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德国、法国、荷兰三国经济发达,其防洪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在防洪策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建设等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结合我国防洪工作的实际,有必要从认识、投入、高新技术的应用、洪水风险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洪水给人类社会造成了灾难和损失,目前我们通过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进行防洪减灾。在防洪非工程措施中洪水预报、警报系统、制定不同等级洪水预案、区域规划、洪水保险等,是费省效宏、切实可行的,特别是以洪水预报为龙头的非工程措施尤为重要。实践证明,采取这些非工程措施已经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把洪水造成的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3.
近60年中国典型洪水灾害与防洪减灾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介绍我国洪水灾害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近60 a来的典型洪水灾害事件及防洪减灾对策,认为我国洪水灾害的基本特征未发生根本变化,但体现出洪水多样性更突出、人类活动影响增强、高坝溃决风险加大及山洪灾害日益突显等新特点和新变化。提出了防洪减灾对策:①切实更新防洪减灾理念,加快向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重、防洪工程与抗洪抢险相结合的新型防洪减灾模式转变;②加大科研力度和投入,努力提高气象和水文预报精度;③整合各类防洪资源,实现优化配置,进行科学调度,动态控制水库汛限水位;④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规范流域开发行为,坚决打击侵占河道与蓄滞洪区的非法行为;⑤强化高坝大库溃决的风险意识,合理设计、科学管理和运行,建立风险规避机制;⑥加大山洪及其次生灾害的防治力度,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建立预警机制,完善防洪预案。  相似文献   

4.
浅析GIS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是我国最严重、最频繁和自然灾害之一。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地寻求控制洪水灾害,减轻受灾的方法,为此开始疏河道、修堤防、建水库、造大坝、筑避水房。尽管这些工程措施发挥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单纯依靠工程措施来控制洪水、减灾灾害损失是不完全的,因此要科学地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紧密结合起来研究防洪减灾方法。其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及GIS软件开发蓄滞洪区灾情评估系统则是投资少、见效快的非工程防洪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是洪水预报、预警,防汛指挥,防洪减灾及灾害评估等,防洪现代化是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本文结合博州暴雨洪水的特点,提出博州防汛指挥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总体结构和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堤防工程是抵御洪水灾害的重要措施,对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系统阐述了欧美主要国家与中国的堤防工程及其防洪基本情况,重点从堤防概况及其防洪效益、堤防安全标准与堤防工程建设投资、法律规范与堤防管理、堤防工程日常养护与应急抢险等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的角度,分析总结欧美国家堤防防洪具有安全标准高、法律管理体系完善、洪水风险转移措施多元化等特点。结合我国堤防防洪实际情况,建议我国应从堤防安全标准、堤防险情演化机理、法规管理、预警与应急抢险技术水平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以提升防汛减灾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兴县“96723”暴雨洪水、太原西山“96804”暴雨洪水及昔阳“96804”暴雨洪水等的调查,认为现状防洪与工程管理中存在着河道防洪、城镇及厂矿防洪、小型水库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提高全民防洪减灾 全省范围内对防洪工程实行防洪减灾规划,并由各级政府协调实施防洪规划,加强情报预报,完善通讯设施加强水土保持与中小型水库工程管理等六项防洪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8.
落实"两个转变"大力推进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是防洪减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它在制定防洪规划、建设防洪工程、制定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部署防汛抢险措施等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规范国土的开发与管理、加强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增强全民的防洪减灾意识等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我国的防洪工程建设相比,我国的洪水风险评估和分析相对滞后,全社会的洪水风险意识还不够强.随着我国防洪理念的转变,洪水风险的评估和分析,即洪水风险图的编制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印发和洪水风险图编制试点工作开展之际,本刊组织了"洪水风险图"专题,以期让广大读者更多地了解发达国家的洪水风险管理工作,以及我国近些年来在洪水风险评估和分析中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1防洪经济学的概念防洪经济学是灾害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洪水灾害自身规律、灾害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利影响、防御灾害发生的工程措施,揭示工程投入与其形成社会经济效益关系的一门新兴的经济科学。2防洪经济学的内容2.1统计统计是防洪经济学的基础工...  相似文献   

10.
洪水灾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我国洪水灾害发生之频繁,造成的灾害损失之严重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探索适合防洪减灾对策和措施十分必要。防洪减灾应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努力推进人与洪水和谐相处,采取给洪水以出路、面上防洪措施、洪水资源化等方法来达到防洪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一直伴随着对洪水灾害的治理,所谓“治水者治国”。在历代治水方法中居主导地位的是兴建防洪工程以抵御洪水。不过,每当河患频仍,工程治水一途陷入困境的时候,人们都会冷静下来思索人类社会发展与洪水灾害之间应取怎样的态度,在反思和调整自然观中间,开阔防洪减灾的思路。反思集中到一点,就是提倡在实行工程防洪的同时,积极开辟社会化综合减灾的新途径;不以战胜洪水为目的,而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  相似文献   

12.
国外防洪减灾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39  
本文根据美、日等国最新文件和资料,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简明地介绍经济发达国家在防洪减灾方面的最新发展趋势.内容涉及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泛滥原管理、防洪标准、城市雨洪调蓄、堤防建设技术、公众参与、洪水保险、蓄滞洪区管理、防洪投入、防洪减灾科学研究、法规建设等诸多内容  相似文献   

13.
张中杰 《陕西水利》2017,(Z1):257-258
近年来洪涝灾害依然频繁发生,虽然国家不断加大防洪减灾投入,但洪水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仍成增长之势,有必要研究各类防洪措施及其相互结合,充分发挥防洪减灾作用。结合冷水沟水库工程,分别从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两者相结合防洪减灾作用分析,研究各类防洪措施防洪减灾作用。通过研究,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在防洪减灾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两者紧密结合,能更好的发挥防洪减灾作用。充分认识和研究各类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发挥防洪减灾作用,对预防和治理洪水灾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外防洪减灾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美、日等国最新文件和资料,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简明地介绍了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在防洪减灾方面的最新发展趋势。内容涉及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泛滥原管理、防洪标准,城市雨洪调蓄、堤防建设技术、公众参与、洪水保险、蓄滞洪区管理、防洪投入、防洪减灾科学研究、法规建设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导致该省洪涝灾害频发、洪灾损失严重,亟需系统谋划全省防洪减灾体系,强化洪水调度和风险管理,最大限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在深入分析贵州省洪涝灾害特征、防洪减灾薄弱环节的基础上,按照“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对标新时期水利高质量发展要求,研究提出了以流域水系为单元推进全局系统治理的思路,给出了“畅泄、增蓄、扩排、联调、控险”多元化防洪举措,明确了流域防洪布局、防洪保护对象和防洪治涝标准,并指出了贵州省未来洪涝灾害防御工作重点。建议从消除防洪工程安全隐患、推进江河防洪治理、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达标提标建设、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加强涝区排涝达标建设、强化洪水调度与风险管理等方面构建贵州省防洪减灾体系。研究成果可为贵州省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思路、系统推进现代化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叶以来,迅速发展的工程技术带来防洪的新形势和新观念,在与洪水作斗争的进程中,尽管调控洪水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洪水灾害的损失仍不断增长,世界各国为此都在进行减灾战略的新探索,中国传统治水思想中蕴含的人类社会发展要适应洪水规律的认识,今天仍然散发着科学的光芒,水利史研究提出了灾害双重属性的科学概念,认为在进一步提高工程防洪能力的同时,人们应当积极寻求适应自然规律的发展模式,建立社会化的防治减灾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试论长江流域洪水灾害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光前  陈敏 《人民长江》2006,37(9):10-12,18
长江是一条著名的雨洪河流,雨量充沛,暴雨洪水频繁,洪灾分布范围广泛。长江洪水灾害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四川盆地和中下游平原地区;丘陵山地亦时有发生,多表现为山洪、滑坡、泥石流和山崩等灾害;近海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还有风暴潮灾害。简要介绍了长江流域洪水灾害和长江防洪治理情况,分析了长江防洪减灾当前所面临的形势,阐述了防洪减灾思路的转变方向,总结了洪水风险管理的初步实践成果,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洪水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小流域暴雨洪水灾害作为当前防洪减灾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对富阳小流域暴雨洪水灾害分析,划定风险区,找出重点防避区域,提出防避预案,探讨防洪避洪的非工程与工程措施,从而进一步保障富阳的公共安全。  相似文献   

19.
刘宁 《中国水利》2006,(4):11-13
在介绍了我国洪水、干旱及渍涝灾害情况、论述了防洪减灾与灌溉排水的密切关系后,从分析我国洪水灾害特点入手阐述了对洪水灾害的认识,结合近年来治水新思路的探索和实践,提出防洪减灾的总体思路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防洪减灾经济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概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发生的几次特大洪水更加引起人们对防洪减灾的思考.人类尝试了各种法制的、社会的、行政的、工程的、经济的手段减少洪水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但是,如果脱离了经济背景,任何其他手段便不可能有所作为,甚至根本不可能实施.而且,只有放在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内加以分析和比较,才有可能找到现实有效的减灾方法.因此,防洪减灾经济学的研究是有效地配置有限的防洪减灾资源的客观必然.根据中国重要灾害的频度分析及历次灾害的损失估计,洪涝灾害列在首位,因此,防洪减灾在我国的减灾领域中一直处在优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