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优选地龙最佳提取工艺,制备地龙颗粒剂,并对地龙颗粒剂质量进行初步评价。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地龙药材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湿法制得地龙颗粒,并对颗粒质量进行了初步评价。地龙药材最佳提取条件:加10倍量水,浸泡40 min,煎煮30 min;以淀粉(m)∶糊精(m)∶10%淀粉浆(V)∶地龙提取浓缩液(1 g生药/m L)(V)=7∶3∶1∶1为条件,制备地龙颗粒。结果表明该提取方法操作简单,制备的颗粒剂流动性好,不易吸湿,方便保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干浸膏得率以及芍药苷的含量为指标,对血府逐瘀颗粒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研究;以合格颗粒得率为指标,对颗粒的成型工艺进行研究,优选制剂的制备工艺。结果:将水提药材加8倍量水(第二、三次加8倍),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醇提药材加8倍量乙醇(第二、三次加8倍),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水煎液与醇提液在60℃下干燥粉碎得干浸膏。当归、川芎、桃仁以挥发油提取器,加8倍量水,提取8h得三者的挥发油,挥发油以乙醇溶解。以糊精作稀释剂,浸膏粉:辅料(1:0.8);以溶解挥发油的70%乙醇溶液为润湿剂制软材,过20目筛制粒,60℃干燥3 h,烘干,整粒,即得。结论:优选的血府逐瘀颗粒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3.
高苏亚  张韫  刘小丽  王黎  杨筱  王玉娥 《应用化工》2015,(4):758-760,766
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丹参、赤芍等药材,加入辅料(蔗糖∶糊精=2∶1)制备冠心颗粒,采用RP-HPLC法测定颗粒的有效成分芍药苷、丹参素、丹酚酸B和丹酚酸A,以Agilent TC-C18(150 mm×4.6 mm,5μm)为分析柱,以甲醇-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柱温28℃。测得芍药苷、丹参素、丹酚酸B、丹酚酸A分别在5.44~87.04,6.68~106.88,9.48~151.68,3.06~48.96μg/m L内线性良好,r≥0.999 2。  相似文献   

4.
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丹参、赤芍等药材,加入辅料(蔗糖∶糊精=2∶1)制备冠心颗粒,采用RP-HPLC法测定颗粒的有效成分芍药苷、丹参素、丹酚酸B和丹酚酸A,以Agilent TC-C18(150 mm×4.6 mm,5μm)为分析柱,以甲醇-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柱温28℃。测得芍药苷、丹参素、丹酚酸B、丹酚酸A分别在5.4487.04,6.6887.04,6.68106.88,9.48106.88,9.48151.68,3.06151.68,3.0648.96μg/m L内线性良好,r≥0.999 2。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棉酚粗提物颗粒剂成型条件。方法:分别以颗粒剂外观、成型性、水分含量、流动性、堆密度和溶化性作为综合指标,考察浸膏粉与辅料配比,粘合剂的类型,粘合剂的用量对棉酚粗提取成型条件的影响。结果: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浸膏粉与辅料(可溶性淀粉:微晶纤维素:甘露醇)比为1∶0.2∶0.1∶0.1,粘合剂为甲基纤维素,粘合剂用量为10%。结论:该颗粒剂外观良好,吸湿性小,流动性和溶化性好、水分含量合格,优选的成型工艺简单、方便、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小柴胡泡腾颗粒,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利用微波消解仪对小柴胡方剂进行提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小柴胡泡腾颗粒中柴胡总皂苷a含量,并对其粒度、水分、溶化性、干燥失重相关指标进行考察。结果:采用微波消解仪提取药材,PEG6000、碳酸氢钠、乳糖与枸橼酸为辅料制备得到的小柴胡泡腾颗粒柴胡皂苷含量为10.09 mg/g(m_(柴胡皂苷)/m_(药材总量)),水分含量为3.19%,干燥失重1.84%,溶化性良好,粒度检测合格。结论:微波提取法效率高,小柴胡泡腾颗粒制备工艺简单可行,性质稳定,质量可控,可为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中药抗癌复方9号的颗粒剂成型工艺。方法:以辅料配比、乙醇浓度、干燥温度为考察因素,以外观形状、粒度合格率、制剂吸湿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成型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糖粉:糊精2∶1,辅料用量4.5∶1,干燥温度50℃。结论:该工艺条件合理可行,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名古方“清瘟败毒饮”颗粒剂处方制备工艺进行研究,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实验选取样品颗粒剂的性状、成型性、休止角、吸湿性、溶化性等指标,建立量化评分标准,依次考察乙醇浓度、辅料种类、辅料用量的最佳水平。结果:采用自制浸膏为原料药,以93%乙醇为润湿剂,乳糖为赋形剂(用量为处方总量的30%)制成的清瘟败毒颗粒剂,其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结论:本研究筛选出的制剂工艺合理,重现性好;所制颗粒剂质量稳定,可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通过乙醇回流法对花生壳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最佳提取条件为:回流时间2.5 h,75%乙醇,温度为85℃,料液比1∶25,并将提取物制备成黄酮护手霜,通过膏霜色泽,气味,膏体稳定性,滋润作用等各方面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优化蒲公英的提取工艺,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对提取物含量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素法确定提取条件,乳化法制备O/W型蒲公英提取物软膏。并以外观、涂展性、离心稳定性和耐热耐寒性为考察指标,通过综合打分筛选软膏处方。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100%乙醇,料液比1∶25,80℃下提取5 h,提取4次。软膏处方为:甘油∶水=4∶6(水相),液体石蜡∶白凡士林∶羊毛脂=5∶4∶1(油相),油∶水=1∶2。优选的蒲公英提取工艺和软膏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1.
吴英华  任凤莲  肖劲  陈胜福 《应用化工》2007,36(7):651-652,667
用正交实验法对白芍中芍药总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提取时间对白芍中芍药总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提3次条件下,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5%,固液比为1∶5(g/mL),提取时间3 h。在此条件下,白芍中芍药总苷提取率为1.366%。  相似文献   

12.
考察离子液体溴化-1-乙基-3-甲基咪唑([emim]Br)作为提取溶剂对中草药中白桦脂酸衍生物的提取特性,并找到最佳提取条件。以中草药皂角刺为原料,以离子液体溴化-1-乙基-3-甲基咪唑为提取溶剂,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固比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考察提取得率,并与乙醇回流提取方式作对比,找到离子液体提取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提取对目标成分的提取得率为0.050%,离子液体溴化-1-乙基-3-甲基咪唑在不同条件下对目标成分的提取得率为0.079%—0.107%。在室温(25℃)、液固比30∶1、提取时间2 h的条件下离子液体对目标成分的提取得率为0.105%。离子液体溴化-1-乙基-3-甲基咪唑对中草药皂角刺中白桦脂酸衍生物的提取得率明显高于乙醇回流提取方式的提取得率,最佳提取条件为室温(25℃)、液固比30∶1,提取时间2h。  相似文献   

13.
香椿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溶剂法提取香椿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实验法对香椿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提取时间、浸提温度对香椿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提3次条件下,得到叶片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固液比为1∶10(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香椿叶片总黄酮提取率为61.13%;叶轴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固液比为1∶10(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 h,在此条件下香椿叶轴总黄酮提取率为71.71%。  相似文献   

14.
草珊瑚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声法提取草珊瑚总黄酮的工艺.影响草珊瑚总黄酮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是乙醇体积分数,其次是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液料比对提取率影响不显著.正交实验确定草珊瑚总黄酮的最佳超声提取条件是:40%乙醇,液料比10∶1,提取时间40 min,提取3次.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8.53%.超声提取法具有短时高效的优点,适合于草珊瑚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15.
桑叶黄酮提取分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  吴茜  张景林  姚以亮 《应用化工》2010,39(6):790-792,795
研究了从桑叶中提取分离黄酮的方法,探讨了提取剂、料液比、回流时间、回流温度等因素对桑叶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实验表明,提取最佳条件为:将原料用超声波预处理40 m in(800 W),以80%的乙醇为提取剂,按料液比1∶8提取,回流温度为70℃,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以乙醇洗脱(洗脱速率为1 BV/h),得率为19.3 mg/g,同时测得黄酮的稳定性良好。本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提取率高的优点,适合于工业化生产,为同类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凌敏  廖有为  李茂政 《应用化工》2009,38(7):1030-1032
探讨了以有机溶剂为提取剂,在微波辐射和超声波辅助的条件下提取松木木屑中的木质素,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微波辐射功率540 W,时间50 min,超声波20 min,提取剂为甲基异丁基甲酮和95%乙醇(体积比2∶1)的混合液,木屑与提取剂之比为1∶10(g/mL),少量H2SO4作催化剂。结果表明,该方法木质素的提取率为33.7%,高效且时间短,提取剂可重复使用,无废物排放,具有节能减排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明产柿叶总黄酮的微波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法提取柿叶中总黄酮,探讨了乙醇质量浓度、微波辐射功率、固液比和微波辐射时间等因素对柿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用UV和FTIR对提取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质量浓度65%,固液比1∶ 25(g:mL),微波辐射功率300 W,微波辐射时间15 min(间歇作用5次,每次3 ...  相似文献   

18.
藻类叶绿素a提取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飞  孙昕  杨娌  何飞飞  王垿 《化工学报》2019,70(9):3421-3429
叶绿素a是参与光合作用的基础物质,是衡量水体藻类生物量以及评价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利用90%丙酮、无水乙醇、无水乙醇∶90%丙酮(1∶1)、无水乙醇∶90%丙酮(1∶2)、无水乙醇∶90%丙酮(2∶1)五种有机溶剂萃取已知浓度标准叶绿素a和叶绿素b,对传统萃取叶绿素a的计算公式加以修正,并且在超声辅助破碎藻细胞的前提下分析了该五种有机溶剂对普通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中叶绿素a的萃取效果。确定了无水乙醇∶90%丙酮(2∶1)的萃取效果最好,而无水乙醇从效果、安全、环保等角度考虑为最优溶剂。通过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对不同时间段的浅水型湖库水体中的叶绿素a进行监测,验证了在超声条件下无水乙醇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并利用正交实验确定出了无水乙醇萃取叶绿素a的最佳条件。对于叶绿素a测定的优化研究使得以后野外水体大量测量叶绿素a的过程变得更为简便、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19.
络合萃取法处理6-硝基间甲酚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络合萃取法处理6-硝基间甲酚废水,一次萃取率达到99.9%,最佳的萃取条件为V(络合剂)∶V(稀释剂)=1∶2,萃取油水体积比为1∶2,溶液pH值低于3。萃取剂可经过反萃再生其效率不变。  相似文献   

20.
荔枝核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回流、热浸提、微波提取等工艺提取荔枝核黄酮类化合物,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时间、微波功率、提取温度、料液比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不同工艺的提取条件。回流提取工艺的优化条件是:50%乙醇溶液,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h,料液比1∶10,提取3次,总黄酮得率为6.76%。热浸提工艺的优化条件是:50%乙醇溶液,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5h,料液比1∶12,提取2次,总黄酮得率达到6.37%。微波提取工艺的优化条件是:60%乙醇溶液,微波功率700W,提取时间2.5h,料液比1∶25,总黄酮得率达到6.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