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章通过分析西班牙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的建筑作品与现实背景,基于具体典型的案例,运用建筑批评学的评价手法(文化批评模式、形式批评模式、类型学批评模式),探究其建筑与区域场地的协调共生关系,并试对其建筑场地思想的形成与操作手法做归纳与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南京站西侧、建宁路沿线的城市更新设计为例,通过对设计重点、场地遗产进行分析,提出以文化为导向的更新策略,探讨其对于城市形象建设的价值和意义,并对文化导向下城市更新的总体定位、空间肌理、文脉传承、氛围还原等具体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思考。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大学校园内的若干场地为例,探究不同类型的场地功能和植物配置的对应关系,像五四路、学生生活区、静园六院、文化纪念区、西门办公区,分析这些场地不同的功能和植物配置,挖掘二者间的内在关联,分析其根源,从不同角度来解析植物配置与场地功能的文化链接。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23)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为了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幼儿教育飞速发展,幼儿园阅读区域活动应运而生。阅读作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让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对幼儿的智慧开发有很大帮助,还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园阅读区域是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和提高阅读意识的活动场地,教师在幼儿园阅读区域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5)
场地小、班额大是影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因素。如何利用有限空间、场地,准确设置区域活动?教师可以充分观察,认真总结,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发挥活动区一区多用的效能,提高活动区的使用率,有效地解决大班额问题。  相似文献   

6.
场地路径是人们从室外走近建筑的必经之路,是人们体验建筑的起点。本文梳理了场地路径设计的思维转变过程,探讨在传统文化观念、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当代城市化三方面影响下的场地路径设计手法的转变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黄琳 《绿色环保建材》2020,(2):245-245,247
现状植被不仅是构成场地骨架的客观要素,更是延续场地文化脉络、营造场地文化气质的重要元素。论文通过研究现状植被的保护利用的重要性、保护策略、结合第十二届南宁园博园现状植被的保护利用进行研究,得出对于现状植被保护及利用的一些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从对水资源保护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场地尺度中,城市可持续水系统设计的景观策略,并以美国华盛顿运河公园的水系统设计和西德维尔友谊中学人工湿地景观两个已运行项目为案例,分析了场地尺度的水系统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阐明场地设计应关联水供应和水需求,就地合理储存、利用雨水和再生水,建立节水景观,以实现场地水平衡的目标,并提高场地生态、教育、文化、休闲等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2007年,弗雷泽地产委托耶珀·奥高·安诺生与特尔夫设计事务所重新设计卡尔顿联合啤酒厂场地的公共区域。在悉尼、伦敦和巴黎等地开展高度协作设计研讨会的背景下,特尔夫设计事务所构想出一个开阔且互联的新场所网络——街道、小巷、公园和广场,各具特色却可以组成更强大的整体。该项目地充满了巨大的可能性:场地中央是昔日的卡尔顿联合啤酒厂,四周环绕着工人小屋、露  相似文献   

10.
兰州地区黄土梁峁区域挖填改造后,场地内大面积离石黄土出露。在离石黄土场地上进行工程建设的活动越来越多,通过相关工程实践,认识了离石黄土的相关工程性质。但离石黄土场地上高层建筑的基础选型仍存在较多争议。针对这样的实际工程问题,本文从天然离石黄土及饱和离石黄土的工程性质出发,验算了饱和浸水工况下的高层建筑离石黄土复合地基沉降,建议离石黄土场地上的高层建筑可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为持力层,对降低离石黄土场地基础施工难度,节约工程造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曾益海 《华中建筑》2010,28(9):103-105
在全球化与地域性话题被广泛关注的今天,该文以传承本土地域文化理论为出发点,联系长沙市城市建设具体情况,通过对长沙大道景观设计要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地域文化是城市道路景观环境营建的重要的创作源泉,探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地域特色营造手法,吸收地域环境文化的优秀传统,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以期改善人居环境,突出城市景观特色,创造与时俱进的城市景观之路。  相似文献   

12.
阐明文化内涵对现代景观建筑的重要意义,并以重庆云阳龙脊岭景观建筑概念设计为例,阐述景观建筑关于文化性的概念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3.
程方明 《城市建筑》2014,(32):229-229
地域文化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性景观设计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体现,是体现地区园林景观特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文以杭州为例,对地域性园林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以及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性的展现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园景观的地域性文化建构与传承,对提升校园环境的空间品质、文化价值、审美功能,促进大学生文化精神的养成,激发大学校园丰富的户外空间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首先对校园景观空间地域性文化的建构和传承的重要意义、决定因素进行了探析,该文通过新老校区建筑风格的传承、乡土植物的运用、新乡土演绎、景观雕塑的类型选择等四个方面对校园景观空间的地域性文化建构与传承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索,并结合福州市大学城相关高校的景观空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林小青  任彝  胡刚 《华中建筑》2011,29(2):116-118
从传统简单的墓碑罗列转换成了作为风景规划的墓园,墓园景观的含义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墓园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埋葬骨灰的功能,还承载了缓解祭祀人群的哀伤情绪,寄托生者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了传承地方文化的作用.该文通过对宁波同泰嘉陵墓园景观分析,阐述了新型基因景观建设中地域文化的运用.设计探寻园林景观与建筑、现代风...  相似文献   

16.
徐家汇公园是城市副中心内的一块绿岛,公园基地内原有污染型工业大中华橡胶厂、中国百代唱片公司原址和居民旧宅等,是具有上海地区典型城市肌理的区块。作为风景园林师,我们注重的是怎样以审慎的目光,用现代设计的手法,去保护和演绎上海市民脑海中历史、文脉的记忆;去讲述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寓意上海的故事;去体现景观与历史文化的对话。  相似文献   

17.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地域性文化符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有意味的形式"艺术理论出发,结合符号学理论分析景观设计中地域性文化符号的意义与特征,对地域性文化元素符号化进行探讨,提出在景观形态结构中进行地域性设计、将地域文化符号化并注入到景观形象中去,总结出基于地域性文化的符号建构途径,注重景观的文脉设计,从而为人们营建出具有精神归属感与可识别性的意义景观。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地域化景观及本土化建筑的整体特征的分析、提炼、总结,探索地域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景观特征。地域景观就地取材,与自然和谐共生,根据环境需求发展装饰功能,构建人居环境的美学旋律。本文主要以西部少数民族为例,通过阐释地域化的景观特征,来分析研究如何将地域化的景观特征融入到现在都市建设中。  相似文献   

19.
段诗乐  林箐 《中国园林》2022,38(1):38-43
古代银川具有城郊一体的区域风景系统.通过文献考证与空间复原,解析银川传统区域风景系统的构成与特征.以山水格局与灌溉水网为基底,历西夏、明、清的经营,银川形成了包含山水风景、灌区风景及城内风景3个层次在内的区域风景系统.远郊集宫、陵、寺、塔、渡为一体,近郊汇聚了湖塘、园林、桥梁和渠庙之景,城内侧重防御、楼塔与园林的营建;...  相似文献   

20.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探索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共同原则--基于地域特征(的设计),并从地域特征的气候、场所、背景、文化、社会5个方面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从而为评价和创作当代优秀的风景园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