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采集了莲花山尾矿库的尾矿样本以及周边环境样本,微波消解样本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测定了样本中12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莲花山脚废弃尾矿和污染土壤都含有大量的Al、Mn、Fe、Cu和As元素,并含有一定量的Cr、Ni、Cd和Pb等重金属。渗滤液、小溪及蓄水池中除了Cr、Cd和Pb的含量很低外,其余9种元素均有一定浓度。尾矿的酸性物质使重金属不断溶出,通过渗滤液进入水体,然后污染土壤,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2.
铜尾矿是铜矿经过选矿作业后产生的粉状或砂砾状固体废弃物,由于铜尾矿的大量排放以及缺乏有效的处理,致使铜尾矿被大量堆积在尾矿库中,给尾矿库以及周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安全问题。归纳了铜尾矿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总结了国内外铜尾矿综合利用现状和应用途径,对铜尾矿综合利用方式如有用组分的提取、制备建筑材料、制备充填材料、用于土地复垦以及制备陶瓷、玻璃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铜尾矿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铜尾矿的综合利用应以土地复垦为主,如此不仅可以使尾矿库废弃地的生态系统得以重建,还可以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铅锌尾矿养分含量低下、物理结构差、重金属含量高以及重金属复合污染等因素已构成金属矿区生态修复的重要难题。针对铅锌尾矿污染的特点,介绍了几种主要的铅锌尾矿修复技术:基质改良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和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分析了不同修复技术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铅锌尾矿库修复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铅锌尾矿库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我国耕地资源极其匮乏,土壤污染形势严峻。针对铀矿区污染土壤修复和铀资源化研究国际上尚未见报道,本文在对721铀矿尾矿坝周边环境及污染区自然生长植物对铀的富集能力深入调研后,探讨了一套以植物修复为主,客土覆盖为辅的土壤修复方法,并结合当今生态农村建设所提倡的循环经济理论(减排、资源化、再利用的"3R"),提出对富集后植物收割后集中降解,将其转化为绿色能源,采用特效吸附材料对铀资源进行回收的综合治理方案。通过对铀污染土壤中铀的提取,同时实现土壤修复与铀的资源化,为我国铀矿尾矿坝周边污染土壤绿色修复与铀资源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广东化工》2021,48(2)
2019冠状病毒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医疗废弃物处置的终端防控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污染隔离防渗系统作为应急院区建设的最后一道防线,有效阻隔污染物尤其是传染性病源体与周边环境接触,确保再无二次污染。本文就武汉火神山医院和深圳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污染隔离防渗系统建设为例,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污染隔离防渗系统因时制宜应用及其重要性,为将来类似事件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6.
矿山Ⅱ类尾矿库的防渗技术措施有水平防渗和垂直防渗两大类。前者常用的为单层土工膜复合防渗衬垫,后者有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化学水泥复合灌浆帷幕和垂直铺膜防渗墙等。选用何种防渗措施,应根据尾矿库场地的具体条件,经技术经济综合论证后选定。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闭库尾矿库无覆土植物修复的可行性,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西省德兴铜矿尾砂库0~60 cm剖面中Cu、Zn、Cd、Pb、Ni等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尾矿库无覆土植物修复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4~#尾矿库中Cu、Zn、Cd、Pb、Ni的含量分别为743.64~1 050.96 mg·kg~(-1)、33.27~51.76 mg·kg~(-1)、3.96~7.73 mg·kg~(-1)、20.17~75.43 mg·kg~(-1)、24.62~49.47 mg·kg~(-1)。数据显示,Cu、Cd含量都超标,除Cd与Ni外,尾砂土壤其他重金属含量逐渐上升。4~#尾矿库的生物修复可以1~#尾矿库的修复方案为参考。  相似文献   

8.
矿山企业想要获得持续发展就需要重视对尾矿库的建设。主要论述了尾矿库、尾矿性质鉴别、尾矿库环保防渗需要考虑到的部分因素以及如何来进行尾矿库环保防渗的建设,希望在推进矿山企业发展的同时,能切实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9.
《云南化工》2021,(1):88-92
长江经济带总磷污染分布与磷矿企业分布具有一定相关性,根据磷矿浮选工艺、尾矿成份、渗滤液水质分析及尾矿库坝体防渗情况,对小麦地磷尾矿库的水量平衡进行核算、分析,掌握尾矿库进水、出水变化情况,为废水零排放提供依据,并提出设置地下监控井进行定期监控措施,预防环境风险的发生,保障下游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尾矿库闭库后的长期稳定安全,需对坝体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对闭库施工后的现状坝体的定性分析,并运用AUTOBANK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得出最小安全系数(各种工况下)均满足规范规定,综合分析认为该尾矿库坝体稳定性满足要求。并针对闭库后对安全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供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咸池沟尾矿库水文地质勘察,取得了包气带渗水等实验数据.采用地下水数值计算Visual MODF-LOW Flex模型,选取钼特征污染物为重金属代表,对尾矿库尾矿水下渗对地下水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如不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控措施,尾矿水下渗会对区域地下水和伊河地表水产生污染影响.根据尾矿库渗水对地下水的重金属污染、迁移运动及规律,结合详细的水文地质勘察,创新地优化了尾矿库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效果,为该类尾矿库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尾矿库是选矿厂尾矿设施中最重要的设施;尾矿库的管理,是选矿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尾矿库管理工作包括尾矿排放、筑坝、尾矿库水位控制、坝体监测、坝坡维护及环境保护等。本文仅就我矿尾矿库的尾矿排放与筑坝、库内水位控制这两个方面的管理工作进行初步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3.
林敏 《广东化工》2014,(12):112-113
全国尾矿库数量较多,其中危库、险库、病库等比例不低。文章以广东省某矿山旧尾矿库为例,探讨旧尾矿库的闭库治理和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4.
云南某磷矿擦洗尾矿库已闭库多年,经现场对尾矿库尾矿进行代表性取样,分析发现其P_2O_5品位在25%左右,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这部分资源,采用分级-正浮选1次粗选1次精选1次扫选流程进行选矿试验。结果表明,原矿通过分级,+0.076mm原矿P_2O_5品位为29.33%,MgO质量分数为0.42%,可以作为最终产品,而-0.076mm原矿则在试验确定的最佳药剂制度下,通过正浮选1次粗选1次精选1次扫选,可以得到P_2O_5品位为31.57%、MgO质量分数为0.78%的磷精矿,实现了尾矿中P_2O_5的高效回收,可为该尾矿库尾矿中磷资源的回收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尾矿是矿山开采出矿石后经选矿厂筛选后排放的废石,尾矿往往数量较大且成分较为复杂,随意丢弃的话,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污染环境。尾矿库就是用来堆放尾矿的场所,是矿山日常生产的重要设施,也是矿山安全问题频发的隐患所在,一旦出现事故往往就是重特大事故,因此必须加强尾矿库的管理工作,本文阐述我国尾矿库的管理现状以及在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各种因素的安全隐患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改善措施,对防范矿山事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尾矿库是矿区的污染源,每当刮风季节,尾矿被风吹起,在下风向灰沙弥漫,严重地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植物的生长。在雨季,大量的地表径流冲刷,尾矿污染了水系。所以,对尾矿库进行复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介绍几个尾矿库的复垦实列。 实例一 向山硫铁矿第一尾矿库位于矿区东面,现已排放尾矿约250~300万米~3,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其中水田约5万多平方米。尾矿完全裸露着,每当刮风季节,处于下风向的居民和耕田受到“沙暴”的严重影响,所以向山矿于1980年底开始向尾矿库覆盖黄土。黄土层厚0.3米,覆盖面积为23万平  相似文献   

17.
《云南化工》2017,(9):91-93
本工程主要任务为解决下溪河流域、熬寨河流域历史遗留汞污染废渣、底泥问题以及开发区内主要的锰生产企业产生的锰渣的堆存问题。工程主要由尾矿坝、防渗系统、截排洪系统及环境监测系统组成,文章主要介绍了防渗系统设计部分。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作为矿产资源大国,矿山开发后的尾矿矿渣内重金属释放影响着自然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由于尾矿内含有有价重金属,矿山的综合利用及对尾矿内重金属的回收利用可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成为现在重金属污染处理重点。为了控制金属尾矿中的重金属含量在工艺要求和环保标准的范围内,提高金属尾矿再利用的利用率,本文研究分析了金属尾矿的重金属检测技术,通过对金属尾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调查,研究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含量,通过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修复促进剂治理技术以及治理无害化技术降低尾矿中的重金属含量,为矿区重金属污染地的生态风险提供了参考数据,为尾矿区生态修复奠定了基础,对于尾矿的综合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周敏  杜洋 《广东化工》2013,40(1):60-61
随着核工业的发展,铀矿冶工业亦得到迅速发展。由于铀矿水冶的特点,产生了大量的尾矿,而尾矿库是核燃料生产系统中储存放射性废物数量最庞大的场所,尽管人们在尾矿库的设计、建造、运行及退役后的处理方面都充分考虑了其安全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不可预料的各种地下水文地质等运动,其工程屏障的完整性可能受到破坏,从而导致尾矿中的放射性核素随地下水运动迁移到生物圈,进而影响到周围环境质量状况和附近居民的安全健康。因此,对尾矿库放射性核素迁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韦剑宁  蒋林海 《散装水泥》2022,(2):188-190,193
长期以来,矿山开采是我国固废产生的主要来源.据统计,每年矿山开采产生的矿山剥离及尾矿高达15亿吨,历年存积的尾矿固废更是天文数字.各类矿山的尾矿库达3万多座,不仅污染了水源,而且是沙尘暴的主要来源.尾矿库也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溃坝,就会给居民带来难以估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为实现铅锌尾矿等工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