的持续性封存是形成大气区的关键因素.烃源层、储集层和盖层在空间上的广互式组合,造成储层和烃源层大面积的直接接触,从而导致油气广复式成藏.这种广复式成藏加之烃源岩的持续性供烃以及持续稳定的保存,最终导致不同层系、不同类型天然气藏在空间上的大面积叠合连片的复式聚集分布,从而形成大气区.  相似文献   

15.
广安地区须家河组低阻气层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中广安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低电阻率气层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分别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为:高束缚水饱和度、高地层水矿化度;再者,该地区普遍发育的菱铁矿、黄铁矿也对此有很大的影响;而粒度、黏土含量等因素则影响较小。最终将该地区须家河组低电阻率气层的类型定义为具高矿化度-高束缚水饱和度且含特殊导电矿物的低电阻率气层。  相似文献   

16.
估算地层横波速度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楚泽涵  路保平 《测井技术》1995,19(5):313-318,339
在无法由测井资料直接得出横波速度信息时,可将岩石当作由不同形状的孔隙、各种不同矿物成分及孔隙水组成的复合介质,参照Berryman散射模型的方法,计算复合介质的等效弹性模量,并据此计算其纵、横波速度。这样在已有由常规声波测井提供的纵波速度时,即可换算出横波速度。本文给出理论计算方法,并对这种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煤层气成藏地层水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煤层气资源中高煤阶和低煤阶的煤层气资源相当可观,但高、低煤阶的煤层气成藏的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间接地制约着我国煤层气产业化的进程.本文结合低煤阶煤层气成藏的水化学场物理模拟实验,对高、低煤阶煤层气成藏的水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认为高矿化度有利于高煤阶煤层气富集成藏,低矿化度是低煤阶煤层气的富集成藏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准东探区侏罗系齐古组与头屯河组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 来的钻探表明,准噶尔盆地东部探区侏罗系石树沟群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但是目前该套地层的层序划分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南北露头剖面划分标准不统一,南部井下与地面露头划分原则和依据不一致,北部地区井下未进行层组划分。分析了本地区的构造演化、古环境、古气候的变化,确立了以岩石的颜色和沉积旋回作为石树沟群细分为齐古组与头屯河组的主要依据,并以此标准统--.了准东探区井下及地面露头齐古组与头屯河组的划分问题,废除了将凝灰岩划分齐古组与头屯河组的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19.
高矿化度地层脉冲中子测井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宫振远  欧阳华 《测井技术》1999,23(6):446-449,465
PDK-100是由微处理器控制的脉冲中子俘获测井仪。在新疆塔里木油田的30多口开发井中,用PDK-100测井资料在定量求取剩余油饱和度,划分水淹层,监测油(气)水界面变化,找出产水层、识别低阻油层以及地层含有的特殊化学物质等方面具有独到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元坝地区雷口坡组风化壳储层的形成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薄片分析、地层对比等方法对雷口坡组雷四段的原始沉积环境进行恢复,显示出元坝地区雷口坡组风化壳储层形成主要受3个因素控制,即白云岩与石膏互层的原始沉积造成成岩阶段差异岩溶的发生;印支期差异岩溶创造了最初的优质储集空间,是有效储层的决定性因素;后生作用则对储层孔、渗改善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