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如今的大的背景环境,"千城一面",毫无文化地域性特征,中国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国家,有56个民族,有各种不同的民族风俗文化,地域地貌,可是这种文化符号被运用的越来越少,以致到缺失的地步,原因一是对于地域文化保护和发展思想的意识淡薄,二是利用率低,研究深度不够并且缺乏整合。在西方景观引领潮流趋势的大环境中,现如今的景观设计师无暇顾及隐藏在国内,即使形式之下的意义表达。如果要改变现如今"千城一面"的现状,真正的做到"因地制宜","一地一景",我们应该从文化符号入手,去探求地域性文化特色问题和民俗景观符号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传承。  相似文献   

2.
"从观物取象"到"境生于象外"正是景观符号的创造演变过程。一元素,一符号,一场革命,景观有了符号的叠加仿佛有了意境的环绕,就像清代叶燮说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通过景观意象下对符号进行诗化的解读,运用"错词造句""倒装造句""复合从句"这3种符号语言模式对景观符号的创作模式进行解读并整理出其表征模式,继而探讨诗化的符号在景观意象的创作中与传统文脉记忆的关系,以及如何用景观符号去传承地域性文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博物馆建筑的发展融入了更多的复合功能,"符号化、景观化"的设计方向误导了人们对博物馆建筑的全面理解.博物馆建筑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职能,要求博物馆建筑的设计应从地域性视角出发.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深刻剖析博物馆建筑设计地域性表达的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4.
乡村景观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地域文化是乡村景观的灵魂。然而部分乡村的发展与建设忽略了对地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使得乡村聚落景观失去了地域特色,形成"千村一面"的现象。本文先对地域性文化符号进行简单的解读,然后提出了新民村锡伯族文化符号在聚落景观设计中提取和应用的EDIS模式,并进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广场景观存在着"千城一面"的现象,为避免这一现象就应该在广场设计中注重地域性景观文化的表达。分析了城市广场设计中展示地域文化的必要性,探讨了城市广场设计中地域性景观的表达方法与策略,并结合景德镇人民广场设计实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国内外景观符号学理论发展现状、西方符号学理论的3种范式和新趋势,指出景观符号学的语言学范式面临困境的原因是混淆景观符号与语言符号以及语言学范式自身的结构主义缺陷;基于皮尔斯符号学并结合传统的意象理论,提出了以"象"作为景观符号的非言语研究范式,作为区别于"言语"符号形式的景观符号学研究方法;以"图"作为"视象"的具体再现方式对风景园林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进行说明,指出风景园林设计应注重对图的符号属性与具体文化含义之间关系,以及图的组构方式对意义表达的影响两方面的研究,并通过图解的方式探索;同时强调了阐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
当前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存在着同质化、符号化等问题。文章从地域性角度出发,提出将地域性元素运用到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并对具体的设计方法进行阐述,即建立地域性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体系,分别从设计方法和设计开发流程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地域性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  相似文献   

8.
城市景观是城市文化和风貌的体现,想要在不断地继承和发展中能够更好地延续,需要更加注重地域性景观的建设。通过阐述地域、地域性、城市景观等基本概念,提出地域性景观的几点特性,并对地域性景观要素的构建和方法进行阐述,为地域性景观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3)
文章在消费文化的视野下,探讨符号化的消费模式,立足于符号学、情感化设计理论,分析情感性符号对商品包装设计的影响因素及表现方式,通过对消费文化、情感性符号、商品包装设计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阐述商品形象塑造和传达的意义,以使设计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两观三性"理论研究了公共景观雕塑的设计,分析了该理论指导下整体观、持续观、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在公共景观雕塑设计中的运用,对公园绿地景观雕塑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美化运动"其后有着复杂的经济、社会原因,市政景观建设成为资本和权力追逐的对象,但其最主要的作为区域融合、链接历史、消弭空间阶层作用的"缝合"功能却被严重忽视。浮于表面化的"城市美化运动"必将导致城市空间尺度夸大、空间序列感丧失、城市文脉断裂、地域身份弱化、阶层分化空间分异,使城市未来建设和发展出现不可持续等问题。文章结合设计案例提出了以文脉观缝合自然与人文,以场所观缝合形象与内涵,以区域观缝合场地与城市、以生态观缝合当下与未来四点应对"城市美化运动"的城市景观设计策略,以期对当代景观设计研究起到裨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蔡哲  邱灿红  黄媛 《中外建筑》2012,(11):60-62
水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是生机,是形象,是资源,也是象征——文明素质、地域文化的象征。现代大城市中的河流滨水地区逐渐成为城市中最具有活力的地段,它不仅包容了丰富的自然景观,而且蕴含着城市滨水区的物质空间和人文景观,是旅游观光的重要场所,更是城市居民活动的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门户和窗口,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功能,通常是城市中最有魅力的地区。本文通过挖掘滨水地区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对其进行科学定位,突出文脉与自然、和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旨在构筑一个具有地域特征的融休闲、文化、娱乐、景观等多功能的可持续滨水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3.
益阳市地域性文化景观的保护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益阳市新农村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保护及延续地域性文化景观为研究内容,通过挖掘地域性文化景观的内在价值和特点,从分析建设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出发,总结归纳了产生问题的原因,着重强调设计与保护地域性景观的和谐完整性和特色性(传统景观风貌、特色民俗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探索出对地域性文化景观保护的措施、途径方法,同时结合现代的设计手段及创新技术。在保护好地域性文化景观的基础上,创造设计出新的城乡地方特色文化景观,使得益阳市新农村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及特色之路起到指导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勇  黄纳  白晓伟 《建筑师》2020,(3):113-117
城市文化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城市广场景观。城市广场景观的塑造对城市历史文脉和地域文化的传承 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文化语境作为研究切入点探讨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问题, 通过解析文化景观的概念和三种分类的界定,进而提出三种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策略——文化记忆、文化进化和文 化关联,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客观阐述。作为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型,对具体要素、概念要素和联想要素进行有效 的提取和转译是塑造城市广场景观的前提,运用抽象化、形象化和符号化的设计方法是关键环节。上述三种设计 策略将有助于应对城市进程中不同地域文化环境条件下的城市广场景观的塑造。  相似文献   

15.
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元素之间既互相影响又相互作用,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将这个地区的文化作为设计的基础,然后在设计的时候两者进行相互融合,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会有更高的文化认同感,而且地域文化也能作为景观设计作者进行创作的源头。  相似文献   

16.
杨艳 《城市建筑》2014,(2):18-18
地域特征是风景园林规划和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地域特征的园林规划设计是中国古典园林、现代风景园林以及西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在风景园林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观赏价值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介绍了地域特征的相关概念和地域特征所涵盖的内容,在阐述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分析了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17.
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景园林创作是以特定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为基础进行的空间整合活动,因此风景园林设计具有与生俱来的地域景观特性,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是风景园林文化最主要的内涵之一.每一个优秀的风景园林设计都应该是能够反映地域自然景观特征以及人文景观特征的片段.只有通过一系列这样的片段,才能使人们对地域的自然景观典型特征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高晖 《建筑与文化》2016,(12):188-189
所有的文化现象实质上都从属于符号系统,景观也正是如此。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运用语言符号学理论,能使设计理论更加严谨,设计思路更加富于条理,设计过程更加科学。其中,语构学是景观语言中最基础的部分,其通过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构成景观语言的基石。词法规则与句法规则则构成景观语言的语法结构,并以此指导建立景观语言系统,辅助景观语言的学习与运用、交流与理解。  相似文献   

19.
舒波  赵元欣 《华中建筑》2010,28(11):75-77
该文通过对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设计实例的剖析,阐述了如何将文化符号"引借"到建筑创作中。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的规划设计在尊重基地现状的基础上,提取出学校的文化符号以及地域建筑的特点,通过"引借",因势利导,与基地中的自然元素和学校的功能布局相结合,最终形成了既有鲜明的历史文化性、又有浓郁地域特色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朱天禄 《住宅科技》2007,27(4):40-45
在充满着地域、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的城市中,历史民居建筑有其独特的象征一这些具有鲜明的历史民居建筑,已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地域特征。因此,了解、保持和运用这些具有地域特征的建筑元素,是延续和保护一幢历史建筑、一个历史文化街区乃至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