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我国历代治水方法中居主导地位的是兴建防洪工程以抵御洪水。不过,每当河患频仍,工程治水一途陷入困境的时候,人们都会冷静下来思索人类社会发展与洪水灾害之间应取怎样的态度,在反思和调整自然观中间,开阔防洪减灾的思路。反思集中到一点,就是提倡在实行工程防洪的同时,积极开辟社会化综合减灾的新途径;不以战胜洪水为目的,而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防洪效益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历代治水方法中居主导地位的是兴建防洪工程以抵御洪水.不过,每当河患频仍,工程治水一途陷入困境的时候,人们都会冷静下来思索人类社会发展与洪水灾害之间应取怎样的态度,在反思和调整自然观中间,开阔防洪减灾的思路.反思集中到一点,就是提倡在实行工程防洪的同时,积极开辟社会化综合减灾的新途径;不以战胜洪水为目的,而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防洪效益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3.
《人民珠江》2000,(3):6-9
在我国历代治水方法中居主导地位的是兴建防洪工程以抵御洪水.不过,每当河患频仍,工程治水一途陷入困境的时候,人们都会冷静下来思索人类社会发展与洪水灾害之间应取怎样的态度,在反思和调整自然观中间,开阔防洪减灾的思路.反思集中到一点,就是提倡在实行工程防洪的同时,积极开辟社会化综合减灾的新途径;不以战胜洪水为目的,而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防洪效益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4.
为了从根本上减轻洪水灾害,必须要转变传统治水观念和防洪减灾的思路,处理好水与自然生态环境,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调整与规范人类社会行为。本文对洪水灾害双重属性理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关于洪水灾害双重属性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根本上减轻洪水灾害,必须要转变传统治水观念和防洪减灾的思路,处理好水与自然生态环境、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调整与规范人类社会行为。本文对洪水灾害双重属性理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框架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洪水灾害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防洪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洪水灾害风险的形成机制,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由洪水灾害危险性,洪水灾害易损性和洪水灾害灾情组成的洪水灾害风险结构,在该风险结构基础上把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展开为洪水灾害危险性分析,洪水灾害易损性分析,洪水灾害灾情分析和洪水灾害风险决策分析4个具有相互联系的部分。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叶以来,迅速发展的工程技术带来防洪的新形势和新观念,在与洪水作斗争的进程中,尽管调控洪水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洪水灾害的损失仍不断增长,世界各国为此都在进行减灾战略的新探索,中国传统治水思想中蕴含的人类社会发展要适应洪水规律的认识,今天仍然散发着科学的光芒,水利史研究提出了灾害双重属性的科学概念,认为在进一步提高工程防洪能力的同时,人们应当积极寻求适应自然规律的发展模式,建立社会化的防治减灾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刘宁 《中国水利》2006,(4):11-13
在介绍了我国洪水、干旱及渍涝灾害情况、论述了防洪减灾与灌溉排水的密切关系后,从分析我国洪水灾害特点入手阐述了对洪水灾害的认识,结合近年来治水新思路的探索和实践,提出防洪减灾的总体思路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试论长江流域洪水灾害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光前  陈敏 《人民长江》2006,37(9):10-12,18
长江是一条著名的雨洪河流,雨量充沛,暴雨洪水频繁,洪灾分布范围广泛。长江洪水灾害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四川盆地和中下游平原地区;丘陵山地亦时有发生,多表现为山洪、滑坡、泥石流和山崩等灾害;近海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还有风暴潮灾害。简要介绍了长江流域洪水灾害和长江防洪治理情况,分析了长江防洪减灾当前所面临的形势,阐述了防洪减灾思路的转变方向,总结了洪水风险管理的初步实践成果,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洪水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防洪思想的历史研究与借鉴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20世纪初叶以来,迅速发展的工程技术带来防洪的新形势和新观念。在与洪水作斗争的进程中,尽管调控洪水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洪水灾害的损失仍不断增长。世界各国为此都在进行减灾战备的新探索。中国传统治水思想中蕴含的人类社会发展要适应洪水规律的认识,今天仍然散发着科学的光芒。水利史研究提出了灾害双重属性的科学概念,认为在进一步提高工程防洪能力的同时,人们应当积极寻求适应自然规律的发展模式,建立社会化的防洪减  相似文献   

11.
从防洪到洪水管理转变的战略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展望21世纪,传统的防洪减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确保水利可续持发展,需转变防洪减灾治水思路,实现洪水的科学管理,即在消除洪水可能造成的灾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对洪水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2.
洪水灾害特性变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洪水灾害特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洪水灾害的社会影响弱化,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影响的变化,间接损失比例增加,防洪工程损失增加,工程失事的附加损失增加,城市地区损失快速工,洪灾与涝灾损失比例易位等方面,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及后果,预测其发展的趋势,是制定防洪减灾政策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3.
近60年中国典型洪水灾害与防洪减灾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介绍我国洪水灾害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近60 a来的典型洪水灾害事件及防洪减灾对策,认为我国洪水灾害的基本特征未发生根本变化,但体现出洪水多样性更突出、人类活动影响增强、高坝溃决风险加大及山洪灾害日益突显等新特点和新变化。提出了防洪减灾对策:①切实更新防洪减灾理念,加快向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重、防洪工程与抗洪抢险相结合的新型防洪减灾模式转变;②加大科研力度和投入,努力提高气象和水文预报精度;③整合各类防洪资源,实现优化配置,进行科学调度,动态控制水库汛限水位;④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规范流域开发行为,坚决打击侵占河道与蓄滞洪区的非法行为;⑤强化高坝大库溃决的风险意识,合理设计、科学管理和运行,建立风险规避机制;⑥加大山洪及其次生灾害的防治力度,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建立预警机制,完善防洪预案。  相似文献   

14.
长江 《人民长江》2006,37(9):7-8
长江是一条著名的雨洪河流,雨量充沛,暴雨洪水频繁,洪灾分布范围广泛.长江洪水灾害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四川盆地和中下游平原地区;丘陵山地亦时有发生,多表现为山洪、滑坡、泥石流和山崩等灾害;近海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还有风暴潮灾害.简要介绍了长江流域洪水灾害和长江防洪治理情况,分析了长江防洪减灾当前所面临的形势,阐述了防洪减灾思路的转变方向,总结了洪水风险管理的初步实践成果,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洪水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防洪减灾方针进展及其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了两千年来中国传统治水思想主流和非主流演变轨迹。探讨了20世纪以来,尤其是最近20年来世界各国灾害与减灾观念发生转变的社会与自然背景,指出人类社会发展适应洪水规律是防灾减灾重要的出发点。由此阐述了灾害双重属性的概念,认为在进一步提高工程防洪能力的同时,人们应当积极寻求适应自然规律的发展模式,建立社会化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张中杰 《陕西水利》2017,(Z1):257-258
近年来洪涝灾害依然频繁发生,虽然国家不断加大防洪减灾投入,但洪水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仍成增长之势,有必要研究各类防洪措施及其相互结合,充分发挥防洪减灾作用。结合冷水沟水库工程,分别从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两者相结合防洪减灾作用分析,研究各类防洪措施防洪减灾作用。通过研究,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在防洪减灾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两者紧密结合,能更好的发挥防洪减灾作用。充分认识和研究各类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发挥防洪减灾作用,对预防和治理洪水灾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是洪水预报、预警,防汛指挥,防洪减灾及灾害评估等,防洪现代化是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本文结合博州暴雨洪水的特点,提出博州防汛指挥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总体结构和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南盘江流域的暴雨、洪水特性及灾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对防洪减灾对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黄河和海河是洪水灾害频繁的流域,高含沙量加剧了洪水灾害。泥沙沉积使河道及河口淤积,泄流能力下降,洪水灾害的危险越来越严重。必须实行治山与治水相结合、保持水土、蓄水拦沙、加固堤防等措施综合治理。黄河和海河的防洪形势有恶化的趋势,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防洪减灾的实践表明,要完全消除洪水灾害是不可能的,从长远发展和全局利益考虑,既要适当地控制洪水,改造自然,又要顺应客观规律,主动地适应洪水,做到人与洪水协调共处.依照新完成的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成果,简述长江防洪减灾面临的形势,结合治江新理念对长江防洪提出的新要求,简述了人水协调治水思路在长江流域防洪规划中的具体运用,即建立人水协调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纳入长江防洪体系,拟定合适的堤防级别、设计水位和堤顶超高,调整分蓄洪区的类别和建设思路,更加重视防洪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