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挺 《水利科技》2012,(3):47-48,51
该文针对浆砌石体的特点,通过比对试验,开展福建省水工砌石体贯入法砂浆强度检测的应用研究,建立了水工砌石体砂浆贯入法测强曲线。该研究成果对于水工砌石体砂浆贯入法测强曲线的建立和应用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浆砌石因其具有防渗、抗冻、抗冲刷等优点,在我国水利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但由于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靠人工砌筑,工人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会导致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同时在质量检测过程中,由于砌体中的砂浆较薄,难以做到原位检测,这也是浆砌石工程质量检测的难点之一,贯入法由于操作方便、检测数据可靠而得到广泛应用。文章通过实例分析了贯入法在水利工程浆砌石砌筑砂浆强度检测中的优点及注意事项,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现有的砌筑砂浆强度检测方法的适应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中主要采用了贯入法、冲击筛分法检测普通粘土砖砌体28 d抹灰砂浆的强度,并辅以点荷法,立方体抗压强度予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冲击筛分法可以用作普通粘土砖砌体28 d抹灰砂浆强度的检测,而贯入法需要进一步研究,以获得准确的抹灰砂浆强度回归曲线,方可用于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水泥砌筑砂浆抗压强度、龄期、含水状态和砂的细度模数对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砌筑砂浆的抗压强度、龄期和砂的细度模数对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无明显影响,含水状态存在明显影响,检测时砂浆必须是风干状态。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现有的砌筑砂浆强度检测方法的适应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中主要采用了贯入 法、冲击筛分法检测普通粘土砖砌体28 d抹灰砂浆的强度,并辅以点荷法,立方体抗压强度予以对 比分析。结果表明,冲击筛分法可以用作普通粘土砖砌体28 d抹灰砂浆强度的检测,而贯入法需要 进一步研究,以获得准确的抹灰砂浆强度回归曲线,方可用于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6.
王晖  张丽梅  袁金峰  鞠政  李健 《吉林水利》2021,(12):19-22,52
在北方寒区,水工浆砌石工程由于受环境温度变化和水流冲击的影响,通常发生冻融和剥蚀破坏情况,其处理一般采用喷涂防渗面层、换面嵌缝、铺镶卷材、培厚加固等措施,但这些处理均为工程遭受破坏后的补救手段,必然发生新的工程投入.因此,为避免或预防浆砌石工程建成后发生冻融和剥蚀破坏,根据寒区浆砌石工程发生破坏机理和原因,开展了通过将渗透剂喷涂在浆砌石砌筑砂浆表面,以提高其表面强度和砂浆抗冻性的试验研究,同时对砂浆性能变化机理进行了微观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砂浆表面喷涂渗透剂后的表面强度增高56.9%,抗冻标号提升70.6%;砂浆性能变化机理微观测试表明:喷涂有渗透剂的砂浆表面强度和抗冻标号的提高,主要是渗透剂与表层砂浆中的氢氧化钙发生二次反应后生成的C-H-S胶凝体,并形成的一层致密硬壳导致的砂浆表面强度的提高,同时由于渗透剂的有效渗入,填充了砂浆表层内部孔隙,减少了水和水汽的渗入量,从而提高了砂浆的抗冻性.以上研究结论目前还停留在室内试验研究阶段,其应用价值还有待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夯土建筑材料强度现场检测的便利性,利用现有仪器设备,提出将夯土材料贯入法作为 材料强度的无损检测方法。分别对夯土试块进行贯入试验与强度试验,研究夯土材料贯入值与试块强 度之间的规律。试验表明,材料贯入值与试块强度存在指数函数关系,可得到砂浆贯入仪测量夯土材料 强度的无损检测专用公式。通过墙体实例测试,该方法可靠,便捷,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针对采用回弹法检测水工混凝土时一些易出错的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回弹值修正、碳化深度、测强曲线等。另外,对水工混凝土中的全级配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测强曲线进行讨论,并提出以后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绥棱县水利技术人员1984年以来在张祥渠下涵洞基础和阁山灌区五座桥梁设计和施工时,采用毛石石缝水捍砂技术。方法是在工程砌石体的最低层用大块毛石立砌,其块石缝隙用混合砂料灌满,待上满水后,再用插入式振捣棒捍实。这种施工方法的好处: 一是大石立着挤砌,一次砌高可达40厘米,有利于控制地下水;二是用振捣棒捍砂既保证了质量,又加快了进度;三是石缝水捍砂施工中需要用水,而水工建筑物基础部位又多处于地下水位以下,因此节省了砂浆砌石的抽水费用;四是节约了砂浆砌石所用的水泥,从而减少了投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针贯入法对干硬性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了大量的强度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的整理、分析,并与标准试件抗压强度的比较,得出了江苏地区干硬性混凝土预制构件针贯入法检测抗压强度的专用曲线。研究结果能够较好的反应预制构件的真实强度,且适合各种形式、各种规格的干硬性混凝土砌块的强度检验,具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水利部948项目"水工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平台"的模块组成、应用情况和技术特点,阐述分析该系统的测试功能在各种类型水工混凝土结构检测中的应用。砌石拱坝、溢洪道、水闸等水工构筑物检测应用表明,该平台探测效率和精度高,数据后处理简便,交互性强。引进该平台对推动我省水工混凝土结构的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合水利工程大体积、大尺寸混凝土结构特点,阐述如何针对具体工程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弹-钻芯专用测强曲线,以提高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精度。以具体水利工程为例进行应用阐述,应用效果理想,为水利工程施工、检测人员开展水工混凝土质量检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水电工程施工中,经常采用回弹法对混凝土进行无损检测,以确定其强度指标,但原采用的针对建筑行业特点制定的统一测强曲线对水工混凝土来讲适用范围窄,且无法满足检测长龄期混凝土的特殊要求,为此提出了专用测强曲线检测水工混凝土的方法,经工程使用,其测定结果的可靠性是可以满足要求的。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介绍了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方法,对砌砖砂浆和砌石砂浆设计实例进行分析,得出砂浆抗压强度与灰砂比、水泥用量成线性关系;水泥用量相同时,砌砖砂浆强度高于砌石砂浆强度。  相似文献   

15.
现有的超声回弹综合法很少考虑到寒区服役期水工混凝土易遭受冻融破坏这一因素。对3组不同水灰比的砂浆试件进行了多次冻融试验,利用超声回弹综合法对损伤试件进行无损检测。结果表明:所求超声回弹测强曲线误差在3%以内,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超声波回弹综合法对水灰比范围内(从0.35增至0.55)适用性良好。该研究结果可为其他服役环境中混凝土强度的无损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芳 《陕西水利》2023,(9):183-185
混凝土预制砌块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其质量对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针贯入法测试不同强度等级、不同龄期的干硬性混凝土预制砌块的强度。结果表明:预制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贯入深度相关性良好,达到了现场控制质量标准。针贯入法测试混凝土强度是有效可行的,该测试方法可操作性强,对测试样品损伤较小,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研究结果可为混凝土预知构建质量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浆砌石坝体溶蚀评价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立华  陈理达  李红彦 《水利学报》2004,35(5):0106-0110
溶蚀导致浆砌石坝体材料强度降低、孔隙率增大、渗漏严重,对大坝安全构成威胁。本文探讨了砂浆的溶蚀机理,提出了根据水质分析和侵蚀性评价、强度检测、水泥浆体成分分析和其中钙离子的溶出量分析等方法来评价浆砌石坝溶蚀程度的方法。在运用该方法对广东省某浆砌石坝进行溶蚀的危害程度评价时发现该工程环境水具有软水的溶出型侵蚀、泛酸型侵蚀和碳酸型侵蚀,部分水样达到强腐蚀等级。同时,砂浆抗压强度低、孔隙率大,水泥浆体中的钙离子含量偏低,随渗漏水流失的钙离子数量巨大,因此,溶蚀已经对坝体材料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且这种影响随时间而增大。最后提出在上游面作防渗层并用改性水泥砂浆和净浆进行灌浆防渗补强处理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压实度检测效率、保证测量精度,运用压实质量快速检测技术,在某防洪治理工程中,对某段堤防进行碾压试验,将压实质量检测技术中运用较为广泛的环刀法同普氏贯入法、核子密度仪法和谐波法等快速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各种方法同环刀法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碾压次数的增加,环刀法所测压实度结果呈上升趋势,振动碾压2~3次后,基本达到本工程填筑设计压实度的要求,随碾压次数的增加土体压实度基本稳定,压实度会出现小幅波动;普氏贯入法试验结果与环刀法相差不大,其相对误差可控制在±10%以内;普氏贯入法和谐波法的压实度检测结果可与环刀法建立良好的相关关系,其线性方程的相关系数R2 均大于0.95,而核子密度仪法在试验中表现一般,所建立线性方程的相关系数R2 仅为0.37。试验结果可为压实质量的快速检测以及智能碾压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杜河水电站枢纽拦河坝为一座浆砌石重力坝,坝高44.5 m,大坝横剖面上游侧为钢筋混凝土防渗面板,其余均为浆砌块石.文中从枢纽大坝砌体小石子砂浆的配合比、砌石体的施工工艺、施工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石峰水库大坝坝型为砌石双曲拱坝,主要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大坝砌筑施工方法、M10砂浆砌预制块施工方法、C15细石混凝土砌毛石施工方法、C20防渗混凝土施工方法以及砼砌石体施工方法,希望为同类工程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