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9 毫秒
1.
通过对各种预应力结构形式的分类说明,和对预应力平板结构优点的重点阐述,分析和比较预应力结构的竞争力所在及其适用范围,达到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推广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各种预应力结构形式的分类说明,和对预应力平板结构优点的重点阐述,分析和比较预应力结构的竞争力所在及其适用范围,以达到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推广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刘骞 《中国科技博览》2012,(29):272-272
通过对各种预应力结构形式的分类说明,和对预应力平板结构优点的重点阐述,分析和比较预应力结构的竞争力所在及其适用范围,达到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推广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该文提出多阶段预应力空间网架结构一次张拉计算法,将某一阶段第i次对i预应力杆增加的预应力值作为未知数,通过结构力学方法建立该阶段预应力准则方程式并求解之。然后可计算该阶段i次预应力各预应力杆的控制值(包括各预应力杆原有的内力值),后张预应力对先张预应力的影响值,以及网架结构杆件内力和节点变位,直至该阶段最后一次预应力时得到该阶段各预应力杆的设计内力值及网架结构内力和变位。重复这样的分析计算可得到多阶段预应力网架结构预应力杆的最终内力控制值及网架杆件内力和节点变位。采用该方法,预应力杆的内力值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无需调整,可一次性完成预应力施加操作过程。该文中附有算例说明,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多阶段预应力空间网架结构一次张拉计算法是正确、可靠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内荷载的新计算方法-直接内载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道明  梁力  尹新生  李明 《工程力学》2007,24(3):104-109
预应力内荷载是预应力束对结构作用产生的内荷载,是预应力结构设计和理论分析时需要计算的重要参数.依据预应力对结构作用的形态,得出预应力对结构的作用是由预应力束的法向反弹力、预应力束端部的锚固力和预应力束对构件的摩擦力组成.根据这个结论,提出直接内载法计算作用在结构上的预应力内荷载,推导了预应力摩擦应力损失方程,并证明了预应力内荷载的自平衡性,分析了它与等效荷载法的区别和一致性,得出了直接内载法能揭示预应力荷载的分布规律,说明了直接内载法是对目前普遍使用计算预应力内荷载的等效荷载法的修正和补充.同时,通过试验实测和有限元ANSYS结构分析程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互吻合,验证了本文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内荷载是预应力束对结构作用产生的内荷载,是预应力结构设计和理论分析时需要计算的重要参数。依据预应力对结构作用的形态,得出预应力对结构的作用是由预应力束的法向反弹力、预应力束端部的锚固力和预应力束对构件的摩擦力组成。根据这个结论,提出直接内载法计算作用在结构上的预应力内荷载,推导了预应力摩擦应力损失方程,并证明了预应力内荷载的自平衡性,分析了它与等效荷载法的区别和一致性,得出了直接内载法能揭示预应力荷载的分布规律,说明了直接内载法是对目前普遍使用计算预应力内荷载的等效荷载法的修正和补充。同时,通过试验实测和有限元ANSYS结构分析程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互吻合,验证了本文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作为道路工程常见的结构形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用较为广泛。在整个结构内高应力状态预应力筋对腐蚀较为敏感。如果出现腐蚀现象,相比无应力状态其速度更快,极易导致预应力筋锈蚀部位断面被损坏,从而出现预应力失效等问题,甚至会对整个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造成严重影响。该文在充分掌握预应力砼结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结合具体案例,对后张法预应力砼桥梁施工工艺进行探讨,并分析了预应力砼桥梁施工工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于预应力连续箱梁具有结构轻盈、建筑高度小、配筋少等优点,特别在桥梁结构中,随着预应力理论的不断成熟和实践的不断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的运用必将越来越广泛。文章介绍了现浇预应力连续箱梁的施工技术,希望对类似工程施工技术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梁强迫振动试验与有限元动力分析,得出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基本动力特性;进一步考察了预应力大小、预应力筋形状和位置对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混凝土梁,是否施加预应力和预应力索的位置对频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预应力大小和预应力索的形状对频率的影响则较小,分析结果有助于结构健康监测和损伤识别。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FRP加固工程结构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国内外预应力FRP加固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最新进展,从预应力FRP加固混凝土结构、预应力FRP加固钢结构、预应力FRP加固中关键技术的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试验研究表明:预应力FRP加固混凝土能显著提高构件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改善受弯构件在长期荷载的力学性能,提高构件的疲劳寿命;预应力CFRP加固钢梁后,其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相对于对比梁都有明显的提高,其提高的程度随着预应力CFRP的用量和预应力水平的提高而增大;预应力CFRP加固对钢梁的刚度提高作用也比较明显,对低强度的钢材,提高效果更明显;采用预应力FRP加固工程结构的关键问题在于预应力的施加体系、预应力控制值、预应力损失和端部的锚固。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是预应力结构施工中的关键的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结构的受力体系,决定结构安全及功能使用。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影响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若干问题的探讨,进一步提高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张鹏  黄任常 《工程力学》1997,(A02):200-206
本文通过对目前国际上有关规范及我国新、旧规范的分析,指出它们对部分预应力砼结构裂缝控制要求的区别及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得出我国GBJ10-89规范对预应力砼构体裂缝控制过严的结论,提出了预应力砼结构新的分类方法。同时论述了各因素对预应力砼结构裂缝的影响,对部分预应力砼结构的裂缝要求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周臻  孟少平  吴京 《工程力学》2012,(2):129-134
针对武汉长江防洪模型展示大厅采用的大跨拱支预应力网壳结构,考虑优化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的模糊性,建立了该类结构体系的模糊优化设计数学模型;求解时首先通过约束水平截集法,将模糊优化模型转化为一系列确定性优化模型;然后基于拱支预应力网壳的结构特点,将预应力构件(拉索和吊杆)截面尺寸、预应力作用取值(构件初始应变)以及非预应力构件截面尺寸等优化设计变量分别归为不同的优化级别,采用分级优化思想对确定性优化模型进行求解;最后依据结构经济性与安全性平衡的目标求出结构的最优约束水平,从而得到最优的结构设计方案,并同时确定结构的合理预应力分布,由此形成了拱支预应力网壳结构的两阶段三级模糊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木梁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Hou  刘光美 《工程力学》1999,1(A01):454-457
以预应力木梁挠度第二次等于零为结构挠度临界点,把结构的工作过程划为两个工作,应用结构挠度临界点的特性和结构第二工作阶段的特性,推导了受力筋及其预应力对结构承载能力贡献量的计算表达式,为预应力木梁挠度设计建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生土结构预应力加固技术是针对碹窑结构缺陷提出的新型抗震加固技术。预应力加固主要分为预应力穿墙螺栓拉结、预应力钢拱圈支撑和预应力钢绞线拉结3大类型。对加固后的碹窑进行原位爆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加固结构体系对窑身y方向的抗震性能提升显著;预应力穿墙螺栓在爆破激励下对窑脸起到明显的拉结作用;碹窑内部门洞处应力集中,加固设计时应重点关注。该加固技术适合在碹窑民居危房加固改造项目中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价值、现实意义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研究及建议远不够系统,本文强调结构的抗震性能与抗震能力概念,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分别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赵军 《中国科技博览》2010,(34):634-63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普通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很弱,而预应力混凝土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使混凝土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预应力结构的形式逐渐丰富多样,由于预应力技术已经在建筑施工方丽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只是通过对以下几种常用的(无粱平板结构、有梁大板框架结构、转换层结构)预应力结构形式来说明该技术在施工和应用方面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基于时域分析方法对预应力双层柱面网壳结构的风振响应进行研究,采用Welch谱分析法对谐波叠加法与线性滤波技术(AR法)模拟得到的脉动风速时程进行功率谱精度评价;分析了预应力双层柱面网壳的矢跨比、跨度、厚度、长宽比、支座弹性刚度、预应力取值等结构参数对结构风振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网壳的矢跨比、跨度、长宽比是影响预应力双层柱面网壳结构风振响应的主要因素;预应力拉索有效地减小了结构的脉动风响应,但由于平均风响应同时也大幅减小,其位移风振系数仍较普通网壳结构大。基于包络的概念,采用以最大动响应和最大平均风响应为控制指标的整体风振系数计算方法,研究了常见设计参数情况的预应力双层柱面网壳结构整体风振系数,可为预应力双层柱面网壳的抗风设计提供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现代公路的主要结构形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在现今的公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日益发展的形势下,大力开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的研究,寻求和掌握节约钢材的理论和途径,并创建新的更为合理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发展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应用,其意义是很深远的。本文详细地阐述了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具体的实施,对后张法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和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拉线式塔桅结构初始预应力状态和工作状态下的结构受力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利用ANSYS软件可以方便解决有预应力的结构的非线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