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邯钢在炼钢系统推行转炉少渣冶炼工艺,在冶炼过程中充分利用高碱度的终渣,在吹炼前期适当时机倒出脱磷渣再进行二次造渣,从而实现降低渣料和钢铁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应用该工艺后降低石灰消耗29.3%,转炉渣量减少32.8%,钢铁料消耗降低5 kg/t,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吴龙  石昌民  李晶  许中波  韩啸  姚永宽 《钢铁》2017,52(1):32-37
 为了进一步降低炼钢成本,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100 t复吹转炉,基于单渣法操作,依托现有造渣料,通过转炉磷收支平衡和脱磷热力学计算,得出转炉脱磷所需的最小渣量,在单渣法终渣热态返回利用的基础上,探索出成本最低的适宜渣料冶炼技术,实现了石灰吨钢消耗降低42.4%,白云石吨钢消耗降低12%,石灰石吨钢消耗增加34.3%,吨钢成本降低4.64元/t。  相似文献   

3.
根据攀钢转炉除尘灰特性,研制了用于半钢转炉炼钢的新型复合造渣剂和终渣调渣剂以及用于转炉提钒的冷却剂。分析新型复合造渣剂和终渣调渣剂对转炉冶炼终点氧化性、溅渣护炉、钢铁料消耗以及转炉脱磷效果等影响,拓展了转炉尘资源的使用途径,使攀钢转炉尘资源得到较好的循环经济利用,减轻环保压力。  相似文献   

4.
崔弘  刁瑞荣 《包钢科技》2014,40(4):14-16
文章通过介绍双渣、留渣炼钢工艺在包钢150 t转炉运用的效果,及在实际生产中双渣工艺所遇到的难点和解决方法,得出双渣、留渣工艺有降低渣料消耗、降低钢铁料消耗的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炼钢和连铸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含铁尘泥、连铸切割渣、渣钢等含铁物质,为了减少这些含铁物质的外排和污染,在转炉中加入这些含铁物质,但是转炉工艺操作出现了波动,部分炉次钢铁料消耗较高。通过采用"留渣+双渣"工艺,在留渣的基础上将转炉吹炼分为两个阶段;同时在吹炼过程中对底吹进行控制,显著地降低喷溅发生。现有操作工艺进行优化后,钢铁料、渣料消耗大幅减少,显著地降低了转炉炼钢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张宇航 《中国冶金》2017,27(5):62-68
为了降低炼钢全流程钢铁料消耗,结合西昌钢钒炼钢厂装备及工艺条件,在提钒工序提出低硅质量分数铁水采用石英砂调渣、优化供氧制度等工艺改进措施以降低钒渣TFe的质量分数;在脱硫工序提出优化脱硫剂w(CaO)/w(Mg)质量分数比以减少脱硫渣量及喷溅;在转炉炼钢工序提出优化转炉终点温度和终点碳质量分数以降低转炉渣TFe质量分数。通过工艺改进措施的实施,钒渣TFe质量分数由28.59%下降到26.72%,脱硫铁损的质量分数由2.94%下降到2.63%,转炉渣TFe的质量分数由20.09%下降到19.00%。炼钢全流程钢铁料消耗由2015年12月的1 112.73降低到2016年4月的1 107.55kg/t,达到国内同类型企业中的先进水平,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针对转炉终渣中∑FeO含量高这一现象,对转炉吹炼过程控制、终点控制进行工艺优化,摸索出降低转炉终渣中∑FeO含量的有效途径,钢铁料消耗从1 070.6 kg/t降低到1 065.4 kg/t,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济钢第一炼钢厂降低钢铁料消耗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济钢第一炼钢厂通过优化入炉原料结构,改进冶炼工艺,实施少渣炼钢,有效减少了转炉吹损,降低了钢铁料消耗成本,2002年增加炼钢综合经济效益31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转炉冶炼产生的钢渣进行有选择的收集,回收TFe含量高、碱度高、有害元素含量低的前期溢渣和喷溅渣,按加入废钢的方式返回炉内进行直接循环使用,同时解决了开吹氧枪点火困难、前期溢渣加剧等问题,降低转炉钢铁料消耗0.78kg/t,降低造渣辅料消耗3.6kg/t,炼钢成本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张远强  吕亚  刘磊  周鑫  胡锐  张书铭 《冶金丛刊》2012,(2):25-27,31
对影响安钢150t转炉钢铁料消耗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降低钢铁料消耗的有效途径。通过采取少渣炼钢,提高终点命中率、减少连铸钢包浇余等一系列措施,使每吨钢的转炉钢铁料消耗降低了26.5kg,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针对承钢高炉铁水磷高、硫低,转炉脱磷负荷重,造渣料消耗高的问题,通过对转炉脱磷机理及造渣过程分析,从转炉脱磷的热力学及热平衡入手,研究前期快速成渣技术、低碱度造渣料配加模型、一次倒炉倒渣时机精准控制,最终开发了"低碱度双渣+留渣"造渣工艺。采用该工艺后降低了炼钢造渣料消耗,提升了终点控制水平,大幅降低炼钢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津西二炼钢厂100 t顶底复吹转炉应用音平控渣技术改善了转炉冶炼化渣,有效地控制了喷溅、返干。转 炉一次倒炉率从79.22%提高到81.16%,平均班生产炉数从14.7炉提高到15.4炉。转炉炉衬得到了良好的维 护,降低了渣料和钢铁料消耗,大大提高了操作工的技术水平,实现了分级量化管理。采用这一技术后,每年可节 约炼钢成本约729.05万元。  相似文献   

13.
转炉尾渣经过处理后具有CaO、MgO及FeO含量高、熔点低、孔隙度大的特性。分析了尾渣造渣机理并研究了其在120 t转炉炼钢中的应用。试验中分两批将尾渣加入转炉,首批500 kg尾渣通过顶仓在加废钢前加入炉内,第二批500 kg尾渣在冶炼中期加入。试验结果表明,加料方案能够满足转炉炼钢的要求,并缩短吹炼周期11 s,同时能够更好地维护炉衬,延长转炉寿命;加入转炉尾渣可以替代部分造渣料,降低钢铁料消耗,增加金属铁的收得率。  相似文献   

14.
余海滨 《四川冶金》2011,33(6):18-21
攀成钢转炉炼钢采用钒钛铁水“双渣法”冶炼工艺,提高了转炉作业率和脱磷率,转炉终点[P]可达0.005%以下,为超低磷品种钢的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可有效减少吹损、降低钢铁料消耗.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八钢120t顶底复吹转炉采用留渣双渣炼钢新工艺实现了全量生产炉数为50%的比例,降低转炉石灰消耗38.6%,降低白云石消耗45%,钢铁料消耗降低4.53kg/t。重点介绍留渣双渣炼钢工艺中控制炉渣流动性的快速足量倒渣技术、高效脱磷技术、倒渣后快速成渣控制返干技术,以及通过缩短转炉辅助时间、合理匹配的生产组织模式,在冶炼周期延长4分50秒的情况下,取得了不降低转炉钢产量的实绩。  相似文献   

16.
控制废钢质量、优化废钢结构有利于降低炼钢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对转炉炼钢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论计算和熔化试验,研究了不同废钢与转炉物料消耗及渣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废钢质量对转炉钢铁料消耗和炉渣量具有显著影响。当转炉废钢比为20%时,废钢中杂质质量分数增加6%,钢铁料消耗量增加约为23 kg/t,带入渣量增加约为71.4 kg;锰的质量分数增加1%,产生钢水量约减少12.4 kg。质量较好的废钢带入转炉杂质少,利于降低钢铁料消耗和炉渣量;转炉中大量使用溢渣粉等废钢会引起钢铁料消耗和炉渣量显著增加。在此基础上,利用某企业120 t转炉进行废钢结构优化试验,研究了采用不同废钢配比冶炼对钢铁料消耗、炉渣量、终点磷含量和终点碳含量的影响。发现在该企业实际生产条件下,最优废钢配比(质量分数)为重型废钢33.3%、钢筋头16.7%、普通生铁26.7%、硫钢块6.7%和溢渣物16.6%。当120 t转炉采用最优废钢配比冶炼时,平均钢铁料消耗为1 052.9 kg/t,平均炉渣量为108.7 kg/t,冶炼铁损小;且转炉终点钢水平均w([P])、w([C])分别为0.030%、0.106%,满...  相似文献   

17.
转炉冶炼的高效化与生产过程的清洁化已成为现代炼钢技术发展的核心任务,中厚板卷厂通过比较几种化渣剂的化渣机理,研究无氟复合造渣剂的使用方法。实现了转炉生产全程化渣、降低了钢铁料消耗、消除了氟离子污染,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天钢为降低转炉冶炼成本,对转炉留渣单渣炼钢工艺进行研究。通过理论测算和针对性试验,采用留渣单渣炼钢新工艺后,与原不留渣单渣工艺相比,降低了辅料消耗16.25 kg/t钢,钢铁料消耗降低了3.18 kg/t钢,脱磷率从85%提高到88%。该工艺能够安全可靠地应用于Q235、20等普通钢种的冶炼生产,显著降低了炼钢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高杰超 《鞍钢技术》1990,(12):10-16
钢铁料消耗是转炉炼钢的综合性指标,该指标的好坏标志着一个国家炼钢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国内外对钢铁料消耗极为重视。近年来,炼钢工作者为进一步降低钢铁料消耗在原料方面采用精料方针,减少入炉铁水带渣量,对铁水进行预处理,对废钢采取各种方式加热,有效地预测和控制吹炼过程的喷溅,实行少渣或无渣炼钢。同时尽可能地采用炼钢新技术,并对生产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使铁损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20.
结合国丰二钢设备及工艺条件,确定了"定量留渣-溅渣-全部留渣"工艺模式。合适的留渣量为2.0~2.5t,终渣氧化镁质量分数8%~12%,溅渣时间为2min。该工艺有效地降低了钢铁料、石灰和氮气消耗,提高了转炉生产效率。实践表明:应用该工艺后炉龄稳定在15 000炉以上,创造经济效益约1 500万元/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