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锡槽内的污染循环及其产生的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家宏 《中国玻璃》1998,23(4):36-37,13
浮法玻璃是在充满惰性或还原性气体的锡槽中成形的,锡槽中的气氛或锡液受到各种污染,致使在玻璃上下表面产生各种缺陷。本文着重介绍氧和硫的污染循环及其产生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刘志刚 《玻璃》2013,40(4):6-10
简述了超薄浮法玻璃与普通优质浮法玻璃在质量上的区别,从玻璃的成形操作、厚度型面分布、下表面缺陷、板面平整度、微观波纹度和能耗等方面阐述了锡槽温度制度控制对薄玻璃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浮法玻璃压裂缺陷的成因分析与整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浮法玻璃生产中,由于不同原因所造成的下表面缺陷时常出现,且反复性较强,给浮法玻璃的产、质量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对玻璃带下表面压裂、磨伤等缺陷的成因及根治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以求能为其他单位在处理类似问题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浮法玻璃下表面渗锡一直是影响国内浮法玻璃发展的主要难题,且随着玻璃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创新,如全氧燃烧技术的应用、超白玻璃的生产以及在线镀膜的使用,玻璃渗锡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多样化。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浮法玻璃下表面渗锡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水蒸汽在玻璃表面上的吸附与凝结称为结露。浮法玻璃表面由于所处工艺条件不同,上下表面的化学组成、表面结构以及掺入杂质和形成的缺陷也有差异,表现出对吸附物质吸附性质的差别。上表面呈现不均匀凝结,下表面呈现均匀凝结。本观察的目的旨在为浮法玻璃上下表面抗风化性能及表面结构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浮法玻璃上制备了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镀膜玻璃表面的缺陷进行了观察,分析了产生缺陷的原因。结果表明:镀膜玻璃样品表面存在典型的孔洞、翘曲和皱褶等缺陷,缺陷的尺寸不超过100μm,孔洞缺陷发生在薄膜与基体之间。缺陷的形成与制备工艺条件,如:反应气体的配比、流量、玻璃板的厚度与玻璃基体的化学成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潘弘  郝元涛  王涛  田华  孙钢 《玻璃》2021,48(3):34-38
浮法玻璃生产中沾锡现象普遍存在,表现为锡及其氧化物对玻璃板下表面的污染、沾附,呈片(点)状或条状,是影响玻璃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造成生产中无效作业时间的增加.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环保节能意识的提高,离线镀膜、深加工企业对浮法玻璃原片下表面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对生产高档浮法玻璃中出现的板面下表面沾锡缺陷形成原因的分析,找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田文龙  霍富  胡会民 《玻璃》2021,48(9):39-44
高铝硅超薄浮法玻璃下表面微缺陷一直是各个厂家攻关的难题.通过高铝硅超薄浮法玻璃生产实践,借助扫描电镜-能谱仪的检测数据、电子显微镜下图像分析与研究、以及客户的使用情况数据反馈,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为高铝硅超薄玻璃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锡污染的防止与清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海波 《玻璃》2005,32(1):34-36
从生产的机理和如何控制等方面对沾锡、光畸变、虹彩三种缺陷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着重阐述了对锡槽锡液中含氧量的控制方法和措施,在提高浮法玻璃质量,防止浮法玻璃污染,减少玻璃表面缺陷等方面采取切实可靠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了超白浮法玻璃生产中液流的特点:池深方向垂直温度梯度与黏度梯度明显小于普通浮法玻璃,上下液流流速差小,对流弱;玻璃液平均温度高,池底不动层变浅。结合玻璃液流和温度的特征,分析了超白玻璃生产过程中熔窑泡沫区长、玻璃的还原性增强的原因,讨论了超白玻璃生产中容易出现的几种气泡类型及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