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当前鞍山地区土地征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讨论,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确立土地征用权设立的法律依据;规定征地权只能为公共利益的需要而行使;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有关征地安置保障制度;健全相关征地救济立法,等。  相似文献   

2.
国外土地征用制度及其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定的土地征用范围、合理的征用补偿、正当的征用程序构成土地征用权行使的三原则。各国在其相关法律中对征地的公共利益、补偿标准和征用程序作了规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征用制度。这些制度规定对我国目前土地征用制度建设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征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当前的热点问题。引入交易成本、公正补偿等理论对征地制度进行了经济分析。中国现行的征地制度为经济做出过积极贡献,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存在的公共利益界定不明确,征地程序不健全,征地补偿取决于土地用途,土地价值增值归属不清晰等缺陷日益突出,为此,必须加快立法,建立土地的市场交易体系来保障农民的权益,实现稀缺的土地资源效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改革现行征地制度,还利于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都要用地,而从集体手中取得土地用于建设的唯一途径就是征用。保护农民利益,改革现行征地制度,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大课题,本分析了我国现行征地制度的弊端,最后提出了改革现行征地制度,还利于民的改革措施,规范征地范围;合理制定征地补偿费用标准,统一征地,先征后供;阳光征地。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地征用法律制度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被征地产权不明、征用范围过宽、征用程序不健全、补偿滞后,使其不能够有效调控土地资源分配,因此需要从政府监管、征用程序保障、程序监督、实体补偿、利益落实等多方面进行完善,为失地农民构建权利的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失去土地农民将失去生活的基本保障。目前,集体土地被大规模征收,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是保障被征地农民失地后生活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使得被征地农民未能得到充分的补偿。通过分析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现状与缺陷,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提出完善土地征收补偿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经征收转为国家建设用地.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涉及到农民生存的切身利益.而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暴露出诸多问题,农民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切实保障,解决这些问题已刻不容缓.以被征地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分析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并从公共利益的界定、征地补偿原则及标准、征地程序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征地补偿存在的问题、征地补偿费的标准、征地补偿的方式以及征地补偿的相关制度等四方面进行综述,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的欠缺之处。  相似文献   

9.
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特征,其确立的是一种纯粹的补偿关系,而缺乏对被征地农民生产和生活需求的考虑,从而导致补偿标准过低。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这些矛盾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通过确立市场导向、更新立法理念、变革制度以及明晰产权以及确立农民利益本位观的价值取向,构建一套完整、行之有效法律规范,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伴随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必将导致大量被征地农民产生。尽管国家和各地都制定了保障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的保障措施,但征地过程和补偿安置制度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征地制度上的缺陷,被征地农民权益遭受的损失,现行安置办法的不足,医疗保障方面的问题等,从而无法有效地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本文由此提出五点政策措施用以有效保障其基本生活。如,完善基本生活保障体系构建,在区分土地公益性使用与非公益性使用的基础上改革非公益性使用土地的程序,强化政府功能引导被征地农民就业和自主创业,引入资产信托机构用以保值增值其基本生活保障资金。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设用地的增多,对建设项目尤其是大型建设项目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日显急迫。对番禺小谷围岛项目所在地的政府部门、农户、村委会及用人单位等进行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切实了解征地后农民的生活状况、就业状况、社会保障状况以及其真实的心理感受状况。以此调查为基础,试图从农村社会保障、征地补偿和失地农民安置等方面提供相关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做好建设项目征地过程中的社会评价,切实防范项目社会风险;提倡利益相关群体的有效参与,引入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协调,加强和征地村民全过程的交流和沟通;加快土地立法进程,完善征地补偿的制度,使征地过程有序、合法地进行;利用建设项目的相关资源对失地村民进行"非经济性补偿"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土地储备制度完善的思路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土地储备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法律依据、功能定位、储备机构、收购范围和收益分配,然后从储备机构的性质和功能、土地储备的法律地位、土地收购补偿、储备资金来源、土地储备量的确定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公共建设项目征地拆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征地拆迁管理应遵循的3项原则,即政策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构建了公共建设项目征地拆迁管理中以政府干预为主导、进度控制与费用控制双轮驱动的管理模式,并以武汉天兴洲大桥为例对征地拆迁双轮驱动管理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公益性是土地征收的唯一合法理由。随着土地征收研究的日益深入,旅游土地征收的合法性已备受争议。本文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土地征收公益性的判断标准,并认为旅游土地征收是现阶段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公益性。  相似文献   

15.
对农民土地征收补偿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滥征农民土地、强制农民拆迁的现象,从法治角度分析,原因在于相关法律缺失,在实际操作中轻法律规范重规章政策、轻私权重公权、轻农村重城市,不合时宜地运用"特别牺牲"理论,忽视农民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确立"充分、及时有效的补偿"原则,制定统一的补偿计算标准及安置原则,明确界定"公共利益",加强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美军空间信息获取系统的进化式需求论证模式,总结了我国空间信息获取系统采办的特点和现行需求论证过程的不足,采用进化式采办思想,提出了未来我国空间信息获取系统需求论证过程,能够有效支持体系化论证,降低技术、时间和成本风险,增强了项目采办的科学性。所提出的模式也能为其他复杂武器装备体系的需求论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