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集圈是常见的毛衫组织结构之一。文中列举了几种集圈在组织结构设计中的编织实例,阐述了形成这些外观效应的原理及编织工艺,旨在开拓毛衫设计师的创作思路,不断丰富毛衫织物的外观风格。  相似文献   

2.
集圈是常见的毛衫组织结构之一。文章列举了几种集圈在组织结构设计中的编织实例,阐述了形成这些外观效应的原理及编织工艺,旨在开拓毛衫设计师的创作思路,不断丰富毛衫织物的外观风格。  相似文献   

3.
结合当前毛衫流行趋势,利用电脑横机先进的编织技术,在传统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实现毛衫织物组织创新设计。通过对针织线圈、浮线、集圈、移圈等的组合,将组织设计与编织工艺完美结合,在电脑横机上开发出具有镂空、流苏、席编纹理、网格等视觉效果的组织结构织物。文章详细分析了织物的编织方法和外观效应,并对针织工艺的难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毛衫织物组织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拓宽针织毛衫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电脑横机的楔形编织工艺,结合纬编基础组织、集圈组织、提花组织等,设计了具有特殊视觉效果的针织毛衫立体花型,如浮雕效果、褶裥效果、波纹效果、蜂窝效果、多彩立体三角效果、异色凸起效果等。结果表明,利用楔形编织工艺与各种组织进行融合,并结合纱线色彩的变化,可编织三维立体外观效果较强的织物,为针织毛衫面料立体花型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从集圈组织结构特点、物理性能,编织原理出发,结合针织毛衫流行趋势,探讨集圈组织结构针织毛衫织物设计及编织工艺,分析集圈组织与其他组织结构复合所产生的针织物肌理效应:着重从孔眼及仿手工钩编织物肌理效应、网眼及仿手工绣花织物肌理效应、凹凸织物肌理效应、色彩织物效应进行分析和研究。目的在于能够帮助毛衫设计师对传统的组织结构进行再设计,并将组织结构、纱线与流行趋势相结合,设计出艺术风格独特的针织产品。  相似文献   

6.
针对集圈组织在设计和编织过程中的复杂性,利用国产电脑横机的制版软件来设计基本集圈组织,并将集圈组织套用到羊毛衫的花型设计中;既丰富了针织衫的花型组织,又提高了毛衫的个性化设计,可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相似文献   

7.
从针织毛衫的纱线选择、组织结构、后处理以及多针距4个方面,结合设计实例,阐述镂空效果在针织毛衫上的设计方法,探讨不同镂空效果对毛衫外观风格的影响。指出:纱线选取主要从单一纱线和不同纱线的组合设计方面来考虑;组织结构设计主要通过移圈、集圈、脱圈以及色块间无连接的嵌花设计等方法实现;后处理手法主要有烂花、裁剪、蕾丝拼接以及面料再造设计等;多针距设计采用隔针编织原理,通过利用不同弯纱深度和粗细针距的对比,实现通透与模糊的结合,创造丰富的花型效果。  相似文献   

8.
分析集圈组织的基本特点,从毛衫整体、毛衫边口以及毛衫装饰3个方面列举了集圈组织在童装创意设计中的应用,给出集圈组织在毛衫设计中不同的设计感觉及特点,丰富毛衫造型的内容,拓展毛衫的设计空间,为童装毛衫设计者提供丰富的灵感来源,以满足现代消费者对童装毛衫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9.
董瑞兰  丁慧 《针织工业》2014,(10):28-29
基于横编类织物组织设计基本方法,系统地介绍了几款较新颖的电脑横机组织设计的花色效应和织物风格,包括正反针变化组织、浮线变化组织、集圈变化组织、毛圈组织,以及局部休止编织组织。详细分析花型设计基础、织造方法、注意事项等,并给出毛衫组织设计的配色方法,对于从事毛衫类组织设计的人员和从事毛衫行业的企业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林浩  杨继  陈婷 《毛纺科技》2012,40(2):20-24
运用毛衫组织结构的肌理外观,从中提炼出能够充分表现毛衫风格的元素,设计出一些个性化的毛衫试样,并在横机上实现了编织;通过图片直观的展示了12种试样,对每个试样的组织构成和编织过程作了简要的说明;同时对这些试样的物理特性进行了测试,从组织结构的角度对其数据进行了分析说明;并根据每种组织对织物外观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组织开发及运用,设计织造出了相应的毛衫。。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蕾丝面料组织结构特征及图案类型的基础上,结合横编工艺原理,运用移圈、集圈、浮线等手段设计一系列仿蕾丝的横编组织结构,如网眼类、波纹类及图案类仿蕾丝组织结构。并采用羊毛和金银丝纱线,在斯托尔(Stoll)CMS 530电脑横机上开发了一款新型仿蕾丝组织结构针织毛衫,详细分析组织结构设计和编织工艺。该毛衫不仅能够体现蕾丝面料的镂空装饰效果,同时突破了蕾丝拼接类针织毛衫的工艺限制,提升了产品价值,对针织毛衫的装饰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集圈组织的结构特征、分类方法、性能特点和主要用途等,以单面集圈组织为研究对象,重点根据集圈组织花色外观效应的形成规律进行产品设计与制作,设计原理有2点:一是利用多针多列集圈单元在针织物基础组织中的规律排列以形成各种花纹结构的外观效应;二是根据多种色纱的排列和结构意匠图的设计获得花色集圈组织。并通过针织横机设备编织出相应的花色集圈针织物。  相似文献   

13.
介绍几款采用普通横机编织的毛衫礼服的设计方法与工艺,分析系列毛衫礼服的设计思路及各款毛衫礼服的设计风格,阐述各款毛衫的组织花型设计与编织工艺,并制作出相应的上机操作工艺单。结果表明:运用普通横机编织技术也可设计编织款式时尚的礼服,能体现服用者的曲线美,结合针织结构花型的变化,赋予毛衫礼服特殊的外观效果,使得毛衫款式更为新颖独特,能够适应当前礼服服装时装化、造型多样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从移圈组织编织原理、织物物理性能出发,结合针织毛衫流行趋势,探讨移圈组织织物设计及编织工艺。结合纱线性能、针织设备性能、后整理工艺,分析移圈组织产生的针织物肌理效应:着重从镂空、凹凸、横向波纹、纵行扭曲织物组织肌理效应进行分析和设计。目的在于帮助毛衫设计师对传统的组织结构进行再设计,并将组织结构、纱线与流行趋势相结合,设计出艺术风格独特的针织产品。  相似文献   

15.
从针织物组织的编织原理入手,采用龙星制版软件设计花型,利用电脑横机编织试验,探索能产生凹凸效应的针织物组织的编织方法。通过正反针、移针、集圈、改变织物密度、针床横移等方法进行创新,从而使组织结构产生变化。在此基础上,设计并编织出5类具有凹凸肌理的针织物组织,从而为织物组织的创新设计提供思路,为毛衫设计提供设计素材,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选用岛精公司MACH2XS153(12G)全成形电脑横机的DS-ONE APPEX 3设计系统,研究全成形毛衫袖窿成形工艺。根据袖窿全成形编织特点,将全成形毛衫袖窿编织分为腋下、胸宽、肩宽3个部分。全成形毛衫在编织袖窿结构的同时,袖山部位也在不断地向袖窿部位移圈收针,收针痕迹影响袖窿外观造型。研究认为:毛衫前后袖窿存在袖窿宽度差和高度差,袖窿存在宽度差时,无袖毛衫对翻针造成影响,有袖毛衫先完成一片袖窿编织,再编织另一片,袖中线部位线圈会向针数较少的一侧扭转;袖窿高度存在差异时,可以通过局部增加或减少前后片的编织行数来实现,有袖毛衫需注意袖山与袖窿配伍。研究成果可为四针床全成形毛衫设计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17.
结合当代中国毛衫的流行趋势,经过多次调试,在手摇横机上进行时尚毛衫小样的开发。设计了现代、新颖的面料花纹,摒除了传统单一的基本组织结构,通过抽针、收放针、移圈等方式的变化与应用,形成了网眼、镂空、凹凸、波纹等面料外观效应。通过选用合适的纱线和机号编织出的几款毛衫面料小样适合制作不同风格的横机毛衫,充分展示了横机面料的多样与变化以及时装毛衫的大方、轻盈、柔美等特点,同时也为企业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针织面料的凹凸肌理效果,针对当前针织面料凹凸立体效果不强,织物组织结构变化创新不足,编织工艺难等问题,通过实践编织法,开发了5种凹凸肌理针织面料:正反针组织、凸条组织、绞花组织、泡泡纱组织、移针挑孔组织。分别介绍组织结构设计、编织工艺参数、电脑制版、编织步骤,比较其外观效果,并分析其在毛衫设计中的运用。研究结果表明:凹凸肌理针织面料可由多种组织结构来编织实现,且不同的组织结构其呈现的外观效果也不同。通过运用不同的针法组合、花型图案设计,可设计开发出满足针织毛衫时尚化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凹凸肌理针织面料,为毛衫设计师提供设计素材,为针织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采用电脑横机局部编织技术生产羊毛衫的设计方法与工艺,分析羊毛衫局部编织部位款式造型及毛衫的风格特征,阐述局部编织部位的组织花型设计与编织花型意匠图工艺,并制作出每款毛衫的上机操作工艺单。结果表明:运用局部编织技术的毛衫可形成荷叶边、扇形、圆环形、褶皱状等外观效应,与普通休止横机编织该造型的工艺相比,效率高,造型丰富,立体效应明显,毛衫款式更为新颖独特,能够适应当前羊毛衫时装化、造型多样化的需求,故局部编织技术在羊毛衫设计中的应用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20.
徐艳华 《毛纺科技》2013,41(1):17-21
介绍横编技术在晚礼服毛衫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晚礼服毛衫的设计手法及风格特征,阐述晚礼服毛衫的组织花型设计与编织工艺,并制作出每款晚礼服毛衫的上机操作工艺单。结果表明:运用普通横机编织技术也可设计编织量体定做的晚礼服毛衫,而且更能体现服用者的身材曲线美,再加上针织结构花型的丰富变化,更能赋予毛衫晚礼服独具匠心的外观效果,使得量体定做的晚礼服毛衫款式更为新颖独特,能够适应当前消费者对量体定做服装的需求,也更能体现现代人的个性化的服用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