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范永良 《江苏陶瓷》2009,42(2):38-38
宜兴紫砂始于宋,盛于明、清两代,发展到今天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和制作方法已日臻完美和丰富。就其形状而言,可谓方匪一式,圆不一相。以龙为题材的作品,从古到今就数不胜数,因为“龙”蕴藏着我中华民族隐秘曲折的文化精粹。“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意念不断积累、融合发展的产物。到今天谁也没有见过“龙”,是人们抓住自然物类的主要特征而描摹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禅”文化是对佛教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梳理与消化的结果。现今挖掘“禅单化”,便会直承中华文化之脉,从而使“龙”文化真正活起来。在“禅定”的自我修养中,企业经理的思想、理念会具有无限开放的趋势,从而奠定企业家的哲学思维。  相似文献   

3.
龙腾盛世     
龙,是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图腾形象,也是中华文明“和合”文化的物化象征。适值二零一二年欣逢千辰、岁次“龙”年,由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李少景先生设计绘制的系列生肖挂盘之六《龙腾盛世》挂盘,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笔者借龙这种标志性的文化元索不仅传递了中华民旗的精髓所在,也借物抒情,使得传统古朴的文化得以在中华民族精髓上展露风采,使得壶艺增添了浓厚的民族民俗风味。  相似文献   

5.
陶瓷上的龙     
王健  王彭发 《陶瓷研究》2000,15(2):40-43
2000年是中国农历的庚辰年,也是我国传统十二生肖文化中的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劳动、生活实践中,综合众禽兽最强壮部位想象、虚构而成的艺术形象,并赋予它神奇的生命力和无穷的能量,使其成为主宰自然的神灵。自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直到今天,龙的形象几乎贯穿了漫长而复杂的文化发展历程。龙成为我国古代各类艺术品中最常用最优美的装饰题材,如在石器、玉器、陶瓷、青铜器、漆器、珐琅器、书画等上面,常见有千姿百态的龙形象。陶瓷以其卓越的材质、精妙的装饰技巧和丰富的传世品,为我们勾画出龙纹装饰由原始到成熟,由朴素到华…  相似文献   

6.
龙凤纹是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的吉祥纹样,具有代表意义,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凤与龙相辅相成,几千年来一直存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里。本文重点要谈的龙凤纹,是中华民族极喜爱且具文化寓意的典型代表图案之一。龙凤纹不仅在传统陶瓷装饰中被广泛地应用,还在现代的陶瓷装饰中受到重视。龙凤纹不仅仅是用在陶瓷装饰中,它本身还代表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寓意着吉祥安康、民族和谐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首都博物馆新近推出“北京文物精品展”,荟萃最县有艺术观赏价值、最富有北京文化特色、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风格的艺术精品,展示原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北京历史文化,呈现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最能展示北京文化历出的,莫过于历代瓷器。  相似文献   

8.
花炮是中国“龙文化”一块赏心悦目的瑰宝。千余年来,她像长江、黄河一样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花炮以其激动人心的魅力、变幻莫测的形象、余味无穷的含蕴和诗、词、歌、赋般的文学艺术,予以人类无与伦比的“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9.
龙的精神是团结凝聚的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奋发开拓的精神和与天和谐的精神.龙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一枚图章、一种徽记.本篇以紫砂“龙吟壶”为例,谈谈龙文化在紫砂壶造型设计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远古的先人们认为有一个力大无穷、与水相关的物象主宰、指挥、操纵着世上的动物和天象.龙,作为一种崇拜的对象,在几千年浩瀚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种文化,它代表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龙,在封建社会中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富贵、吉祥的象征.正因为"龙文化"的深远影响,因此从清代中期龙就在紫砂壶的造型与装饰上开始应用.  相似文献   

11.
高建中 《江苏陶瓷》2010,43(3):44-44,47
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历史博大精深,有着取之不尽、永不枯竭的艺术营养。 宜兴紫砂源自北宋,盛于明清,经历代陶人的努力创造,发展至今成为世界上独有的传统工艺,亦是世界上公认的杰出陶艺茶具。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紫砂陶艺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富含丰富的文化底蕴。紫砂陶艺是我国工艺美术中造型最丰富、艺术品味最浓的工艺精品,素有“方匪一式、圆不一相”之说,其独树一帜的面貌和茶文化相结合,更增添了其特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狄夕明 《江苏陶瓷》2011,(6):19-19,21
宜兴紫砂壶在茶、陶文化的相互结合中形成“容天、容地、容世界”的艺术文脉.以赏用兼优的独特品质雄立于中华民族文化之林,并成为怡情、寄情之物,尤其是文人雅士以壶言志、以壶抒怀,造就了独具特色的紫砂文化。品茶品心境.赏壶赏格调。在几十年紫砂壶的设计创作中也深深感到.继承传统还必须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突破常规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龙绣闯天下     
对中国人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融入血脉的文化基因!中国龙文化上下八千年,源远流长,蕴藏着无限的精神力量,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80后海归女陈洁以“铜梁龙舞”为文化土壤,创立独树一帜的“铜梁龙绣”,赢得了海内外市场的青睐。  相似文献   

14.
略论陶瓷龙纹的文化内涵及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纹,是中国工艺美术中从古至今最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也是传统陶瓷纹式中最具文化内涵的永恒题材之一。然而即便“龙风呈样”是如此亲切而又容易理解,龙文化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复杂的课题之一。本文拟就陶瓷龙纹的造型风格、龙纹的“合和”文化及对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影响,以及各个历史朝代的装饰特征,一叙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5.
龙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的在劳动,生活实践中,综合从禽兽最壮部位想象,虚构而成的艺术形象,它在中华民族古老文明中留下了神秘而威严的形象,人们赋予它神奇的生命力和无务的能量,使它成为了主宰自然的神灵。自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直到今天,龙的形象几乎贯穿了漫长的而复杂的文化发展历程。龙成为我国古代各类艺术品最常用最优美的装饰题材,如在石器、玉器、陶瓷、  相似文献   

16.
"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图腾,在诸多传统艺术创作中均有呈现.《龙畅》一壶将龙的形态融入至壶的造型结构当中,塑造出龙的威武神气,体现出相关紫砂壶工艺的独特性.基于中国"龙文化"的特征,分为艺术与文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能够较为全面地揭示作品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7.
龙是中华民族由来的象征,是我国人民崇拜的民族特征。龙的地位一直相当显要,中华民族被称为“东方巨龙”,中华民族的子孙被称为“龙的传人”,所以龙被视之为圣物给予最高的宗教崇敬。龙的形象集中了许多动物的特点,鹿的角,牛的头,蟒的身,鱼的鳞,鹰的爪、口角旁的须髯,额下有珠,  相似文献   

18.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有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珠山突兀在景德镇的市区中心,其古樟蔽萌,高阁峙立。也许因为这里是明、清二朝的御窑镇山,也许因为这里浓汇着“邂逅集群彦,画笔染素绢”的人文因素,珠山成为了众多业陶者心目中的圣地,连王琦、王大凡等著名外藉瓷画大家,无不在其作品上题署“写于珠山客次”的铭款,以示对珠山的仰崇。  相似文献   

19.
何叶 《江苏陶瓷》2012,45(3):22-22
宜兴紫砂壶的创作设计自明清成熟以来的数百年间.包容了许许多多的民族文化.尤其是把对龙的崇拜和敬畏揉进了紫砂艺术之中塑造出的砂壶形体。承载着龙的想象、龙的神奇和龙的精神。纵观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它的款式之美、创意之新、装饰之雅、题材之广使人目不暇接,特别是历代名师的传世佳作.彰显着传承的力量和文化的价值。以“龙文化”为内涵的紫砂壶艺术精品更是不胜枚举,并成为传统壶艺的经典。下面就紫砂壶蕴含的“龙文化”色彩从三个方面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龙不仅象征着高贵、尊荣与权势,还是奋发向上的象征。自古以来,龙的形象历经了不断发展、变化,龙逐渐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所信奉的精神力量。龙的形象与寓意深入民心,并渗入到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紫砂"龙行天下壶"所蕴含的吉祥寓意便是中国龙文化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